- 年份
- 2024(14228)
- 2023(20412)
- 2022(17313)
- 2021(15875)
- 2020(13346)
- 2019(30734)
- 2018(30390)
- 2017(58539)
- 2016(31656)
- 2015(35520)
- 2014(35112)
- 2013(34834)
- 2012(32106)
- 2011(28842)
- 2010(28962)
- 2009(26668)
- 2008(26179)
- 2007(23169)
- 2006(20591)
- 2005(18410)
- 学科
- 济(134462)
- 经济(134315)
- 业(106078)
- 管理(99835)
- 企(92141)
- 企业(92141)
- 方法(59542)
- 数学(49205)
- 数学方法(48424)
- 农(38623)
- 财(36693)
- 业经(36409)
- 中国(36309)
- 地方(29319)
- 农业(26767)
- 学(26250)
- 制(25478)
- 务(25174)
- 财务(25081)
- 财务管理(25036)
- 理论(24023)
- 技术(23749)
- 企业财务(23724)
- 贸(23293)
- 贸易(23272)
- 和(22670)
- 易(22553)
- 环境(20121)
- 银(20092)
- 银行(20031)
- 机构
- 学院(449907)
- 大学(447827)
- 济(180214)
- 管理(179315)
- 经济(176320)
- 理学(154290)
- 理学院(152609)
- 研究(149998)
- 管理学(149714)
- 管理学院(148902)
- 中国(114758)
- 京(96704)
- 科学(93899)
- 财(82876)
- 农(78023)
- 所(75751)
- 研究所(68723)
- 中心(68627)
- 业大(68457)
- 江(68357)
- 财经(65674)
- 北京(61107)
- 农业(61097)
- 经(59713)
- 范(58140)
- 师范(57500)
- 州(55187)
- 院(55144)
- 经济学(53310)
- 财经大学(48658)
- 基金
- 项目(303994)
- 科学(239382)
- 研究(220418)
- 基金(219939)
- 家(192490)
- 国家(190827)
- 科学基金(164659)
- 社会(138415)
- 社会科(131211)
- 社会科学(131172)
- 省(120113)
- 基金项目(115665)
- 自然(108402)
- 自然科(105964)
- 自然科学(105936)
- 自然科学基金(104049)
- 教育(101343)
- 划(100335)
- 资助(91548)
- 编号(89975)
- 成果(71842)
- 重点(68108)
- 发(67217)
- 部(66010)
- 创(64371)
- 课题(62005)
- 创新(59693)
- 科研(58194)
- 国家社会(56730)
- 教育部(56377)
- 期刊
- 济(202613)
- 经济(202613)
- 研究(131163)
- 中国(90220)
- 学报(70986)
- 农(70894)
- 管理(70589)
- 科学(66077)
- 财(65270)
- 大学(54259)
- 学学(51007)
- 教育(50558)
- 农业(49050)
- 技术(42787)
- 融(39825)
- 金融(39825)
- 业经(35324)
- 财经(31962)
- 经济研究(31819)
- 业(27511)
- 经(27493)
- 问题(25906)
- 图书(25121)
- 技术经济(23724)
- 科技(21488)
- 统计(21260)
- 版(20749)
- 现代(20689)
- 商业(20674)
- 理论(20307)
共检索到673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之奕 李醉 蒋国洲
服务业的规模越大并不代表发展效率越高。本文以规模和效率为视角对海南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海南省18个县市1997-2010年服务业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服务业进行分层次评价,得到海南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及区域间的差异情况。再以2010年数据运用DEA模型,以海南18县市为决策单元,综合分析了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海南18个县市服务业发展的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规模 效率 服务业 聚类分析 DEA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增林 李冰心
通过构建全面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2006—2014年全国31个省域(除港澳台外)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和GIS分析其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趋势,高水平省份的发展速度快于低水平省份,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仍以中低水平为主;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且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内部行业以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年均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增林 李冰心
通过构建全面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2006—2014年全国31个省域(除港澳台外)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和GIS分析其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趋势,高水平省份的发展速度快于低水平省份,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仍以中低水平为主;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且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内部行业以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年均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冠凤 曹键
高端服务业是高人力资本、高度创新、高附加值的产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塔尖。全球已进入高端服务业时代,发展高端服务业可将中国市场吸引力和经济辐射力转化为国际影响力。基于24个国家的高端服务业面板数据进行跨国比较,结果表明,金融要素、创新要素、信息技术、政府扶持、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高端服务业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中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服务需求不足使得高端服务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存在滞后效应。当前,应增加金融资本供给,以创新驱动中国高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搭建高水平的创新载体,让互联网成为高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翅膀";扩大政府需求,培育新兴高端服务需求和市场;加强产业关联,引导高端服务业合理转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服务外包,重视服务创新,寻求在服务创新方面的跨国合作,培育高端服务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淳馨 陈红喜 侯召兰 朱跃钊
选取我国27个城区,结合城区的独特性,设计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出提升我国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文 樊文静
基于需求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包括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然后根据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剖析了需求不足的各种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正相关,但小于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负相关,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数目庞大而规模较小有关;加工贸易确实阻碍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影响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源自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 郑雯雯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沿着二者间的互动联系展开,而忽略了作为产业集聚关键变量的贸易成本效应。本文从贸易成本角度切入,梳理了从生产性服务业到贸易成本再到制造业集聚之间的链条机理,并以贸易成本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分两个层面引入中国现实数据做了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改变贸易成本施加的;生产性服务业改进的贸易成本缩减效应,因制造业要素密集特征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贸易成本中介效应要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这个结论的政策含义是,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业集聚,而且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德华 张再金 白重恩
本文利用跨国横截面数据,计量检验了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一国服务业比重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以一国法治水平来衡量的契约维护制度的质量,与其服务业比重显著正相关;政府规模与其服务业比重显著负相关;其中法治水平对服务业比重的影响在中低收入国家更重要。进一步检验表明,统计上无法发现私人财产保护制度对服务业比重的显著影响,而政府支出规模和政府投资规模对服务业比重都有负向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继贵 叶阿忠
通过构建半参数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研究了服务业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与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动态扰动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和技术进步的非参数估计,分别存在"N"、"V"和倒"U"形的曲线关系;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未能降低碳排放强度,反而推动了碳排放强度的上升;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碳排放强度的上升既会抑制经济增长,也会对服务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田宝龙
利用中国1983—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实证模型,采用较为前沿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论有:第一,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整体上呈倒"U"型,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就业规模先下降后上升,但环境污染水平对不同产业的就业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第二,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合理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结构向第二产业集中,导致就业结构的转变不合理;第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规模会逐渐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提高幅度最大,促使就业结构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使得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庄惠明 陈洁
笔者通过建立包含27个发达国家和"金砖四国"的31国服务业投入产出评价模型,计算其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比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大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后发现:我国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度依赖第一和第二产业;服务业部门内部分工有待加强;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存在需求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服务业 投入产出 31国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谦 王静
以我国各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年鉴选取2009—2014年科技服务业省际面板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突变级数法中指标重要性排序的改进,建立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对各省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不仅分析六年间各省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同时对各省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等级进行划分,得知我国科技服务业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状态,对此从研发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给出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快速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 蓝云飞 汪琳
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为特征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服务业。文章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科技服务业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通过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2010—2017年我国中部6省相关数据的比较,运用TOPSIS分析法对中部6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中部6省科技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的综合结果及其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涑贤 苏秦 何汉东
以陕西省为例,对省属各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究全省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对2005—2007年间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平均值进行因子分析,从规模、速度、结构和总体四个方面评价了陕西省各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其次,以规模、速度和结构三方面的评价得分作为聚类指标对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寻求服务业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类别;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涑贤 何汉东
为对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选取8个服务业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了陕西省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并以因子分析结果中的主公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为指标,对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分析了各类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为有效推动各类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提高全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服务业 地区差异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