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53)
2023(19613)
2022(16387)
2021(15209)
2020(12691)
2019(29299)
2018(28957)
2017(56063)
2016(30203)
2015(33919)
2014(33708)
2013(33134)
2012(30411)
2011(27345)
2010(27450)
2009(25191)
2008(24738)
2007(21960)
2006(19374)
2005(17311)
作者
(86378)
(71821)
(71377)
(67710)
(45782)
(34274)
(32429)
(28220)
(27344)
(25628)
(24313)
(24300)
(22859)
(22822)
(22061)
(22029)
(21459)
(21009)
(20572)
(20563)
(17794)
(17711)
(17482)
(16606)
(16017)
(15964)
(15948)
(15893)
(14388)
(14127)
学科
(131427)
经济(131292)
(105797)
管理(97769)
(93466)
企业(93466)
方法(57795)
数学(47572)
数学方法(46808)
(37605)
业经(36930)
(35814)
中国(34509)
地方(28205)
农业(26174)
(25404)
财务(25311)
财务管理(25269)
(24021)
企业财务(23951)
理论(23667)
技术(23491)
(23453)
(22329)
(22234)
贸易(22218)
(21539)
(19697)
(19475)
环境(19265)
机构
学院(430505)
大学(426420)
管理(174279)
(174181)
经济(170562)
理学(150131)
理学院(148560)
管理学(145834)
管理学院(145053)
研究(139413)
中国(106924)
(91215)
科学(85090)
(80506)
(69074)
(69064)
(64307)
财经(64109)
中心(63839)
业大(62691)
研究所(62482)
(58286)
北京(57680)
(55261)
师范(54741)
农业(53734)
(52071)
经济学(51434)
(51166)
财经大学(47531)
基金
项目(288888)
科学(228615)
研究(213093)
基金(209287)
(181320)
国家(179705)
科学基金(156381)
社会(134255)
社会科(127344)
社会科学(127311)
(113827)
基金项目(110273)
自然(101693)
自然科(99421)
自然科学(99399)
教育(98504)
自然科学基金(97610)
(94695)
编号(87681)
资助(86896)
成果(69809)
重点(64162)
(63861)
(63257)
(61546)
课题(60034)
创新(56928)
国家社会(54922)
科研(54773)
教育部(54622)
期刊
(195413)
经济(195413)
研究(125959)
中国(82754)
管理(69342)
(64063)
(63429)
学报(62680)
科学(60195)
大学(48940)
教育(48900)
学学(46162)
农业(44003)
技术(42219)
(37714)
金融(37714)
业经(34644)
财经(31344)
经济研究(30535)
(26918)
问题(25233)
(24693)
技术经济(23250)
图书(20796)
现代(20327)
商业(20241)
统计(20230)
科技(20223)
理论(19482)
(19241)
共检索到638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雪原  焦洪波  
本文在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的六种典型研发模式以及各模式优缺点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规模、研发目标、资源状态、企业吸收与研发能力、战略性保护机制等内部因素以及技术、市场、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典型研发模式选择产生的影响。构建不同因素状态下对应的研发模式表,提出因素状态确定方法,以及基于因素权重与因素-模式矩阵计算规则函数值以确定研发模式的方法,并选择北京一家全球规模最大的非电空调制造企业新一代空调产品研发项目开展实证研究,确定其开展研发的最优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斌斌  鲍熹懿  
集群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与研发的投入水平有关,还取决于采取何种研发模式。研发模式分为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研发外包三种,基于浙江省绍兴市14262份问卷的调查与分析,实证研究了这三种研发模式对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进行研发的集群企业竞争力水平明显高于无研发的企业;三种研发模式对于集群企业竞争力的子能力影响各异,其中进行自主研发的集群企业,其竞争力水平明显高于采用其他研发模式的企业;有条件的企业应该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和研发外包为辅的研发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赖苹  曹国华  马文斌  
在征收外生排放税的条件下,利用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企业对3种联盟合作模式的选择。通过全面比较不联盟合作模式、半联盟合作模式和全联盟合作模式下的均衡产量、生产工艺研发水平、污染减排研发水平、利润和社会福利,得出全联盟合作模式是企业最佳选择的结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张磊生  禹献云  邹思明  
基于技术依赖和国际化经验两个情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理论分析,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决策矩阵。当技术依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都较高时,宜选择跨国并购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都较低时,宜选择离岸研发外包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较高、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较低时,宜选择跨国技术联盟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较低、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较高时,宜选择海外研发机构进入模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迺聪  王保林  
在全面开放和创新驱动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迎来了建立海外研究中心的新机遇。立足开放式创新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从企业、东道国、技术三个维度构建了影响企业选择海外研发中心建立模式的分析框架。实证发现,母国企业的自身动机和技术能力、东道国的创新网络和市场资源、技术的可传授性等对企业选择何种海外研发中心建立模式具有重要影响。这不仅从后发国视角拓展了海外研发投资的分析框架,还为中国企业选择适宜的海外研发中心建立模式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茆训诚  
相对于研发本身,企业选择的研发组织模式同样重要,它决定了研发投入所能产生的绩效和创新潜力。本论文综合技术的溢出效应和产品差异化两个视角,并从动态角度,考察了中国本土企业如何选择研发组织模式的问题。我们发现,当企业之间研发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以及企业间产品差异化的程度较大时,企业间采用合作研发的组织模式所获取的绩效可能会优于独立研发的组织模式,反之亦然。从动态角度来看,企业最优研发的组织模式选择可能会经历一个合作研发→独立研发→再合作研发的路径。最后,本论文还从现实角度就提升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智慧  施建军  
文章将动态性环境因素整合到"研发模式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中,利用环境动态性对先动优势(FMA)的促成或破坏作用的启示,提出了关于环境动态性与研发模式选择的四个推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飞飞  张友棠  
基于1762家A股企业2011~2015年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税收政策与企业研发模式选择的关系,并考察了研发人力结构对研发税收政策与企业研发模式选择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2013年研发税收政策对企业选择自主研发模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人力结构对企业选择自主研发模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研发人力结构是研发税收政策与企业研发模式选择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年龄对企业选择自主研发模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高管年龄对研发税收政策与企业研发模式选择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深入理解研发人力结构在优化企业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梅英  王芳  周勇  
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合作模式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基于Logit模型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合作模式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研发合作模式的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杜华峰   官振中  
将创新企业所面临的内部行为(成本削减策略的战略选择)与外部环境(消费者策略行为)相结合,从创新研发模式和成本削减与否的双维度视角出发,分别构建了四种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等理论求解了不同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就成本削减策略对最优创新模式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成本削减与否对最优创新模式的影响在消费者策略程度较小时微乎甚微,仅对企业均衡利润的大小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当消费者策略程度较小时,最优创新模式受成本削减与否的战略选择、产品相对创新程度以及消费者策略程度的联合影响。总体来说,当消费者策略程度较大时,渐进式创新较优;反之,突破式创新较优。另外,在一定条件下,第一阶段销售收入难以完全覆盖同期总成本,企业将出现收不抵支的局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崇  张诗帆  薄思怡  
本文选择中国"走出去"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国际化不同阶段中组织学习机制异质性视角,探讨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影响。研究发现,组织要素与东道国要素的双元性响应决定企业研发国际化模式的选择倾向;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因为企业国际化阶段组织学习机制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际化专一性发展阶段,相对于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抑制作用,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国际化多样性发展阶段,相对于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促进作用,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的创新转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子彪  赵菁菁  
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企业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和技术的中介作用与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基于2014-2016年816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长短期对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有不同影响,且无论长短期,境外合作的影响最强,产学、产政合作长期效应强,产研合作短期效应强;知识和技术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研发正向调节产学、产政合作绩效,负向调节产研、境外合作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研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霞  白雪  
伴随着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研发模式也不断发生改变。开放式创新战略已经成为企业研发活动的选择。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企业研发的知识产权管理以及控制与激励等直接关系着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以及创新效率的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舜友  
随着企业的发展,排出的废弃物与日剧增,造成环境负荷量的大量增加及其环境的严重恶化。但由于企业受经济利益因素的驱使,优先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环境投资少,很少考虑环境因素,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问题。文章从环境投资存在问题入手,对环境投资的收益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模式及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梁莱歆  
本文在分析企业研发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作业基础预算原理,提出了基于ABB的企业研发预算模式,并建立了研发预算管理的概念模型,该模式的优点是在既定资源条件下,通过对研发活动过程的分解,将研发过程中资源的消耗与作业活动对应,从而提高研发预算管理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