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2)
2023(17394)
2022(14723)
2021(13780)
2020(11699)
2019(26977)
2018(26828)
2017(52150)
2016(28240)
2015(31903)
2014(31997)
2013(31216)
2012(28613)
2011(25643)
2010(25646)
2009(23548)
2008(22862)
2007(19900)
2006(17573)
2005(15469)
作者
(81080)
(67266)
(66548)
(63806)
(42645)
(31998)
(30477)
(26459)
(25633)
(23839)
(22774)
(22517)
(21450)
(21219)
(20801)
(20445)
(19952)
(19898)
(19358)
(19219)
(16641)
(16513)
(16316)
(15394)
(15099)
(14894)
(14796)
(14741)
(13512)
(13243)
学科
(111832)
经济(111706)
管理(79993)
(74473)
(60614)
企业(60614)
方法(49949)
数学(43547)
数学方法(42914)
中国(32935)
(31606)
(28638)
(25611)
业经(24793)
(22932)
地方(21199)
农业(20534)
(19764)
贸易(19753)
(19205)
理论(18857)
(18159)
银行(18112)
(17418)
财务(17328)
(17301)
财务管理(17286)
(17284)
技术(16918)
(16761)
机构
大学(398248)
学院(395159)
(155799)
管理(155111)
经济(152308)
理学(133932)
研究(132648)
理学院(132428)
管理学(129865)
管理学院(129149)
中国(99721)
(86072)
科学(82124)
(73435)
(65990)
(64929)
中心(60188)
研究所(59971)
业大(59945)
财经(58672)
(58025)
北京(54293)
(53331)
(52883)
师范(52331)
农业(50869)
(49189)
(46656)
经济学(46621)
财经大学(43665)
基金
项目(269596)
科学(211430)
研究(197079)
基金(194928)
(170118)
国家(168736)
科学基金(144631)
社会(122853)
社会科(116270)
社会科学(116240)
(104679)
基金项目(103016)
自然(94353)
自然科(92137)
自然科学(92110)
教育(91247)
自然科学基金(90388)
(88817)
编号(81513)
资助(80186)
成果(66247)
重点(60223)
(59256)
(56959)
课题(56003)
(55483)
创新(51785)
科研(51547)
教育部(50635)
国家社会(50431)
期刊
(169104)
经济(169104)
研究(117425)
中国(78290)
学报(63806)
(59033)
科学(58269)
管理(57756)
(55465)
大学(48867)
教育(47197)
学学(45649)
农业(40478)
技术(35475)
(33594)
金融(33594)
业经(28638)
财经(28144)
经济研究(27131)
(24024)
问题(23179)
图书(21323)
(20201)
理论(19043)
(18749)
科技(18661)
技术经济(18436)
现代(17754)
实践(17392)
(17392)
共检索到582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海龙  谭迎辉  周锐  王燚  
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理念早已被规划者、管理者所熟知,但两者仍停留在定性分析,而一体化的量化分析模型因其庞杂的模块及严格的数据要求使其与规划实践渐行渐远,无法真正落实到规划编制过程中去,然而近些年基于规划项目的实践创新却推动了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研究。基于规划过程的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模型更适合我国国情,为此以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规划为研究主线,探讨了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现状与困境以及其在新时期的变革背景,阐明了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的核心关键,并提出适用于我国规划体制的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最后对未来一体化规划研究的趋势和总体要求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健  王雷  欧名豪  
规划环评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可或缺,它对于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界定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内涵,阐述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研究现状及目的意义,同时探讨了我国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必要性和关键点,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与规划环评在目标与过程、管理与制度方面实现一体化的思路和方法,为科学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为能有效地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化和解决规划环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开泳  李曼  张弘玓  
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必然要求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城乡关系问题凸现,全社会的发展观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在新的形势下,应该以开放的视角审视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内涵,积极探索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内容,实施方式和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旺锋  张祥德  徐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冲突表象化,日趋多元化的行为主体要求增加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透明度,加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力度。"公众参与不足"是我国城市规划过程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运行环境方面探索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支撑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华斌  袁奇峰  宋凤  
现行的城乡规划和管理单一强调建设用地,忽视了对整个区域起生态支撑作用的非建设用地,对城乡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提出应重新审视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探索相应的规划思路。总结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乡非建设用地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其原因。在辨析城乡非建设用地的用地类型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城乡非建设用地的识别方法。最后,基于城乡一体化理论,探索了城乡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框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慧  
一体化集成管理模式代表着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探讨了一体化管理的经济竞争优势,以"文档一体化"、"供应链模式"等管理方式为例,分析了一体化模式的特征,同时,阐述了系统规划、制度建设以及标准化工作是发挥一体化模式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敏  王明田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新时期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需要,也是《城乡规划法》的基本要求。通过多个规划项目的编制研究,探讨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聚焦的县域层次,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点、规划路径与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秀成  王丁  姜晓红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城乡综合交通体系与城乡公共交通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在对城乡公交公共交通进行概念界定和运营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区域公共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总体框架及战略层面、设施层面、运营层面的子规划内容,协调城乡公共交通的高效、有序、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颖  
战略规划的落地需要企业内部各个层面管理要素的支持与配合,全面系统地建设战略规划实施体系是战略规划落地生根的唯一出路。对于企业战略规划,业内流传一句顺口溜:"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企业战略规划不应只是墙上的"画",而应该切实转变为脚下的"路"。那么企业战略规划如何能落地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冰  杜子芳  于焕杰  
鉴于网格化管理作为一个收集、共享和协调信息的强有力工具,恰好能够满足国家统计质量的保证,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体化调查的概念。通过构建的指标体系并以东城区万米单元格为基础,可以计算出各个不同地区最适合的网格单元大小,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提升一体化调查的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建锋  
现代市政学理论认为,市政规划是市政管理的逻辑起点,城市的经济发展、政治运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建设都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市政规划。公民参与是实现市政规划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现实中,我国市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本文认为应该通过转变观念,加强公民主体能力的培育,健全制度,强化公民参与权利的实现等途径来促进公民参与市政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葛文慧  于涛  
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市县行政管理架构日趋扁平化,在激发地方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使得地方竞争日趋激烈。规划权是直接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权力要素,并且贯穿市县政府利益博弈的始终。从规划权角度切入,认为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市县之间难以形成平等互信的沟通与合作模式,往往容易陷入囚徒困境的博弈悖论。应通过构建市县之间双向沟通平台,并通过上级政府的监督机制增加非合作博弈成本,促进市县之间形成新的博弈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璘  周颖悟  
城乡一体化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在国家对乡镇规划工作进行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集聚规划、建设技术以及工作方式等也应该为符合新要求而进行转变。本文对目前村庄集聚模式进行分析,说明城乡一体化转型期村庄集聚的必要性,从完善村庄的布局、对农房进行改造和村庄政治环境着手规划建设,进而探索出有效的村庄集聚的转型发展现实路径,期望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城乡统筹建设提供了参考,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牛芳  李东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得到普及应用,信息系统规划成为企业信息经理和高层管理者最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对信息系统规划的过程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建立了反映过程特征以及过程特征与规划有效性之间关系的描述模型。同时,我们收集了126家中国企业的数据,并应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规划的发起方式(规划流的方向)对规划过程的其他特征有显著的影响;(2)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非技术主导的组织管理活动,技术层面的过程特征对规划有效性的影响不显著,而组织层面的过程特征对规划有效性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秀媚  冯健  
新农村建设掀起新一轮村庄整治规划高潮,但很多村庄规划仍延续"自上而下"模式,政府和规划师享有更大的话语权,村民和村集体往往处于"失语"状态。以生态移民为目的,宁夏西吉县洞洞村"被动式"移民安置带有典型的"自上而下"式的特点。通过对洞洞村移民安置产生问题的反思、对事件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联和利益诉求分析,探讨基于多主体参与的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优化的可能性。从各参与主体利益协调的视角出发,搭建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实现平台——驻村规划小组,使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到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的各个流程,构建一种以农村和农民为主体、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自下而上"式规划决策的过程优化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