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8)
2023(16753)
2022(14239)
2021(12956)
2020(10852)
2019(24077)
2018(23237)
2017(44041)
2016(23637)
2015(25793)
2014(25010)
2013(24401)
2012(22143)
2011(19877)
2010(19467)
2009(17349)
2008(16114)
2007(13605)
2006(11817)
2005(9795)
作者
(67398)
(56893)
(56297)
(53341)
(35700)
(27415)
(25407)
(22118)
(21554)
(19528)
(19162)
(19147)
(18197)
(17529)
(17251)
(17095)
(17002)
(16808)
(16253)
(16064)
(13975)
(13500)
(13426)
(12963)
(12909)
(12514)
(12110)
(12039)
(11356)
(11282)
学科
(112243)
经济(112156)
管理(61953)
(56014)
方法(44938)
(44016)
企业(44016)
数学(39721)
数学方法(39264)
地方(27645)
(26418)
中国(24205)
(22521)
业经(22075)
(21287)
农业(18634)
(17422)
贸易(17413)
环境(17038)
(16819)
地方经济(16042)
(14683)
理论(14149)
(13942)
技术(13590)
(12891)
财务(12857)
财务管理(12832)
(12749)
金融(12746)
机构
学院(327643)
大学(324009)
(137755)
经济(135213)
管理(123489)
研究(112550)
理学(108372)
理学院(107021)
管理学(104989)
管理学院(104383)
中国(81332)
科学(72537)
(66353)
(58857)
(57071)
(55765)
业大(52790)
中心(51827)
研究所(51694)
财经(47335)
(46915)
农业(46545)
(43450)
(43119)
经济学(43092)
师范(42869)
(41645)
北京(40252)
经济学院(38817)
(37102)
基金
项目(236956)
科学(187450)
基金(174005)
研究(165193)
(154944)
国家(153717)
科学基金(132026)
社会(107819)
社会科(102351)
社会科学(102327)
(93717)
基金项目(93563)
自然(87845)
自然科(85797)
自然科学(85773)
自然科学基金(84222)
(79097)
教育(75242)
资助(69130)
编号(63836)
重点(54001)
(52879)
(50632)
(49666)
成果(47994)
创新(46586)
科研(46366)
国家社会(45765)
计划(44959)
课题(44108)
期刊
(147654)
经济(147654)
研究(87315)
学报(56360)
中国(54826)
(52265)
科学(51897)
管理(42959)
(42392)
大学(42001)
学学(40458)
农业(35751)
技术(27595)
教育(25636)
经济研究(24959)
业经(23810)
(23096)
金融(23096)
财经(22716)
(19706)
问题(19625)
(18835)
资源(17276)
(16218)
技术经济(16074)
科技(15615)
统计(15425)
商业(14772)
业大(14618)
(14543)
共检索到458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牛亚菲  宋涛  刘春凤  陈田  
本文在旅游景区的层次上,以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范围——旅游经济影响域为视角进行研究和空间尺度推绎,探索在空间尺度上评估旅游景区对周边地区经济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旅游景区经济影响域的概念和关键指标界定,并分析了典型案例北京郊区经济辐射特点显著的景区——八达岭长城旅游区的辐射影响范围。在对八达岭周边的岔道、石佛寺等案例区域实施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获取了旅游就业、旅游收入和居民感知要素的旅游经济指标的实测值。然后运用旅游区位商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总体趋势分析,从而分别测算出基于就业、收入和感知的八达岭景区旅游经济影响域的空间结构,最终通过要素叠加法刻画出旅游经济影响域的空间结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春凤  宋涛  牛亚菲  陈田  
文章提出了旅游区经济影响域的概念和关键指标、界定模型,并选取八达岭旅游区作为典型案例区,旅游区周围的6个村落为样本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而获取了旅游经济指标的实测值以及样本空间坐标。然后运用旅游区经济影响指数模型和旅游区经济影响域域值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总体趋势和范围的分析。结果发现,基于户均旅游直接就业和收入标准化值的八达岭旅游区旅游经济影响域域值为2.84千米,该值代表了八达岭旅游区经济辐射范围核心部分。在此基础上,刻画出旅游经济影响域的空间结构,并探讨了空间分异的原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乔雨  
把八达岭长城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展示万里长城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式景区 ,是八达岭长城景区未来发展建设的一个新的思路 ,对八达岭长城景区的规划布局、环境优化、设施配套、文化挖掘 ,乃至景区的管理机制、经营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大博物馆”建设思路的核心是加强景区环境建设和文化历史氛围的塑造 ,把八达岭景区建设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文化展示、学术研究、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式风景名胜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大均  谢双玉  陈君子  裴星星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发展政策等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空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空间结构具有等级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将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发展模式、集聚发展模式、多中心发展模式和一体化发展模式4种类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多分形特征明显,且处于多中心发展模式的初级阶段。最后提出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和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益  
对于处于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景区进行旅游经济影响对比研究,揭示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影响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丹霞山和世外桃源两个景区的案例对比分析表明,空间地理环境、产权体制和开发模式是造成旅游经济效应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社区旅游开发模式是解决旅游经济效应水平呈阶段性下降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硕  曾克峰  童洁  刘超  
以庐山、华山、八达岭长城风景名胜区2012年十一黄金周客流量及游客网络关注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客流量与网络关注度的变化特征,采用OSL方法构建相关模型。研究表明:①各景区黄金周内的游客量变化特征相似,均呈现倒"U"形特征;②各景区黄金周前期游客网络关注点差异较大,庐山、华山、八达岭长城景区游客分别主要关注天气情况、旅游信息、门票价格;③各景区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客流量的网络弹性系数分别为1.8%、4.6%和2.8%。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祥利  宋保平  范彬彬  
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对西部呼伦贝尔旅游区景区(点)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空间布局具有随机聚集分形结构特征。区域五种典型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形效用表现为从中心集散地向周围同方向递减、同方向先递增后递减、异方向变化和无相关等四种类型并产生相应的旅游流空间分布,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恒  
本文以大连市国家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系统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复合研究,结果发现其系统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呈二元化趋势,各景区间旅游吸引力不平衡;系统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旅游开发空间布局不平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元衡  王艳  
根据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采用聚集分形方法对桂林市旅游景区在1973年、1997年和2007年的空间结构分组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桂林市市区组团和阳朔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符合聚集分形模式,其中,市区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点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阳朔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面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而兴安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不符合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表现出多中心共同发展特征。研究对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指出桂林旅游发展格局现状和规划目标的差异。研究同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建成  张宝成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思路——体验导向型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模式,从模式的理论依据、特征以及技术路线出发,对体验导向型景区规划做了初步理论上的研究,并以淮南市八公山旅游景区为例进行实证性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琨  钟林生  成升魁  
偏远型景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旅游资源开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达那河谷景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权重,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行为对策;进而对实施这些行为对策的投资成本进行了估计,结合各行为对策所对应因素的权重及实施该行为对策的预期成本大小,将这些行为对策分为4种类型;最后认为在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影响作用及实施成本的大小来进行各种资源的优先配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种行为对策的优先度次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戴学军  丁登山  许志晖  林岚  
根据旅游景区(点)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特征,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随机聚集分形的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景区(点)系统的演化类似于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模型,得出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随机聚集分形结构,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上表现为不同的系统演化时段,空间结构上的向心性作用也有强弱之分,从系统的聚集中心向四周是景点密度衰减的。指出随机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是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自组织优化趋势的判据,同时提供了优化的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春涛  李隆杰  何小禾  王姣娥  
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及生态廊道建设使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出现剧烈变化,研究旅游景区的空间变化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制定长江黄金旅游带规划以及实现旅游经济腾飞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年和2016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旅游景区空间点位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分析以及核密度等方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总体分布格局基本沿长江水系发生聚集,聚集程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相关政策促进、旅游业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交通可达性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区域景区聚集加速;城市休闲型景区以及主题公园兴建为城市景区聚集提供新动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石彩霞  钟佩君  
以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RMS模型探析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概况,综合运用最邻近距离点、核密度分析、重力模型,廓清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状况,揭示大湘西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错位,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组合程度有待提升,旅游流质量较高,接待水平差异明显,基础设施亟需完善,可进入性不高;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展现出"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旅游重心位于张吉怀地区,旅游资源、旅游流以及旅游接待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布局受到自然、人文因素的重要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学军  丁登山  
本文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测算与分析空间关联分形维数的方法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的无标度特性和遵循的进化过程,认为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形研究是可行的。南京市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景点系统空间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在地理区域分布上表现为景点空间分布较集中的特性。同时认为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具有自仿射性分形特征,景点系统从中心向外围有递变的趋势,且在不同方向上递变的比率是不同的,在地理区域上表现为景点的空间分布越往外围越集中(或均衡),且不同方向上的集中性程度是不同的;具体到南京市来说是递减的,向南部递减的较慢,向北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