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13.12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1)
2023(15287)
2022(13049)
2021(12152)
2020(10571)
2019(24219)
2018(24273)
2017(46063)
2016(24986)
2015(28447)
2014(27891)
2013(27104)
2012(24766)
2011(22312)
2010(22283)
2009(20531)
2008(20217)
2007(18311)
2006(15517)
2005(13453)
作者
(70611)
(59195)
(59181)
(55929)
(37463)
(28511)
(27004)
(23199)
(22207)
(21109)
(20215)
(19765)
(18714)
(18426)
(18374)
(18150)
(18147)
(17630)
(17120)
(16904)
(14617)
(14602)
(14482)
(13378)
(13279)
(13273)
(13100)
(13036)
(12008)
(11791)
学科
(99591)
经济(99497)
管理(75966)
(73006)
(62522)
企业(62522)
方法(50085)
数学(43958)
数学方法(43211)
(25693)
中国(24970)
(24744)
业经(22255)
技术(21598)
(20377)
地方(19330)
理论(18661)
(18365)
贸易(18357)
(17821)
(17358)
农业(16999)
(16035)
财务(15969)
财务管理(15928)
(15670)
企业财务(15049)
(14743)
银行(14697)
环境(14220)
机构
学院(350953)
大学(349456)
管理(141042)
(138740)
经济(135815)
理学(122797)
理学院(121500)
管理学(119053)
管理学院(118393)
研究(109318)
中国(81741)
(72120)
科学(69068)
(62129)
(57057)
业大(53860)
(53818)
中心(52453)
(52322)
财经(50179)
研究所(49238)
(45539)
(45182)
农业(45086)
师范(44699)
北京(44174)
经济学(41802)
(41778)
技术(39761)
(39457)
基金
项目(242316)
科学(192319)
基金(175830)
研究(174918)
(153401)
国家(152140)
科学基金(132436)
社会(110453)
社会科(104831)
社会科学(104796)
(97587)
基金项目(93369)
自然(87512)
自然科(85657)
自然科学(85638)
自然科学基金(84134)
教育(83372)
(81419)
资助(71812)
编号(71499)
成果(57233)
(54591)
重点(54335)
(52824)
(51177)
创新(50406)
课题(49149)
科研(46749)
教育部(45663)
大学(45490)
期刊
(142884)
经济(142884)
研究(92380)
中国(68355)
学报(54524)
管理(52128)
科学(50355)
(50233)
(49414)
教育(41710)
大学(41494)
学学(38922)
技术(35064)
农业(34172)
(27037)
金融(27037)
业经(24444)
财经(24003)
经济研究(23289)
(20609)
(19519)
统计(19166)
图书(19089)
技术经济(18867)
问题(18708)
(18571)
科技(18170)
(16873)
商业(16208)
理论(16016)
共检索到49909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知识创新运行过程涉及多方面主体要素行为,受到内部、外部动力与障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市场价值为目标要素,形成了一个由知识创新构思子系统、知识创新构思评价子系统、知识创新研发子系统、知识创新商业化子系统、知识创新反思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复杂知识创新运行过程的网络协同系统。知识创新运行网络协同模型,揭示了知识创新运行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及其运行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促进知识创新运行过程良性循环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哲  
网络协同知识链是网络技术、协同学原理、智能协同技术与知识管理的有效融合,关于知识链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知识管理专家的关注。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上,针对目前知识链研究的不足,提出网络协同知识链的概念、提出协同关系的四元组描述模型,从而为构建网络协同知识链提供了定量分析和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坤  吴金玉  胡斌  
基于创新网络节点间共生关系分类以及知识协同过程的熵变理论,以Lotka-Volterra模型为基础,将序参量指标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创新网络节点间知识协同过程机制模型;采用赋值法和控制变量法,并借助MATLAB平台对模型进行计算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知识产出水平受到节点自然增长率、节点间协同意愿指数、节点间竞争指数、节点知识熵、节点结构熵等5个因素的影响;在节点处于不同共生关系时,即使同一影响因素,对最终知识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也不一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金玉  胡斌  杨坤  
构建知识协同概念模型用以描述概括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协同创新机制启动的条件。如何将复杂抽象的经济环境因素转化为可测量的参量,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参量之间的关系是构建该模型的两大难点。以协同学的核心指标序参量分析网络的知识和结构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过程;以共生度作为模型的调节参量。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协同是知识、组织能力熵变过程与节点共生关系演化过程相互融合的结果;进而提出知识协同的三维概念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春艳  马海群  
[目的 /意义]识别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以期提高知识转移效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方法 /过程]以团队效能理论为基础,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I-P-O"理论模型;通过对各变量研究维度的科学界定,构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路径分析,最终构建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结果 /结论]构建了包含转移意愿、输出能力、学习能力、先验知识、知识模糊性、渠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叶英平  卢艳秋  肖艳红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创新离不开知识网络,跨越组织边界进行知识创新已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探究知识创新在知识网络中的形成过程,构建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为丰富知识管理理论,提高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提供支持。[方法/过程]通过对网络嵌入、外部知识搜寻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知识创新一般过程,了解企业网络关系嵌入、网络结构嵌入、外部知识搜寻及获取行为,构建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结果/结论]组织知识创新一般需要通过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创造及知识利用过程来实现。处于网络中心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齐文静  杨坤  胡斌  
在分布式创新网络环境下,从两个方面四种维度分析导致知识协同风险产生的要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知识协同风险评估模型并采用ABC分类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归类,最后针对四个维度的要素可能导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沟通和协调机制开展形式各异的组织文化活动防范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建立知识地图、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防范系统性过程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知识集成管理、选择合适的协同主体及选聘知识型员工防范非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非系统性过程要素所引发的风险则通过提高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组织"完全开放"和大力宣传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加以解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荣斌  王辉  
良好的运作效果为科研机构者及高校在知识创新协同中所关注。通过对协同运作效果的评估,可以使科研机构和高校清楚在知识创新协同中自身的科技优势,选择合适的创新协同模式。本文从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三维度构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的运行效果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设置权重,运用灰关联分析法进行效果评估,并借助实例演示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运行效果提供一个较客观和公平的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可以为科研机构与高校进行协同创新决策提供依据,并可以作为科研机构在订立标杆学习目标的参考依据之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良卫  
本文首先对物流园区信息流协同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介绍了物流园区信息流协同的概念,选择物流园区的5个维度的信息流协同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取得了第一手数据。然后运用SPSS软件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表明选择的影响因素具有比较好的结构效度,是可信和比较完备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反映物流园区信息流协同效应的信息流I模型。最后对"信息平台"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永周  贺海涛  刘旸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共享与扩散,实现资源的互补与优化配置,产生创新的非线性效应。本文在阐述协同创新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知识资源的特性,提出知识势差是知识转移的内生动力,知识耦合是知识创造的自然基础,构建以知识资源匹配、知识转移与创造、知识协同创新为主要阶段的过程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理  魏奇锋  顾新  
[目的/意义]研究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揭示其知识扩散规律。[方法/过程]基于BA无标度网络模型,考虑了网络主体多方面的异质性特征,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理论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采用无标度网络结构的协同创新网络在演化过程中其整体知识水平持续上升,知识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并趋于稳定,知识资源配置较为公平。网络中各类知识的增长速度呈现出"加快—减缓—稳定趋于一致"的过程。单个主体中各类知识的存量则受到其初始知识存量、自身知识吸收能力和合作对象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局限]未能考虑所有主体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因素,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龙静  贾良定  孙佩  
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各国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创新能力为主体的核心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生存空间的大小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在我国企业创新研究中,多数研究者虽然关注了各因素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但并未将这些因素作为一个互动的整体,研究其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式,对企业持续、高效的整体创新缺乏全面系统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将基于10家高科技企业的多案例研究,探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各驱动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和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创新驱动要素协同与构建企业创新能力匹配的整合模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