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1)
2023(13076)
2022(11586)
2021(10978)
2020(9284)
2019(21623)
2018(21231)
2017(41523)
2016(22376)
2015(25152)
2014(25025)
2013(24470)
2012(22062)
2011(19441)
2010(19214)
2009(17217)
2008(16705)
2007(13964)
2006(11674)
2005(9658)
作者
(61206)
(50818)
(50203)
(48154)
(32275)
(24338)
(22988)
(20251)
(19434)
(17924)
(17393)
(16896)
(15840)
(15704)
(15670)
(15400)
(15232)
(15208)
(14430)
(14347)
(12644)
(12184)
(12165)
(11587)
(11302)
(11223)
(11190)
(11036)
(10128)
(10121)
学科
(83391)
经济(83297)
管理(67561)
(61586)
(52559)
企业(52559)
方法(43231)
数学(37978)
数学方法(37466)
(26291)
(21487)
中国(20307)
(18507)
业经(18244)
(17284)
财务(17215)
财务管理(17177)
地方(16288)
企业财务(16146)
(14745)
理论(14521)
农业(14345)
(14079)
贸易(14074)
技术(13963)
(13667)
(13332)
环境(13288)
(11978)
(11229)
机构
大学(304877)
学院(303932)
管理(126601)
(117061)
经济(114405)
理学(111418)
理学院(110277)
管理学(108304)
管理学院(107748)
研究(93196)
中国(67745)
(63103)
科学(58504)
(56939)
业大(45671)
财经(45434)
(45086)
(44974)
中心(43493)
(42343)
(41429)
研究所(40879)
(38883)
北京(38868)
师范(38515)
农业(35125)
经济学(34734)
(34562)
(34422)
财经大学(34137)
基金
项目(218528)
科学(172419)
研究(160054)
基金(159551)
(138088)
国家(136970)
科学基金(119307)
社会(100234)
社会科(95044)
社会科学(95020)
基金项目(85702)
(85422)
自然(78825)
自然科(77017)
自然科学(76997)
自然科学基金(75576)
教育(74267)
(71589)
编号(65774)
资助(65371)
成果(51727)
(48472)
重点(48316)
(45722)
(45369)
课题(44098)
创新(42602)
科研(42313)
教育部(42013)
大学(41441)
期刊
(119366)
经济(119366)
研究(84534)
中国(53356)
(47060)
学报(46789)
管理(43634)
科学(42839)
(39113)
大学(36161)
学学(34090)
教育(32514)
农业(27748)
技术(26976)
财经(21371)
(20123)
金融(20123)
业经(19688)
经济研究(18664)
(18035)
会计(16846)
图书(15703)
财会(15648)
问题(15341)
理论(14857)
科技(14664)
(14627)
技术经济(14164)
实践(13802)
(13802)
共检索到419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志斌  
本文从公共治理或政府管理对政府会计的要求与政府会计对公共治理或政府管理的反作用两个视角探讨了政府会计的衍生职能,在不同的管理水准或政府会计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政府会计发挥或政府会计能够发挥的衍生职能分别为揭示职能、管理职能和治理职能。基于政府会计衍生职能的界定,政府会计扮演的角色相应可以定位为政府基础经济信息系统、新公共管理基石以及公共治理改革促进者等三大角色。对政府会计职能进行类似的系统梳理有利于明确政府会计改革导向,更好地适应新公共管理改革的需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启南  
加入WTO,对我国现实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我国政府的影响最为深刻。面对新的更为复杂的形势,政府必须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转变职能,合理配置权能,全面遵守WTO的规则和要求,与国际社会接轨,从而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与WTO规则对接的行政管理体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申振东  龙海波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既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府职能定位的基本前提。要实现与生态政治环境的互动,适应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关注衍生职能和调整职能。研究表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衍生职能包括生态管理和城市规划,政府调整职能包括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咏   徐凌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永红  
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它关系着社区的健康发展。根据目前城市社区发展的状况,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应承担四种角色:社区建设的指导者;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社区公民社会的培育者;社区自治组织的监督者。这四种角色均有自己特定的职能。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具有制定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宏观指导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引导社区文化健康发展的职能;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具有为社区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维护社区的治安和秩序、为社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的职能;社区公民社会的培育者具有培育非营利组织、培育社区文化、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的职能;社区自治组织的监督者具有监督居民委员会、监督非营利组织的职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晓春  赵军霞  
推进能源行业变革和能源治理现代化,需要重新审视政府在现代能源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文章以协同治理为视角,思考现政府在代能源治理中的应然角色:能源市场的引导者,包括价格调控者、政策制定者、审批下放者;社会组织的培育者,包括能力培育者、诉求反馈者、合法性提高者;府际关系的协调者,包括条块关系的互动治理者、国家能源安全保护者。明确的角色定位将使政府在现代能源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小龙  李斌  
一、引言中国经济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一方面表现为从欠发达走向发达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即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而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化和分工发展的过程。在产权界定基础上的专业化生产与人们消费上的多样化偏好产生了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森  
政府在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方面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呢?简言概之,政府应该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推动者和资本市场稳定的守护者。这是市场其他主体无力做到的,也是政府理应承担的职责。根据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政府应当尽快完成从"救指数"到市场"守护人"的转变,明确其角色定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素君  黄大乾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 ,但市场不是万能的 ,往往会出现市场失灵和失缺。为此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 ,政府的干预如果不适度 ,同样会产生政府失灵的现象 ,因此 ,在现代具有动态性的经济环境中 ,政府的职能需要重新界定 ,政府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迎东  王忠郴  
发达国家的信用制度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在欧美国家中,目前个人信用消费已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10%以上,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我国信用建设起步相对较晚,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信用风险意识比较淡漠,信用管理知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力云  
刘家义审计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所作的《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与往年报告相比有下列几个突出的特点:更加注重面上的归纳分析;更加注重对审计事项总体的客观评价;更加注重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更加注重意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华  
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外显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不同角色定位对经济的贡献率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从政府角色演变视角,探讨其对区域品牌建设的影响,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角色的科学定位,通过区域形象营销、发挥主导作用和传承并发展区域文化等措施来塑造强势区域品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根海  张勇  
校地合作共建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力不足,校地合作共建较难有效地开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政府和高校在合作共建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地方政府应当是校地互动合作共建的主导者,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决策参与者,高校发展的有力支持者;高校应当是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者,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