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3)
- 2023(17366)
- 2022(14714)
- 2021(14050)
- 2020(11643)
- 2019(26915)
- 2018(26469)
- 2017(50962)
- 2016(27390)
- 2015(31168)
- 2014(30975)
- 2013(30423)
- 2012(27586)
- 2011(24540)
- 2010(24252)
- 2009(22132)
- 2008(21434)
- 2007(18378)
- 2006(16137)
- 2005(14307)
- 学科
- 济(111054)
- 经济(110921)
- 管理(78487)
- 业(74159)
- 企(60733)
- 企业(60733)
- 方法(50745)
- 数学(44445)
- 数学方法(43816)
- 中国(32759)
- 农(31622)
- 财(28228)
- 业经(25066)
- 学(22320)
- 贸(21494)
- 贸易(21479)
- 地方(21164)
- 制(21121)
- 易(20935)
- 农业(20679)
- 理论(17601)
- 务(17433)
- 财务(17349)
- 财务管理(17309)
- 银(17241)
- 银行(17205)
- 和(16823)
- 环境(16772)
- 技术(16656)
- 企业财务(16382)
- 机构
- 大学(384860)
- 学院(382177)
- 济(157490)
- 经济(154260)
- 管理(152355)
- 理学(132077)
- 理学院(130655)
- 研究(128998)
- 管理学(128303)
- 管理学院(127611)
- 中国(98312)
- 京(82010)
- 科学(78351)
- 财(70798)
- 所(63319)
- 农(59260)
- 中心(59103)
- 研究所(57747)
- 财经(57198)
- 业大(55302)
- 江(54399)
- 经(52317)
- 北京(52052)
- 范(51087)
- 师范(50654)
- 经济学(48171)
- 院(47090)
- 农业(45967)
- 州(43974)
- 经济学院(43434)
- 基金
- 项目(264630)
- 科学(209357)
- 研究(195077)
- 基金(193961)
- 家(168723)
- 国家(167337)
- 科学基金(144443)
- 社会(124445)
- 社会科(117878)
- 社会科学(117845)
- 基金项目(102439)
- 省(100492)
- 自然(93107)
- 自然科(90994)
- 自然科学(90971)
- 教育(89754)
- 自然科学基金(89306)
- 划(85373)
- 资助(79863)
- 编号(79111)
- 成果(63999)
- 部(59260)
- 重点(59044)
- 发(56014)
- 创(54672)
- 课题(54006)
- 国家社会(51985)
- 教育部(51348)
- 创新(51089)
- 科研(50517)
- 期刊
- 济(168747)
- 经济(168747)
- 研究(114386)
- 中国(70933)
- 学报(58382)
- 管理(55547)
- 科学(54909)
- 农(54788)
- 财(53539)
- 大学(45445)
- 教育(42861)
- 学学(42476)
- 农业(37865)
- 技术(33296)
- 融(32968)
- 金融(32968)
- 财经(27748)
- 经济研究(27547)
- 业经(27534)
- 经(23850)
- 问题(22697)
- 图书(20195)
- 业(19522)
- 贸(18110)
- 理论(18033)
- 技术经济(17983)
- 科技(17664)
- 版(17444)
- 现代(16785)
- 世界(16635)
共检索到556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加顺
本文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数据,从地理区域、行政级别与城市内部空间分布几个角度出发,研究中国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变动趋势,并从三个方面阐述未来城镇化道路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行政层级 城镇化 人口流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文选
论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速度与目标、人口与土地、城乡人口结构及城乡居民点结构、城镇化政策的重点等战略问题,并以对两个方案的对比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得出须从体制、机制层面更多地激励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集约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面向原乡村居民发展低成本房地产业,吸引其落户,应成为重要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人口结构 城乡居民点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文选
2007年11月15日,《城市问题》编委工作会议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编委建议发挥《城市问题》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城市科学领域的优势,以《城市问题》为园地组织学术论坛、笔谈会或小型研讨会,就北京或其他区域城市发展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争鸣,从而反映城市问题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新年伊始,本刊邀请编委笔谈,现将部分编委之笔谈刊登于2008年第1期《城市问题》,以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张维 吴同情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的成就。1.中国城镇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且基本与国家工业化水平相适应,基本没有出现"过度城市化"。2006年,中国的人均GNI为174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40.4%,而同一时期,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均GNI在5000美元之下时,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菁菁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发展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相对于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明显滞后,并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城镇化过程中来自城乡社会的双重挑战,指出必须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力推进和实施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步并举、城乡互动的二元城镇化战略,同时针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 农村 一体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宝
中国快速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现象。文章利用联合国发布的1980~2015年各国或地区分城乡、年龄、性别数据分析发现,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于总人口城镇化是世界大部分国家或地区、不同收入阶段和不同城镇化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且老年人口城镇化与总人口城镇化之间具有较明显的线性关系。中国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现象更为严重。大规模人口流动是中国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的主要原因,而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水平低导致土地依赖则是中国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更为严重的两个重要制度性原因。理解中国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问题应该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应对老年人口城镇化滞后问题,要从缓解滞后状况和应对滞后后果两个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乐怡 曹信生 刘程军
从产业视角重构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投入—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产业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运用熵值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度量,在此基础上,运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各个省份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演变,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索了国际贸易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质量存在发展不均衡,即在东西方向上存在较为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空间结构特征,在南北方向上存在"两端低中间高"的空间结构特征;通过增加出口、吸引外商投资、加强对外合作等路径可以有效提升当地的城镇化质量,但增加对外投资则会对城镇化质量提升产生负向影响。文章就城镇化质量提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通屏 程胜 倪琳 钱佳
文章以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全国各省份城镇化和消费方面的相关数据,分析城镇化对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1978~2010年城镇化对最终消费率的提高影响不大。但在考虑城乡收入差距并把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的乘积作为一个独立变量的情况下,城镇化对最终消费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而且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差距的共同作用对消费率的影响为负。(2)城镇化与消费率反向变动的事实与钱纳里"标准模型"是一致的,在当今世界并非特例。而通过加快城镇化推动消费率提高仅仅是一种特例,只出现在特定阶段。文章认为,实施城镇化新政,必须改变传统的城镇化推进模式,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努力实现城镇化和扩大消费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城镇化 消费率 区域差异 消费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平 倪苹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曲折的城镇化进程给中国几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对以往研究进行了综述,建立了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及31个省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怡睿 黄煌 石培基
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在Arc GIS等相关软件的支持下,运用熵值法对2003—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得出城镇化质量体系综合评价结果,并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从城镇化质量动态变化来看,2003—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逐年升高,各区域增速明显,增长轨迹相似,但发展较不平衡,各地区差异较大。从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来看,中国城镇化质量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城镇化质量分区具有显著的阶梯性。中国城镇化质量时空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衡量城镇化质量3个子系统发展速度不同,其中城市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质量对城镇化质量贡献作用较大,城乡统筹质量持续低迷,不增反降。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综合评价体系 时空演变 中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常青 郜亮亮 刘同山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转让问题日益成为农村改革的一个重点。本文首先对重庆梁平、浙江乐清和宁夏平罗等试点地区的"三权"转让的典型做法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三权"转让改革试点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最后在对"三权"转让若干问题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罗翔 罗静 张路
文章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借用修正的耕地压力指数,对中国区域间的耕地压力及变动趋势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工具变量回归对耕地压力与城镇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耕地压力指数每上升1个百分点,中国的城镇化率上升0.26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滞后3期的耕地压力指数每上升1个百分点,中国城镇化率累积上升0.16个百分点,对耕地压力指数和城镇化率剔除周期性成分后,影响机制依然存在。这表明基于地理因素和自然禀赋的耕地压力是中国城镇化的长期影响因素,而借用土地供给量平衡区域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扭曲了资源配置的方向,导致城镇化中区域发展失衡与土地的非集约使用。因此文章建议,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实行差别化、渐进的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 耕地压力指数 工具变量 区域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元庆
从国家悖论与掠夺之手、土地集体所有权陷阱、征地补偿基准不能反映土地的相对稀缺、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缺失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我国征地冲突困局的成因,并在对策总结中抓住最核心的土地产权问题进行着重阐释,提出实施限定范围的土地私有化改革方案,同时指出土地产权问题并非我国征地困局中惟一问题,而应该以土地产权为重点,结合其他对策实施系统的、配套的改革措施,共同化解我国征地冲突困局。最后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土地产权改革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只有进行同步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才能实现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和保护农民权益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敏 谢莹莹 孙叶飞 高文
加速推进城镇化与实现能源消费量控制是中国现阶段发展的两大任务,探明两者的作用路径对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99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两步系统GMM方法与门槛回归模型从直接与间接效应视角构建传导因素的作用路径并检验潜在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城镇化对能源消费表现为显著扩张效应,但呈逐渐减弱趋势。在间接传导路径中,产业结构变迁的节能效果显著;城镇化加速技术集聚外溢和"人力资本红利"累积,扭转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累积对能源消费的正向作用方向;中国城镇化仍未脱离高碳化发展阶段,人口扩张与经济增长仍是城镇化进程中能耗持续走高的重要诱因。最后本文验证了各传导因素的门槛效应,即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随各因素的发展水平呈现差异性。因此政府及企业应结合各因素作用路径与方向及所处的门槛阶段,注重科技与人力投入,强化质量效应,实现节能的目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该文基于水足迹视角和空间动态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和水足迹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水足迹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提高了全国和三大地区水足迹,其通过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投资拉动效应促使水足迹提高,其中东部地区城镇化的投资拉动效应影响水足迹不显著,通过要素集聚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降低了我国和三大地区水足迹,但全国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影响水足迹不显著;分类型水足迹看,三大地区城镇化均降低了农业用水水足迹,其中东
关键词:
城镇化 水资源 水足迹 空间动态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