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0)
2023(16541)
2022(14219)
2021(13350)
2020(11016)
2019(25359)
2018(25048)
2017(48037)
2016(26044)
2015(28938)
2014(28939)
2013(27941)
2012(25485)
2011(22740)
2010(22472)
2009(20165)
2008(19237)
2007(16497)
2006(14131)
2005(11793)
作者
(72442)
(60330)
(59695)
(56899)
(38203)
(28888)
(27235)
(23749)
(23003)
(21110)
(20594)
(20120)
(19113)
(18783)
(18713)
(18239)
(17963)
(17880)
(17263)
(17105)
(14812)
(14662)
(14536)
(13821)
(13433)
(13228)
(13198)
(13098)
(12054)
(11999)
学科
(99378)
经济(99266)
管理(78161)
(71954)
(61097)
企业(61097)
方法(46401)
数学(40356)
数学方法(39786)
中国(26345)
(26097)
(25352)
地方(22527)
业经(22463)
(21975)
技术(20910)
(18271)
理论(17913)
农业(17518)
(16155)
(16074)
财务(15994)
(15971)
贸易(15961)
财务管理(15960)
环境(15948)
(15448)
企业财务(15111)
(14756)
银行(14708)
机构
学院(353463)
大学(353423)
管理(143122)
(135908)
经济(132856)
理学(125058)
理学院(123659)
管理学(121370)
管理学院(120707)
研究(114733)
中国(84008)
(74413)
科学(73065)
(61334)
(55999)
(55904)
业大(53999)
中心(52893)
研究所(51407)
(51005)
财经(49689)
(47306)
师范(46806)
北京(46059)
(45350)
农业(43816)
(43349)
(41248)
经济学(40147)
技术(39287)
基金
项目(254135)
科学(200812)
研究(185790)
基金(183818)
(160709)
国家(159383)
科学基金(137790)
社会(116463)
社会科(110289)
社会科学(110263)
(100906)
基金项目(98107)
自然(90542)
自然科(88471)
自然科学(88447)
自然科学基金(86813)
教育(86250)
(85024)
编号(75794)
资助(74415)
成果(60096)
重点(56813)
(55876)
(55312)
(54095)
课题(52445)
创新(51583)
科研(48644)
国家社会(47659)
教育部(47413)
期刊
(141881)
经济(141881)
研究(99529)
中国(67270)
学报(56708)
管理(52519)
科学(52160)
(49521)
(46629)
教育(43955)
大学(43233)
学学(40631)
农业(34581)
技术(33024)
(25891)
金融(25891)
业经(24515)
财经(23183)
经济研究(22464)
(19797)
科技(19224)
图书(18442)
问题(18306)
(17927)
技术经济(16905)
(16695)
理论(16200)
资源(15793)
商业(15321)
现代(15290)
共检索到500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玲  
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但中原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竞争力差,要后来居上,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构建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目前,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曲夫  谢炳庚  胡德  马海龙  
常州市近2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相对滞缓,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多且复杂,常州行政区划长期的不合理设置状况,是制约常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重要原因。文章从常州市区行政区划演变开始,分析了常州市区行政区划的现状与特点,指出常州市区U型政区结构与东西两翼分割以及常州—武进并立而导致的"一个城市,两个行政主体"格局对城市发展空间发展轴线转变以及整个常州市区发展的不利影响与后果,提出常州市区行政区划创新的方案,分析其优缺点,并就非行政区划手段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尔升  
本文以海南建省为案例,采用差分法和准实验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估计了行政区划调整对缩小区域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对缩小区域差距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正面影响的原因是行政区升格对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中央的优惠政策和分权,其负面影响的原因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和人口的过量流入。本文认为,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Г.納鳥莫夫  梁元博  
苏联的经济地理学除了研究别的问题之外,还研究划分经济区域的科学论据——即研究经济区划或经济地理区划。尽管经济地理区划工作由来已久,但是经济地理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如果说苏联国家计划委具会所划定的经济区域一般都用来作进一步详细分区的基础,那未较小的划分单位就是由研究者自己订定的,而且它们的界限也常随各人的主观看法而定。同时,有个别行政区、省和共和国往往被任意划分。"省"和"共和国"这些具体概念被摈弃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金群  付如霞  
在我国当前的区域治理中,出现了两种看似相反却又紧密相关的行政区划改革:一是通过县(市)改区,把原来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县(市)整合到地级以上的城市当中;二是通过省管县改革,使市和县逐步脱钩成为分散独立的行政主体。文章认为,在整合与分散的博弈背后,蕴藏着效率与公平、集权与分权、政府与市场等多重价值的权衡。在实践中,这两种改革模式可以兼容共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金群  付如霞  
在我国当前的区域治理中,出现了两种看似相反却又紧密相关的行政区划改革:一是通过县(市)改区,把原来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县(市)整合到地级以上的城市当中;二是通过省管县改革,使市和县逐步脱钩成为分散独立的行政主体。文章认为,在整合与分散的博弈背后,蕴藏着效率与公平、集权与分权、政府与市场等多重价值的权衡。在实践中,这两种改革模式可以兼容共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曲夫  史卫东  胡德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内以长沙为核心包括株洲、湘潭的一个典型的城市群,它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绩,但矛盾和问题也有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行政区经济”运行下区域发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在行政区经济还将长期存在的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发挥其正面效应,削弱其负面效应着手,针对长株潭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用行政区划手段和非行政区划手段来进行协调,并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措施和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君德  舒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行政区划、行政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在当前经济转轨、新旧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体制交替的新形势下,研讨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要打破传统思路,用新观念、新思维去探讨这一重大课题,而且要突出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高翔  龙小宁  
现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划打破了区域文化分布,造成很多地区被分割出自己所属的区域文化而划分到其他省之中。这些被分割地区与本省主流文化之间存在文化冲突,与持相同文化的邻省之间又被设置了地方保护壁垒,无论与哪一方进行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交易成本都会更高,从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本文以大类方言区作为区域文化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这种文化分割所造成的省内文化差异确实会显著降低被分割地区的当代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这种负面影响随邻省地方保护主义水平的提高而加重,随被分割地区划入当前省份的历史的延长而减轻,行政区划对区域文化的打乱与地方保护主义相结合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娟  吴德胜  梁樑  
在安徽省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城两区、若干示范工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空间布局,按照该思路对安徽省创新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实现充分利用安徽省的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个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省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安徽省的区域竞争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开元  
本文从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其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认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应主要包括:总体协调机制与系统,共同市场与环境,地域分工与协作机制及其网络等几个部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发展历程与体系建设的障碍与问题。之后,针对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玲玲  孙海鸣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域调整非常频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是其重要动机。本文整理了全国1992~2012年间2245次地市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1992~2012年整个时间段内全国行政区划调整对经济增长仅有微弱的正效应,东部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01~2012年间表现为显著的正面效应,但在1992~2000年间表现为负面效应。可见行政区划调整并不总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期甚至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换言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光利  薛慧丽  兰明慧  林嵩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撤县设区”政策对撤并县域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政策可以显著提高撤并县域的创业活跃度和创业规模。本文从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使用的视角,解释了“撤县设区”政策影响地区创业活动的机制,发现“撤县设区”政策显著提高了撤并县域的劳动力流入,降低了农业用地使用面积;本文还发现“撤县设区”政策对创业活动的促进效应在公司制企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中更强;在调节效应方面,本文发现当撤并县域所在地级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越高、营商环境越好时,“撤县设区”政策对撤并县域创业活跃度的正向影响越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中坤  徐伟  
以江苏省苏州市和常州市在本世纪初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为实验对象,采用拟合实验法,科学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调整对两地服务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两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贡献约在4%左右,但不同区划调整方式间存在着一定的效果差异,苏州将县级市拆分并入市区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常州整体并入的方式,其原因可能涉及到地区竞争、行政区经济、市级政府控制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