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5)
2023(17756)
2022(15289)
2021(14200)
2020(11820)
2019(27278)
2018(26976)
2017(51974)
2016(27840)
2015(31058)
2014(30717)
2013(29998)
2012(27135)
2011(24344)
2010(24245)
2009(22146)
2008(21588)
2007(18755)
2006(16388)
2005(14384)
作者
(76437)
(63741)
(63311)
(60276)
(40639)
(30611)
(28715)
(24869)
(24214)
(22577)
(21785)
(21369)
(20263)
(19833)
(19645)
(19439)
(19036)
(18827)
(18322)
(18159)
(15640)
(15427)
(15258)
(14557)
(14168)
(14080)
(14017)
(13921)
(12682)
(12439)
学科
(108290)
经济(108140)
管理(88585)
(83566)
(71885)
企业(71885)
方法(50818)
数学(43231)
数学方法(42643)
(30710)
中国(28790)
(28705)
业经(26349)
(23566)
(22244)
技术(21609)
地方(20858)
理论(20674)
(19472)
农业(19423)
财务(19392)
财务管理(19351)
(19324)
贸易(19312)
(18715)
企业财务(18381)
(17765)
(17431)
银行(17393)
环境(16978)
机构
大学(390488)
学院(387056)
管理(158241)
(154895)
经济(151615)
理学(137869)
理学院(136408)
管理学(134035)
管理学院(133294)
研究(122235)
中国(91220)
(81477)
科学(73742)
(73456)
财经(58882)
(58384)
中心(56346)
(55560)
业大(54909)
(54792)
(53587)
研究所(53034)
北京(50816)
(50723)
师范(50276)
经济学(47222)
(45029)
(44957)
财经大学(44121)
农业(42516)
基金
项目(269028)
科学(214223)
研究(199571)
基金(197016)
(169839)
国家(168437)
科学基金(147328)
社会(127679)
社会科(121063)
社会科学(121037)
(104770)
基金项目(104574)
自然(95148)
自然科(92993)
自然科学(92973)
教育(92780)
自然科学基金(91293)
(87653)
编号(81127)
资助(79877)
成果(65428)
(59806)
重点(59538)
(59019)
(56113)
课题(55365)
创新(54513)
国家社会(52550)
(52437)
教育部(52327)
期刊
(165878)
经济(165878)
研究(112596)
中国(74741)
管理(60096)
(57402)
学报(57081)
科学(53523)
(49206)
教育(46273)
大学(45023)
学学(42123)
技术(35397)
农业(33931)
(31440)
金融(31440)
财经(29022)
业经(27333)
经济研究(26253)
(24824)
问题(21168)
图书(20399)
科技(19484)
技术经济(18644)
理论(18616)
(17558)
(17547)
现代(17046)
商业(16995)
实践(16947)
共检索到55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艳  
转译是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建立行动者网络的基本途径,是行动者网络构建的关键点。组建跨学科、跨地域、跨组织单位的平台攻克科研难题,以实现1+1>2的规模效益。实现由政府强制推行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向政府监管与市场带动并重的转变。协同创新平台是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它是以高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金融机构等作为参与主体,以完成较大的技术创新为目标进行资源整合的新型组织。由于协同主体的多元化且主体性质各异,如何让单位、行业、运行模式、管理制度等主体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沛  栾晶晶  
文章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对平台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明华  崔伟  
目前,我国的行业类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激励机制还不成熟,影响了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在政府制定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前提之下,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解决协同创新中心的资金问题,优化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的分工协作,并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正起  黄达  
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科技强军战略的重要举措。平台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激发潜在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意愿并提高预期协同效益,以此促进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基于资源调控理论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利用自身搭建的大数据信息系统计算出最优资源配置方案,自主高效地为潜在协同创新主体提供最佳配置资源的各项参考指标,以此为依据调整与控制协同创新主体所拥有的各项资源。建设基于资源调控理论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平台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潜在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意愿,提高协同合作成功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刚  曾立  易凡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是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内涵和功能,梳理了平台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探讨了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的政策保障体系,可为我国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庆金  马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健全协同创新平台系统,有机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在分析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分别对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主体子系统、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子系统和区域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子系统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并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主体、组织和平台载体协同发展系统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根据系统动力学分析的结果,结合国外经验,提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和发展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袁瑜  顾永东  陈红喜  
构建大学生创业协同创新平台是集聚社会创新要素、推动大学生创新型创业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创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平台目标和主体的职能定位入手,对平台的保障、集聚和催化三大功能进行了阐释,据此设计了由五个支撑体系和五个层次功能模块构成的、网络和实体结合的平台系统框架,最后就保障平台有效运行的机制设计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和成  顾裕玲  钱俊  
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是实现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区域和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主体联结方式演化特征;基于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内涵,描述了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设计了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服务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平台组织结构;设计了平台运行机制。期望为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布局及其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守伟  林霖琳  李备友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构建具有活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又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发现,具有多主体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既不同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应以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导,包括组织管理、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研发模式、产业化、创新文化、国际合作、评价体系等八个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啸宇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事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找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的动力所在,才能更好地激发改革思路、落实改革目标。文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工具,建构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三点启示,即:教育领域的改革要通过构建强大的行动者网络来实现;核心行动者对异质行动者利益的整合是改革成功的关键;问题转译是构建和推进网络发展的重要环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庆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与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演进过程分为开创探索阶段、协同整合阶段、网络成熟阶段和网络衰退阶段,并剖析不同阶段的网络特征,提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机制,以加速其平台建设进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琼瑜  李武武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内涵入手,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简称CAS)理论对产业集群创新活动进行特征分析,基于CAS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构建了集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并从动力因素的角度以及企业、集群和政府三个层面对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提出了改进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灵  
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需要。本文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及运行成效进行探讨和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江平  谢晓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协同创新平台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富国亮  只海平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是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由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微企业共同组成的创新实体。高职院校应通过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长效运行体制机制、发挥多方协同优势等措施来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