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7)
- 2023(16115)
- 2022(14022)
- 2021(13007)
- 2020(11071)
- 2019(25118)
- 2018(24798)
- 2017(48230)
- 2016(25514)
- 2015(28723)
- 2014(28579)
- 2013(28048)
- 2012(25655)
- 2011(23052)
- 2010(22922)
- 2009(21168)
- 2008(20116)
- 2007(17400)
- 2006(15141)
- 2005(13150)
- 学科
- 济(118458)
- 经济(118342)
- 管理(75157)
- 业(71090)
- 企(57804)
- 企业(57804)
- 方法(51837)
- 数学(45553)
- 数学方法(45005)
- 中国(28322)
- 农(26670)
- 财(26361)
- 地方(24556)
- 学(24334)
- 业经(23811)
- 制(18870)
- 农业(18161)
- 理论(18012)
- 贸(17806)
- 贸易(17795)
- 易(17178)
- 务(16842)
- 财务(16772)
- 银(16763)
- 财务管理(16735)
- 银行(16726)
- 和(16648)
- 环境(16460)
- 融(16145)
- 金融(16143)
- 机构
- 大学(365305)
- 学院(363247)
- 济(153489)
- 经济(150434)
- 管理(148254)
- 理学(128888)
- 理学院(127553)
- 管理学(125348)
- 管理学院(124689)
- 研究(117117)
- 中国(89457)
- 京(75351)
- 科学(70404)
- 财(69144)
- 所(56582)
- 财经(56457)
- 中心(53733)
- 农(51973)
- 研究所(51692)
- 业大(51475)
- 经(51378)
- 江(50756)
- 经济学(47222)
- 北京(47153)
- 范(46619)
- 师范(46214)
- 院(42546)
- 经济学院(42358)
- 财经大学(42206)
- 州(41348)
- 基金
- 项目(251155)
- 科学(198922)
- 基金(184528)
- 研究(183980)
- 家(159151)
- 国家(157840)
- 科学基金(137599)
- 社会(118499)
- 社会科(112294)
- 社会科学(112266)
- 基金项目(97937)
- 省(96652)
- 自然(89134)
- 自然科(87089)
- 自然科学(87069)
- 自然科学基金(85496)
- 教育(84621)
- 划(80759)
- 资助(76114)
- 编号(74685)
- 成果(59036)
- 部(55791)
- 重点(55220)
- 发(52585)
- 创(51776)
- 课题(49872)
- 国家社会(49014)
- 教育部(48763)
- 创新(48296)
- 科研(48028)
- 期刊
- 济(166928)
- 经济(166928)
- 研究(109469)
- 中国(61152)
- 管理(54020)
- 学报(53367)
- 财(51788)
- 科学(50109)
- 农(45991)
- 大学(41458)
- 学学(39237)
- 教育(34916)
- 融(32823)
- 金融(32823)
- 技术(32335)
- 农业(31774)
- 经济研究(27988)
- 财经(27765)
- 业经(26202)
- 经(23745)
- 问题(20760)
- 技术经济(18944)
- 理论(17998)
- 图书(17430)
- 统计(17162)
- 商业(17006)
- 实践(16252)
- 践(16252)
- 科技(16065)
- 现代(16045)
共检索到521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璐 李旷达
现实生活中很多寿险消费者的保险消费决策并不是按照传统理论预测进行的,甚至与期望效用理论相背离,呈现出非理性特征。本文从寿险消费的有限理性入手,分析有限理性行为在寿险消费中的表现,并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有限理性表现的成因,提出寿险有限理性消费行为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即加大消费者教育力度,引导树立理性、科学的保险消费观念;加大保险产品相关信息披露,便于消费者做出理性选择;建立专门的保险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寿险公司的诚信建设,优化保险消费环境。
关键词:
人寿保险 保险消费 行为经济学 有限理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振
行为经济学对人性中情感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分析和肯定,为实现广告的有效诉求提供了有益启示。行为经济学关于人具有"有限理性"的基本判断,促进了广告研究者对广告信息加工过程的理解;框架效应的存在,提示广告诉求要注意信息展示的技巧;心理账户理论展示了金钱的"非替代性",提示广告诉求应顺应或引导消费者的心理账户设置;禀赋效应的普遍存在,提示广告在诉求弃旧换新时要关注消费者的心理成本;稀缺效应揭示了稀缺性对消费心态和消费行为的影响,提醒广告人要区别对待富裕消费者和贫穷消费者;助推强调以低成本方式引导和优化决策,对其的借鉴有助于提升公益广告的说服效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艺 茅宁
“经济理性”是经济学的传统研究假设,却因背离现实而受到质疑。基于行为人稀缺的心理资源和系统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有限理性”正逐步取代“经济理性”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假设。不同的理性观点可以从决策的视角得到系统地解释和比较。并且,随着理性假设的演变,经济行为的决策标准也相应从单一静态最优向多元动态平衡转变。
关键词:
决策 理性假设 经济理性 有限理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建祥 朱丽莎
按照标准保险需求理论,投保人购买保险是遵照最大效用原则的理性行为。但大量事实表明,投保人行为中存在很多违背古典经济学的非理性行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 将人们的保险购买行为看成一个心理过程,分析投保人在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中的偏差而产生非理性行为,期望人们对我国保险行为学研究的重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超英 张筱莹 张乾
在商品极其丰富的今天,品牌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商品选择的重要标准。本文首先介绍了品牌影响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借助前景理论、相似性偏差和从众心理等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消费者选择时的心理因素,揭示了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品牌 消费者选择行为 行为经济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谭燕芝 耿芦森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构建理论框架并使用PSM-DI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对农民进行不同消费层级的过度消费的影响,以此来探究农户贷款后消费的道德风险行为,并分析其行为逻辑。研究得出:(1)农户总体上存在贷款后过度消费的道德风险,正规贷款相比非正规贷款更甚。(2)在还款风险较高时,贷款对于生存型过度消费的促进更加明显,此时二元金融渠道的农户行为相似,验证了前景理论中的人在面对损失时呈现风险追逐的现象在农户道德风险中存在。(3)对消费层次的分析表明农户借款后以满足生存型消费为优先,享受型消费可能会被抑制,说明农户贷款后的心理账户划分随消费层级而变化,反映出了农户不健全的信用意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全辉
经济学关于理性假设的争论正成为最近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个体在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的同时,必须考虑他人的选择,正是这种内生的根本不确定性才真正构成了有限理性的实质内容。最后,本文指出在证券市场上即使没有了外生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决策之间及其价格的互动也会产生内生的根本不确定性,这对理解股市的泡沫与崩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有限理性 行为经济学 行为金融 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庆祝 贾若 孙祁祥
本文使用退保率和传统寿险占比、新单占比并基于DEA窗口分析法构建的效率指数,分别量化了寿险业质量、动能、效率三个供给侧因素,为度量保险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计量框架。实证研究表明,提高寿险供给质量、动能和效率可以显著促进寿险消费。此外,本文通过直线距离和铁路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的应用,改进了空间自相关模型,使得模型系数的估计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并证实了寿险消费存在显著的省际空间相关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庆祝 贾若 孙祁祥
本文使用退保率和传统寿险占比、新单占比并基于DEA窗口分析法构建的效率指数,分别量化了寿险业质量、动能、效率三个供给侧因素,为度量保险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计量框架。实证研究表明,提高寿险供给质量、动能和效率可以显著促进寿险消费。此外,本文通过直线距离和铁路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的应用,改进了空间自相关模型,使得模型系数的估计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并证实了寿险消费存在显著的省际空间相关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显未
新时代来临之际,中国社会经济体系开始向着全新阶段发展,并形成系统的新制度经济学,侧面展现出制度在人们实行经济学分析时的必要性,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向更高阶层推进,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也因此进入转型时期。制度变迁视角下,地方政府必须明确社会制度与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采取推进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有效行为,保证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银保合作已成为当今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以行为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分析,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创新,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如此迅猛发展是有其深刺的背景和原因的:由于金融市场上风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银行或保险具有融合的客观基础;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人的非理性行为演化的结果;能节约交易费用。通过金融控股集团化的形式进行银行保险经营应该是我国银行保险可选择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银行保险 行为经济学 银保模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玉波 张连增
目前国内从消费者角度对寿险产品进行比较研究及相关应用较少,迫切需要真正站在消费者利益角度,建立一套寿险产品的比较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国内寿险业的理性发展。保险产品核心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风险保障、投资理财和其他服务功能,本文从消费者角度,着重从风险保障和投资理财功能方面对寿险产品进行成本收益量化比较研究,建立一套寿险产品比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市场上的畅销产品为例进行比较评价应用,以助消费者理性购买寿险产品。
关键词:
寿险产品 比较评价指标 消费者视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维石
小群体中互惠行为是常见的交往方式,因其司空见惯和跨学科特性使其背后行为机理并未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实际上,它伴随人类社会而生,先于市场交易机制而存在,是更加古老的交往机制。依附于人的社会性与生理性特征,它在一定范围内一直存在着,并且比市场交易机制更加有效。与市场交易机制不同,它不需要划分产权,也没有交割环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自我执行机制。施惠者的行为成本低廉,而受惠者获益则较高,施惠者与受惠者的成本与收益分立且不对称催生了互惠行为。互惠行为者的心理账户是小群体互惠行为的行为经济学机制,它可以有效抑制互惠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小群体中当事人较高频率的互动也有助于限制其机会主义行为。除了效率之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旭梅 张映秀 但斌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寿险购买意向和保费支付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程度,对寿险基本功能的认知程度,参加极限运动的频率和经济状况会影响到其寿险购买意向;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保费支付意向;购买意向对支付意向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