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7)
- 2023(18277)
- 2022(15660)
- 2021(14947)
- 2020(12283)
- 2019(28407)
- 2018(28531)
- 2017(54004)
- 2016(29924)
- 2015(33686)
- 2014(33988)
- 2013(32709)
- 2012(30227)
- 2011(27518)
- 2010(28002)
- 2009(25667)
- 2008(25049)
- 2007(22484)
- 2006(20105)
- 2005(17384)
- 学科
- 济(115633)
- 经济(115508)
- 管理(83317)
- 业(78899)
- 企(62786)
- 企业(62786)
- 方法(54558)
- 数学(47322)
- 数学方法(46508)
- 农(39669)
- 中国(36318)
- 财(29224)
- 业经(27598)
- 学(26812)
- 农业(26053)
- 教育(24527)
- 理论(23719)
- 制(22987)
- 地方(22571)
- 贸(19998)
- 贸易(19986)
- 易(19452)
- 环境(19294)
- 技术(18502)
- 银(18283)
- 和(18250)
- 银行(18248)
- 务(17398)
- 行(17393)
- 财务(17308)
- 机构
- 大学(428057)
- 学院(426054)
- 管理(163486)
- 济(161480)
- 经济(157645)
- 理学(141707)
- 理学院(140071)
- 研究(138632)
- 管理学(137132)
- 管理学院(136318)
- 中国(100090)
- 京(91758)
- 科学(85917)
- 财(76595)
- 所(68420)
- 农(66757)
- 范(64353)
- 师范(63869)
- 江(63381)
- 中心(63072)
- 研究所(62240)
- 业大(61861)
- 财经(61623)
- 北京(58463)
- 经(55803)
- 师范大学(51646)
- 州(51630)
- 农业(50977)
- 院(50001)
- 经济学(48382)
- 基金
- 项目(284365)
- 科学(224495)
- 研究(214119)
- 基金(203256)
- 家(175543)
- 国家(173911)
- 科学基金(149525)
- 社会(132967)
- 社会科(125550)
- 社会科学(125519)
- 省(112505)
- 基金项目(106803)
- 教育(104072)
- 自然(95377)
- 划(95334)
- 自然科(93110)
- 自然科学(93087)
- 自然科学基金(91355)
- 编号(90534)
- 资助(83755)
- 成果(75304)
- 重点(64227)
- 课题(63947)
- 部(63502)
- 发(61071)
- 创(58525)
- 教育部(55036)
- 项目编号(54860)
- 创新(54274)
- 大学(53807)
- 期刊
- 济(178894)
- 经济(178894)
- 研究(131006)
- 中国(84343)
- 教育(72616)
- 学报(65732)
- 农(63691)
- 科学(59791)
- 管理(58363)
- 财(57144)
- 大学(51666)
- 学学(47498)
- 农业(43182)
- 技术(41628)
- 融(34560)
- 金融(34560)
- 业经(32019)
- 财经(30343)
- 经济研究(26996)
- 经(25893)
- 问题(24189)
- 图书(22484)
- 统计(22309)
- 版(20604)
- 技术经济(20123)
- 理论(19804)
- 业(19633)
- 策(19444)
- 科技(19321)
- 职业(18981)
共检索到625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明勇
目前乡村振兴制度设计前提的"理性人"假设与现实中行为人"有限理性、有限自利性和有限自控力"的差异,加上应用型乡村振兴综合性卓越人才教育与再教育的供给不足,导致乡村振兴制度非生态、乡村扶贫或乡村振兴效果不佳。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与行为经济学和行为法学等行为科学理论耦合的行为法统计学方法,探索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生态规律,并通过教育和再教育培养乡村振兴应用型法律人才,创新乡村振兴的生态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潇彬
(一)引导外出人员返乡乡村振兴,人才是根本,要大力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回流,吸引毕业大学生、外出农民工和退役士兵返乡就业创业,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主体,为乡村振兴提供关键的人力资源支撑。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引进前沿人才。加强乡镇党委政府机关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考录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力度,充实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重视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把到乡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打造一支懂农村、爱农村、亲农民的乡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涵
地方开放大学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具有诸多的逻辑依据,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可以开展系统化研究。以益阳开放大学为案例,调研发现,地方开放大学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中作了大量的工作,服务内容与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平台和方式等方面都获得很多的经验和成就,但在服务主体的建设、服务项目的精细优化、服务的保障和督导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鉴于此,地方开放大学应集中抓好服务队伍建设、服务项目与对象的扩大与细化、服务保障与督导等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解决,力求建构自身服务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人才培训体系。
关键词:
地方开放大学 服务乡村 人才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明国
乡村生态振兴是中国农村绿色发展的原色与亮色。乡村生态振兴不仅是对“石油农业”的矫正,对“绿色革命”的调整;也是对“三生”农业的落实,体现了可持续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价值。升级“双零点方案”、解除农业发展最大的生态约束,将农业、农村纳入“双碳”环境规制的大盘子下综合考量,实施乡村一揽子、集束化的生态环境整治规划,是乡村生态振兴的优化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辉
作为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之一,生态振兴对于农业农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全面梳理生态振兴与乡村振兴战略关系的基础上,聚焦浙江德清县、江苏宜兴市、河南孟津县,总结了三地开展乡村生态振兴的典型经验,研究发现:乡村生态振兴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土地污染治理、政策性投入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同时生态保护的管理体制、实施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生态振兴难题的破解路径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辉
作为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之一,生态振兴对于农业农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全面梳理生态振兴与乡村振兴战略关系的基础上,聚焦浙江德清县、江苏宜兴市、河南孟津县,总结了三地开展乡村生态振兴的典型经验,研究发现:乡村生态振兴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土地污染治理、政策性投入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同时生态保护的管理体制、实施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生态振兴难题的破解路径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云珊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需要进行生态治理,而生态治理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系统,这就决定了治理主体结构的系统性、治理方法的系统。因此,乡村生态治理必须系统化推进,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挥政府协同功能、治理和修复相统一等方面统筹治理,方可实现生态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
生态治理 乡村振兴 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彤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南疆四地州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和难点所在。总结梳理职业教育在南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助力南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为南疆四地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南疆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姗姗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提出了总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台柱子"。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战略视角 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海英 张琰飞
教育扶贫是贫困地区提升贫困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教育扶贫不仅有利于乡村人才培养与就业,对于乡村人力资本提升和乡村人才振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湘西地区教育扶贫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继续强化义务教育保障力度,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大农民职业教育推进力度,提升农民职业教育质量,创新人才集聚体制机制。
关键词:
教育扶贫 人才振兴 助推路径 湘西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明
<正>主持人语: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中国再出发,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转向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2023年7月29~30日,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和重庆酉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酉阳)”。本届大会既是学术大会也是乡村振兴实践大会。大会邀请研究机构学者专家、企业家、社会组织、乡村干部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者参加,共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婷婷 冯梅菊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以2011-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指数,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且引入农业生态效率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农业生态效率—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异质性。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在市场化水平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应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投入,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生态效率;强化多主体合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乡村振兴 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玲
生态经济是促进农业更强、乡村更美的重要途径,也是让村民更富、乡风更加文明的动力要素。结合乡村生态资源的复杂性,为实现其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价值,应通过打造乡村生态经济产业链,构建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治理体系,构建智能驱动的支持系统,促进生态经济深度融入乡村生产、生态治理和宜居生活等全场景。
关键词:
生态经济 乡村振兴 多元价值 实现路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振兴 生态文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振兴 生态文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