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6)
- 2023(11586)
- 2022(9994)
- 2021(9379)
- 2020(7959)
- 2019(18064)
- 2018(17965)
- 2017(34824)
- 2016(18424)
- 2015(20641)
- 2014(20397)
- 2013(19779)
- 2012(17850)
- 2011(15895)
- 2010(15869)
- 2009(14735)
- 2008(14343)
- 2007(12650)
- 2006(11089)
- 2005(9874)
- 学科
- 济(74045)
- 经济(73853)
- 管理(61650)
- 业(55515)
- 企(49136)
- 企业(49136)
- 方法(36058)
- 数学(29834)
- 数学方法(29415)
- 财(23888)
- 农(19630)
- 中国(19347)
- 制(19151)
- 业经(18390)
- 理论(15020)
- 务(14719)
- 财务(14666)
- 财务管理(14634)
- 企业财务(13966)
- 学(13784)
- 和(13101)
- 体(13028)
- 银(12732)
- 银行(12724)
- 农业(12443)
- 行(12066)
- 贸(11904)
- 贸易(11897)
- 地方(11851)
- 融(11730)
- 机构
- 大学(259305)
- 学院(255804)
- 济(108973)
- 经济(106838)
- 管理(105778)
- 理学(91857)
- 理学院(90999)
- 管理学(89584)
- 管理学院(89079)
- 研究(77137)
- 中国(60274)
- 财(55167)
- 京(52214)
- 财经(43557)
- 科学(42416)
- 经(39559)
- 江(38502)
- 中心(37969)
- 所(34910)
- 经济学(34478)
- 农(33223)
- 业大(33153)
- 财经大学(32657)
- 范(32221)
- 师范(31943)
- 北京(31811)
- 研究所(31099)
- 经济学院(30913)
- 州(29700)
- 商学(28340)
- 基金
- 项目(173571)
- 科学(140668)
- 基金(130745)
- 研究(130638)
- 家(111113)
- 国家(110179)
- 科学基金(98080)
- 社会(88304)
- 社会科(82973)
- 社会科学(82950)
- 基金项目(69046)
- 省(65906)
- 自然(61902)
- 教育(61831)
- 自然科(60543)
- 自然科学(60529)
- 自然科学基金(59487)
- 划(55296)
- 编号(52624)
- 资助(52210)
- 成果(42893)
- 部(40584)
- 制(38463)
- 重点(38446)
- 创(36958)
- 国家社会(36862)
- 教育部(36435)
- 人文(35637)
- 发(35346)
- 课题(35061)
- 期刊
- 济(117680)
- 经济(117680)
- 研究(76430)
- 中国(49082)
- 财(45635)
- 管理(40881)
- 学报(33338)
- 科学(32999)
- 农(29829)
- 教育(28493)
- 大学(28020)
- 学学(26169)
- 融(24457)
- 金融(24457)
- 技术(23072)
- 财经(22782)
- 经(19541)
- 农业(19287)
- 业经(18318)
- 经济研究(17946)
- 问题(15650)
- 理论(12793)
- 技术经济(12143)
- 财会(12112)
- 版(11845)
- 图书(11573)
- 实践(11475)
- 践(11475)
- 贸(11284)
- 统计(10985)
共检索到375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师伟 蒲勇健
行为博弈理论认为人们不仅追求物质利益,同时还具有积极互惠与消极互惠动机。其中,消极互惠行为不仅导致效率低下的非合作结果,而且容易激化矛盾、引起纠纷。传统的社会纠纷化解机制研究多集中在司法领域,而本文以行为博弈理论为视角,在Dufwenberg and Kirchsteiger(2004)连续互惠理论基础上,引入客观第三方的行为策略,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参与者的消极互惠行为会被弱化,从而为我国社会的纠纷化解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关键词:
纠纷 互惠 第三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勇 周凯归 雷雨若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及其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其"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社会物理学中的社会燃烧理论,可以较好阐释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化解及其风险预警机制建构问题。采用文献法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的定性、特点及其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存在潜在的社会风险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讨纠纷化解及其风险预警机制建构问题。结果表明,在社会燃烧理论的视域中,土地纠纷是部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导火线,土地纠纷是在牵涉到多重利益配置的"燃烧物质"、包括社会环境变化等客观条件的"助燃剂"和事件发生到一定程度"点火温度"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当前,急需建立完善的土地纠纷化解风险预警机制,并加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国明 江华
林权纠纷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矛盾,目前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如何以合法的途径化解林权纠纷已然成为必须关注的重大历史课题。因此,应当通过对林权纠纷的现状、特征、原因、现实解决途径等的分析,寻找化解林权纠纷之路。
关键词:
林权纠纷 化解机制 调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行政诉讼有力地推动着依法治校的进程,法庭正在成为解决教育权利冲突和利益纠纷的重要和终极性的场所。然而,法治社会以司法权为核心的权利救济制度,并不意味着法院是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法治秩序并不排斥各种非诉讼权利救济途径和形式的存在。当前急待解决的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相关的程序机制和救济机制。
关键词:
依法治校 高校纠纷 化解机制 权利救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波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农村社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加强推进依法行政、健全排查化解机制,建设完善纠纷防控机制,建立反应灵敏、处置及时的矛盾纠纷防控机制能降低处理机制的成本,也是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 社会纠纷 化解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伟兵 唐超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达成的"三峰"金融监管理论引导下,各国都在不断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监管当局,近年开通了"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咨询投诉热线电话,深入金融消费民事领域,充当金融消费纠纷的调解者,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从"12363"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完善"12363"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机制的路径。
关键词: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金融消费纠纷 行政调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春景 李佳 王晓敏
土地征收是国家强制取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由于土地征收的强制性,征收过程极有可能使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甚至会威胁到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因此征收过程经常会伴随社会矛盾及纠纷。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征、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行土地征收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纠纷化解机制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安置补偿 化解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美英
老年人消费纠纷的现有解决机制未针对纠纷具体特点进行程序设计,缺乏适当性而存在功能性障碍,且各纠纷解决方式间缺乏有效衔接,难以适应解纷的实际需要。故有必要对现行各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内在创新并注重相互衔接,形成一套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便公正、高效、便捷地解决老年人消费纠纷。
关键词:
老年人 消费纠纷 多元化解决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天智
运用比较研究和制度分析的方法,通过与发达国家征地程序中成熟而系统的纠纷化解机制的比较研究,透视了我国征地程序在预防和化解纠纷方面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我国征地程序在审批阶段缺少征地合法性实质审查和纠纷预防机制,安置补偿决定阶段纠纷化解机制不科学,安置补偿实施阶段纠纷解决机制薄弱。通过征地程序改革,建立以双方协商化解为基础,以中立的第三方协助化解为补充,以官方权威的强制化解为保障,三者密切衔接的征地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是治理频发的征地冲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慧俊
在金融对公民生活加速渗透的过程中,金融纠纷业已成为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之一。在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呼声日渐升温的过程中,消费类金融纠纷的多元化,尤其是非诉讼解决机制正日益引起重视。如何通过建立系统、多元的消费类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提升金融市场效率已成为学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拟着眼消费类金融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从对其运行现状的分析入手,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并提出改良建议。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纠纷 非诉讼解决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媛
伴随着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日益复杂化、专业化,金融消费纠纷日趋增多,货币与监管当局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也日趋重视,加快金融消费纠纷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我国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方式难以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引入行政调解机制,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以满足金融消费者需求、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尤为重要。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金融消费纠纷 行政调解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卫民
农地承包纠纷事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构建农地承包纠纷仲裁解决机制,有利于健全农地纠纷的解决方式,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减轻信访和法院的负担;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纠纷调处能力。而目前农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存在立法工作滞后,仲裁条件较差,仲裁人员缺乏,执行难度较大等问题。应抓紧立法,由国务院制订统一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暂行条例》;加快硬件建设,满足仲裁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配好专兼职仲裁员队伍,提高仲裁人员素质;抓好协调,突出仲裁工作成效。
关键词:
农地承包纠纷 调解 仲裁 诉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思芹 陈威
金融消费纠纷有别于普通消费纠纷,也有异于金融投资纠纷,受传统司法一元化解决模式之局限,建立与金融消费纠纷特征相匹配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层次体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单元建设,即充实机制内涵以实现各解纷机制的内部统一与外部独立;二是功能分层,即各解纷机制按照机理分层以对纠纷进行过滤消解。我国应根据自身金融环境,建立金融机构内部处理机制为第一层级、第三方非诉讼解决机制为第二层级、向金融法院提起诉讼为最后层级的多元化解纷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鑫
新时期农村经济在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矛盾和纠纷。认真研究新时期乡村纠纷的特点和成因,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对于乡村纠纷的有效预防、成功调处、防止激化,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纠纷 多元化解决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蓉 李炎杰 陈辞
中国保险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保险合同纠纷数量的不断攀升却成了阻碍其前进的绊脚石。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应用广泛,但其自身的弊端却使部分当事人望而却步。建立多元化的保险合同纠纷解决机制,满足当事人不同层面的纠纷解决需求成为支持保险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保险合同纠纷不同解决机制的利弊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试图为我国建立多元化的保险合同纠纷解决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保险合同纠纷 解决机制 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