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04)
2023(20277)
2022(17314)
2021(16002)
2020(13714)
2019(31239)
2018(30988)
2017(59926)
2016(32705)
2015(36561)
2014(36216)
2013(35846)
2012(32858)
2011(29517)
2010(29549)
2009(27516)
2008(27333)
2007(24379)
2006(21631)
2005(19260)
作者
(96668)
(80255)
(79978)
(75990)
(50933)
(38546)
(36192)
(31431)
(30442)
(28690)
(27256)
(27049)
(25527)
(25442)
(24898)
(24622)
(24074)
(23976)
(23060)
(23048)
(20003)
(19776)
(19651)
(18322)
(17965)
(17867)
(17849)
(17836)
(16127)
(15748)
学科
(130857)
经济(130672)
(109955)
管理(105353)
(95434)
企业(95434)
方法(60558)
数学(50381)
数学方法(49760)
(40801)
(39826)
业经(36092)
中国(35342)
(30653)
(27417)
财务(27339)
财务管理(27292)
农业(27111)
(26056)
企业财务(25900)
(24130)
贸易(24117)
(23489)
技术(23172)
地方(23129)
理论(22968)
(22052)
(21975)
银行(21974)
(21527)
机构
学院(472019)
大学(470635)
(189367)
管理(185533)
经济(185445)
理学(160280)
理学院(158531)
管理学(155773)
管理学院(154916)
研究(154504)
中国(117819)
(100152)
科学(96532)
(91274)
(84362)
(78235)
业大(74053)
财经(72663)
研究所(70939)
(70166)
中心(69931)
农业(66596)
(66070)
北京(62708)
(58461)
师范(57757)
经济学(57286)
(56002)
(55720)
财经大学(53949)
基金
项目(317895)
科学(249517)
基金(231016)
研究(228066)
(202959)
国家(201243)
科学基金(172565)
社会(144146)
社会科(136619)
社会科学(136583)
(124658)
基金项目(122438)
自然(113877)
自然科(111255)
自然科学(111222)
自然科学基金(109261)
教育(105057)
(104847)
资助(95370)
编号(91829)
成果(73809)
重点(71454)
(69864)
(67242)
(67141)
课题(63300)
创新(62328)
科研(61197)
教育部(59593)
国家社会(59268)
期刊
(208287)
经济(208287)
研究(136409)
中国(88049)
学报(78557)
(77110)
(72436)
管理(71627)
科学(70380)
大学(59679)
学学(56785)
农业(52453)
教育(47231)
(42338)
金融(42338)
技术(41432)
财经(36273)
业经(35778)
经济研究(32659)
(31133)
(28520)
问题(27922)
技术经济(23735)
(23042)
科技(22745)
理论(21702)
现代(21684)
商业(21463)
(20893)
统计(20692)
共检索到690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陆浩然  
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选取2001-2010年间我国制造业29个细分行业的经济发展数据,分别考察了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出口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企业研发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仅对中低技术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具有负的影响,而出口主导型FDI带来的技术溢出对高技术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就业技能结构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本深化程度的增加将降低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的占比,而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龙  
通过梳理FDI影响东道国就业技能结构的理论机制,将原始数据归口到直接消耗系数表中的15个相应行业,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FDI拉动了我国制造业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无明显影响,恶化了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FDI水平效应抑制了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不明显,是恶化就业技能结构的渠道;FDI前、后向关联效应拉动了制造业总体就业,优化了就业技能结构;随着行业FDI进入程度的提高,FDI前、后向关联对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均逐渐提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一般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各因素对美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试图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利率对就业的负向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国际原油价格,虽然个人可支配收入对就业的影响较小,但对工资的正向驱动势头却很显著,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作用最小。由于人民币加入SDR是人民币汇率退出盯住单一美元的有利契机,随着人民币与美元的"部分脱钩",在未来人民币汇率通过传导机制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会更加微弱。此外,工会特征是造成美国制造业行业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罗军  
文章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机制,考虑了生产性服务效率和贸易自由化的调节效应,并利用中国产业层面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制造业服务化主要通过提升企业价值链地位促进就业技能结构优化,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存在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异质性和服务投入异质性,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中存在重要调节作用。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升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一般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岭回归对各因素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关键因素,同时还考察了行业特征在行业间就业和工资水平差异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利率对就业的负向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贬值会拉动绝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增长,升值则能促进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水平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制造业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能对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揭示出:中国未来须实行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运用利率与汇率的协调联动以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并保证制造业就业和工资水平的稳定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一般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岭回归对各因素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关键因素,同时还考察了行业特征在行业间就业和工资水平差异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利率对就业的负向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贬值会拉动绝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增长,升值则能促进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水平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制造业行业间就业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孝成  于津平  
本文通过建立影响中国就业的理论模型,运用有界协整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2001年第3季度至2007年第4季度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就业人数与人均实际资本存量、技术进步率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1)从总体上看,人均实际资本存量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力度最大,而实际汇率变动及技术变迁对就业的影响力度偏低;(2)人均实际资本存量、人民币实际汇率、技术进步对中国行业就业的影响力因行业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相关关系。为稳定就业,应根据不同产业制定和选择相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杨旭  蒋佳霖  
探究了能源消费结构对制造业结构的技术效应、价格效应和空间效应等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做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研发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但价格效应的作用机制不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降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能够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微弱;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时段层面上体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水平、能源价格等外部环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及均衡劳动力和均衡工资的表达式,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进口投入水平和出口份额两条传导机制,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增长,但细分行业的进口投入水平上升或出口份额下降会部分抵消这一不利影响。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能够对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决定性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春苗  
本文分别测算了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水平,并利用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制造业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我国制造业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发展缓慢是由制造业所处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深化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导致垂直专业化分工浅化的两难困境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映照,陈妮娜  
本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1个变量进行了公共因子的提取,再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这11个公共因子对负债比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变现能力、收益质量、平均收现能力、成长性均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本照  衡力  
本文研究了政府性债务扩张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以及行业特点在影响过程中的作用大小。研究发现:政府性债务扩张通过产成品资金占用水平和出口份额给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带来正向影响;专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垄断程度是造成政府性债务扩张正向影响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显著因素。政府应减少干预经济活动,提升制造业人力资本存量,削弱细分行业间的所有制垄断,使行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黄魏  洪蕾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内贸易通过影响消费者偏好多样性、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进而对技能溢价产生影响。然后,利用2001—2010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通过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扩大,通过促进行业产出规模扩大和FDI等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缩小;总体来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会缩小技能溢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谢锐  贺正楚  韩峰  孙玉磊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分别为显著为负、显著为正、为正但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手;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传统优势日渐消失,且通过大量的劳动、资本与R&D投入同样难以维系其可持续发展;当前应有机融合资本与劳动要素,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同时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力扶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东杰  邵琼燕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与就业之间的尖锐矛盾。根据2002年、2005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我们借助就业乘数理论分析了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就业创造能力及其变化,并与部分国家制造业的贸易竞争优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依赖技术创新,改造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水平,增强成果转化能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便承接更多的国际产业转移,拓展新的就业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