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3)
2023(11141)
2022(9412)
2021(9003)
2020(7542)
2019(17791)
2018(17741)
2017(33596)
2016(18473)
2015(21323)
2014(21452)
2013(20247)
2012(18189)
2011(15953)
2010(15876)
2009(13499)
2008(12927)
2007(11045)
2006(9186)
2005(7733)
作者
(47235)
(39125)
(39115)
(37206)
(25082)
(18755)
(18075)
(15399)
(15032)
(14191)
(13596)
(13095)
(12490)
(12243)
(12084)
(12061)
(11797)
(11657)
(11332)
(11270)
(9754)
(9478)
(9470)
(9029)
(8940)
(8900)
(8732)
(8666)
(8018)
(7778)
学科
(64541)
经济(64476)
管理(51524)
(49703)
(39556)
企业(39556)
方法(35029)
数学(31417)
数学方法(30746)
中国(18626)
(17294)
(16960)
理论(14992)
业经(14406)
(12893)
(12361)
贸易(12351)
技术(12173)
(12054)
教学(11837)
农业(11295)
(11292)
财务(11231)
地方(11221)
财务管理(11196)
(11019)
银行(11004)
(10763)
企业财务(10504)
(10379)
机构
学院(241777)
大学(234152)
管理(95785)
(90386)
经济(88164)
理学(82937)
理学院(82133)
管理学(80332)
管理学院(79883)
研究(67722)
中国(52023)
(48222)
(41695)
科学(40599)
(36825)
中心(33729)
财经(33646)
业大(33321)
技术(33017)
(32216)
(31760)
(31524)
师范(31437)
(30730)
(29770)
北京(29492)
职业(28984)
研究所(28383)
经济学(27507)
(25553)
基金
项目(166472)
科学(131812)
研究(127967)
基金(117650)
(100423)
国家(99531)
科学基金(87757)
社会(78024)
社会科(73870)
社会科学(73852)
(68376)
教育(64387)
基金项目(62061)
自然(56533)
编号(56395)
(56345)
自然科(55310)
自然科学(55300)
自然科学基金(54265)
资助(48909)
成果(44080)
课题(38749)
重点(37624)
(36606)
(35985)
(35204)
项目编号(34401)
创新(33281)
(32626)
教育部(32451)
期刊
(92289)
经济(92289)
研究(63604)
中国(50399)
教育(40963)
管理(35425)
(34005)
学报(32058)
技术(29869)
科学(29334)
(27623)
大学(26009)
学学(23741)
(19283)
金融(19283)
农业(18972)
图书(17046)
职业(16785)
业经(16453)
财经(15901)
经济研究(14669)
(13722)
(12317)
论坛(12317)
统计(11964)
书馆(11921)
图书馆(11921)
技术经济(11638)
问题(11550)
理论(11286)
共检索到345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永辉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按培养工作开展深度和时间的先后次序,探索由熟悉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开展对外行业工种培训、行业函授培训,承接行业内科研与教研课题,研究成果循环投入日常教学环节,研究成果申报评审和发表,自评估与总结等6个阶段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两个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宝  闫淼  
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该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有人才培养状况存在专业设置与定位模糊、校企合作难以稳固、实践教学有效性缺失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要理性投资,谋求校企合作;基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定位专业;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来应对现有问题,从而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契机,积极进行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改革,通过重新构建校企融合的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真正将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普及。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资源建设,不是单一的资源建设投入,而是综合性、多样性、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结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冬  
本文通过对服务外包这一新兴行业的岗位需求特点分析,指出服务外包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探讨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振传  史岩  邹银  
高职院校的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还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探索更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能够体现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未来国家与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在。因此,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发展大势的情况下,本文在针对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阐述目前高职院校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建,最后在探索实践中总结出高职院校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恩剑  刘国生  蒋新革  刘铱  马仁听  周世平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8月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正式移交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后,坚持立足行业和服务地方并重,探索确立了"联企借力强内涵"的发展路径,凝练践行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打造了"厂中校、校中厂"工学结合示范园,以适应市场、服务社会换取学院的跨越发展,成功实现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省示范校和国家骨干校三大跨越,学生得到成长,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行业企业得到人才和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永明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既是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与社会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也是共同的利益所在。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培养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离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鸫根  陈侃贞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基础上,创造了"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延伸出校企合作联办专业社团人才培养模式。前种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协议商谈、学生选拔、联合培养、质量监管、教学研讨等;后种模式则以校企共建的专业社团为载体,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桂群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多有创新,为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理解与处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还有些不足之处。结合高技能人才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深挖不足、探索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仲英  
本文介绍了我院探索工学结合的主要模式,健全工学结合的保障措施,提高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效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台生  张大凯  夏安琼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市场,主动贴近企业,构建并完善了"学校育才、学生成才、企业用才"的"三才"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文件和质量评价制度,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芳  王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坚守职业教育时代使命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并从思想、管理、师资和课程等方面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修朋月  张宝歌  
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学习能力、心理能力、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四维一体”的校本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总结与归纳,为高等师范院校构建校本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定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车美娟  
阐述了"工学四合"的提出以及产生过程,并对"工学四合"提出以后在校内和校外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证明"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