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1)
2023(14922)
2022(12958)
2021(12334)
2020(10257)
2019(23997)
2018(23531)
2017(45230)
2016(24136)
2015(27299)
2014(26859)
2013(26389)
2012(24008)
2011(21537)
2010(20898)
2009(18883)
2008(18058)
2007(15110)
2006(12837)
2005(10972)
作者
(66235)
(55133)
(54535)
(52018)
(35073)
(26126)
(24958)
(21814)
(20974)
(19213)
(18739)
(18539)
(17150)
(17107)
(17102)
(16625)
(16421)
(16226)
(15744)
(15540)
(13414)
(13345)
(13119)
(12482)
(12262)
(12179)
(11931)
(11835)
(10890)
(10748)
学科
(97759)
经济(97658)
管理(67868)
(63238)
(52034)
企业(52034)
方法(48520)
数学(43127)
数学方法(42593)
中国(27204)
(24833)
(23266)
业经(21092)
(19321)
贸易(19313)
(19075)
(18858)
地方(17196)
农业(16489)
(16476)
环境(15397)
(15143)
技术(14881)
(14858)
(14790)
财务(14789)
财务管理(14758)
银行(14757)
理论(14706)
(14051)
机构
大学(335967)
学院(332202)
(139452)
经济(136862)
管理(136537)
理学(119773)
理学院(118542)
管理学(116493)
管理学院(115908)
研究(110723)
中国(83624)
(70943)
科学(67052)
(59770)
(53216)
中心(50351)
财经(49647)
研究所(49063)
(49053)
业大(48629)
(45674)
北京(44735)
(43984)
经济学(42784)
(42645)
师范(42276)
(40780)
经济学院(38768)
农业(38475)
财经大学(37493)
基金
项目(238296)
科学(188986)
基金(176176)
研究(174559)
(153269)
国家(152083)
科学基金(131820)
社会(111775)
社会科(106129)
社会科学(106102)
基金项目(93395)
(89531)
自然(85608)
自然科(83697)
自然科学(83677)
自然科学基金(82152)
教育(79771)
(76316)
资助(72778)
编号(70310)
成果(55525)
(53646)
重点(52810)
(50095)
(49543)
国家社会(47065)
课题(46973)
教育部(46567)
创新(46269)
科研(45798)
期刊
(140162)
经济(140162)
研究(95599)
中国(57105)
学报(50270)
管理(48750)
科学(47698)
(43873)
(43289)
大学(38993)
学学(36605)
教育(33365)
农业(30935)
技术(29346)
(25463)
金融(25463)
经济研究(23668)
财经(23553)
业经(22041)
(20172)
问题(18339)
图书(17791)
(16460)
技术经济(16154)
理论(16043)
科技(15747)
(15132)
统计(14969)
资源(14728)
实践(14512)
共检索到466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文武  
我国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高能耗、高污染是经济增长面临的严峻问题。文章采用中国制造业1978~2010年的数据测算了各行业的能源消耗。结果发现:(1)我国轻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普遍较低,而能源消耗强度大的行业主要集中于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石油加工等重工业领域。(2)我国工业能源消耗结构较单一,对煤炭资源依赖强,核能、太阳能等新资源利用亟待提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解决能源问题、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之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毅一  王皓良  
文章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出发,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效率,而后在三要素生产函数的框架下,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证明了我国工业经济与工业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从而证实了抑制能源消费并不会阻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军  张旭  
在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影响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的具体因素,综合考虑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出规模等四个要素,运用指标分解分析法中的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建立了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模型,并对1995年-2007年的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能源强度显现出了对碳排放明显的负影响,工业经济产出效应明显分为正影响缓慢增长的1995年-2001年和迅速增长的2001年-2007年两个阶段;工业总量增长引起能源消耗上升是导致碳排放总量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并且该效应已经抵消了能源强度效应对碳减排的贡献。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工业部门能源消耗的源头、过程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明懿  陈瑞  赵留彦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影响能耗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西藏及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能耗强度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有效减少能耗;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工业体系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高耗能产品份额的持续增加影响了能耗强度的降低;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是与地区禀赋有关;且回归结果经GMM分析检验后是稳健的。据此,应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并制定耗能标准,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而不同地区应制定差异化能源政策并加强协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国凤  何炼成  杨煜  
将1996—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36个子行业的能源消耗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将能源消耗增长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这一阶段我国能源消耗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出口大国的状况符合;技术效应是降低能源消耗量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131.52%;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耗量的下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与采用行业细分的价格指数对36个子行业的增加值数据进行调整有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首先考虑不同行业能耗差异对能源效率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新疆34个行业聚类分析得到高能耗、一般能耗、低能耗三类行业,同时考虑不同污染物的非期望产出对环境危害程度的差异,将SO_2、CO_2、COD、烟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加权综合值纳入测算模型,以2000—2018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BM模型测算全行业及其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新疆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高耗能行业稳步增长、一般耗能行业波动增长、低耗能行业缓慢增长,三类能耗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技术水平、所有权结构、环境规制水平、能源消耗结构对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首先考虑不同行业能耗差异对能源效率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新疆34个行业聚类分析得到高能耗、一般能耗、低能耗三类行业,同时考虑不同污染物的非期望产出对环境危害程度的差异,将SO_2、CO_2、COD、烟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加权综合值纳入测算模型,以2000—2018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BM模型测算全行业及其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新疆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高耗能行业稳步增长、一般耗能行业波动增长、低耗能行业缓慢增长,三类能耗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技术水平、所有权结构、环境规制水平、能源消耗结构对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捷  李博文  
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东部地区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上升,中部地区也进入此阶段,但影响程度没有东部地区深,而西部地区处于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降低的阶段。短期来看,因目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除东部地区滞后二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能耗强度有影响,其他短期内影响都不显著。政府应该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引导对外直接投资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清泉  卢博科  
通过深层次研究广东科技创新投入、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扩散和政府驱动,探讨了广东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能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智泉  张屹山  韩中合  刘明浩  
文章通过收集我国工业分行业含硫能源消费量和SO2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计算了我国工业分行业单位能耗SO2排放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省份含硫能源的平均含硫率和全国含硫能源的平均含硫率,提出了针对省级层面工业分行业单位能耗SO2排放系数的计算方法。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北京市工业分行业单位能耗的SO2排放系数,并利用北京市能源消费量与SO2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中文  赵井会  高朋钊  
文章以1990~2009年的能源消耗原始数据为样本,从能耗角度分析了CO2的排放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和统计检验,确定了碳排放测度模型,并对未来五年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凌芳  杨迎春  李琼源  
中国的能源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使得国内外能源价格走势存在差异,形成了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本文首先采取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测算出中国各出口行业的能耗,并按照能耗高低顺序将其划分为高、中、低能耗行业,进而采用小波时频分析方法,从"时域"与"频域"两个维度考察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对中国高、中、低能耗行业出口的差异化影响。根据实证结论,中短期内,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有利于高、中、低能耗行业出口,但效应从高到低依次递减;长期看,高、中能耗行业出口增长将导致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呈现缩小趋势。为兼顾缓解能源问题与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政府应积极改革国内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并采取针对性贸易政策以引导不同能耗行业出口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世祥  
本文提出要在工业化背景下理解中国的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并着重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耗特征及能效提升途径。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后20年期间,中国以低能耗支撑了经济高增长,但这只是暂时现象,是由多种非结构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有关。从长期来看,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仍将遵循工业化中能源消耗的一般规律。未来中国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途径应该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区域经济、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多方面展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庆能  沈满洪  向永辉  
基于生产者责任原则,提出了行业能耗碳理念并构建了行业能耗碳指标;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提出了行业责任碳理念并构建了行业责任碳指标。证明了两者均为性质优良的碳排放考核指标。利用上述两种指标,核算并比较了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的行业碳排放。结果表明:中国的行业碳排放呈现出5种典型特征,其中能耗碳型关键行业的碳排放以能耗碳较多且能耗碳责任碳率较大为特征,能耗碳型一般行业以能耗碳责任碳率较大为特征,责任碳型关键行业以责任碳较多且责任碳能耗碳率较大为特征,责任碳型一般行业以责任碳能耗碳率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庆能  沈满洪  向永辉  
基于生产者责任原则,提出了行业能耗碳理念并构建了行业能耗碳指标;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提出了行业责任碳理念并构建了行业责任碳指标。证明了两者均为性质优良的碳排放考核指标。利用上述两种指标,核算并比较了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的行业碳排放。结果表明:中国的行业碳排放呈现出5种典型特征,其中能耗碳型关键行业的碳排放以能耗碳较多且能耗碳责任碳率较大为特征,能耗碳型一般行业以能耗碳责任碳率较大为特征,责任碳型关键行业以责任碳较多且责任碳能耗碳率较大为特征,责任碳型一般行业以责任碳能耗碳率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