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9)
- 2023(9985)
- 2022(8616)
- 2021(8149)
- 2020(7121)
- 2019(16640)
- 2018(16674)
- 2017(32489)
- 2016(17345)
- 2015(19858)
- 2014(19943)
- 2013(19638)
- 2012(18047)
- 2011(16012)
- 2010(15680)
- 2009(14344)
- 2008(14134)
- 2007(12606)
- 2006(10375)
- 2005(9026)
- 学科
- 济(72592)
- 经济(72524)
- 管理(50348)
- 业(48569)
- 企(40137)
- 企业(40137)
- 方法(40026)
- 数学(36302)
- 数学方法(35851)
- 财(20075)
- 农(18626)
- 中国(17074)
- 业经(14062)
- 贸(13707)
- 贸易(13699)
- 制(13499)
- 学(13382)
- 易(13335)
- 务(13301)
- 财务(13259)
- 财务管理(13225)
- 地方(12898)
- 企业财务(12518)
- 农业(12230)
- 银(11853)
- 银行(11829)
- 行(11146)
- 融(10667)
- 金融(10664)
- 和(10650)
- 机构
- 大学(245160)
- 学院(244306)
- 济(102074)
- 经济(100078)
- 管理(99135)
- 理学(86491)
- 理学院(85627)
- 管理学(84097)
- 管理学院(83641)
- 研究(75488)
- 中国(58839)
- 京(49910)
- 科学(46415)
- 财(46082)
- 农(39744)
- 中心(37713)
- 财经(37568)
- 业大(37360)
- 所(36830)
- 江(35532)
- 经(34232)
- 研究所(33737)
- 经济学(31885)
- 农业(31457)
- 北京(30469)
- 范(29979)
- 师范(29639)
- 经济学院(29155)
- 财经大学(28235)
- 州(27850)
- 基金
- 项目(169961)
- 科学(134527)
- 基金(125265)
- 研究(121741)
- 家(108836)
- 国家(107989)
- 科学基金(93912)
- 社会(77848)
- 社会科(73966)
- 社会科学(73942)
- 基金项目(66810)
- 省(66414)
- 自然(62142)
- 自然科(60751)
- 自然科学(60732)
- 自然科学基金(59650)
- 教育(57327)
- 划(55968)
- 资助(51834)
- 编号(49105)
- 成果(38503)
- 部(38484)
- 重点(38097)
- 发(35613)
- 创(35500)
- 科研(33664)
- 教育部(33346)
- 创新(33216)
- 课题(32751)
- 国家社会(32496)
- 期刊
- 济(101058)
- 经济(101058)
- 研究(64349)
- 中国(41804)
- 财(37514)
- 学报(37478)
- 农(34346)
- 管理(34272)
- 科学(34174)
- 大学(28836)
- 学学(27337)
- 技术(23339)
- 农业(23035)
- 融(22322)
- 金融(22322)
- 教育(21753)
- 财经(18304)
- 业经(16688)
- 经济研究(16565)
- 经(15643)
- 问题(14024)
- 统计(13796)
- 技术经济(12847)
- 业(12622)
- 策(12330)
- 理论(12212)
- 版(11705)
- 财会(11402)
- 决策(11332)
- 实践(11173)
共检索到341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颖帅
一直以来,人们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基于国家层面的真实有效汇率作为衡量出口价格竞争力和生产者利润的有效指标。但是对于各个行业来讲,基于行业层面计算的REER要比基于国家层面计算的REER更有效。本文以具体行业为基础,构建了行业层面真实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为探究中国企业的出口价格竞争力提供了更好的标准。最后本文通过模拟来分析行业层面REER的波动分别受国内价格变动和国外价格变动的影响情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 申瑛琦 张伟琦
本文首先运用大量货币政策市场松紧状态反映变量数据,通过MI-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灵活动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并基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检验其拟合效果和前瞻指引功效。进一步地,本文基于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与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时变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LP法分析货币政策的增长效应和价格效应。结果表明:第一,灵活动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的时变属性和动态特征明显,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静态调控取向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同时能够准确揭示出货币政策松紧状态的微观变迁过程。第二,样本区间大多数时期内,灵活动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与经济基本面变量之间具有稳定的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第三,样本区间内,货币政策的增长效应和价格效应明显。不同松紧状态下,货币政策的“饥饿效应”和“宿醉效应”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调控取向 饥饿效应 宿醉效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汤毛虎
汇率变动会影响到进出口产品(包括中间投入品)的价格,改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和生产规模,进而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两种效应。使用1998—2007年的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计量方法,并将实际有效汇率对就业的冲击分解为破坏效应和创造效应,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出口企业,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效应同时存在,且影响系数大致相当,其总体就业情况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劳动力需求会产生显著的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展
本文基于劳动工作时间从行业、性别、年龄和教育4个维度构建劳动数据,进而从行业层面测算1978—2018年我国劳动质量的改善状况,并探索现有研究用就业人数测算劳动投入的做法给行业层面劳动质量测算结果带来的影响。1978—2018年,我国整体劳动质量改善的年均变化率为2.14%,对劳动投入的贡献呈现逐渐提升的态势,且自2008年起超过劳动投入增长率。各行业劳动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服务业劳动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采用就业人数测算劳动投入高估了工业部门的劳动质量改善,却大幅低估了非工业部门尤其是服务业的劳动质量改善,最终低估了我国整体劳动质量改善。行业维度即劳动力跨行业流动曾是我国劳动质量改善的主要源泉,但是其重要地位自2008年起被教育维度取代。年龄维度对我国整体劳动质量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变动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建议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劳动要素流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续减少制约劳动者跨行业流动的障碍,鼓励劳动者遵循市场规律流动。
关键词:
劳动投入 劳动质量 行业来源 维度来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 田彬彬
现有文献表明,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对于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敏感程度不同,相比于劳动密集型的公司,一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对于技术密集型的跨国投资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因而会改善一国的FDI质量。本文以中国1998—2007年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FDI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行业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提高对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FDI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改善中国FDI的质量和优化FDI结构的作用。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FDI质量 南北技术转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建伟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2003—2014年28个行业面板数据,考察外资流入对中国工业行业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相对工资差距(即技能溢价)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外资流入扩大了劳动者间的收入差距,但是该种扩大效应在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外资流入对劳动者收入差异的扩大效应,并不随行业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发生明显改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建伟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2003—2014年28个行业面板数据,考察外资流入对中国工业行业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相对工资差距(即技能溢价)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外资流入扩大了劳动者间的收入差距,但是该种扩大效应在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外资流入对劳动者收入差异的扩大效应,并不随行业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发生明显改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丕斌 刘宇民
创新政策评价对深化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近44万家企业的创新调查数据,从11个行业和31个区域对9项创新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行业层面,创新政策对信息产业、制造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影响较大,对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较不明显。区域层面,受创新政策影响较大的是辽宁、江苏、天津和安徽,影响较小的是海南、山西和新疆。不管从行业还是区域层面,创新政策全部具有正向影响,且正向影响最明显的政策均为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政策评估 创新调查 政策工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青 王偲竹 刘尔卓
本文使用2005年7月—2022年6月股票市场的交易数据和汇率变动数据,利用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 (DCC-MGARCH)模型,探究汇率风险如何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结果发现:汇率风险因子是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的重要因子;汇率风险溢价是股票市场风险溢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总风险溢价的6.65%,且新兴市场国家汇率风险溢价略高于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行业层面,行业内国有公司占比显著影响汇率风险溢价,而行业竞争程度和公司规模仅显著影响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宏观层面,对外贸易和货币政策均显著影响汇率风险溢价,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汇率与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显著上升,股票市场风险溢价中汇率风险溢价的重要程度逐渐凸显。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汇率风险溢价的重要性,思考如何防范汇率风险向资本市场蔓延,管理我国企业的汇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风险因子 汇率风险溢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 田涛
本文基于二元VAR-GARCH(1,1)-BEKK模型从均值与波动层面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动与CPI变动的关联性。研究表明,从均值层面看,汇率变动是CPI变动的Granger原因,CPI变动不是汇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从波动层面看,汇率波动性对CPI波动性存在显著ARCH效应,说明汇率波动水平会显著影响CPI的波动大小,但是CPI波动水平对汇率变动的ARCH效应不显著。汇率变动与CPI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时变性",通胀环境以及我国进口产品结构的变化是"时变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通货膨胀率 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琼 曹伟
本文在汇率价格传递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在细分商品层面就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汇率传递的大小在我国不同行业的不同商品间有较大差异,我国进口商品价格存在不完全传递现象,甚至部分商品存在逆传递。对于原材料类产品,汇率对价格的影响是相当迅速的,随着深加工的进行影响会出现时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柳
本文从价值链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品牌驱动商品价值链的观点。同时,建立自主品牌驱动的"技术——文化"二维框架,认为产业特征的差异使自主品牌的驱动因素不同。资本品行业的品牌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因素,消费品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品牌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文化因素。现阶段培育我国自主品牌的关键是根据产业特征制定相应的差异化产业政策。相对来说,文化驱动型自主品牌的形成更需要时间的积累,应当抓住当前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关键词:
自主品牌 价值链 文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文章基于我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AMSZ现金流准则分析了我国整体经济及产业层面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97-2010年这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处于动态有效的状态,但动态效率有减弱的趋势;从三次产业来看,1997-2010年三次产业的动态效率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动态效率在1997-2010年这段时期内逐渐减弱,以2007年为转折点,由资本积累不足转变为积累过度,第三产业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较高且比较稳定;从各产业内部来看,三次产业整体的动态效率与各产业内部的产业动态效率结
关键词:
资源配置 资本结构 产业经济 经济转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国进 陈睿 杨翱 赵向琴
基于Aoki (2012)的理论核算框架对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的资本和劳动错配系数进行测算,以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两步差分GMM和系统GMM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之间均存在"倒U型"关系;当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资本积累速度加快会导致资本错配程度加剧,但当金融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这种效应会发生逆转;外部融资依赖度高或投资密集度高的行业从金融发展中得到的受益最大,研发密集度高的行业虽能潜在地降低资本错配程度,但其效应在统计上不显著。为此,政府应当控制银行信贷规模,统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应当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引导资本配置来鼓励和支持外部融资依赖度和投资密集度较高的行业,改善行业资本配置状况。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于燕
本文通过对1995-2010年间中国与42个贸易伙伴国之间在制造业16个行业的双边进口贸易进行引力模型的计量分析,得出影响中国进口贸易的关键因素有双边贸易成本、中国所处的国际分工水平、中国及贸易伙伴国各行业的经济发展规模和收入水平、中国双边出口贸易水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进口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但系数不稳定。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采取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提高国际分工和竞争力水平,提高产出和工人工资及促进出口等相应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中国各行业进口贸易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