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8)
- 2023(14280)
- 2022(12670)
- 2021(11826)
- 2020(10047)
- 2019(23330)
- 2018(23132)
- 2017(45633)
- 2016(24419)
- 2015(27574)
- 2014(27377)
- 2013(26940)
- 2012(24731)
- 2011(21932)
- 2010(21661)
- 2009(19546)
- 2008(18531)
- 2007(15831)
- 2006(13564)
- 2005(11552)
- 学科
- 济(98655)
- 经济(98549)
- 管理(67495)
- 业(65097)
- 企(53488)
- 企业(53488)
- 方法(49400)
- 数学(43325)
- 数学方法(42775)
- 财(25434)
- 农(25142)
- 中国(24618)
- 贸(23209)
- 贸易(23201)
- 易(22679)
- 业经(20538)
- 学(19940)
- 地方(19543)
- 农业(17040)
- 制(16352)
- 理论(15936)
- 务(15335)
- 融(15322)
- 金融(15320)
- 财务(15264)
- 财务管理(15227)
- 银(15175)
- 银行(15133)
- 和(15119)
- 技术(15043)
- 机构
- 大学(336766)
- 学院(334277)
- 济(138959)
- 管理(136715)
- 经济(136258)
- 理学(119489)
- 理学院(118262)
- 管理学(116199)
- 管理学院(115607)
- 研究(109681)
- 中国(81899)
- 京(70597)
- 科学(66092)
- 财(61739)
- 所(53499)
- 农(50539)
- 财经(50363)
- 中心(50296)
- 业大(49383)
- 研究所(48914)
- 江(46170)
- 经(46081)
- 北京(44082)
- 范(42764)
- 师范(42350)
- 经济学(42303)
- 院(40562)
- 农业(39609)
- 经济学院(38537)
- 财经大学(37866)
- 基金
- 项目(236358)
- 科学(186415)
- 基金(173053)
- 研究(172954)
- 家(150099)
- 国家(148924)
- 科学基金(128970)
- 社会(109503)
- 社会科(103956)
- 社会科学(103930)
- 基金项目(92105)
- 省(90690)
- 自然(84273)
- 自然科(82344)
- 自然科学(82327)
- 自然科学基金(80836)
- 教育(79646)
- 划(76545)
- 资助(72084)
- 编号(70119)
- 成果(55529)
- 部(53004)
- 重点(52444)
- 发(49834)
- 创(49098)
- 课题(47220)
- 教育部(45878)
- 创新(45814)
- 科研(45602)
- 国家社会(45236)
- 期刊
- 济(141496)
- 经济(141496)
- 研究(97153)
- 中国(57025)
- 学报(50535)
- 管理(49009)
- 科学(46722)
- 财(46030)
- 农(44168)
- 大学(39127)
- 学学(36803)
- 教育(34407)
- 农业(31141)
- 技术(29704)
- 融(27935)
- 金融(27935)
- 经济研究(23591)
- 财经(23429)
- 业经(22483)
- 经(20053)
- 问题(18873)
- 贸(17605)
- 图书(17061)
- 理论(16478)
- 技术经济(16291)
- 业(16171)
- 国际(16145)
- 科技(15578)
- 统计(15192)
- 实践(15111)
共检索到477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谧 张亚斌 冯迪
基于对出口价值构成中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形式、流向以及途径的区分,从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12个主要贸易大国1995~201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贸易格局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巩固制造业高端环节优势的同时又将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商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渗透进来,建立起服务于全球的新体系,新兴市场国家则逐渐在不同要素密集度以及不同层次的制造业方面加紧布局。加强贸易与产业的结合,有助于我国通过增加值间接出口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
出口增加值 显性比较优势 跨国比较分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牛华 马艳昕 宋旭光
201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急剧增加,从均衡发展意义上提出了提高服务部门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满足这样一个要求,需要科学总结中国服务业国际比较优势的历史变迁,并在与强国比较中作出定位与改进。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测算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细分产业层面及按要素密集度分类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业比较优势指数只有在住宿和餐饮业、内陆运输、水上运输等7个产业部门高于美国,其他服务业产业部门都显著低于美国;此外,中国还有8个服务业产业部门比较优势指数呈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廖涵 谢靖 范斐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及有关方法,基于出口增加值的视角,对垂直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下中国制造业14个部门的比较优势及要素含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比较优势得到巩固,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已具有比较优势,另一些部门的比较劣势得到改善。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各部门资本密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中、高技能劳动时间份额也在逐步增大,这为中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景华 张扬
印度是南亚最具影响力、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的关键大国。中印两国经济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未来合作潜力巨大。本文依据OECD-WTO TiVA数据库和OECD I-O Database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核算中国与印度产品层面的单位出口增加值及单位出口增加值中所含的劳动报酬,比较分析中印两国产品层面的出口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中国优势产品出口,增加自印度进口,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加大对印度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出口等推进双边贸易增长、提升贸易投资合作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贸易增加值 出口比较优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涵 谢靖
环境规制会对制造业的贸易比较优势产生先抑制再促进的"U"型动态影响;技术引进、人力资本、外资参与均显著地促进了贸易比较优势的提高;自主研发、人均资本和企业规模并未发挥出预期的积极作用;环境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上存在差异,对自主研发主要表现为"抵消效应"和"约束效应",对技术引进则主要表现为"倒逼效应"和"补偿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涵 谢靖
环境规制会对制造业的贸易比较优势产生先抑制再促进的"U"型动态影响;技术引进、人力资本、外资参与均显著地促进了贸易比较优势的提高;自主研发、人均资本和企业规模并未发挥出预期的积极作用;环境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上存在差异,对自主研发主要表现为"抵消效应"和"约束效应",对技术引进则主要表现为"倒逼效应"和"补偿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小慧 战岐林
文章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的本地增加值率(DVAR),发现中国的DVAR在国际比较之中处于较高位置,但与主要贸易伙伴相比略低。对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出口DVAR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较多地使用了来自两个国家(地区)的进口投入,而且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其DVAR偏低。中国DVAR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生产之中采用了较多的国内投入,1998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减少了进口投入的使用,提高了中国DVAR。
关键词:
本地增加值率 出口贸易 WIOD数据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结合全球价值链中的上游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核算下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利用最新版本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从服务贸易整体、服务大类、细分服务部门三维度深入分析我国2000~2014年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分工地位与竞争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在上游度指数层面,我国整体服务贸易出口具有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攀升的趋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指数值更大;(2)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层面,我国整体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偏弱,其中生活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而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资本密集型以及公益服务型两类服务业具有微弱的竞争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娜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传统基于出口额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已不能反映真实的行业竞争力。运用WIOD数据,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行业的出口增加值,并基于出口增加值计算中国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计算结果与基于出口额的传统方法有较大差异: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数量下降,行业分布状况与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不同,传统方法夸大了行业的优势程度或劣势程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翔 李洲
在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速面临快速下行的巨大压力下,能否依托服务出口重塑"稳增长"动力源,成为理论和实践部门亟待回答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文章从增加值这一真实出口增长角度,运用WIOD最新发布的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中国和43个其他样本经济体20002014年的出口增加值、出口总额和出口附加值率等相关数据,通过行业层面和国别层面的比较研究发现:(1)与制造业相比,虽然传统总值核算法下中国服务业出口不到制造业的25%,但增加值层面的出口却已到制造业的80%左右,且从发展趋势看,制造业出口附加值呈下降趋势而服务出口增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出口增加值 服务出口 稳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研究目标:估计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并从增加值贸易角度讨论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研究方法:基于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研究发现:不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会高估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低估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高估了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导致明显的比较优势逆转问题;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将中国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分别高估了60%和85%左右。研究创新:构建了新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价值:为中国的国际贸易谈判和反击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调查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研究目标:估计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并从增加值贸易角度讨论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研究方法:基于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研究发现:不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会高估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低估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高估了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导致明显的比较优势逆转问题;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将中国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分别高估了60%和85%左右。研究创新:构建了新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价值: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巧玲 赵玉焕
利用WIOD数据库及KWW分解框架对1995~2011年中国总出口额进行分解,得到35个部门出口增加值。在此基础上,从两种统计方式对比角度,测算分析了中国总体及不同行业的增加值比较优势(VRCA)与贸易总额比较优势(TRCA),同时与美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增加值贸易统计方式下,中国总体对外贸易表现为比较劣势,制造业部门VRCA较为明显但长期呈下降趋势,服务业VRCA呈上升趋势,1995~2011年间部分部门的比较优势出现逆转。相对于VRCA,TRCA对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真实比较优势高估了约12.94%,制造业部门的比较优势高估程度更大;从行业分类来看,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及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更为显著。从中美对比来看,美国总体VRCA与中国水平相当,但其优势部门集中于中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总额统计方式低估了美国总体尤其是服务业部门的真实比较优势。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比较优势 动态演变 中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蔡松伯 金晶
加入WTO后,中国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贸易大国,但这种基于传统贸易统计的方式明显夸大了中国的贸易量,会加剧贸易不平衡、掩盖全球贸易真实格局。基于增加值贸易统计的方式可以减少统计中存在的水分,使我们清晰认识到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增加值中真正由中国创造的增加值占比。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依赖传统比较优势只会"强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低位。应通过将比较优势上升为竞争优势的方式,大力推动中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改造。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