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4)
- 2023(8607)
- 2022(7380)
- 2021(6878)
- 2020(5941)
- 2019(13770)
- 2018(13466)
- 2017(26963)
- 2016(13990)
- 2015(16127)
- 2014(15619)
- 2013(15406)
- 2012(13572)
- 2011(11539)
- 2010(10995)
- 2009(9698)
- 2008(8918)
- 2007(7362)
- 2006(6079)
- 2005(4948)
- 学科
- 济(59221)
- 经济(59164)
- 管理(39941)
- 业(37686)
- 方法(32190)
- 企(30994)
- 企业(30994)
- 数学(29629)
- 数学方法(29273)
- 中国(15551)
- 财(15499)
- 农(14361)
- 业经(11745)
- 地方(11080)
- 学(10553)
- 贸(10518)
- 贸易(10513)
- 易(10271)
- 务(10039)
- 财务(9983)
- 财务管理(9960)
- 农业(9606)
- 制(9547)
- 企业财务(9118)
- 银(8698)
- 银行(8669)
- 技术(8255)
- 行(8175)
- 环境(8110)
- 融(8098)
- 机构
- 学院(186405)
- 大学(185483)
- 济(80599)
- 经济(79326)
- 管理(76220)
- 理学(67107)
- 理学院(66503)
- 管理学(65327)
- 管理学院(65008)
- 研究(58789)
- 中国(44358)
- 京(37578)
- 科学(35695)
- 财(35227)
- 农(31121)
- 业大(29202)
- 财经(29033)
- 中心(28291)
- 所(27960)
- 经(26754)
- 江(25893)
- 研究所(25786)
- 经济学(25742)
- 农业(24745)
- 经济学院(23520)
- 北京(22517)
- 财经大学(22092)
- 院(22018)
- 范(20970)
- 经济管理(20804)
- 基金
- 项目(137416)
- 科学(109463)
- 基金(102775)
- 研究(96506)
- 家(90520)
- 国家(89855)
- 科学基金(78340)
- 社会(63383)
- 社会科(60351)
- 社会科学(60337)
- 基金项目(54435)
- 省(53352)
- 自然(52435)
- 自然科(51299)
- 自然科学(51282)
- 自然科学基金(50371)
- 划(45157)
- 教育(45073)
- 资助(42612)
- 编号(36543)
- 重点(31128)
- 部(31042)
- 发(29602)
- 创(29253)
- 科研(27539)
- 创新(27446)
- 国家社会(27097)
- 成果(27038)
- 教育部(26956)
- 人文(26159)
共检索到255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鄢慧丽 熊浩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已有相关统计数据,测算物流增加值和物流费用的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年鉴和国家物流统计的相关数据,推导出物流业相关行业的物流剥离系数和增加值率;然后利用物流剥离系数和增加值率从地区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物流相关行业数据中推导地区物流增加值和物流费用。对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的物流增加值和物流费用进行了实例测算,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谧 张亚斌 冯迪
基于对出口价值构成中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形式、流向以及途径的区分,从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12个主要贸易大国1995~201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贸易格局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巩固制造业高端环节优势的同时又将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商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渗透进来,建立起服务于全球的新体系,新兴市场国家则逐渐在不同要素密集度以及不同层次的制造业方面加紧布局。加强贸易与产业的结合,有助于我国通过增加值间接出口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
出口增加值 显性比较优势 跨国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鄂慧芳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的界定,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使用国民经济核算、增长核算框架及投入产出分析等工具,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宏观总体和19个分行业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并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呈持续较快增长趋势,发展速度快于GDP,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在数字产业化结构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增加值规模显著大于数字要素驱动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发展动力较强。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及规模大于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替代效应增加值规模大于协同效应,但协同效应的平均增速快于替代效应。数字技术渗透效应在行业间差异显著,2020年,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除ICT行业外)的产业数字化行业增加值占比较高,有13个行业的产业数字化行业增加值占比低于平均水平,加大数字技术对各行业的渗透效应是促进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枫 刘瑞翔
文章采用假设抽取的方法厘清了双边增加值贸易统计的三种主流指标,并结合生产侧与消费侧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核算指标,对现有增加值贸易理论和方法研究进行了补充。通过对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进行重新测算、比较和分解,发现在中美贸易中,美国的消费性功能大于生产性功能。单纯计算消费侧的贸易差额高估了中美贸易不平衡,而单纯计算生产侧的贸易差额又低估了中美贸易顺差,只有将生产侧与消费侧相结合才能更客观地反映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生产侧的比重在上升,而消费侧的比重在下降。在行业层面,中国初级产品的增加值更多的是包含在工业制成品中为美国的消费环节而非最终生产环节所吸收;在制造业内部,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消费侧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较为缓慢,技术密集型部门基于消费侧的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在服务业部门,中美增加值贸易一直为逆差,但是在2013年和2014年,中美在最终品服务贸易环节的增加值贸易为顺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琪 王宝海
文章基于VAR模型建立协整方程,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我国仓储业物流业的发展、贸易业物流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仓储业物流业的发展、贸易业物流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仓储业物流业的发展、贸易业物流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峰 武晓明
文章基于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对泰尔指数重新定义,依次分析了全行业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结构及劳动者报酬结构、生产税净额结构、固定资产折旧结构、营业盈余结构相对中间投入结构的偏离,得出固定资产折旧结构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结构相对中间投入结构有较大偏离度的结论。认为优化增加值结构需要重点从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固定资产核算规则的制定上入手。在忽略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增加值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中间投入结构,通过调整中间投入结构可以间接优化增加值结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峰 武晓明
文章基于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对泰尔指数重新定义,依次分析了全行业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结构及劳动者报酬结构、生产税净额结构、固定资产折旧结构、营业盈余结构相对中间投入结构的偏离,得出固定资产折旧结构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结构相对中间投入结构有较大偏离度的结论。认为优化增加值结构需要重点从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固定资产核算规则的制定上入手。在忽略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增加值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中间投入结构,通过调整中间投入结构可以间接优化增加值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唐云龙
该文使用上游度测算各个具体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准确位置,弥补了长期以来人们仅能定性地分析各个产业在产业链中的相对位置的不足。该文具体采用Fally在2011年提出的算法,并结合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6~2011年期间各产业部门的上游度进行了定量测算,揭示了我国各产业部门在产业链中的分布状况。同时,该文还按照Koopman在2014年提出的分析框架,对相应年份中国各产业部门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出口产品创造的国内增加值差别很大。该文通过综合分析还发现,我国优势产业一直是处于上游度为2~4之间的中游产业。据此,该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游度 出口国内增加值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唐云龙
该文使用上游度测算各个具体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准确位置,弥补了长期以来人们仅能定性地分析各个产业在产业链中的相对位置的不足。该文具体采用Fally在2011年提出的算法,并结合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62011年期间各产业部门的上游度进行了定量测算,揭示了我国各产业部门在产业链中的分布状况。同时,该文还按照Koopman在2014年提出的分析框架,对相应年份中国各产业部门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出口产品创造的国内增加
关键词:
上游度 出口国内增加值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物流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关键。本文基于1998-2007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利益来源以及物流产业集聚度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经分析得出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存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而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这种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地区差异又导致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发展水平的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可 任兆璋
金融机构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测算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与传统测算方法不同,本文借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使用者成本法,把证券业视为生产性服务活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服务的角度初步提出了我国证券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测算框架。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证券业总产出 证券业增加值 使用者成本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焯章 李磊 郭新力
武汉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武汉与圈内其他八个城市以及经济腹地在现代物流的支撑下,构成开发性的经济循环系统,依托物资、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多种形式的"对流"在该系统中发挥强大的集聚与扩散功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圈的共同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万俊丽
以传统会计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等单纯的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不能真实评价一个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现代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使得基于价值的管理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理财理念。本文分析了经济增加值(EVA)的基本概念及创新之处,阐述了EVA在企业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业绩考核 经济增加值(EVA) 应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清 郑雨楠
笔者利用多国增加值贸易模型,基于从OECD-WTO数据库获得的最新数据,对中美、中韩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状况分别进行重估。结果表明:总值法扭曲了中国贸易状况,加深了不必要的贸易摩擦。2001年~2011年,增加值法统计的中国出口额平均占传统值的73%,即削减了中国的庞大出口。同期的中国各双边贸易净额均存在高估。总值法对中美、中韩真实贸易净额年均高估程度分别达250%和31%,增加值法缩小了中美、中韩贸易失衡程度,其中多数行业真实贸易净额与传统值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