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4)
- 2023(14767)
- 2022(12541)
- 2021(11605)
- 2020(9751)
- 2019(22652)
- 2018(22393)
- 2017(42944)
- 2016(23007)
- 2015(26125)
- 2014(26132)
- 2013(25737)
- 2012(24005)
- 2011(21727)
- 2010(21671)
- 2009(19980)
- 2008(19713)
- 2007(17687)
- 2006(15247)
- 2005(13769)
- 学科
- 济(101459)
- 经济(101366)
- 业(65193)
- 管理(65059)
- 企(52150)
- 企业(52150)
- 方法(43458)
- 数学(37985)
- 数学方法(37488)
- 农(29405)
- 中国(28086)
- 地方(25739)
- 财(23273)
- 业经(22904)
- 农业(19811)
- 学(18946)
- 贸(18946)
- 贸易(18934)
- 易(18324)
- 制(17225)
- 银(15749)
- 银行(15717)
- 和(15390)
- 技术(15357)
- 融(15238)
- 金融(15234)
- 环境(15182)
- 行(15095)
- 理论(14801)
- 务(14572)
- 机构
- 学院(331036)
- 大学(328020)
- 济(136461)
- 经济(133640)
- 管理(128161)
- 研究(112623)
- 理学(110140)
- 理学院(108900)
- 管理学(106962)
- 管理学院(106341)
- 中国(85400)
- 科学(69610)
- 京(69447)
- 财(60785)
- 农(58469)
- 所(57022)
- 中心(52795)
- 研究所(51799)
- 江(50462)
- 业大(50025)
- 财经(48350)
- 农业(45916)
- 范(44246)
- 经(43824)
- 师范(43768)
- 北京(43487)
- 经济学(40913)
- 院(40604)
- 州(40360)
- 经济学院(36885)
- 基金
- 项目(221029)
- 科学(173928)
- 研究(161064)
- 基金(159189)
- 家(139027)
- 国家(137836)
- 科学基金(118221)
- 社会(101407)
- 社会科(96183)
- 社会科学(96156)
- 省(87779)
- 基金项目(84324)
- 自然(76765)
- 自然科(74990)
- 自然科学(74969)
- 教育(74471)
- 划(73992)
- 自然科学基金(73608)
- 编号(66349)
- 资助(64960)
- 成果(53049)
- 发(52003)
- 重点(50293)
- 部(48597)
- 创(46155)
- 课题(45750)
- 创新(43086)
- 科研(42740)
- 国家社会(41533)
- 教育部(41476)
- 期刊
- 济(151836)
- 经济(151836)
- 研究(93175)
- 中国(65241)
- 农(54131)
- 学报(50598)
- 管理(47607)
- 科学(47431)
- 财(47208)
- 大学(38488)
- 农业(37319)
- 学学(36307)
- 教育(35529)
- 技术(31073)
- 融(30293)
- 金融(30293)
- 业经(27368)
- 经济研究(23929)
- 财经(23323)
- 问题(20328)
- 业(20082)
- 经(20054)
- 技术经济(16769)
- 商业(16166)
- 贸(15897)
- 图书(15877)
- 统计(15736)
- 版(15663)
- 资源(15397)
- 理论(15222)
共检索到491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哲 李秉龙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虚拟水含量以及东北三省的虚拟水流量,一方面旨在为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布局和贸易战略调整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宏观调控提供政策依据。本文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CropWat软件以及ClimWat数据库来计算粮食作物虚拟水含量,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资源教育研究院提供的虚拟水相关公式来计算虚拟水流量,得出了东北三省五种主要粮食作物2000—2007年的虚拟水含量及该地区虚拟水的时序流量。最后得出结论: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具有普遍的节水种植优势;东北地区
关键词:
虚拟水含量 东北三省 粮食作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季良
本文以“南棉北粮”为基本出发点,从南北疆的基本情况和粮棉分布入手,通过深入分析找出了目前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战略
关键词:
粮食作物,高产开发,基本思路,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 潘子纯 李崇光
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测算2006—2020年间中国4种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量的基础上,采用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多元化指数、均衡度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揭示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贸易格局,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实证分析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趋于多元化,但均衡度水平较弱,两者皆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特征。2)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具有减弱的风险,且局部空间集聚程度仍处于发展状态。3)双边经济发展水平、进口来源国的水土资源禀赋优势、进口来源国的政府支出水平、双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汇率水平对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进口来源国的森林面积和贸易自由化水平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双重视角,中国应该因地制宜实施虚拟水战略,构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调整和优化粮食进口策略;构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水安全维护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婷 王芝潇 毛德华
农业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水土资源空间匹配关系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为了解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本文从虚拟水、虚拟耕地角度出发,定义了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系数的概念,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台湾、香港和澳门数据尚未收集)1998、2005、2011和2017年4种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时空匹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全国主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在增减交替中有所增加,其中4种粮食作物增减交替变化波动幅度大。东中部地区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的总量高于西部地区,总量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②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总量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地区构成特征明显,区域内部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系数呈现多样化。北方地区匹配程度总体优于南方地区。同时根据地区匹配系数存在差异性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节水节地的现代高效农业、健全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相关法律制度和建立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等提高地区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位增 朱芝洲
战略资源是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不同的资源观导致组织资源利用范式及其发展战略的巨大差异。当前,高职院校资源分散、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都可归于传统资源观主导。网络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要走出传统资源观带来的局限性,关键在于确立以"虚拟资源观"为导向,转变发展战略,合纵连横,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虚拟资源观 合纵连横 高职院校 发展战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雪丽 张玲玲 王宗志
虚拟水概念丰富水资源的形态与内涵,其价值不仅表现在人口-粮食-贸易为纽带的虚拟水贸易上,还表现在其社会属性上。基于虚拟水的双重价值,结合全国粮食各地产消平衡数据,构建线性优化模型,估算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从资源、经济、环境3方面出发分析虚拟水流动引发的综合效益。结果发现: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表现为北水南运的特点,同实体水的南水北调形成互补,水资源南北互通;资源效益而言,我国省际间粮食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共节约了152.96亿m3的水资源,占总的虚拟水流动量的15.79%,表面的水资源节约现象背后隐藏着缺水区输水给丰水区的反常现象以及广大富水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经济效益总体上是增加的,工业增加值为6.77万亿元。经济效益增加分布较为集中,经济效益减损分布较为分散,效益减损需要构建地区补偿机制;环境效益结果不佳,农作物绿水占用指数高的地区在透支当地农业生态绿水情况下大量输出虚拟水,将会对其陆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并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结果得出政策启示,为水资源管理、区域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新思考:引入实体水与虚拟水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构建协调区域发展的虚拟水补偿机制;维持绿水与蓝水结构平衡的生态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诗连
该文针对粮食高产创建整乡制推进的需求,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尤溪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研究,得出各乡域间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差异。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快尤溪县粮食作物优化布局与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奇峰 张海林 陈阜
从农作制分区角度,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东北农作区种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情况,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法探讨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要作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985-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比重的减少和大豆种植比重的增加,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各农作亚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结构。主要粮食作物空间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形成了各自主要的生产区域。主要变化为:水稻和玉米种植区域增加,小麦种植区域大幅缩减,大豆种植范围重心北移和种植区域增加。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因素共同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而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是种植结构变化的内在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戴尚君实
水足迹是衡量农作物生产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可以准确计量农作物在生产全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海林农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中,水稻的生产水足迹最大,玉米最低,三种作物中绿水足迹均占绝对优势,水稻、玉米的灰水足迹保持波动上升的态势,大豆的灰水足迹保持稳定。
关键词:
水足迹 粮食作物 海林农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戴尚君实
水足迹是衡量农作物生产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可以准确计量农作物在生产全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海林农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中,水稻的生产水足迹最大,玉米最低,三种作物中绿水足迹均占绝对优势,水稻、玉米的灰水足迹保持波动上升的态势,大豆的灰水足迹保持稳定。
关键词:
水足迹 粮食作物 海林农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非凡 吴志华 施国庆
当前我国粮食物流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应按照现代粮食安全与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的要求实施我国粮食物流的“一体化战略、网络化战略、‘四散化’战略和市场化战略”。在战略实施中,应注重发挥大企业与粮食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应加强政府在粮食物流规划与实施中的先导与服务作用,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化,并致力于深化粮食物流管理体制。
关键词:
粮食物流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才志 刘玉玉 陈丽新 张蕾
本文从资源禀赋、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价值以及自然属性等角度对粮食虚拟水流动格局的驱动成因进行探讨,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农业资源利用相对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中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对"虚拟水战略"在我国实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针对以上结果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水安全方面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朝辉
以消耗有限的资源为代价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并保证环境安全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1])。我国是世界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小麦、玉米和水稻总产量分别占全球的18%、22%和28%~([2])。为支撑粮食生产,消耗了大量养分资源。2014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氮磷钾养分消耗分别为1 508、573和374万吨~([3])。总体上看,我国养分资源
关键词:
粮食作物 养分资源管理 养分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柳文华 赵景柱 邓红兵 丘君 柯兵 张巧显
虚拟水思想强调的是水资源贡献,量化计算是其深入研究的基本,而是否选择虚拟水作为战略政策,应该考虑由不同国家的资源贡献和生产技术决定的比较利益。社会调适能力要求社会针对资源的第一性缺乏做相应调适并谋求解决手段,以提高资源管理能力。为此,需要结合我国的水和粮食安全问题,提出用虚拟水贸易解决我国水资源和粮食问题,提高我国对水资源缺乏的调适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