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4)
- 2023(10553)
- 2022(9018)
- 2021(8540)
- 2020(7160)
- 2019(16255)
- 2018(15984)
- 2017(30383)
- 2016(15607)
- 2015(17115)
- 2014(16632)
- 2013(15627)
- 2012(14103)
- 2011(12232)
- 2010(11911)
- 2009(10509)
- 2008(9544)
- 2007(8228)
- 2006(6590)
- 2005(5222)
- 学科
- 济(57969)
- 经济(57906)
- 管理(50422)
- 业(50063)
- 企(43745)
- 企业(43745)
- 方法(30007)
- 数学(26312)
- 数学方法(25929)
- 技术(17496)
- 中国(15763)
- 财(15571)
- 农(15163)
- 业经(13575)
- 技术管理(12544)
- 理论(10560)
- 农业(10116)
- 务(10062)
- 学(10060)
- 财务(10021)
- 地方(9999)
- 财务管理(9996)
- 制(9895)
- 贸(9746)
- 贸易(9738)
- 易(9504)
- 企业财务(9501)
- 划(9311)
- 和(9281)
- 环境(9147)
- 机构
- 学院(203848)
- 大学(202820)
- 管理(87940)
- 济(83759)
- 经济(82290)
- 理学(77410)
- 理学院(76681)
- 管理学(75420)
- 管理学院(75014)
- 研究(59457)
- 中国(44841)
- 京(40186)
- 财(37253)
- 科学(35298)
- 财经(30746)
- 中心(30038)
- 业大(28892)
- 江(28325)
- 经(28237)
- 农(26663)
- 所(25936)
- 经济学(25681)
- 范(24918)
- 师范(24628)
- 北京(23993)
- 研究所(23973)
- 商学(23582)
- 财经大学(23375)
- 商学院(23364)
- 经济学院(23282)
- 基金
- 项目(152048)
- 科学(123520)
- 基金(113097)
- 研究(112739)
- 家(98499)
- 国家(97353)
- 科学基金(86491)
- 社会(73959)
- 社会科(70338)
- 社会科学(70319)
- 基金项目(60763)
- 省(60318)
- 自然(55970)
- 自然科(54798)
- 自然科学(54787)
- 自然科学基金(53852)
- 教育(53113)
- 划(50379)
- 编号(44540)
- 资助(43945)
- 创(37810)
- 创新(34403)
- 成果(33934)
- 重点(33895)
- 部(33690)
- 发(32001)
- 国家社会(31396)
- 教育部(29918)
- 课题(29833)
- 人文(29510)
共检索到279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兴,汤勇
本文以国家创新系统的五大组成部门(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个体的行为为思考主体,以能同时高效实现各组成要素功能互动为行为导向,以渐进的分析方法将五大部门囊括起来,按虚拟企业的运行方式分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及运作原理。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虚拟形式 个体行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蜀湘 陆小成
国家低碳创新系统是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由多个组成要素构成的国家创新网络体系,构建促进国家低碳技术进步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功能框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构建国家低碳创新系统,选择加强低碳技术支撑、强化低碳制度保障、优化低碳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创新合作框架、夯实低碳创新的社会基础等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国家创新系统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机构组成的网络。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以企业为主体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海婴,胡云涛,蒋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军 姚飞
当前,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已经开启。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数据国家。从国家层面看待大数据问题,制定引导大数据研究和大数据应用的相关政策,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创新系统,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大数据引发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大数据将会对我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大数据时代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 变革 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子凤 官建成 楼旭明 谢逢洁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法测度ICT对其他部门的生产影响和技术溢出作用,发现ICT制造业对其他部门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整体经济对ICT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在2010年发生显著下降,ICT制造业对其他部门的技术溢出主要发生在设备制造业,对传统部门的溢出和融合尚待提升,ICT服务业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均较弱。推动ICT和其他部门的融合,发挥ICT的信息基础设施和通用技术作用,对实现工业信息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强 李仕明 杨鸿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章东明
本文阐述国家创新系统(NIS)开放状态的两种形式:开放式国家创新系统和国家开放式创新系统,对这两种NIS开放状态的特点进行归纳,并从创新主体和子系统角度对NIS的创新路径选择分别进行梳理,最后探索影响NIS开放式演化的因素。研究发现目前NIS开放性研究的系统性和可衡量方面还需加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仪政,张辉鹏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比较孙仪政张辉鹏清华大学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为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求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本文试图对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系统给予简要的比较,并着重从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晓园 许明星 钟俊娟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用动态的观点探析国家创新系统的层级结构、功能及层次之间的作用机理。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还应当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小生境中创新的产生、社会技术体制对创新的选择和社会技术地景对创新的选择三个阶段。而后分别从企业、区域与国家三个层级进一步考察新技术的产生、发展、改进和扩散的演化过程,指出层级间个人或集体行为有机联系并相互作用,使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根据不同层
关键词:
国家创新 创新系统 技术体制 创新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飒 吴康敏 张虹鸥
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视角分析表明,中国创新范式的发展和转变直接并从根本上影响着科技人才评价理念。中国的创新范式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科技人才评价划分为探索期(1949年至1976年)、起步期(1977年至1994年)、发展推进期(1995年至2005年)、创新突破期(2006年至今)4个阶段,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评价政策及其侧重点。在创新范式转型中,国家(政府)、科技人才和产业界等不同主体分别从制度创新层面、知识创新层面和技术创新层面推动科技人才评价的转向,同时公众参与和监督也积极推动科技人才评价的社会转向。最后,从优化评价政策制定模式、加强国际对话及与国内实践应用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在国家层面建立同行评价专家数据库和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等五方面,提出促进中国科技人才评价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文青
科技创新对一国经济持续增长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方法论意义,主要研究了科技创新投资的“系统失效”问题。这种“系统失效”实际上就是“制度失效”,因此,最后相应提出了系统的制度安排,旨在对科技创新投资的“系统失效”进行校正和修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松尧
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的优化和效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科技中介组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我国科技中介体系存在的问题,从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完善法律政策环境、为科技中介组织创造发展空间和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中介 功能 体系构建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东杰 郭童洁 孙慧芳
为有效解决“智能物流系统”课程实训难等问题,以典型智能仓储为应用场景,利用传感器、RFID技术与装备、区块链技术等构建智能仓储的关键环节与部件,采用3D建模、动画、人机交互等技术自主研发了基于物联网与区块链的智能仓储识别与溯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以解决现实中专业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通过三组实验的设计,先让学生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仓储中的应用有一定认知,进而通过操作性实验让学生掌握RFID技术与中间件的应用要点,最后通过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了解区块链技术溯源的应用原理。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教学创新 智能物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