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1)
2023(16392)
2022(13714)
2021(12823)
2020(10976)
2019(25315)
2018(25234)
2017(48068)
2016(25946)
2015(29168)
2014(28921)
2013(28651)
2012(26352)
2011(23437)
2010(23523)
2009(22175)
2008(21903)
2007(19702)
2006(16984)
2005(15182)
作者
(75484)
(63380)
(63226)
(60074)
(40549)
(30677)
(28683)
(24793)
(23971)
(22668)
(21764)
(21470)
(20310)
(20214)
(19775)
(19586)
(19049)
(18783)
(18464)
(18267)
(15751)
(15725)
(15437)
(14602)
(14282)
(14167)
(14063)
(13983)
(12769)
(12715)
学科
(114955)
经济(114842)
(96580)
管理(84922)
(84280)
企业(84280)
方法(54580)
数学(45433)
数学方法(44720)
(35802)
(32371)
业经(32121)
中国(25642)
农业(25021)
地方(23851)
(23315)
财务(23252)
财务管理(23212)
企业财务(21948)
(20639)
技术(20476)
(20453)
贸易(20440)
(20393)
理论(19837)
(19816)
(19260)
(17413)
(16743)
环境(16269)
机构
学院(376757)
大学(369242)
(153773)
管理(150779)
经济(150770)
理学(130209)
理学院(128828)
管理学(126429)
管理学院(125750)
研究(119518)
中国(92518)
(77390)
科学(75551)
(69188)
(68092)
(61196)
(60767)
业大(58244)
中心(56532)
财经(55467)
研究所(55273)
农业(53654)
(50229)
北京(47307)
(46172)
经济学(45956)
(45886)
师范(45632)
(43270)
经济学院(41723)
基金
项目(253815)
科学(200527)
基金(184599)
研究(182237)
(161376)
国家(160002)
科学基金(138850)
社会(115257)
社会科(109310)
社会科学(109279)
(101613)
基金项目(97824)
自然(92243)
自然科(90134)
自然科学(90110)
自然科学基金(88506)
教育(84198)
(84045)
资助(75974)
编号(73815)
重点(57358)
成果(57188)
(55447)
(54865)
(54805)
创新(50642)
课题(50327)
科研(49040)
(48702)
国家社会(47439)
期刊
(169670)
经济(169670)
研究(100877)
中国(68721)
(62168)
管理(58719)
(57132)
学报(57053)
科学(54720)
大学(43337)
农业(42587)
学学(41429)
技术(37068)
教育(33646)
(31081)
金融(31081)
业经(30792)
财经(27227)
(26137)
经济研究(25955)
(23473)
问题(22287)
技术经济(21297)
统计(19962)
(18745)
资源(18586)
(18202)
商业(17965)
现代(17837)
财会(17426)
共检索到547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穗子  樊江文  张雅娴  官惠玲  张海燕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在保证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提下,探究合理的人口容量对该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型模拟草地理论载畜量以估算畜牧业产值,设定三种居民生活水平情景,模拟不同情景不同时期下的适度人口容量,分析人口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十五”期间,三种情景下全区人口承载力呈富余状态“;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在当前居民和小康水平情景的人口容量尚有结余;到“十三五”期间,三种情景下人口承载力总体均超载,但空间分布不同,在当前居民、小康和富裕生活水平情景下,分别有11个、8个和2个县的人口容量尚有结余,人口承载力超载地区主要分布于三江源地区东部。应根据现有资源分布和符合主体功能要求的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将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晓梅  张洪业  
根据已建立的最小劳均耕地面积、耕地劳动力承载力、耕地规模种植压力指数和耕地劳动力承载力指数的概念及模型[2],对鲁西北地区未来50年不同情景下的耕地劳动力承载力的可能变化进行了多情景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何种方案,鲁西北地区最小劳均耕地面积均呈增大趋势,而规模种植压力指数只在理想方案下呈逐渐降低态势,在不理想方案和适中方案下均呈升高趋势,且以不理想方案下提高的幅度较大;由2010年到2050年,耕地劳动力承载能力将逐渐降低,劳动力超载程度逐步加剧,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将十分严重。因此,要保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必须寻求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途径,确保在一定的收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虞祎  张晖  胡浩  
本文基于水足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测算了2003年至2009年全国农区主要省(区)的畜牧业水资源承载力。同时构建了畜牧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分析农区主要省(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南方农区的大部分省(区)及北方农区中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安徽属于水资源盈余地区,有条件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北方农区的河北、河南和山东一直处于水赤字的状态,应对畜牧业生产进行调整;②安徽、江西、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的畜牧业水资源不可持续,虽然现阶段水盈余量还较大,但应密切关注水盈余的变化情况,并适当控制畜牧业的发展速度;③在考虑灰水的情况下,辽宁、吉林的水资源不可持续的风险较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学振  孙雨萌  杨春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畜牧业生产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耦合关系是破解畜牧业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以肉蛋奶蛋白当量度量畜牧业生产布局,构建涵盖资源供给、环境消纳、社会支持三大系统的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分别采用状态空间模型、耦合协调指数测算全国省域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与畜牧业布局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并采用GWR模型分析耦合协调关系的驱动因素及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现实值小幅增长,多数省区超载状态有一定改善。(2)承载力提升拉近实际承载状态与最优承载状态的距离,全国平均协调度已稳定在0.920上下,畜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由低度协调提升并稳定于中度协调水平。(3)耕地资源配置、畜牧业集聚度、环境治理力度、草地资源配置是影响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且影响效果存在地理空间非平稳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文年  吴宁  罗鹏  
岷江上游草地面积 8372 2 6hm2 ,占了该区土地面积的大约 35 %。这块草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 ,是岷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草甸草地和亚高山草甸草地是该区的主要植被类型 ,其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 5 4.8%和 17.2 % ,其产草量分别占该区各类草地总产草量的 5 3.47%和2 6 .46 %。岷江上游各县天然草地的面积和各县草地畜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都表现了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递变的趋势 ,基本上与植被的垂直梯度变化相耦合。指出了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超载过牧现象严重 ,生产效率低下 ,集约化水平低。除了饲草的生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守兴   徐增让   乔添   张彪   魏子谦   杨明新  
放牧家畜与食草野生动物争草(畜兽冲突)是人兽冲突在草原放牧业中的具体体现,其涉及面广,对牧民生计影响明显。畜兽冲突强度研究对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地面调查与模型模拟,考虑草地牧草产量、家畜存栏量和食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提出了放牧家畜与食草野生动物争草冲突强度量化方法,评价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玛多县牧草地畜兽争草强度。结果表明:(1)据2022年样线调查和随机森林模型估计,玛多县藏野驴(Equus kiang)、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种群密度分别为0.2157头/km~2、0.1655只/km~2,种群数量分别为5307头、4073只,折合23264羊单位(SU),2018年末各类家畜存栏量34.2万SU,畜兽争草相对强度为1/14.7。(2)玛多县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的可食牧草产量分别为118.7 g/m~2、88.3 g/m~2,可承载密度分别为0.2710 SU/hm~2、0.1532 SU/hm~2,理论承载力52.85万SU。家畜承载率、食草野生动物承载率、家畜+食草野生动物承载率分别为64.7%、4.4%和69.1%。(3)国家公园内的乡镇,草地承载力盈余,家畜承载率低、野生动物承载率高,但畜兽争草相对强度较大,建议完善移民搬迁、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强化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国家公园外的乡镇,草地超载严重,家畜承载率高,畜兽争草强度不高,建议减畜增效、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祥海  张俊飚  李鹏  
中国畜牧业发展正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本文选取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水环境承载压力、饲料粮自给压力和饲草自给压力4项指标,测算了1990-2010年中国及2010年国内各地区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研究表明:21年间中国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平稳回落"的两阶段特征,水环境超载成为中国及各地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环境约束,土壤环境超载次之;饲草自给不足成为制约中国及各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首要资源约束;饲料粮虽能自给,但从全国范围看已接近自给上限,农区省份尤为明显。最后,立足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环境监管、推动畜禽粪便还田、加强保护草原以及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诗平  Andreas Wilkes  
本文首次明确提出了"低碳型草地畜牧业"的概念及其内涵,面对目前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生产模式战略选择的机遇,从技术、经济和政策等层面系统论述了三江源区"低碳型草地畜牧业"的可行性以及碳贸易潜力及其与生态补偿和农牧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三江源区开展高寒草地碳贸易试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柴军  
新疆草地畜牧业正在面临以草地退化和牧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为主要表现的发展危机。研究表明,有机畜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减轻草地的压力,缓解家畜与草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关系,而且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有机食品市场潜力巨大,而新疆草地畜牧业所依据的传统技术在客观上与有机畜牧业的技术要求比较相近。促进有机畜牧业发展是新疆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可选途径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鹏  丁生喜  
选择青海省果洛州的6个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GPCA)结合分层构权模型,根据人口经济活动支撑力、资源供给支持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及综合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地区1999~2013年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定量、动态评价和分析,为三江源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与途径。指数化的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果洛州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逐年提高,综合承载力指数均值从1999年的-0.1968上升到2013年的0.390 527。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屠敏仪  
我国南方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江苏、福建、浙江、上海、台湾等十四个省市(区),东南临诲,受季风影响,境内雨量丰沛,水热条件充足,利于植物生长。我国南方约有6700万公顷(10亿亩)草山草坡,占十四省市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蕴藏着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巨大潜力:1,自然草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布尔金  赵娜  金东艳  刘映月  王道龙  陈宝瑞  辛晓平  
新巴尔虎左旗的历史、地理、文化、人口、生态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独特,而草地畜牧业作为该旗的支柱产业。因此,实事求是地选择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模式,对当地的自由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在长期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各种因素,构建出新巴尔虎左旗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模型。该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7个苏木(镇)转型升级模式进行定量评价,根据各个苏木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的高低,为其选择一种转型升级主导模式。其中,阿镇为内生企业和资本市场模式,其他苏木镇在现阶段主要采取以合作化生产和家庭牧场的发展模式。另外,运用斜交旋转法,本文分析出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昱  闫慧敏  杜文鹏  胡云锋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影响下,蒙古高原草地放牧超载与草地退化问题不断凸显。如何从畜牧业生产对草地利用强度角度揭示草地生态系统的人地关系,对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至关重要。基于生态系统供给与消耗平衡关系,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与畜牧业统计数据,分析蒙古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状态,研究不同政策背景和资源禀赋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压力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两地不同的政策和习俗深刻影响了牧民对草地的利用方式,使得两地畜牧业生产结构产生显著差异,内蒙古自治区牲畜类型组成区域差异性大、总量相对平稳,而蒙古国牲畜数量增加显著、牲畜类型组成区域分布更为均匀。(2)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草地消耗量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蒙古高原草地资源消耗总量在2014年超出了供给量,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资源消耗量在2005年超出了供给量,而近年来蒙古国的草地资源消耗量也逐渐逼近供给量。(3)2000-2016年间,蒙古高原草地承载压力不断增大,整体从盈余状态变为临界超载状态,持续严重超载地区主要出现在荒漠草原地区,并逐渐向典型草原及农牧交错区推进;蒙古国自2003年起富富有余状态区逐步减少且严重超载区逐步增多,内蒙古自治区则受生态保护政策的影响呈波动性变化。通过定量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草地承载状况的时空差异性,所揭示出的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强度的变化规律可为草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晓江  呼和  段玉玺  布特格其  何志方  
牧用林业是草地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给牧用林业的概念及内涵予以表述之后,对其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浅析,阐述了牧用林业在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中显示出的显著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