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3)
- 2023(13210)
- 2022(11210)
- 2021(10216)
- 2020(8613)
- 2019(19558)
- 2018(19291)
- 2017(37034)
- 2016(19919)
- 2015(22418)
- 2014(22203)
- 2013(21794)
- 2012(20361)
- 2011(18461)
- 2010(18534)
- 2009(16793)
- 2008(16226)
- 2007(14141)
- 2006(12558)
- 2005(11270)
- 学科
- 济(91569)
- 经济(91480)
- 管理(57434)
- 业(55132)
- 企(43184)
- 企业(43184)
- 方法(40624)
- 数学(36533)
- 数学方法(36118)
- 中国(25925)
- 农(25344)
- 地方(24197)
- 财(20986)
- 业经(19693)
- 农业(17403)
- 环境(16995)
- 学(15949)
- 贸(15789)
- 贸易(15775)
- 制(15413)
- 易(15217)
- 银(14512)
- 银行(14493)
- 融(14416)
- 金融(14414)
- 行(13950)
- 技术(13512)
- 发(13305)
- 地方经济(13082)
- 和(13062)
- 机构
- 学院(278629)
- 大学(276572)
- 济(117959)
- 经济(115603)
- 管理(110100)
- 理学(94607)
- 理学院(93639)
- 研究(93550)
- 管理学(92141)
- 管理学院(91633)
- 中国(72241)
- 京(58226)
- 科学(55424)
- 财(54236)
- 所(45632)
- 中心(45034)
- 农(44725)
- 江(43052)
- 财经(42965)
- 研究所(41190)
- 业大(39642)
- 经(39103)
- 范(37264)
- 师范(36893)
- 北京(36712)
- 经济学(36328)
- 州(34569)
- 农业(34465)
- 院(34369)
- 经济学院(32863)
- 基金
- 项目(189231)
- 科学(150837)
- 研究(140178)
- 基金(137749)
- 家(119087)
- 国家(118075)
- 科学基金(102910)
- 社会(90611)
- 社会科(86122)
- 社会科学(86105)
- 省(74841)
- 基金项目(72436)
- 自然(65485)
- 教育(64880)
- 自然科(63951)
- 自然科学(63939)
- 自然科学基金(62796)
- 划(62762)
- 资助(56835)
- 编号(56221)
- 发(45371)
- 成果(44651)
- 重点(42856)
- 部(42194)
- 创(39764)
- 课题(39348)
- 国家社会(37729)
- 创新(37169)
- 教育部(36614)
- 发展(36377)
- 期刊
- 济(130335)
- 经济(130335)
- 研究(81853)
- 中国(56623)
- 财(41074)
- 管理(41031)
- 农(40482)
- 学报(39693)
- 科学(37787)
- 教育(31628)
- 大学(31123)
- 融(29474)
- 金融(29474)
- 学学(29152)
- 农业(27786)
- 技术(25938)
- 业经(23013)
- 财经(21198)
- 经济研究(20403)
- 经(18147)
- 问题(17426)
- 业(14668)
- 图书(13594)
- 技术经济(13567)
- 统计(13538)
- 贸(13246)
- 资源(13187)
- 商业(13055)
- 理论(12903)
- 策(12483)
共检索到420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澎 高钰钦
本文采用生态占用分析方法,对苏北五市生态情况进行动态研究,指出苏北各市目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并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中。因此,当下应该通过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苏北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娜 完德吉
生态移民社区的教育实践影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人类学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与历史资料分析法,梳理了移民对普通教育与培训教育由排斥到接受乃至依托的实践变化历程。研究发现移民社区的教育实践是移民不同代际主体实现就业与转变生计方式的重要途径,且普通教育与培训教育前后共同作用于移民不同代际主体转变生计方式的过程,体现了二者对移民群体生计转换的接续性影响,从而促使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呈动态变化的结构性特征。同时,本文针对生态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背景的特殊性与两种教育实践在移民社区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对普通教育从政策辅助,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以及对培训教育从培训内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建议,以进一步推进生态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海燕 肖海峰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与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并且实现牧民持续增收和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由于现行政策执行时间较短,对政策实施效果缺乏全面深入地研究。该文通过对内蒙古等6省区牧户调研数据,就不同区域内牧户对现行的草原生态保护及相关补贴政策的认知情况、评价情况以及政策实施后牧户的养殖困难和政策期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牧户 草原生态 政策评价与期望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刚 万志宏
可持续发展是指小额金融机构的营业收入足以覆盖全部成本,从而能够实现财务上的自足。在国际小额金融实践中,可持续性逐渐成为衡量小额金融机构发展成败的重要标准。本文从国际小额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入手,对国际小额金融机构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列举出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图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小额金融机构 可持续发展 完全财务自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利锋 成升魁
简要地介绍了生态占用的基本概念及利用此指标衡量可持续性的理论与方法 ,分析了生态占用与资源承载力的异同点 ;基于《国家的生态占用》估算结果 ,分析了生态占用方法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3个层面上的应用效果 ,探讨了生态占用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政策含义以及运用于青藏高原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
生态占用 指标体系 可持续性 青藏高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耀辰 牛树海
以生物物理量为标准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Wackernagel发展的生态占用法因其简明的生物物理量设计思想克服了其他评价方法的缺陷。文中主要概述了生态占用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需要对这种方法做出改进 ,提出了用投入占用产出模式来完善生态占用方法的思路 ,结合生态占用指标引入了一个综合发展度来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程度。最后结合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生态占用的计算分析 ,得出河南目前处于“地方不可持续—全球可持续—欠发展”状态 ,并与西部 12省 (区 )市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守兴 陈家闯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文章从生态学视角围绕合作理念、合作能力、合作机制、政策保障、区域环境五个维度对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南京、杭州、宁波四个城市的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院校合作能力有待提升、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为实现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政府推动职能,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增强高职院校合作能力,实施多元化系统评价。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生态系统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奉越
在倡导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随着全球致力于成人学习的推进,成人学习在国际社会关注、政策、治理、融资、参与等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鉴于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未来全球成人学习的发展将会呈现出加强监测、彰显公平、推进优质学习和注重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前景。
关键词:
全球 成人学习 进展 机遇 挑战 前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志宏
可持续发展与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王志宏ABSTRACTInthispaper,someimportantapplicationsofInput-Occupancy-OutputAnaly-sisi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ar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跃东
新西兰可持续发展的裁决机制以环境法院为核心,一体化是其成功的关键。可持续发展裁决机制的一体化主要体现为以环境法院为核心的内外组织机构的协调配合,融资源管理、规划决策、纠纷处理为一体的广泛管辖,裁判程序和非诉纠纷解决程序并用的程序机制,司法判断与政治决策权集于一体等几个方面。这一制度的成功也得益于新西兰资源管理法为其提供了制度运行框架和法律保障。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纠纷解决机制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应借鉴这一制度的成功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