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1)
2023(13599)
2022(12005)
2021(11322)
2020(9379)
2019(21867)
2018(21673)
2017(42169)
2016(22709)
2015(25606)
2014(25200)
2013(24671)
2012(22344)
2011(19933)
2010(19379)
2009(17453)
2008(16644)
2007(14233)
2006(12091)
2005(10134)
作者
(62970)
(52263)
(51803)
(49421)
(33239)
(25151)
(23656)
(20679)
(19953)
(18324)
(17935)
(17403)
(16415)
(16315)
(16217)
(15851)
(15716)
(15674)
(14949)
(14863)
(12795)
(12634)
(12593)
(11925)
(11692)
(11551)
(11415)
(11412)
(10414)
(10314)
学科
(88327)
经济(88238)
管理(66797)
(64093)
(54280)
企业(54280)
方法(44401)
数学(38639)
数学方法(38097)
(24215)
(21597)
中国(21572)
业经(20344)
(18155)
地方(17826)
(16236)
贸易(16225)
农业(16173)
(15775)
理论(15224)
技术(14739)
(14576)
(14399)
财务(14326)
财务管理(14296)
(14074)
环境(13912)
(13606)
企业财务(13514)
(11828)
机构
学院(312687)
大学(312507)
管理(130420)
(122688)
经济(120119)
理学(114665)
理学院(113460)
管理学(111417)
管理学院(110842)
研究(99107)
中国(71897)
(65147)
科学(62457)
(52904)
(49536)
业大(48075)
(47680)
中心(45341)
研究所(44057)
财经(44030)
(43154)
(40674)
(40315)
师范(40294)
北京(40168)
农业(38803)
(36944)
经济学(35752)
(35363)
经济管理(33874)
基金
项目(225641)
科学(178019)
研究(164873)
基金(164291)
(143001)
国家(141840)
科学基金(122928)
社会(103084)
社会科(97747)
社会科学(97721)
(87973)
基金项目(87931)
自然(81311)
自然科(79419)
自然科学(79402)
自然科学基金(77953)
教育(76023)
(73969)
编号(67880)
资助(67294)
成果(52903)
重点(50086)
(49624)
(47577)
(47149)
课题(45594)
创新(43873)
科研(43373)
教育部(42710)
大学(42136)
期刊
(125617)
经济(125617)
研究(85165)
中国(51967)
学报(48234)
管理(47342)
科学(45412)
(43987)
(39150)
大学(37174)
学学(35098)
教育(33542)
农业(31452)
技术(28712)
业经(22247)
(21328)
金融(21328)
财经(20310)
经济研究(19540)
(17250)
问题(16666)
图书(16511)
(16352)
科技(15468)
理论(15167)
技术经济(15139)
(14335)
资源(14317)
实践(14094)
(14094)
共检索到430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亚  罗其友  李全新  何英彬  张晴  刘洋  
我国粮食生产受资源环境的约束,增产难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食物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调整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势在必行。本文从用粮的角度,对中国粮食的节粮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在畜牧养殖、食物和酒类消费、粮食加工仓储等环节共有5490万t的节粮潜力。实施节粮战略既可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证能力,也可以为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提供政策空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振亚  罗其友  李全新  张晴  刘洋  
中国长期以来采取靠增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随着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粮食增产潜力也越来越小。本文从用粮的角度,对中国的节粮空间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中国在畜牧养殖业、食物和酒类消费、粮食加工仓储等环节共有5 490万t的节粮潜力。全面实施节粮战略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铁生  
刘晓梅博士的《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是一部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的专著。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于重要经济发展时期的大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许多学者专家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该书的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成果,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力求深入和提高。该书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者在研究中能够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梁   许铁敏   徐广才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站稳1.3万亿斤台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的]着眼全球粮食安全大视野大格局,在系统分析谷物生产、区域布局、贸易消费的基础上,综合研判全球谷物增产潜力和动能,立足国内国际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方法]基于此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谷物生产贸易情况,综合运用历史、实证等研究方法,提出全球视角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任务。[结果]我国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也存在粮食供需紧平衡、国内外价格倒挂等困难和挑战。[结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国内稳产与海外拓展统筹、适度进口与多元进口并举、自主创新与技术交流兼顾、市场实力与治理能力协同,以企业集团为依托布局全球粮食产业链,以科技服务为重点参与全球粮食生产,以渠道多元化为原则优化重点品种进口,以大豆为切入点增强农产品议价能力,把牢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克强  
笔者一项研究曾表明,中国粮食生产长期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与破坏,自然灾害成为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持久因素。为深化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具体国情,尝试对1978-2006年粮食生产与旱涝灾害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旱灾和涝灾是中国最频发且影响粮食生产最重的两大自然灾害。这为中国应将着力强化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向的政策主张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西元  李凤博  徐春春  申红芳  方福平  
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农民之困惑、地方政府之心病、中央政府之无奈"的突出问题,关键在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缺失。为此,必须以综合生产力为基石、市场调节力为重点、主权控制力为保障,重构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分析综合生产力、市场调控力、主权控制力现状,提出了实现从"生产粮食"向"经营粮食"的观念转变,精心设计利益协调、特殊保障两个制度,切实提高产区政府抓粮、广大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牢牢把握粮食收购加工、投入品经营两个主动权,积极用活粮食出口、加工转化两个调节器等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一、对布朗观点的评价 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去年底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谁将养活中国?”的文章,对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趋势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到2030年,中国将不能养活自己,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了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总量,以致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将不能养活中国,中国粮食问题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WORLD WARCH,September/October,1994)。布朗的观点在西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雅媛  张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当前我国粮食产量遭遇“天花板”制约,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倒逼国内必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然而,种粮成本上升和比较效益下降、纵向种粮补贴力度不足和横向产粮利益补偿缺位、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失衡问题,导致种粮积极性下降。针对当前粮食安全蕴含的新风险,应当明确产销区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体系,设立“粮食安全发展基金”,探索新型产销协作关系,在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种粮农户增收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提升的有机统一,有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昊   吴婷   霍强  
粮食和能源安全是全球发展领域最紧迫的挑战,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地。研究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中国自东盟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测度进口贸易潜力,并重点关注中国粮食安全指标对农产品进口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安全指标对农产品进口效率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植物产品进口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粮食安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叠加对农产品和植物产品进口效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政策含义并通过贸易潜力测算,可将东盟国家划分为观察区、重点区和核心区,有针对性加强与重点区国家的贸易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卿  陈绍充  
"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央确定的关乎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具有长期战略性的意义,为此,必须深入研究"红线"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核心内涵。因为决策的根本性在于国家粮食安全,所以应该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来思考。本文以耕地面积、人口数量、人均粮食占有量三大因素为切入点,在对国际国内的大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历史实际数据序列,通过定量研究,完成对中央决策正确性与重要性的严密论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海平  顾益康  胡豹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全新的形势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必须全面总结借鉴国内外粮食安全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购销市场化的粮食产业现代化新路子,致力于培育现代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强化粮食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国家对粮食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光强  
本文采用行为经济学的系统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战略的实现行为及相互关系。笔者认为,提出国家实施积极的粮食安全责任战略必须大力营造粮食安全责任的良好社会行为环境,努力发挥政府行为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充分利用市场行为的有效性和基础性,不断提高粮食安全责任的农户行为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推进粮食产区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蜀  刘健男  
2012年中国稻米进口量激增,创下了历史纪录。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中国稻米进口总量、各品种进口量及进口国别等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水稻丰收使得东南亚各国之间展开了稻米出口竞争,进而拉低了国际市场稻米出口价格,并继而大大低于国内价格是2012年中国稻米进口激增的根本原因。但从形势来看,国际稻米价格应不会长期在低位运行,中国稻米大量进口也不会长期持续。为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必须坚持口粮高度自给,同时应对饲料粮适度放开。此外,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FAO和WTO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结构,以保障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利对接,实现粮食安全。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保障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粮食行业结构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的现状,指出了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对粮食商品流通和粮食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粮食行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