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6)
2023(7886)
2022(6884)
2021(6457)
2020(5603)
2019(12817)
2018(12639)
2017(25058)
2016(13315)
2015(14796)
2014(14400)
2013(14114)
2012(12573)
2011(10785)
2010(10416)
2009(9287)
2008(8829)
2007(7332)
2006(6198)
2005(5289)
作者
(32509)
(27116)
(27084)
(26105)
(17201)
(13001)
(12412)
(10567)
(10415)
(9623)
(9363)
(9276)
(8671)
(8427)
(8362)
(8321)
(8191)
(7981)
(7879)
(7644)
(6634)
(6518)
(6420)
(6329)
(6250)
(6199)
(5856)
(5840)
(5384)
(5290)
学科
(50578)
经济(50519)
管理(38962)
(37493)
(30498)
企业(30498)
方法(26973)
数学(24724)
数学方法(24368)
(21866)
(21711)
税收(20275)
(20100)
(14307)
中国(12612)
(10762)
财务(10726)
财务管理(10704)
收入(10532)
业经(10284)
企业财务(10151)
农业(9786)
(9386)
地方(9246)
(8802)
贸易(8796)
(8588)
(7875)
技术(7797)
(7382)
机构
学院(169181)
大学(168996)
(73244)
经济(72000)
管理(70798)
理学(61907)
理学院(61392)
管理学(60442)
管理学院(60114)
研究(48359)
(40823)
中国(38169)
(32903)
财经(31279)
(28528)
科学(26821)
(25402)
中心(24606)
经济学(23622)
财经大学(23403)
业大(22046)
经济学院(21575)
(21324)
(21237)
北京(19848)
(19516)
(19454)
师范(19339)
经济管理(18938)
研究所(18723)
基金
项目(118752)
科学(95688)
基金(89523)
研究(88932)
(76402)
国家(75798)
科学基金(67610)
社会(59095)
社会科(56273)
社会科学(56259)
基金项目(47419)
(45063)
自然(42976)
自然科(42067)
自然科学(42056)
自然科学基金(41286)
教育(41145)
(37746)
资助(36316)
编号(35851)
成果(28167)
(27166)
重点(26022)
(25554)
国家社会(25483)
(24665)
教育部(24319)
人文(24098)
创新(23949)
(23710)
期刊
(71970)
经济(71970)
研究(53028)
(32623)
中国(27363)
管理(25290)
学报(21325)
科学(19696)
(17921)
大学(17481)
学学(16449)
技术(15899)
(15718)
(15417)
教育(14997)
财经(14611)
(14296)
金融(14296)
税务(13685)
(12454)
经济研究(11967)
农业(11870)
业经(11313)
问题(9958)
财会(9380)
理论(8494)
技术经济(8116)
统计(7993)
会计(7799)
实践(7743)
共检索到244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丁宝林  
在建造合同完成之前的期间,如何避免提前确认暂未收到工程进度款的工作量,做到不提前纳税呢?对于这一难题,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未收到工程进度款的工作量,参照《建造合同准则》第二十五条进行核算。从结果上看,是"暂时隐藏未收款的工作量中包含营业税费的合同毛利",也就是未收到工程款的工作量暂时不核算所得税义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志权  
根据建造合同准则,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和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根据合同涵盖范围的不同,建造合同可划分为单纯的施工合同(C)和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合同(EPC)等。本文以EPC总承包合同为例,对其收入确认时点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东欧  王珏瑜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中对收入、成本的确认方法主要有完工百分比法、工作量法、技术测量法等,其中完工百分比法运用较为普遍。本文拟对完工百分比法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建议建造合同收入、成本可以借鉴施工企业的验工计价法进行确认。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敏  谢萌  
自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发布新的审计报告准则以来,关键审计事项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准则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应就审计中发现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沟通。201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了新的审计报告准则,除了要求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披露之外,要求分批、分步在上市公司中有序推进,其中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A+H股公司)自2017年1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旻  
2017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后,《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不再执行。本文探讨收入准则修订后建造合同收入确认及减值计提的会计处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饶景丽  徐峥  
EPC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形式。近年来,大型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的越来越多。石油、电力、化工等大型项目,由于其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运作风险大、项目周期长、业务类别多,发包方更多地会选择EPC总承包模式。在原会计准则下,EPC合同收入的确认依据建造合同准则(以下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苏舒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以及金融体系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险业却滞后不前,与社会需求严重不符,主要表现在保险收入的确认上。目前,国内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险会计准则,本文在对国内外会计准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保险合同确认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我国会计保险事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农海沫  农晨  
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收。不同的经营方式对纳税环节、适用税率、甚至整体税负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做好纳税筹划,重在以变应变,从变化中寻求节税空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沛君  
财政部2017年7月发布的新收入会计准则中,关于建造合同的收入、成本,合同变更,预计损失的确认与计量,建造合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建造合同的收入可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在某一时点确认;新增了增量成本的概念,强调合同成本资本化是用于未来的履约义务;合同变更区分情况对收入进行调整;预计损失应首先对标的资产确认减值损失,超过资产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需要对履约情况进行更为全面的披露。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新收入准则可能对建造合同带来的重要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德明  李哲  
以我国软件业上市公司的两类长期业务作为长期劳务合同的代表,检验其收入确认政策和完工进度估计方法对于收入费用配比性所产生的影响。结论显示:一方面,选择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长期合同收入的软件企业,其收入费用配比性显著低于选择完全完工法确认长期合同的软件企业。另一方面,选择"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完工进度"的企业,收入费用配比性显著低于完工百分比法下其他两种方法。建议准则制定机构对"完工百分比法"收入确认政策和"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认完工进度"的会计估计方法予以规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朝琳  
2008年12月19日,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联合发布了《讨论稿:关于客户合同收入确认的初步意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志耕  
新审计准则已经实施一年多,但许多注册会计师对第1621号审计准则《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特殊考虑》(以下简称该准则)的理解和认识至今仍有很大偏颇,对此笔者有以下一些思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宗强  王珊珊  
自中石化集团公司集中核算系统推广上线以来,按照"一套账"设置和会计手册操作要求,工程板块执行建造合同核算,对钻井公司在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把握好"工程结算"与"收支确认"两条线。黄河钻井总公司根据会计手册操作要求,结合总公司核算实际,总结归纳了适合自身需求的会计核算流程。文章主要分析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蓝海燕  唐玉荣  兰海鹏  
关于是否开征碳税的论证由来已久,我国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启动碳税工作。文章基于国内外的碳税研究与实践,提出考虑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设计思想,依据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与环境治理成本数量关系,预测我国未来碳税水平。研究发现包含环境治理成本的碳税大体上与环保部确定的高税率接近,而从长期趋势来看,远远低于欧盟国家的碳税水平。因此,有必要在设计碳税时考虑环境治理成本,通过税收调节实现政府财税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红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