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0)
2023(9915)
2022(8605)
2021(8186)
2020(7159)
2019(16880)
2018(16767)
2017(33117)
2016(17639)
2015(20045)
2014(20224)
2013(19903)
2012(18359)
2011(16287)
2010(15965)
2009(15026)
2008(14744)
2007(13288)
2006(11091)
2005(9854)
作者
(49916)
(41910)
(41640)
(39905)
(26468)
(20124)
(19304)
(16393)
(15961)
(14849)
(14290)
(14084)
(13260)
(13055)
(12933)
(12933)
(12799)
(12437)
(12117)
(12062)
(10349)
(10149)
(10072)
(9638)
(9546)
(9543)
(9325)
(9194)
(8478)
(8225)
学科
(72029)
经济(71959)
管理(49677)
(49420)
(40203)
企业(40203)
方法(39763)
数学(36042)
数学方法(35614)
(20953)
银行(20807)
(19439)
(19425)
(19418)
(19417)
中国(16545)
(14578)
金融(14575)
业经(14385)
(13864)
贸易(13853)
(13477)
农业(13117)
(13045)
财务(13004)
(12976)
财务管理(12970)
地方(12531)
企业财务(12319)
(12103)
机构
大学(247397)
学院(246263)
(103838)
经济(101744)
管理(101363)
理学(87751)
理学院(86910)
管理学(85465)
管理学院(85007)
研究(75586)
中国(66973)
(50372)
(47623)
科学(45368)
(44451)
中心(39917)
财经(38886)
业大(37760)
(37033)
(36758)
(35338)
农业(35105)
研究所(33592)
经济学(32490)
北京(30689)
(29731)
经济学院(29693)
财经大学(29244)
(29166)
师范(28832)
基金
项目(169049)
科学(133830)
基金(125337)
研究(121016)
(108612)
国家(107768)
科学基金(93903)
社会(77642)
社会科(73797)
社会科学(73774)
基金项目(66899)
(65652)
自然(62252)
自然科(60847)
自然科学(60830)
自然科学基金(59753)
教育(56489)
(55236)
资助(51879)
编号(48977)
成果(38344)
(38340)
重点(37603)
(35356)
(35119)
科研(33483)
教育部(33254)
创新(33099)
人文(32477)
国家社会(32465)
期刊
(101951)
经济(101951)
研究(68681)
中国(41599)
(40451)
金融(40451)
(38420)
(38167)
学报(37159)
科学(34228)
管理(33630)
大学(28548)
学学(27211)
农业(23330)
技术(22280)
财经(19455)
教育(19138)
业经(16694)
(16479)
经济研究(16071)
理论(14235)
问题(14155)
实践(13178)
(13178)
统计(13149)
技术经济(12758)
(12612)
(11723)
(11685)
财会(11388)
共检索到355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耿修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焕成  温芳芳  
银行信贷是最主要的信贷形式,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良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银行可以通过信用信息共享来降低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坏账损失。因此,征信体系的出现是信贷市场成熟的标志,也是借贷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动态的博弈活动也会影响到信用信息共享的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政党  
从紧的货币政策是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需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信贷经营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分析政府信用主导下银行信贷经营的约束类型是研究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华书  徐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惠君  刘静  
文章使用2015—2017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从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账款周转率两个方面,分析了银行信贷与企业商业信用的关系,应收账款可以体现一个企业的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说明企业的市场前景发展良好。结果发现:一方面,企业短期内经营状况良好,企业的信用也会随之上升,说明银行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些企业的发展态势,从而考虑为其贷款,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应付账款体现了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的能力和其融资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上升,企业的银行融资能力会随之下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继红  李慧萍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及信用风险的充分披露是有效监管的基础。论文通过对我国风险披露制度演进和四家上市银行2000-2003年的信贷资产及信用风险披露情况的具体分析,揭示了信用风险披露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四家上市银行在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伟  万里洋  李爽  
新的经济周期下,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商业信用成为企业融资渠道的另一种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一定比例的替代关系,同时发现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等因素对企业的商业信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国金融体系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鹏程  
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非常重大,其披露的充分性影响到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及经营业绩的客观判断。鉴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参数、方法、假设的复杂性,如何合理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并考虑管理层叠加是合理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关键。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美欧主要银行在拨备覆盖率、拨贷比、信贷成本率及各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计提趋势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各银行在计提预期信用损失时所运用的模型以及在前瞻性信息预测和管理层叠加调整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规范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和披露,客观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本文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宏观情景预测和前瞻性信息实务运用的指导,规范管理层叠加的运用及退出机制,加强对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情况的监管检查,并制定预期信用损失审计监督指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范小云  董二磊  
本文将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和企业出口贸易纳入同一分析框架,选取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年-2009年持续经营的企业出口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后发现:银行信贷、商业信用与企业出口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出口;此外,从企业出口对于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的反馈效应来看,企业出口的增长也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最后,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尽管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归属于不同的融资途径,但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两者呈现较强的互补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仝自力  
本文在分析国外在信贷风险评估方法上创新、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内部评级的国际经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控制手段和管理框架上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一系列措施,以期为我国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纪宁  杨名  
文章针对国内外关于银行信贷客户选择评价方法研究存在的不足,将层次分析法(AHP)与密切值法(OVP)有机结合,构建了AHP-OVP评估模型,引入到银行信贷客户的选择中,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对银行信贷客户进行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银行信贷客户选择评价方法的一些缺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谢洁华  李成青  李础蓝  
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受其拖累,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经营普遍下滑。在此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潜在风险有所增加,威胁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使银行信贷经营面临严峻考验,并相应加大了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难度。为此,本文综合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在对A银行信贷客户点面结合进行快速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透析市场环境变化对银行信贷客户的影响,并特别关注了制造行业、外贸类客户的整体运行状态及潜在风险,据此提出应对当前形势的信贷政策和具体措施建议,希望有助于银行防范信贷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辉  
现代银行产品的营销策略已经从“以产品为中心”逐渐发展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层面,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信贷客户经理和企业间的“博弈”,在达到营销银行产品目的的同时使企业融资达到最优化。现代意义的客户经理不仅要熟悉原有的贷款操作流程,更多的是要扮演企业融资策划师的角色。本文试从银行信贷客户经理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有不同融资渠道成本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融资方案做出具体的情景分析,以揭示银行客户经理对各种融资渠道特征的了解和融资规划的最优化设计在信贷营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力求为银行信贷产品的营销提供一条新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庭强  何建敏  尹群耀  吴亚丽  
近年来,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国际组织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信用风险转移研究的基础上,从银行信贷行为视角对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特征、实现路径进行了评述分析,针对CRT市场上信用风险传染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三个主要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