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1)
- 2023(15233)
- 2022(13214)
- 2021(12621)
- 2020(10398)
- 2019(24312)
- 2018(23875)
- 2017(46013)
- 2016(24511)
- 2015(27768)
- 2014(27404)
- 2013(26924)
- 2012(24520)
- 2011(22065)
- 2010(21512)
- 2009(19560)
- 2008(18651)
- 2007(15594)
- 2006(13318)
- 2005(11376)
- 学科
- 济(101000)
- 经济(100891)
- 管理(68772)
- 业(63851)
- 企(52547)
- 企业(52547)
- 方法(48774)
- 数学(43235)
- 数学方法(42703)
- 中国(29439)
- 农(25240)
- 财(23071)
- 业经(21107)
- 学(20231)
- 贸(19787)
- 贸易(19779)
- 易(19277)
- 地方(19154)
- 农业(16822)
- 制(16064)
- 环境(15961)
- 理论(15726)
- 和(15541)
- 技术(15080)
- 务(14580)
- 财务(14507)
- 财务管理(14477)
- 企业财务(13713)
- 银(13640)
- 银行(13606)
- 机构
- 大学(346090)
- 学院(342040)
- 济(141618)
- 管理(139617)
- 经济(138795)
- 理学(122565)
- 理学院(121231)
- 管理学(119135)
- 管理学院(118525)
- 研究(114310)
- 中国(84370)
- 京(73414)
- 科学(70126)
- 财(60394)
- 所(54853)
- 中心(51577)
- 研究所(50708)
- 农(50658)
- 财经(50328)
- 业大(50164)
- 经(46250)
- 北京(46127)
- 江(45341)
- 范(45175)
- 师范(44777)
- 经济学(43477)
- 院(42175)
- 农业(39786)
- 经济学院(39355)
- 财经大学(38029)
- 基金
- 项目(245514)
- 科学(195058)
- 基金(181769)
- 研究(178592)
- 家(158220)
- 国家(157016)
- 科学基金(136336)
- 社会(114810)
- 社会科(108907)
- 社会科学(108880)
- 基金项目(96748)
- 省(92270)
- 自然(89086)
- 自然科(87097)
- 自然科学(87077)
- 自然科学基金(85499)
- 教育(81697)
- 划(78803)
- 资助(74579)
- 编号(71498)
- 成果(56327)
- 部(54997)
- 重点(54439)
- 发(51619)
- 创(50963)
- 国家社会(48141)
- 课题(48130)
- 教育部(47685)
- 创新(47635)
- 科研(47047)
- 期刊
- 济(142993)
- 经济(142993)
- 研究(98415)
- 中国(58141)
- 学报(52289)
- 科学(49634)
- 管理(49239)
- 农(44771)
- 财(43862)
- 大学(40411)
- 学学(37949)
- 教育(34757)
- 农业(31939)
- 技术(29539)
- 融(24289)
- 金融(24289)
- 经济研究(24079)
- 财经(23857)
- 业经(22498)
- 经(20420)
- 问题(20179)
- 图书(18643)
- 业(16851)
- 技术经济(16263)
- 科技(16233)
- 理论(16080)
- 资源(15688)
- 贸(15167)
- 版(15047)
- 现代(15016)
共检索到477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惠斌
在国内外城市功能网络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优势流、隶属度、枢纽度和引力模型等定量方法,分析中国城市功能网络格局属崭新研究视角。主要结论包括:①作为长三角和京津冀的首位城市,上海和北京两大全球性城市枢纽地位显著;②广州和深圳作为珠三角重要城市,具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的地位;③西部地区城市功能较分散,缺乏显著的首位城市,成都、重庆、西安和乌鲁木齐等地形成若干区域性枢纽;④受替代性交通模式影响,中部地区武汉等城市功能网络地位相对降低;⑤南京、杭州和福州等城市作为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地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枢纽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区首位城市影响;⑥人均GDP对客流城市功能联系有显著影响作用,城市规模对货流城市功能联系有显著影响,但航空距离影响则相对较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党亚茹 陈韦宏
在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政府将旅游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旅游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选取国家旅游局网站上公布的优秀旅游城市,运用平均路径长度、簇系数和度分布特征等网络指标,分析1998~2010年中国优秀城市中,通航城市所构成的通航旅游航空网络,及该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通航城市网络是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的复杂网络。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枢纽城市节点度最大而簇系数相对偏小,在连通性和客流量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鹿宇
基于中国180个地级市的航空客运数据,运用大数据方法、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揭示了全国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整体联系和局部联系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看,全国城市网络基本形成以"菱形结构"为核心的全国城市网络结构和以"倒三角结构"为核心的"一带一路"城市网络结构,并呈现出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轴辐式网络结构;(2)从整体联系看,全国航空客运联系按距离远近呈右偏态分布,但总体符合距离衰减特征,并呈现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分布结构,"一带一路"城市网络航空联系则主要集中在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区域;(3)从局部联系看,我国城市群呈现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核心的"一超多强"的结构,城市群尺度航空节点城市呈"扇形"核心—边缘结构,且城市群航空网络结构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全国尺度航空节点城市则呈"20∶34∶46"的核心—边缘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语冰 周莹莹
采用复杂网络研究的量化和图形化的方法对我国城市间航空客运网络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以机场所在城市为节点,城市间航空客运关系为边的网络模型,对我国2007年三种状态下的网络结构和节点结构特点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在我国平均1.185次中转可抵达网内任意两个通航城市,并已形成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中心的辐射全国的层次网络结构;除北京已形成绝对的连通和中介的优势外,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和昆明也具有较强节点优势,而乌鲁木齐、成都、西安等西部地区城市的连通和中介能力受条件限制优势仍未完全发挥,在东北和中部地区也尚未形成连通和中介优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鹏 周杰
根据统计数据挖掘思想提出了基于旅客订座记录的"初始需求"分解查找法。在分解查找过程中,同时考虑了机票预售阶段中的需求受截尾机理以及旅客短视型选择、策略型选择、取消预订和no-shows行为,并据此在舱位机票开放和关闭预订状态下,分别设计了历史真实"初始需求"与旅客初次购买首选"初始需求"量、取消预订量和no-shows量的关系算式。最后,使用模拟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一方面,所提分解查找法能有效避免现有方法对航空网络"初始需求"量的高估问题;另一方面,所提无约束估计关系算式能有效控制现有分解查找法对航空网络旅客真实"初始需求"量的估计不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坤友 曹有挥 魏鸿雁
选取空港的国内目的港数、国外目的港数、旅客运输量和飞行区等级4个变量,运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130个国内空港进行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从空港和航线两个方面探讨近12年来我国航空客运网络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类型的航空港在普遍发展的基础上表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区域枢纽空港和小型空港的增长速度高于平均水平,小型空港的增幅令人瞩目;枢纽空港稳居我国航空客运市场主导地位,中小型空港和小型空港的市场份额非常有限;支线空港—支线空港航线的客运量增长速度高于枢纽空港—支线空港航线和枢纽空港—枢纽空港航线,而航班频率表现出与之相反的变化趋势。最后探讨了我国航空客运网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空港 航线 客运网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豪 高祥 姚琦 彭庆
在乘客具有策略行为和品牌偏好时,为吸引乘客购买机票并提高航空公司收益,研究竞争环境下航空公司推行家庭计划的定价策略。利用Hotelling模型刻画乘客策略行为和品牌偏好,求得了供大于求和供小于求下两航空公司的均衡定价和收益,并探讨了家庭计划下的最优家庭组人数。研究表明,航空公司推行家庭计划能够缓解竞争带来的收益损失,同时也能提高乘客购票的家庭效用。最后,应用算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同时发现,家庭组人数将明显影响航空公司均衡收益。
关键词:
家庭计划 定价策略 策略行为 品牌偏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云茜 朱金福
航线网络规划是当前国内各大航空公司都在积极实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何一条航线都是由城市连接而成。确定网络中存在哪些城市,即节点,是网络规划的重要一步。这些城市的现状和未来都极大地影响航线的收益,进而影响整个航线网络的效益。文章采用多元统计中的一些方法对国内主要城市进行分析,对其航空运输业发展的潜力做了一定研究,对航空公司进行网络节点的选择提供一些有效帮助。
关键词:
城市经济指标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绍博 郭建科 罗小龙 顾宗倪
揭示高铁对中国航空客运市场影响的空间分异特征,对于针对性协调2种交通方式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运用标准差椭圆和交通综合效用分析方法,对中国中心城市高铁、航空客运市场实际发展现状及空间竞合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高铁、航空客运市场均形成以武汉为重心点的空间发展格局;与高铁客运市场相比,航空客运市场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与东西部中心城市相比,中部中心城市旅客出行选乘高铁的概率更高。②人均时间价值与高铁优势距呈反比,优势距的不同使各中心城市高铁、航空客运市场范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基于交通出行综合效用视角,中国大多数中心城市间的交往,航空出行依旧是最好的选择。③高铁对航空客运市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部大部分中心城市受影响最大,是协调高铁、航空发展的关键区域;西部地区受交通区位条件及高铁发展滞后的影响,中心城市间交往时飞机仍是旅客主要的出行方式,在航空主导优势区依旧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宗会明 黄言 胡佯佯
交通流作为城市间要素流的重要表征,已逐渐替代传统研究中的城市属性数据,被用于城市网络分析研究中。基于成渝城市群51个城市单元间的铁路、公路客流,从联系强度和节点等级两个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表明:(1)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呈现"双核、一轴、两带"布局,成渝、成绵乐、渝万客运专线以及沿江高速公路沿线成为高层级网络集中分布地带。(2)城市网络极化现象显著,成都市市区与重庆主城区辐射能力过强,高等级网络过于集中,次级城市网络发育不足。(3)公路运输仍是成渝城市群城市联系的基础运输方式,覆盖率高,而高铁动车对城市网络等级的提升作用明显,强于公路交通与普通列车。此外,行政要素依旧会对城市网络产生影响。
关键词:
客运流 城市联系 城市网络 成渝城市群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鹏 史雨青 单文轩 王晶晶
近年来突发事件的频发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应急物资配送网络的合理构建是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出一个抗风险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成本节约的基于航空系统的应急物资配送网络目标规划模型,优化应急物资配送中心布局以及应急配送网络的组织形式,并选取全国100个通用机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应急物资航空配送网络是以长春、乌鲁木齐、济南、成都、南昌为配送点的中心辐射式网络,且该网络布局形式的投入成本随应急反应时间的缩小而大幅上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莉 张晓全
城市间航空客运需求是航空公司航线网络布局时需要参考的重要信息。文章分析了影响城市间航空客运量的因素,建立了描述城市间航空客运量的半对数形式的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并使用我国2002年的352个城市对的横截面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间距离、机场旅客吞吐量、人口密度、邮政电信业务总量、人均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以及城市性质和GDP相比,与城市对航空客流有着更为密切的相关关系。文中所建立的城市对客运量的回归模型可以作为航空公司进行航线需求分析的基础。
关键词:
航空客运需求 横截面分析 计量经济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秀玲 张莉 胡国建 王斌
以企业并购数据构建企业网络,基于企业之间实际经济联系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结果表明:(1)由跨城市并购数据所构建的中国城市网络复杂程度急剧加深,但仍处于低水平-弱连结的分布态势。(2)城市节点遵从典型的长尾分布和幂律分布,“富人俱乐部”现象显著。城市分布格局经历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城市群四区组团的跳跃式分布格局到“大”字型带状分布格局再到“T”字型沿海沿江发展格局的演变,以胡焕庸线为界东西差异显著。此外,并购频次排名前30位的城市大部分为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一些经济强市。(3)列入研究范围的城市其表现类型初期往往为主并型或被并型,后期趋向均衡型发展,且网络中城市的表现类型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化。(4)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地区形成以三角结构为核心的城市网络菱形骨架格局逐渐得到夯实,城市网络由等级联系特征向等级性与空间近邻性并存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俊 甄峰 王春慧
近年来,中国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各种"流"的联系正在促使一个新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的形成。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文献和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全国主要金融服务业企业布局对中国城市网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的重要性有关,城市在网络中的连接率随城市的重要性下降而递减;中国城市网络具有区域特性,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两小"五个城市区域;北京、上海、深圳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共同构成了基于金融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的基本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海涛
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需要充分解读知识流作用于城市间关系的内在逻辑和空间表现,梳理和思考城市间知识流动网络的研究脉络、研究基础、可能贡献、面对难题和应对措施显得十分必要。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到如下主要观点:1知识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动力,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力会更加突显;把握城市网络研究新方向需要关注知识流这一新内容。2城市间知识流动具有明显的"社会—空间"双重属性,区别于基于交通联系的城市间"硬网络",属于"软网络"的一种;相关研究有助于激发对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的再思考和再建构。3由于国界对知识流的限制与促进作用,城市间知识流动网络需要强调空间尺度与知识流动的关系,有必要开展中国国家体制和政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研究。4城市间知识流动网络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创新空间的形成,可以为国内城市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实践。
关键词:
城市网络 知识流 流空间 文献综述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