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1)
- 2023(14835)
- 2022(13010)
- 2021(12188)
- 2020(10150)
- 2019(23333)
- 2018(23071)
- 2017(44686)
- 2016(24133)
- 2015(27292)
- 2014(27126)
- 2013(26647)
- 2012(24160)
- 2011(21630)
- 2010(21228)
- 2009(19150)
- 2008(18530)
- 2007(15621)
- 2006(13526)
- 2005(11353)
- 学科
- 济(97650)
- 经济(97552)
- 管理(71317)
- 业(64400)
- 企(54163)
- 企业(54163)
- 方法(47490)
- 数学(41721)
- 数学方法(41074)
- 农(24408)
- 财(24045)
- 中国(23940)
- 地方(22358)
- 学(21450)
- 业经(20771)
- 农业(16742)
- 理论(16406)
- 和(16340)
- 环境(16103)
- 务(15986)
- 财务(15912)
- 财务管理(15876)
- 贸(15478)
- 贸易(15470)
- 制(15225)
- 企业财务(15048)
- 易(14975)
- 技术(14738)
- 划(13643)
- 银(12611)
- 机构
- 大学(336861)
- 学院(335592)
- 管理(136731)
- 济(129037)
- 经济(126100)
- 理学(119578)
- 理学院(118221)
- 管理学(115822)
- 管理学院(115207)
- 研究(108972)
- 中国(79835)
- 京(71328)
- 科学(70469)
- 财(57473)
- 所(53584)
- 农(52192)
- 业大(51116)
- 中心(49922)
- 研究所(49378)
- 江(47653)
- 财经(47208)
- 范(45211)
- 师范(44797)
- 北京(44358)
- 经(43018)
- 农业(40965)
- 院(40951)
- 州(39019)
- 经济学(38253)
- 师范大学(36446)
- 基金
- 项目(241887)
- 科学(190895)
- 基金(176085)
- 研究(174768)
- 家(153974)
- 国家(152759)
- 科学基金(132164)
- 社会(109468)
- 社会科(103807)
- 社会科学(103778)
- 省(94438)
- 基金项目(93747)
- 自然(87802)
- 自然科(85686)
- 自然科学(85668)
- 自然科学基金(84072)
- 教育(80779)
- 划(80097)
- 资助(72634)
- 编号(71504)
- 成果(55929)
- 重点(54310)
- 部(52971)
- 发(51319)
- 创(49821)
- 课题(48499)
- 科研(46615)
- 创新(46515)
- 教育部(45243)
- 国家社会(45053)
- 期刊
- 济(132739)
- 经济(132739)
- 研究(93035)
- 中国(60301)
- 学报(54001)
- 科学(49831)
- 管理(48514)
- 农(45213)
- 财(43589)
- 大学(40623)
- 学学(38022)
- 教育(37347)
- 农业(31969)
- 技术(30761)
- 融(23636)
- 金融(23636)
- 业经(22093)
- 财经(21722)
- 经济研究(20819)
- 图书(19632)
- 经(18488)
- 资源(18081)
- 问题(17297)
- 业(16574)
- 科技(16398)
- 技术经济(16295)
- 统计(15949)
- 理论(15772)
- 版(15613)
- 实践(14637)
共检索到471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彤辉 邹文财 罗燕秋 罗伟成 顾腾 梁浩然 刘春杉 唐浩宇
划分均质区域是海洋资源资产清查实物量核算的重要内容,目前划分均质区域主要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划分结果相对粗放,与现阶段海洋开发利用、自然条件、海洋规划等现状符合度不高,也难以满足资产经济价值评估需求。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三角网的海洋均质区域划分方法。通过与海洋功能区划、海上风电规划、养殖用海规划等对比分析,结果相对海洋功能区划更加细化,且与自然条件、开发利用情况、用海规划等符合度更高,具有更好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期望可为海洋资源资产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渺希 唐子来
以地域间企业分支机构数据为基础,采用从理论引介到实证检验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的城市间企业网络,描述城市间的流量、网络的结节性等特征,并度量了区域多核心化的趋势,利用网络连接度对中心城的腹地范围进行划分。文章的主要创新性体现在:以企业为分析客体,从实证的角度完成了长三角区域连线、节点、面域的网络特征描述。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节点方面长三角区域呈现出明显极化的等级特征,地区间网络流量方面各地往上海流向非常明显,并具有多核化的趋势;腹地方面,大多数中心城的腹地与其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边界不一致,上海、杭州和南京属于区域网络的极核,其腹地均超过了行政区划的范围。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 网络 腹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鹏 田宛鑫 王欣宇
随着国家海洋开发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在进行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过程中,如何不断提高离任审计质量,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和有效,是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熵权法对审计指标赋值,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行政执法水平和海洋环境治理水平的发展,提升了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研究完善了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光 王国力 刘锴 杜鹏 刘桂春 许淑婷
在分析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海洋经济类型区划分问题。在分析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特征时,应用了变差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锡尔(Theil)系数以及三轴图方法,并应用图表反映中国各个海洋产业时空差异特征。在进行海洋经济类型区划分时,根据有关经济区划分的理论依据,并应用了主成分分析和丰裕度指数两种方法,确定海洋经济类型区划分的指标,从而划分出Ⅰ级类型:高丰裕度指数、强实力水平具优势海洋经济类型区;Ⅱ级类型:中丰裕度指数、中实力水平具强势海洋经济类型区、Ⅲ级类型:弱丰裕度指数、低实力水平具潜势海洋经济类型区。在各级海洋经济类型区内,还划分了低一级的海洋经济类型区。论文最后提出第Ⅰ、Ⅱ、Ⅲ级海洋经济类型区具有的主导特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熊瑛 郑元甲 汤建华 仲霞铭 杨健 崔正贺 吴磊
综述了标记重捕法、渔获量分析法、寄生虫标记法、形态表型量度特征法、分子生物学法、钙质结构元素指纹法等6种方法在海洋鱼类种群划分上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各自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并以我国重要经济鱼类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例,归纳了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应用上述方法开展小黄鱼种群研究的脉络,剖析了我国近海小黄鱼种群(特别是黄海南部种群)划分存在较大分歧的现状。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研究效果,指出基于钙质组织中元素指纹的方法在鱼类种群判别研究中将具有更大优势。最后,展望了海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郝成元 吴绍洪 李双成
区域分异研究是人们对地理环境认知深度和自然地理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划定分区界线就成为一项迫切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尤其是在气候复杂、地貌多样的我国西南高原、山地组合区。云南省南部地区由于多季风系统和大地形作用的影响,气候复杂多样。雨季,温暖湿润的西南夏季风给研究区西部带来大量降水,东部雨量少;干季,整个研究区主要在西风南支急流控制之下,天气晴朗、少雨,同时也使得植被种类及盖度差别较大。基于研究区30个气象台站的海拔高度、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风速、活动积温、潜在蒸散以及MODIS-EVI等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非线性分类器,即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对所有气象台站进行了聚类研究。结果显示,哀牢山成为阻挡北来冷空气进入西南山地的屏障,是我国冬季东北风和夏季西南风的分界线,因此也成为研究区东、西两类气候的分界线。SOFM网络应用于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的生态地理区域分异研究,基本能反映不同区域之间界线两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能够揭示一个由量变到质量过程的连续性,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鹏 王欣宇 田宛鑫
将单一经济责任审计向经济建设责任与生态建设责任两种责任审计拓展,是新时期审计职能的拓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评价和监督职责。以A省为研究区,引入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构建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赋值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领导干部海洋资源资产进行离任审计评价,丰富海洋资源审计的研究方法,验证海洋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关键词:
海洋资源 离任审计 治理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飞星
海水资源的"公共"性质使海域管理存在"产权悖论",在既定资源面前生产者采取单个决策尽量增产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在既定时间内不顾生产周期盲目加大海产品输出,超越了海洋环境的承载力。这种对海洋产业掠夺式的生产,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减损了海洋环境的生态价值,海洋资源正处于日益枯竭的状态。解决这个悖论的方法是政府介入和实施海洋产业战略规划。
关键词:
生态价值 产权悖论 战略规划 产业均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象 孙玉美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产业在全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海洋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长三角地区在发展海洋产业过程中,各自为政,无序发展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形成协调发展,没有形成联动效应。文章在对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联动发展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等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五种支柱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联动理论 海洋产业 长三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象 刘宝东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剖析长三角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从而选取相应指标构建区域海洋经济的评价体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应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建立海洋经济强势区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毅
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制度产生以来,相邻或相向沿海国的海域划界特别是其彼此的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与大陆架应统一还是分别划界问题之重要性日益凸显。独具特色的澳巴海域划界条约采用的划界方法,对中日关于东海海域划界冲突立场之协调富有借鉴意义,在东海中日争议海域,可以通过就大陆架和上覆水域分别划定界线并设立适当联合开发区来解决争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栾贵勤 黄敬跃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群,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更是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本文将利用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17个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出1999年到2009年长三角城市群梯度格局的演变进程,确定城市群增长极的核心与外围,为更好地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定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长三角 中心城市 核心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建科 董梦如 郑苗壮 韩增林
随着海洋资源经济潜力及战略价值的不断提升,国际海域尤其是公海保护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逐渐成为海洋国家关注的焦点。从地缘经济视角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国际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在对国际海域经济活动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国际海洋资源战略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首先,依据国际海洋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形态,将国际海域经济活动划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类。各类经济活动的开展除受海洋生态环境、海域自然条件和国际规则、国家战略与地缘关系等因素外,还受到具体的技术瓶颈、装备保障和交通成本等多方面的制约。其次,从商品的价值属性出发,提出国际海洋资源战略价值所具有的三个属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地缘属性,进而从自然价值、需求程度和可获得性三方面构建了国际海洋资源战略价值评估的三维空间概念模型,并运用海域承载力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边界与阈值。再次,以油气开采、海上航行及渔业捕捞为典型代表,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集成生产函数、需求函数等计量模型,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际海洋资源战略价值评估技术方法。最后,结合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战略需求,提出我国加快国际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仇荣山 殷伟 韩立民
文章运用AHP-EW组合权重优化模型,测算2008—2018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全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以及沿海11个省份等不同层次空间尺度为视角,全面描述我国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我国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小幅扩大的态势。(2)研究期内我国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创新和开放维度差异显著,呈两极分化现象,其余3个维度地区间发展相对较为均衡。(3)依据系统聚类分析原理,进一步将沿海11个省份按梯队划分成引领型(上海、广东)、短板型(天津、山东、江苏)、追赶型(浙江、辽宁、福建、海南)和落后型(广西、河北)4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类型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其友 唐华俊
进入 8 0年代 ,农业基本资源非农化进程加剧 ,水土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将是我国 2 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面临的根本制约因素。本文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应用主成份等系统分析方法构建资源与环境分区指标体系 ,聚类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完成了我国农业基本资源与环境区域划分 ,并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