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5)
- 2023(14662)
- 2022(12474)
- 2021(11563)
- 2020(9490)
- 2019(21790)
- 2018(21382)
- 2017(40829)
- 2016(21644)
- 2015(24101)
- 2014(23858)
- 2013(23395)
- 2012(21639)
- 2011(19614)
- 2010(19615)
- 2009(17923)
- 2008(17463)
- 2007(15286)
- 2006(13415)
- 2005(12429)
- 学科
- 济(94385)
- 经济(94246)
- 管理(65311)
- 业(63316)
- 企(50432)
- 企业(50432)
- 方法(36925)
- 数学(31288)
- 数学方法(30888)
- 农(28404)
- 中国(27149)
- 地方(24378)
- 财(24344)
- 业经(23053)
- 制(20879)
- 农业(19841)
- 学(18047)
- 贸(16126)
- 银(16115)
- 贸易(16110)
- 银行(16085)
- 融(16024)
- 金融(16020)
- 易(15555)
- 行(15501)
- 环境(15287)
- 理论(14752)
- 体(14691)
- 技术(14516)
- 和(14420)
- 机构
- 学院(305622)
- 大学(304295)
- 济(128715)
- 经济(126159)
- 管理(118382)
- 研究(104070)
- 理学(101379)
- 理学院(100287)
- 管理学(98645)
- 管理学院(98061)
- 中国(79676)
- 京(64076)
- 财(62103)
- 科学(61350)
- 所(50798)
- 农(48465)
- 财经(48286)
- 中心(48143)
- 江(46532)
- 研究所(45686)
- 经(43865)
- 业大(43072)
- 范(40431)
- 北京(40181)
- 师范(40028)
- 经济学(39954)
- 院(38306)
- 农业(37143)
- 州(36821)
- 财经大学(35973)
- 基金
- 项目(205481)
- 科学(163831)
- 研究(152705)
- 基金(150114)
- 家(130003)
- 国家(128903)
- 科学基金(111897)
- 社会(99291)
- 社会科(94147)
- 社会科学(94131)
- 省(80618)
- 基金项目(79210)
- 自然(70804)
- 教育(70096)
- 自然科(69079)
- 自然科学(69061)
- 自然科学基金(67785)
- 划(67444)
- 编号(61239)
- 资助(60260)
- 成果(49413)
- 发(48470)
- 重点(46745)
- 部(45817)
- 创(43637)
- 课题(42810)
- 制(42215)
- 国家社会(41533)
- 创新(40874)
- 教育部(39815)
- 期刊
- 济(147861)
- 经济(147861)
- 研究(92429)
- 中国(64341)
- 财(48755)
- 管理(46536)
- 农(45694)
- 学报(44327)
- 科学(43001)
- 大学(35233)
- 教育(33791)
- 学学(33303)
- 农业(30685)
- 融(30516)
- 金融(30516)
- 技术(27700)
- 业经(25133)
- 财经(24427)
- 经济研究(22752)
- 经(21052)
- 问题(19545)
- 业(15702)
- 技术经济(14422)
- 贸(14409)
- 科技(14176)
- 版(14098)
- 现代(13865)
- 理论(13864)
- 资源(13433)
- 商业(13417)
共检索到464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寻舸
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是当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阐释自组织理论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自我发展机制基础上,以武陵山片区为例,从区域学习机制、内生增长机制、协同发展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等角度,分析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自我发展机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多层次区域学习机制,大力培育区域内生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区域发展主体和要素的协同机制,强化区域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机制创新,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璐琳
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边境邻近地区,包括湖南、湖北、重庆、贵州4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约为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45万人,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武陵地区总人口的48.9%,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志标 李丹丹
[目的]分析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现状,对旅游扶贫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提高区域旅游扶贫效果提供参考,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武陵山片区县域的相关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LINGO编程测算了各个县域旅游扶贫效率和相对有效性,之后进行了投影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武陵山片区整体的旅游扶贫效率为0.550,处于中等水平;对于黔江区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来说模型的最优解为1,这表明黔江区和务川县是DEA有效的,同时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其他县域模型的最优解均小于1,为非DEA有效;相对于现有的产出指标水平, 2016年武陵山片区大部分县域旅游业的投入冗余额均小于0。[结论]武陵山片区县域的旅游扶贫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县域旅游业处于投入过量阶段。应提高资源配置合理化程度,因地制宜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加强旅游扶贫与市场需求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合理有效的旅游扶贫链,使旅游能够真正成为群众脱贫的利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智彬 刘青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战略选择,需要配套的教育扶贫方案,定向农村职业教育是服务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基于定位培养人群、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以及管理模式,确立发展面向精准扶贫战略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思路。通过加大投入、构建区域政府推进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统筹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多方联动,建立完善区域内职业院校跨区域帮扶合作机制,建设师资队伍,推进服务"精准扶贫"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定向农村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德艾
电商人才短缺掣肘着电商扶贫在武陵山片区的成效。面对武陵山片区职业教育现有的条件与制度、布局与认知的障碍,需要通过精准识别、精准运行和精准监管,利用职业教育在职业培养、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上的功能优势,培养电商人才,实现满足市场需求、完成政策要求、回应实践诉求的目标,以提升武陵山片区电商精准扶贫效能。同时,应从师资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三个维度为职业教育电商精准扶贫提供保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电商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花弘毅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罗霄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中央出台了系列金融扶贫政策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本文对2010~2014年罗霄山片区和全国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片区金融支持经济增长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原因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传导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扶贫开发 罗霄山片区 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龙
[目的]贫困问题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旅游扶贫可以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作用,探讨旅游扶贫的效应对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利用统计分析法对相关年鉴和国民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利用扶贫效应评价指标和指数模型,对其扶贫效应进行评价。[结果]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效应以及总体的扶贫效应的隶属度值分别为0.290、0.506、0.254和0.331,分别对应一般、很强、较强和很强,整体上说明旅游扶贫在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效应很明显。同时根据最终评分可以看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效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结论]以继续推进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为目标,加强该片区内经济效应的建设,完善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发展进而加快脱贫步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伟林 陶聪冲
[目的]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依据当地贫困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其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环境绩效,以客观评价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方法]采用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利用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课题组在重庆武陵山片区所获得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绩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有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旅游扶贫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65%的受访者认为加快了脱贫致富和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有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近80%的受访者表示环境卫生得到改善。但是,也有50%的受访者认为存在飞地效应,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造成生活成本上升,有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拉大了贫富差距。[结论]旅游扶贫对增加西南民族地区贫困农户收入有显著效应,生活及卫生环境得以较大改善,但也存在生活成本上升、飞地效应及贫富差距拉大等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伟林 陶聪冲
[目的]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依据当地贫困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其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环境绩效,以客观评价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方法]采用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利用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课题组在重庆武陵山片区所获得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绩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有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旅游扶贫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65%的受访者认为加快了脱贫致富和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有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近80%的受访者表示环境卫生得到改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志红
随着中国贫困标准线的提高,贫困发生的因素更加复杂多样化。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受自然环境、资本投入、个人能力和社会制度等综合多维因素影响。因此,贫困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救济式扶贫。由此建议:通过促进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渐用发展式扶贫最终取代救济式扶贫;综合考量贫困发生原因,多方面实施扶贫工程;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确保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凯 林惠 甘畅 邓楚雄
采用SBM模型和熵权TOPSIS分别测算武陵山片区42个国家级贫困县2010—2016年旅游扶贫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度模型探析旅游扶贫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在小幅度波动中稳步上升,但各国家级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差异显著。②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综合指数较低,经济增速缓慢,区域差异显著。③研究期内,旅游扶贫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较高且呈持续上升态势,二者处于良性协调发展状态;旅游扶贫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双向正相关关系,相较于旅游扶贫效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区域经济水平的增长对提升旅游扶贫效率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娟
2009年我国执行新的扶贫标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这引发了我国扶贫战略、扶贫对象、扶贫出发点和扶贫任务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新阶段。该文认为应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突出扶贫对象瞄准,突出扶贫产业集群化发展,突出"大扶贫"格局,突出完善金融性扶贫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关键词:
扶贫标准 上调 扶贫开发机制 大扶贫格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段爱明
武陵山片区内经济落后和金融弱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发展基础差、产业缺乏、自身改革滞后及外部政策支持不足等造成经济落后,经济对金融的支撑基础弱、地方特色性金融发展不足,导致了金融弱化。要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形成切合地方实际的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议政策方面实行倾斜措施,市场方面改善片区金融体系等,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的效率,更好支持和对接片区发展及扶贫攻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世夫 郑海霞 徐莎莎
[目的]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直接决定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方法]文章以茶叶、蔬菜代表武陵山片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扶贫产业,利用集中度指数、扩张弹性系数、单位面积的产值能力和产量能力以及单位产量的产值能力等指标进行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十一五"期间以来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位逐渐提高、规模扩张优势显著、规模收益递增、投入规模扩张率高于产出规模扩张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比较经济效率差距持续扩大。[结论]扶贫产业亟待根据产业发展的生态化、集聚化和融合化等趋势,在规模扩张中强化特色产品的品质建设和效率优势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完善产业化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提高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率和致富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