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82)
- 2023(22176)
- 2022(18705)
- 2021(17374)
- 2020(14489)
- 2019(33037)
- 2018(32606)
- 2017(62485)
- 2016(33651)
- 2015(37749)
- 2014(37520)
- 2013(37218)
- 2012(34518)
- 2011(31082)
- 2010(31462)
- 2009(29399)
- 2008(28443)
- 2007(25363)
- 2006(22619)
- 2005(20301)
- 学科
- 济(143319)
- 经济(143160)
- 业(113090)
- 管理(101310)
- 企(93218)
- 企业(93218)
- 方法(59518)
- 农(52173)
- 数学(47845)
- 数学方法(47227)
- 中国(42006)
- 业经(40254)
- 财(38093)
- 农业(35000)
- 地方(34253)
- 制(29413)
- 融(29397)
- 金融(29394)
- 银(28660)
- 学(28644)
- 银行(28605)
- 行(27593)
- 理论(26516)
- 务(25535)
- 财务(25452)
- 财务管理(25412)
- 贸(24718)
- 贸易(24695)
- 技术(24499)
- 企业财务(24076)
- 机构
- 学院(480278)
- 大学(475725)
- 济(194479)
- 经济(190277)
- 管理(189352)
- 理学(162357)
- 研究(160908)
- 理学院(160554)
- 管理学(157840)
- 管理学院(156950)
- 中国(126689)
- 京(101765)
- 科学(98555)
- 财(89894)
- 农(86689)
- 所(80554)
- 中心(74822)
- 江(73842)
- 研究所(72902)
- 业大(72136)
- 财经(71124)
- 农业(66828)
- 经(64634)
- 北京(64042)
- 范(64037)
- 师范(63417)
- 州(59505)
- 院(58226)
- 经济学(58026)
- 财经大学(52465)
- 基金
- 项目(319923)
- 科学(252230)
- 研究(236220)
- 基金(231033)
- 家(200612)
- 国家(198803)
- 科学基金(171512)
- 社会(149937)
- 社会科(141879)
- 社会科学(141840)
- 省(126880)
- 基金项目(122522)
- 自然(110216)
- 自然科(107612)
- 自然科学(107586)
- 教育(107532)
- 自然科学基金(105661)
- 划(104896)
- 编号(97159)
- 资助(94282)
- 成果(78296)
- 重点(71437)
- 发(71312)
- 部(69913)
- 创(67509)
- 课题(66724)
- 创新(62572)
- 国家社会(61485)
- 科研(60402)
- 教育部(59866)
- 期刊
- 济(224359)
- 经济(224359)
- 研究(141191)
- 中国(97716)
- 农(83413)
- 学报(73683)
- 管理(72383)
- 财(70421)
- 科学(69636)
- 大学(56887)
- 农业(56407)
- 学学(53717)
- 教育(53047)
- 融(52554)
- 金融(52554)
- 技术(43288)
- 业经(41012)
- 财经(34970)
- 经济研究(33094)
- 经(30178)
- 问题(30033)
- 业(29861)
- 技术经济(24245)
- 图书(23694)
- 版(23367)
- 科技(22632)
- 现代(22532)
- 商业(21876)
- 理论(21753)
- 资源(21543)
共检索到729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产业融合则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产业优化的有效手段。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之一的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为例,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特征和作用机理;从内部系统融合、外部系统延伸和空间系统拓展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产业融合的建设途径;最后,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社区营建等视角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产业融合的条件保障;研究结果将为案例区和其他类似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重要参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杨家蕊 廖柳文 窦银娣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为例,根据人居环境的概念内涵,将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居环境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即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人工支撑环境,并构建了9个要素层和37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紫鹊界梯田人居环境的可感知性为0.79,属于较好水平,但3个子系统的可感知性存在较大差别,感知度最高的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达到了较好水平,其次是社会文化环境系统,总体感知水平一般,人工支撑环境系统可感知性最低,部分项目可感知性达到较差级别。根据人居环境感知结果,提出了若干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案例区和其他类似文化遗产地的人居环境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丁蕾 邢彩英 张灿强 刘沛林 窦银娣
基于湖南省紫鹊界当地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Scheaffer抽样法及二元Logit模型,对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支付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71.76%的居民支付意愿较高,支付额度的峰值在1~100元,居民支付意愿与自身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与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认知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性别、户籍不相关,居民不愿意支付的原因有收入低、认为遗产保护是国家的事情、担心资金不能用于遗产保护。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时少华 孙业红
遗产地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纠纷与冲突问题是阻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寻找疏解利益纠纷与冲突的策略,对于遗产地旅游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本文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例,建立了Markov随机图模型和高阶随机图模型,运用MCMC方法对两个模型参数进行模拟估计,并以样本标准误差和t统计值来判断模型参数达到聚敛的程度,以期寻找最优的估计模型。通过数据分析,高阶模型的聚敛情况要好于Markov模型,因此,最终选择高阶模型。依据高阶模型的网络核心—边缘趋势、重叠传递性趋势或凝聚子群趋势、受中间人控制或协调趋势参数估计结论,提出了利益网络治理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时少华 孙业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时少华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隶属网络分析方法,在确定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两个旅游村落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参与事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访谈法、媒体报道和文献资料等方式收集网络数据,建立隶属参与关系网络,通过紧密度、互惠性、核心边缘、传递性、中间人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永勋 李燕琴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依托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农业文化遗产日渐式微,但随着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及居民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然而,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遗产,由于各种内部性和外部性因素,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仍然面临挑战,如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产业转型下传统农业文化知识的传承危机等~(1)。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时少华 孙业红
遗产地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纠纷问题一直困扰着决策者,成为阻碍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例,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利益集团进行了网络凝聚性、关联性、互惠性、传递性、等级性和代理性指标分析,并提出5条建议:一是提升哈尼梯田利益关系由弱利益关系转变为强利益关系,改变利益集团间存在着的核心边缘利益关系格局;二是进一步加强各利益集团内部及之间的关联性;三要充分利用哈尼梯田利益网络高互惠性、高传递性特征,加强以企业和政府机构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最 闵庆文 刘沛林
农业文化遗产形成了合理的农业景观和生产系统,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识别其文化景观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当前尚缺乏有效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景观特征识别方法,文章借鉴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概念,以中国南方的紫鹊界梯田、上堡梯田和联合梯田为案例,探索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识别范畴、依据、指标和方法等理论问题,系统地总结了前述案例的主体基因特征、附着基因特征和相似性基因特征。研究表明,引入文化景观基因分析方法,有望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景观特征分析方法体系,理解不同农业文化遗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勋 闵庆文 徐明 李先德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农村衰落已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2015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引起了众多学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但相关研究多以理论探讨为主。农业文化遗产地作为一个以遗产保护为前提的特殊农村地区,如何推动一二三产业(下称"三产")融合发展,如何量化"三产"融合度,研究尚待深入。基于对农业文化遗产特点、资源特征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并构建了由产业融合度与劳动力融合度组成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度评价方法体系及具体核算方法。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十大片区所在的8个乡镇为对象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度分项指数间越均衡则产业融合度越高;各乡镇分项指数和产业融合度的数值皆很小,有巨大的"三产"融合发展空间;新街镇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融合度领先,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的产业融合与劳动力融合有较高的正相关性(r=0.67),显著水平在10%以下(P=0.069<0.1)。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在本地就业,对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文武 刘沛林 周伊萌 何清华 韩青 舒慧勤
以作为典型南方稻作梯田的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梯田区居民点、河流、道路、林地、耕地等信息,获得了梯田区居民点分布格局,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并结合地形数据,分析了坡度、坡向、河流、耕地分布、城镇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对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坡度、河流、距耕地距离、距城镇距离、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居民点的分布影响显著,居民点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平缓地区,沿河流、道路分布明显,且距城镇距离越近,居民点分布越多越集中。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明明 杨伦 何思源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社区依托当地的资源、气候和地形等条件创造并世代传承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1)。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社区粘性的活态复合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不仅维系了当地自然生态的平衡,也支撑了当地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2)。遗产地社区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实践者和精神载体,既是遗产当代实践和代际传承的实施主体,也是保护对象,是农业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3)。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勋 刘某承 闵庆文 袁正 李静 樊淼
高效农业技术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粮食产量增长,但同时也带来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传统农业文化逐渐消失等负面效应。哈尼梯田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具有生态价值、农业生产价值和景观价值等多重价值,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意义重大。通过有机生产提高稻谷价格的方式,推动农民继续种植水稻,可以达到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的目的。然而,从非有机到有机生产有一个转换期,这期间稻谷无法以有机产品的价格出售,所以,政府须给予一定的价格补偿才可保证农民利益和生产的持续性。论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获取哈尼梯田地区农户有机转换期种植投入产出状况和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状况,以及现代规模生产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霍晓萍
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广西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既能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也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本文以动力要素-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竞争优势为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发展逻辑,以广西各地的本地经济行为对环境的依赖性,即根植性所蕴含的丰富资源要素为基础,构建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缺一不可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动力机制系统,提出基于自组织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关键词:
自组织 农业 文化创意 发展模式 广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民 邹宏霞 易倩倩 周琴
文章构建了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估体系和市场吸引力—承载力评估模型,并以湖南紫鹊界梯田为例,通过专家和游客问卷调查与评估打分得出其旅游资源潜力级别为:市场吸引力高,承载力中高,适合旅游开发。同时也发现其存在着资源较单一、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农耕体验活动少、可进入性差、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参与性不强、知名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本研究可为紫鹊界及其它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评估 紫鹊界梯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