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2)
2023(10463)
2022(8798)
2021(8128)
2020(7128)
2019(16417)
2018(16260)
2017(31922)
2016(17095)
2015(19389)
2014(19421)
2013(19218)
2012(17668)
2011(15807)
2010(15371)
2009(14151)
2008(13898)
2007(12321)
2006(10041)
2005(8558)
作者
(48975)
(41247)
(41025)
(39137)
(25805)
(19681)
(18913)
(16309)
(15479)
(14424)
(13837)
(13628)
(12957)
(12877)
(12794)
(12672)
(12554)
(12253)
(11768)
(11649)
(10222)
(10108)
(9857)
(9355)
(9340)
(9257)
(9020)
(8990)
(8316)
(8293)
学科
(76961)
经济(76892)
(48578)
管理(48381)
(39490)
企业(39490)
方法(39335)
数学(35391)
数学方法(34976)
(20213)
(18355)
中国(16757)
业经(16561)
地方(15306)
(13775)
(13400)
贸易(13398)
农业(13287)
(12994)
(12040)
财务(11999)
财务管理(11969)
产业(11959)
技术(11809)
(11690)
企业财务(11336)
(11170)
环境(10790)
理论(10270)
(9488)
机构
学院(246226)
大学(244671)
(104077)
经济(102148)
管理(99511)
理学(87242)
理学院(86386)
管理学(84889)
管理学院(84437)
研究(76436)
中国(56137)
(49847)
科学(47990)
(44457)
(41853)
业大(38848)
(37415)
中心(37098)
财经(36762)
(35136)
研究所(34410)
(33367)
农业(33299)
经济学(32481)
北京(30155)
(29917)
经济学院(29739)
师范(29576)
(27835)
经济管理(27780)
基金
项目(173252)
科学(137028)
基金(126710)
研究(124019)
(110382)
国家(109513)
科学基金(94925)
社会(79576)
社会科(75738)
社会科学(75718)
(68911)
基金项目(67830)
自然(62457)
自然科(60886)
自然科学(60866)
自然科学基金(59772)
(57415)
教育(57047)
资助(51804)
编号(49762)
重点(38948)
(38412)
成果(38195)
(38040)
(36816)
创新(34441)
科研(33806)
课题(33284)
国家社会(33188)
教育部(32999)
期刊
(104143)
经济(104143)
研究(62525)
中国(39303)
学报(38152)
(36889)
(35497)
科学(35262)
管理(34073)
大学(29204)
学学(27969)
农业(25358)
技术(23055)
教育(19159)
业经(18543)
财经(17841)
(17403)
金融(17403)
经济研究(16901)
(15416)
问题(14727)
(13731)
统计(13389)
技术经济(13298)
(12239)
商业(11986)
(11983)
理论(11534)
科技(11404)
决策(11122)
共检索到334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时悦  李秉龙  
自然禀赋的区域差异是影响肉羊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对肉羊产业区位的选择、载畜量的上限、肉羊产业集聚的时空结构及对屠宰加工等环节的吸引力等方面。实证分析表明,肉羊产业在大农区和大牧区的集聚程度较高。伴随着肉羊产业集聚程度的逐渐提高,全国几大牧区的牧草地资源却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集聚本身,而在于促进肉羊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石自忠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肉羊优势产区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新疆五个地区2000-2014年仔畜价格、精饲料价格、肉羊出栏价格、羊肉集市价格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基于P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产业链价格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肉羊产业链上中下游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肉羊价格由消费到生产的逆产业链方向传导更为显著,上中游价格对下游价格反应灵敏;肉羊产业链各阶段价格受其他变量冲击的影响,波动持续时间长,一般为2年,仔畜价格波动持续时间为1年;肉羊出栏价格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较为突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莉  王明利  
研究我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对肉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gri benchmark全球典型养殖户等数据为支撑,对中国肉羊成本收益进行综合的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国肉羊生产高成本低收益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导致的非要素成本比例过高;另一方面,是过高的仔畜成本,结构比例不合理的机械费、医疗费、饲料费等因素。基于此,本文从成本收益视角,采用RCA等测度指标进行测算,并利用静态短面板数据对我国肉羊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得出结论:中国肉羊国际竞争力仍处于弱势地位的关键因素为仔畜费所代表的生产要素水平以及土地成本所代表的资源禀赋水平。最后,提出提高我国肉羊竞争力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存振  肖海峰  
采用Logistic模型、空间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指数、重心模型等对我国肉羊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肉羊产业在经历了1961-1990年的缓慢积累期、1991-2000年的加速成长期和2001-2010年的快速增长期后已经于2011年进入成熟稳定期;我国肉羊产业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同时存在较大的区域集聚差异,且随时间推移不断波动;牧区的内蒙古、新疆和农区的山东、河北、四川等几省是我国肉羊产业主产区,近年来有向粮草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集聚的态势,东南沿海二、三产业发达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赵紫光  卢全晟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肉羊产业3种养殖模式的资源要素需求特点,探讨不同养殖模式的成本差异,实现畜牧业有限资源约束下的肉羊养殖模式选择与布局优化。[方法]以2005—2015年新疆肉羊养殖数据与分布状况为基础,梳理放牧、半舍饲、舍饲三大主要养殖模式在资源条件、投资与设施、繁育技术、育肥技术、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特点,对比分析3种养殖模式的成本差异。[结果](1)放牧模式对天然草场资源和疫病防控的要求最高;舍饲模式对饲料、繁殖技术、育肥技术、管理技术等要求较高;半舍饲的各种要求介于放牧与舍饲之间。(2) 3种养殖模式中,舍饲模式成本最低,放牧模式产品品质最高。[结论]新疆肉羊产业发展资源丰富多样,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肉羊养殖模式,注重肉羊生产的科学性,加强政策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优化肉羊产业养殖模式布局,提升新疆肉羊产业发展水平,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效增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宏辉  徐光艳  
研究肉羊的生产效率对解决我国羊肉供给紧缺,缓解市场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肉羊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补的DEA-Malmqusit指数法和SFA随机前沿分析法,对2009-2017年新疆肉羊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肉羊产业整体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各地区生产效率变化及各分解指数差异明显,生产要素投入中幼畜价格和饲料成本均对生产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配种费和死亡损失费与效率损失有较强相关关系。因此,通过因地制宜进行规模化养殖,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优化饲料等各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提高新疆肉羊生产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关键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芳  何忠伟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就肉羊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质量与安全、生产要素和辅助产业及政府的作用等因素对肉羊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肉羊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质量与安全、生产要素和辅助产业尤其政府的扶持力度等成为影响中国肉羊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士权  常倩  李秉龙  
本文在分析世界和中国肉羊生产与羊肉及其制品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影响。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肉羊产业最大的影响来自新西兰与澳大利亚质优价廉的羊肉产品,但中国羊肉消费应基于国内生产,国际市场只能作为补充。增加从两国羊肉进口可以弥补国内生产不足,但过低的价格进口会对难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牧民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应该通过产业扶持等相关政策,促进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前路  乔娟  李秉龙  
为探究家庭禀赋与外出务工因素对牧民养殖技术需求的影响,依据西藏那曲地区和日喀则市885份入户调查数据,利用有序Logit模型方法,对牧民养殖技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牧民技术需求整体偏低,副产品粗加工技术需求稍高。家庭收入水平越高、肉羊养殖收入比重越大、与村民家相处越好、外出务工人次越多、养殖技术认知越高的牧民家庭对肉羊养殖技术需求越高,而是否信仰宗教与养殖技术需求不显著。因而副产品粗加工技术应成为政府技术推广的切入点,拓展务工渠道、加强养殖技术宣传与培训、规范草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在提高肉羊养殖效率的同时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基于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的历史事实,本文结合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在描述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肉羊生产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料资源比较丰富的农村地区转移和集中。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肉羊生产已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因此,从整个产业发展的高度来看,政府应该实行有差别的区域产业支持政策,加大对优势生产区域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向肉羊生产优势地区从事肉羊产业发展相关的投资,实现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迟琳  张建军  杜富林  
利用锡林郭勒盟的实地调研数据,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下肉羊产业链成本收益和综合成本利润率分配情况,并运用修正的Shapley值法,在考虑各方贡献程度的基础上引入投入因子和风险因子,计算出肉羊产业链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在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下,各主体综合成本利润率之比为1.65%:1.61%:4.72%:7.90%。牧户处于劣势地位,综合成本利润率水平极低,零售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综合成本利润率水平相对较高,利益分配额与投入及风险大小不对等。通过修正的Shapley值法进行重新分配,得出与投入及风险大小更加匹配的利益分配额,综合成本利润率之比为2.14%:1.90%:7.72%:7.93%。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应加强肉羊生产环节扶持力度,提升肉羊养殖效益;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发展深加工产品,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强化政府干预能力,完善风险保障和利益约束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中  潘建伟  
本文从羊肉的生产和贸易分析入手 ,预测了羊肉生产的发展趋势及肉羊市场前景 ,总结出内蒙古肉羊业在资源、价格、品种、无污染等方面的优势 ,提出了内蒙古肉羊业的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立中  
肉羊业是我国牧区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本文针对国内外肉羊生产及贸易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阐述了肉羊业的目标市场 ,评析了中国牧区肉羊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并结合牧区的生产力水平、经营方式及资源现状 ,提出了中国牧区肉羊业的发展战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基于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的历史事实,结合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在描述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特征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肉羊生产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料资源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转移和集中。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肉羊生产已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