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4)
- 2023(12926)
- 2022(11468)
- 2021(10924)
- 2020(9126)
- 2019(21161)
- 2018(20979)
- 2017(41189)
- 2016(22141)
- 2015(25290)
- 2014(25214)
- 2013(24584)
- 2012(22153)
- 2011(19532)
- 2010(19237)
- 2009(17310)
- 2008(16648)
- 2007(13991)
- 2006(12042)
- 2005(10175)
- 学科
- 济(86165)
- 经济(86064)
- 管理(65624)
- 业(61149)
- 企(51547)
- 企业(51547)
- 方法(43197)
- 数学(37988)
- 数学方法(37395)
- 农(23555)
- 财(22693)
- 中国(22613)
- 业经(19647)
- 学(18130)
- 地方(17133)
- 农业(15468)
- 贸(15444)
- 贸易(15440)
- 务(15140)
- 财务(15046)
- 财务管理(15011)
- 易(14998)
- 理论(14668)
- 制(14615)
- 企业财务(13999)
- 和(13983)
- 环境(13887)
- 技术(13805)
- 划(12116)
- 银(11841)
- 机构
- 学院(305877)
- 大学(305310)
- 管理(126925)
- 济(118568)
- 经济(115972)
- 理学(110908)
- 理学院(109768)
- 管理学(107700)
- 管理学院(107161)
- 研究(95151)
- 中国(70321)
- 京(63990)
- 科学(60278)
- 财(53385)
- 农(46201)
- 所(46145)
- 业大(46124)
- 中心(44474)
- 财经(43784)
- 江(42638)
- 研究所(42217)
- 北京(40062)
- 范(39955)
- 经(39908)
- 师范(39610)
- 农业(35940)
- 院(35364)
- 州(35275)
- 经济学(34784)
- 财经大学(32875)
- 基金
- 项目(217770)
- 科学(171425)
- 研究(159614)
- 基金(158057)
- 家(136757)
- 国家(135634)
- 科学基金(117944)
- 社会(99367)
- 社会科(94133)
- 社会科学(94107)
- 省(85369)
- 基金项目(84755)
- 自然(78211)
- 自然科(76265)
- 自然科学(76245)
- 自然科学基金(74823)
- 教育(73756)
- 划(71512)
- 编号(65736)
- 资助(65300)
- 成果(51604)
- 重点(48022)
- 部(47739)
- 发(45715)
- 创(45286)
- 课题(44255)
- 创新(42188)
- 科研(42046)
- 教育部(41248)
- 大学(40944)
- 期刊
- 济(123882)
- 经济(123882)
- 研究(85939)
- 中国(50699)
- 学报(46738)
- 管理(44863)
- 科学(43433)
- 农(41370)
- 财(40484)
- 大学(36064)
- 学学(33926)
- 教育(32973)
- 技术(29330)
- 农业(29010)
- 融(22554)
- 金融(22554)
- 业经(21911)
- 财经(20429)
- 经济研究(19225)
- 经(17334)
- 问题(16480)
- 图书(16412)
- 理论(15378)
- 科技(14757)
- 技术经济(14561)
- 实践(14210)
- 践(14210)
- 业(13967)
- 版(13879)
- 商业(13643)
共检索到426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建亮 侯汉平
阐述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并指出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存在应急资源、信息融合分析、协调指挥三大核心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剖析,提出从信息、存储、指挥三个方面构建基于自然灾害的末端物资快速救援体系。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末端物资快速救援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庆霞
从应急物流的基本概念入手,揭示了我国应急物流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基于自然灾害的我国应急物流的合作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应急物流的快速反应机制、政府保障机制及控制反馈机制三个板块。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合作机制 协同运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雪 宋爱峰 王菲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大救援目标,建立全面、综合、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进而结合定性分析,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突发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的绩效进行评价,为今后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的改进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薇
针对我国突发性灾害事件频发的状况,指出应急物流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应急物流的保障特点,指出两个影响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关键因素,即响应速度和保障能力,并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从多方面强化物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物资保障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 冷晴 魏玖长
国际人道主义组织(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IHO)是灾难救援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近年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多元化、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组织间应急协作机制缺失、救援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对某一人道主义组织的救援效率评价,对人道主义组织参与下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研究则较少.选取了2001~2016年期间以IHO为参与救援主体的86起自然灾害事件为样本,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提出IHO参与救援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super-SBM)对其救援效率进行评价,并以受灾国灾害救援的外部环境为视角,从受灾国政治、文化、地理位置三个维度对IHO参与下灾难救援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物资储备体系、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选择和人道主义信息网络平台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冯春 冯宇杰 罗茂 于宝
近年来,大规模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频发。当大规模灾害发生时,通常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且瞬时产生大量的应急救援物资需求,尤其是食品、药品、救援设备等物资,在短时间内出现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如何将有限的应急物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是满足灾区灾民生存需求与恢复发展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转变应急物资分配问题的角度,从灾民需求差异性角度出发,构建基于用户均衡的应急物资分配模型。该模型对“自下而上”的应急物资分配网络进行了优化分析,并针对模型的特点,考虑路段阻抗对灾民决策的影响,基于Frank-Wolfe算法的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如果救援过程中提高对灾民的物资未满足需求的重视,可提高应急物资分配的效益性,从而减少未被救助灾民的人数,能够充分发挥救助中心的作用。最后以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体现出我国“以人为本”的救援宗旨,对基于人道主义的应急救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韦琦
构建良好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是应急物流建设中的关键之一。我国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系统性差,信息传递不及时,缺乏良好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基于应急需要和物流网络协作需要,我国应该构建以完善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在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上,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为中心,同时加强预警防御系统和救灾物流跟踪系统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整体框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史令喜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物流应急系统效率分析模型,计算自然灾害下物流应急系统评价标准的权重,将其作为物流应急系统效率分析的基础。运用基础数据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将不同层次的数据进行多目标分析,删除权重比较低的数据,保证模型的动态性,从而实现自然灾害下物流应急系统的效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自然灾害下物流应急系统效率分析,能够极大地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为自然灾害下救援物资的高效运输提供了保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雄 官昌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本文通过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增强危机意识、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服务、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完善专项预案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焕成 刘小龙
知识管理思想为推动利用知识资源,提升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效率提供了途径。本文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同知识管理相结合,分析了我国目前自然灾害应急知识管理现状,提出了基于电子政务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希望借助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果,推动和辅助自然灾害应急知识管理的切实实施,提升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义棋 田向亮 钟茂华
结合实时更新的社交媒体数据进行应急救助需求分析,有助于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过程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掌握受灾区域的实际救灾需求,该文从应急救援及指挥保障需求、灾后紧急救援需求、基本生活保障需求和公共基础设施保障需求4个方面构建应急救助需求紧迫度分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法和灰色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受灾区域应急救助需求紧迫度分级评估模型。以台风“利奇马”为例,对受灾省份各地级市的应急救助具体需求进行评估,结合灾害损失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分级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作为冯俏彬教授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的指导老师,我对于她在专业方面的努力和这些年来所取得的学术进步比较了解,尤其赞赏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一再展现的学术悟性和钻研深度。其《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荣获第三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2007年)的博士论文,以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迎欣 周蕾 郜旭彤 李烨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公众参与到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中,不仅有效弥补"政府失灵"带来的缺陷,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效率如何还不明确。基于此,构建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效率评价的三项投入指标以及两项产出指标,采用模糊超效率DEA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基于模糊数α-截集求解,然后选取2008—2017年具有代表性的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应急管理理论内容,有助于分析公众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公众参与的良性发展,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效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匡文慧 迟文峰 高成凤 杜国明 潘涛 杨天荣 刘爱琳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此次地震危害性较大。在快速收集震区地震烈度分布、地形状况、土地利用/覆盖现状、乡镇人口、居民点分布、房屋建筑物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等信息的基础上,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定量评估模型,对重灾区自然环境状况,受灾人口、房屋建筑物及道路交通等敏感受体影响,牛栏江沿岸次生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坡耕地退耕及水土流失防治4个方面进行了快速评估,并针对震区人员救助、地质次生灾害防治以及灾后重建生态治理提出了科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振耀 田小红
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深刻。本文分时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灾害应急救助系统,以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出现的重大转变,最后提出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并具体指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应包括的七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救助 管理 基本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