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6)
2023(17578)
2022(15291)
2021(14158)
2020(12119)
2019(27309)
2018(27024)
2017(52176)
2016(28372)
2015(31737)
2014(31491)
2013(30878)
2012(28051)
2011(25060)
2010(24705)
2009(22773)
2008(22130)
2007(19045)
2006(16419)
2005(14189)
作者
(81834)
(68087)
(67587)
(64310)
(43136)
(32748)
(30684)
(26737)
(25916)
(24016)
(23085)
(22968)
(21485)
(21281)
(21007)
(20920)
(20688)
(20355)
(19488)
(19411)
(16923)
(16481)
(16470)
(15507)
(15219)
(15067)
(15039)
(15024)
(13667)
(13646)
学科
(106931)
经济(106781)
管理(84620)
(78618)
(66701)
企业(66701)
方法(52351)
数学(45334)
数学方法(44748)
(31164)
(28860)
中国(27098)
业经(24970)
(23174)
(23056)
(19883)
贸易(19875)
(19741)
财务(19663)
财务管理(19622)
地方(19528)
(19303)
农业(19144)
企业财务(18626)
理论(18112)
技术(17282)
环境(17264)
(17183)
(16965)
银行(16898)
机构
大学(397459)
学院(395897)
管理(156595)
(154760)
经济(151481)
理学(136848)
理学院(135326)
管理学(132788)
管理学院(132073)
研究(128647)
中国(96154)
(83080)
科学(81662)
(72712)
(69328)
(63875)
业大(63555)
中心(59632)
财经(58621)
研究所(58607)
(56792)
农业(54743)
(53385)
北京(51428)
(50460)
师范(49826)
经济学(46918)
(46858)
(45735)
财经大学(43897)
基金
项目(280448)
科学(219981)
基金(204453)
研究(199640)
(180061)
国家(178575)
科学基金(153193)
社会(126467)
社会科(119893)
社会科学(119862)
(109721)
基金项目(108956)
自然(101879)
自然科(99525)
自然科学(99496)
自然科学基金(97700)
(92774)
教育(92166)
资助(83566)
编号(80251)
成果(63762)
重点(62822)
(61537)
(58556)
(58463)
课题(54811)
创新(54682)
科研(54445)
教育部(52688)
大学(52272)
期刊
(162438)
经济(162438)
研究(111626)
中国(70974)
学报(69165)
(62047)
科学(60343)
(56409)
管理(56195)
大学(52386)
学学(49790)
农业(41644)
教育(40476)
(35551)
金融(35551)
技术(32753)
财经(28553)
业经(27319)
经济研究(26012)
(24338)
(21319)
问题(21128)
(20252)
科技(19881)
理论(18769)
业大(18310)
图书(18278)
技术经济(17695)
商业(17614)
实践(17172)
共检索到561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蓬勃  朱飞菲  康耀文  
文章从自我控制的消费文化视角,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双曲线贴现模型,以模型参数设定作为消费文化的技术表达,以文化渗透度和夫妻容忍度作为消费文化的代理变量,采用我国31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文化对消费信贷的影响,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代表消费文化的变量之一的文化渗透度与消费信贷正相关,代表消费文化的变量之一的夫妻容忍度与消费信贷负相关,消费文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层次结构来影响消费信贷行为。在我国,消费文化使得消费者更加注重生理和安全需求,发展需求较少。文章据此从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和心理成本的视角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奎  金江  王红霞  胡迎春  
本文基于美国1959—2009年近60年的消费信贷和个人消费支出的月度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消费信贷对消费的影响作用。结论显示,消费信贷对消费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本文为我国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以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实证研究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蓬勃  朱飞菲  
文章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长期人口结构变化视角分析了抚养压力对消费信贷的理论影响机制,采用我国31个省市2004—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老年抚养率和少年抚养率对消费信贷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彬  卢梦雷  
运气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力量,企业可以在营销过程中通过使用运气线索激发消费者的运气感知,从而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本文设计两个实验分析运气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实验1表明相对于坏运感知,好运感知让消费者的自我控制变差;实验2验证了积极幻觉的中介作用,即相对于坏运感知消费者,好运感知消费者容易产生积极幻觉,导致自我控制变差,不过对于促进定向消费者,积极幻觉的中介作用显著;而对于防御定向消费者,积极幻觉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文章为运气研究、企业营销创新提供一定理论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佳  谢芸芸  田发  
本文使用省级居民消费支出、传统消费金融、新兴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分类面板季度数据,结合各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下消费示范效应特性,建立动态跨期消费模型,利用"渐进有效非参数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研究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行为区域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消费示范效应有很大差别,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消费示范效应越显著;(2)不确定性储蓄动机会抑制居民的消费支出,经济发达地区不确定性储蓄动机对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3)传统消费金融与互联网消费金融均对消费均具有促进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传统消费金融占据主导地位,对消费的拉动效果更突出;相比之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拉动消费的边际效应更明显。
[期刊] 征信  [作者] 龚丹丹  张颖  
比较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推出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与信用卡在基本特征、风险控制以及运作模式方面的区别。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个人消费信贷产品较信用卡而言,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并且共同面临着监管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等问题。但其作为对传统商业信贷市场的补充,为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晓楠  
本文选取中国和美国1990—2004年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的数据,对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改革造成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及消费的挤出效应等原因,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很不显著。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举措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减少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艳  
发展消费信贷,应逐步向个人金融服务倾斜;应提供便利服务,社会各部门要配合,减少贷款风险;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和保障制度;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世银  
预期是个人对未来经济发展情形的一种判断 ,它对我国消费信贷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我国近年来为了扩大内需 ,将消费信贷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推出 ,但由于受居民预期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而发展缓慢。因此 ,政府应从多方面制定政策以解决预期对我国消费信贷的干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雯晶  蒋青云  刘婷  
基于社会传染理论,利用汽车消费信贷网络数据,证实了社会传染对消费信贷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个体决策模式,在社会传染影响下,年龄、教育水平和金融知识水平与消费信贷行为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少华  
本文对美国的消费信贷迅速发展中出现的次级债风波及信用卡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研究美国次级债及信用卡市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从风险控制的视角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提出了警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2011年与2013年获取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匹配和固定效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信用卡消费信贷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可使家庭总消费提高约14%,同时,银行每将信用卡透支额度提高1%,可使持有信用卡家庭的总消费增加约0.071%。以货币量计算,从2010年至2012年,新发行一张信用卡可刺激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123.6元,这可解释2010年至2012年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中的15.7%。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对不同消费品种与家庭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持有信用卡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2011年与2013年获取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匹配和固定效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信用卡消费信贷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可使家庭总消费提高约14%,同时,银行每将信用卡透支额度提高1%,可使持有信用卡家庭的总消费增加约0.071%。以货币量计算,从2010年至2012年,新发行一张信用卡可刺激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123.6元,这可解释2010年至2012年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中的15.7%。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对不同消费品种与家庭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持有信用卡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大于对食品衣着消费的影响,对低收入、零活期存款、遭受疾病或失业冲击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均与流动性约束理论一致,表明信用卡消费信贷可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而促进消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熊海滨  
消费信贷在西方国家是司空见惯的事,而我们却往往以它举债花费、"寅吃卯粮"而不以为然。其实,消费信贷不仅有其经济上的内在必然性,而且还是启动市场、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国民收入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有力杠杆。消费信贷的内在根据与必要性消费信贷的具体形式一般表现为对大件耐用消费品搞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总是与大件耐用消费品相关联,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大件耐用消费品(住房、汽车、家用电器、高档家具等)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单位产品的造价相当高。一般家庭往往要积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