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6)
- 2023(16460)
- 2022(14078)
- 2021(13145)
- 2020(11149)
- 2019(25590)
- 2018(25378)
- 2017(49689)
- 2016(26626)
- 2015(29848)
- 2014(29381)
- 2013(29020)
- 2012(26394)
- 2011(23335)
- 2010(23188)
- 2009(21365)
- 2008(21035)
- 2007(18457)
- 2006(16146)
- 2005(14300)
- 学科
- 济(113048)
- 经济(112915)
- 业(101045)
- 管理(91120)
- 企(90427)
- 企业(90427)
- 方法(52663)
- 数学(42962)
- 数学方法(42335)
- 农(34543)
- 财(33916)
- 业经(33602)
- 中国(26058)
- 务(24945)
- 财务(24870)
- 财务管理(24831)
- 农业(24135)
- 企业财务(23542)
- 技术(21601)
- 制(21431)
- 理论(20257)
- 地方(19854)
- 和(19551)
- 学(19234)
- 贸(19115)
- 贸易(19107)
- 易(18532)
- 划(18376)
- 策(17678)
- 体(16484)
- 机构
- 学院(377809)
- 大学(373563)
- 管理(157862)
- 济(153786)
- 经济(150633)
- 理学(136759)
- 理学院(135400)
- 管理学(133082)
- 管理学院(132402)
- 研究(117206)
- 中国(90383)
- 京(78337)
- 科学(71278)
- 财(70633)
- 农(60911)
- 所(57158)
- 财经(56951)
- 业大(55694)
- 江(55296)
- 中心(54449)
- 经(51852)
- 研究所(51698)
- 北京(48866)
- 农业(47319)
- 范(46580)
- 师范(46191)
- 经济学(45083)
- 州(44753)
- 院(42888)
- 财经大学(42339)
- 基金
- 项目(257109)
- 科学(204263)
- 研究(190160)
- 基金(188106)
- 家(162182)
- 国家(160744)
- 科学基金(140851)
- 社会(120627)
- 社会科(114373)
- 社会科学(114343)
- 省(100900)
- 基金项目(100048)
- 自然(92047)
- 自然科(89997)
- 自然科学(89978)
- 自然科学基金(88373)
- 教育(87173)
- 划(83434)
- 编号(78019)
- 资助(77371)
- 成果(61274)
- 部(56739)
- 重点(56483)
- 创(55476)
- 发(54301)
- 课题(52118)
- 创新(51189)
- 国家社会(49367)
- 教育部(49178)
- 科研(49022)
- 期刊
- 济(169595)
- 经济(169595)
- 研究(107983)
- 中国(65806)
- 管理(61650)
- 财(57184)
- 农(56496)
- 学报(53449)
- 科学(51585)
- 大学(41957)
- 学学(39716)
- 农业(39259)
- 教育(37933)
- 技术(35948)
- 融(30964)
- 金融(30964)
- 业经(30579)
- 财经(27786)
- 经济研究(25490)
- 经(23849)
- 问题(22409)
- 业(21989)
- 技术经济(20793)
- 现代(18283)
- 理论(17904)
- 科技(17881)
- 财会(17765)
- 商业(17304)
- 图书(17279)
- 版(16822)
共检索到546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健 庄新田
将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团队生产理论相结合,在考虑团队成员自我归因偏差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合作模型,研究企业团队生产中各成员的努力工作程度、最优激励机制以及任务分配,并分析了自我归因偏差对团队生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团队成员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时,部分成员所表现的自我归因偏差不但使其自身对工作热情更高,而且会感染给其他成员,从而降低团队合作道德风险,并提高企业效益。此外,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团队成员将趋于理性,自我归因偏差对团队生产的影响会逐渐减小。该结论在企业选拔团队成员、实施团队激励以及任务分配等方面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团队合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谭松涛
本文利用中国股民交易记录数据考察了自我归因偏差带来的反馈效应和投资经验带来的学习效应对股民的过度自信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民的历史投资收益对其过度交易存在正向影响,即股民历史投资收益越高,则过度交易程度就越大。这表明良好的历史投资收益会通过自我归因偏差心理加剧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而在控制了历史投资表现之后,笔者发现股民的投资经验对其过度交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过度交易或者过度自信并没有随着股民投资经验的积累而得到减弱。
关键词:
反馈效应 学习效应 过度自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花贵如 郑凯 靳光辉
文章结合我国社会心理文化背景,以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归因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年报业绩存在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其产生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无意识的认识偏差,而并非有意的合理化动机。这意味着应该从改善认知偏差方面来纠正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行为,这为监管层提高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信息质量提供了参考建议。此外,文章的研究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的动因具有显著的东西方心理文化差异,这为跨文化"因果归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增添了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宏振 晋青云
介绍了知识流失及其类型的相关研究,基于不同的归因,从企业内部知识转移过程、外部传播过程、战略收缩以及员工离职四个方面,对企业知识流失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对于全面认识和防止知识流失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晓玲
员工招聘是企业将具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应聘者吸引并选拔到企业空缺职位上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员工招聘对企业和求职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帮助企业招到所需要的人才,使求职者找到理想的工作。员工招聘是招聘人员与应聘者之间知觉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招聘方和应聘者常常会产生知觉归因上的偏差。这些偏差的存在会使招聘效果降低,有可能导致企业选择到不合适的人员,求职者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岗位。为有效规避员工招聘中存在的知觉归因偏差,对招聘方而言,应通过多种方法对应聘者进行认知和判断,制定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从不同的信息源获得信息,了解知觉对象不同时期的信息,并采用理性和系统的方法对应聘者进行分析判断;而对于求职者...
关键词:
员工招聘 知觉 归因 偏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媚 张朋柱 范静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问题,文章基于已有研究和银行实证数据,提出并深入分析了七个前置因素,通过归因结果的总体层面、分组层面、个体层面分析,将问题的重点聚焦到了四个方面:资信良莠不齐、还款不确定性高、贷款规模不经济、市场话语权薄弱。有针对性地提出,以G2B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弥补社会信用不足;银行操作实践中应关注的问题:银行整体层面的观念转变和信贷人员的经验影响。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歧视 归因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爱国 毛冰洁 赵胜男
本文基于归因偏差与公正世界信念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消费者对代言人负面消息进行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最终都将原因归结为企业"用人失察"或"管理不善",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负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消费者原有的品牌信任对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具有免疫作用,能够削弱负面消息引发的感知风险,维护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企业应该慎重甄选品牌代言人,对代言人实施契约化管理,建立代言人负面事件应急制度。同时,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爱国 毛冰洁 赵胜男
本文基于归因偏差与公正世界信念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消费者对代言人负面消息进行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最终都将原因归结为企业"用人失察"或"管理不善",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负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消费者原有的品牌信任对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具有免疫作用,能够削弱负面消息引发的感知风险,维护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企业应该慎重甄选品牌代言人,对代言人实施契约化管理,建立代言人负面事件应急制度。同时,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尤其要增进消费者累积的品牌信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鹏
在企业合作中,存在着忽视或轻视比较利益、合作战略、文化契合以及合作对风险与灵活性的作用的二重性等倾向,导致合作效能低下,甚至造成重大损失。消弭这些偏差,有助于企业通过合作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合作 偏差 矫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开宁
文章基于五维教育培养模式的五维企业实习体系,提出其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自我认知偏差与就业质量影响的相关假设,并通过对广西经济职业学院2016和2017两届毕业生的追踪研究,得出五维企业实习可降低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自我认知偏差(达克效应),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等结论。基于此,建议民办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实战型多维企业实习、真正实行双主体办学,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改革力度、引导和推进院校实施带薪企业实习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广南 魏升民 向景
针对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很大但部分企业"获得感"不及预期现象,本文尝试从认知偏差视角予以解释,并运用东部某省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税费负担下降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变化,非税因素通过"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两种效应影响"获得感"。建议协同推进财税、环保、金融等领域降成本改革,全方位增强企业"获得感",同时立足全球经济竞争税收竞争视角,进一步降低我国宏观税负特别是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
关键词:
减税降费 “获得感” 认知偏差 宏观税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文涛 任占营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办学模式,近年来得到高职院校的广泛认可,得以普遍开展,并且从较为单一内容的合作,发展到校企双方在人员、资金、设备、教学、科研以及技术服务等全方位合作。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自身内涵的提升,校企合作出现了深度性、稳定性、整体性、协调性和校方教师及基层教学部门参与主动性不足等问题。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需要从宏观经济、政策与法律建设,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高职院校运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整体推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卢东 Samart Powpak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相关研究忽略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满意的探讨。本文基于期望理论和归因理论,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事件的问卷调查,对企业社会责任满意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绩效和期望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归因显著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满意。最后对企业开展社会责任的实践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靖 李定辰 李常洪
公司年度报告作为上市企业披露信息的重要工具,对中小投资者意义重大。企业会在董事会报告部分进行自利性业绩归因。为了研究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自利性业绩归因的影响,文章以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逐一分析公司年度报告,获得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变量。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理论基础,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均呈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呈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