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2)
2023(15191)
2022(13174)
2021(12505)
2020(10511)
2019(24354)
2018(24304)
2017(47062)
2016(25412)
2015(28609)
2014(28464)
2013(27658)
2012(24933)
2011(22365)
2010(22262)
2009(20111)
2008(19459)
2007(16843)
2006(14336)
2005(12101)
作者
(70498)
(58785)
(58470)
(55561)
(37428)
(28260)
(26620)
(23343)
(22409)
(20811)
(20188)
(19554)
(18460)
(18326)
(18208)
(17800)
(17562)
(17552)
(16797)
(16753)
(14443)
(14345)
(14183)
(13496)
(13114)
(13019)
(12984)
(12898)
(11841)
(11610)
学科
(99954)
经济(99840)
管理(74542)
(69380)
(59537)
企业(59537)
方法(51365)
数学(44377)
数学方法(43611)
(25396)
(24613)
中国(24523)
(22503)
业经(22480)
理论(20175)
地方(18641)
农业(17040)
(16990)
技术(16904)
(16644)
贸易(16637)
(16234)
财务(16150)
(16147)
财务管理(16115)
(15921)
企业财务(15239)
环境(14990)
(14343)
(13147)
机构
大学(354186)
学院(353663)
管理(144482)
(135651)
经济(132643)
理学(126914)
理学院(125551)
管理学(122919)
管理学院(122287)
研究(109638)
中国(78963)
(74060)
科学(70038)
(60659)
业大(53341)
(53206)
(53176)
中心(50540)
财经(50022)
(49259)
研究所(49067)
(47233)
师范(46795)
北京(45864)
(45585)
农业(41706)
经济学(40712)
(40527)
(40234)
技术(38349)
基金
项目(251485)
科学(198734)
研究(183781)
基金(182625)
(158685)
国家(157382)
科学基金(136745)
社会(114630)
社会科(108604)
社会科学(108574)
(98929)
基金项目(97018)
自然(90330)
自然科(88282)
自然科学(88262)
自然科学基金(86626)
教育(86589)
(83014)
编号(76018)
资助(75483)
成果(60356)
重点(55948)
(55070)
(52695)
(52442)
课题(51777)
创新(48992)
科研(48411)
教育部(47696)
大学(47312)
期刊
(138255)
经济(138255)
研究(96502)
中国(61166)
学报(54914)
管理(51655)
科学(50834)
(46978)
(46168)
教育(43412)
大学(42193)
学学(39599)
技术(33729)
农业(33056)
业经(23598)
财经(23522)
(23314)
金融(23314)
经济研究(22304)
(20038)
图书(19948)
问题(17964)
科技(17465)
技术经济(17183)
(17018)
统计(16605)
理论(16519)
(16314)
商业(15522)
(15325)
共检索到486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庄子匀  陈敬良  罗尧成  
从自我概念出发,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探讨在线科研社区成员的虚拟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程度对其心理状态和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构建"自我差异感知隐私权知识共享"概念模型。以275名在线科研社区成员为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修正后的模型显示,科研人员的个人和社会自我差异、自主性、情绪恢复和情感宣泄感知对其在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质量和数量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促进在线科研社区知识共享建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詹泽慧  常旭华  方识华  梁婷  
在基于项目的协作情境下,学习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因此只有同时考虑知识共享者和知识接受者双方的付出与收益,才能合理地描述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知识共享过程,进而剖析多因素的作用机制。鉴于此,本研究以博弈论为基本分析工具,尝试从新的视角揭示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行为规律。论文从私下共享(一对一博弈)、组内共享(小范围博弈)、公开共享(开放式博弈)三方面建立了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剖析个体间协作知识共享的动态演化机制,针对每类模型分别描述了关键因子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模型的比较,分析三类知识共享方式下博弈过程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策略。本文所提出的知识共享模型可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志柱  丁长青  
文章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知识共享行为决定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行为取决于知识共享意愿,而知识共享意愿又取决于管理支持、组织文化、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感知知识价值等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全  焦玉英  
知识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往往伴随着科研工作者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现代科学的精细化发展、科研领域的复杂性与交叉趋势给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向科研的网络社区为学科专家的协同科研与知识生产活动提供了新的环境,而专家知识的生产行为也体现出鲜明的个体、团队、群体的层次性特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全  
网络科研社区是现代科学研究依托的新环境和新平台,是满足虚拟协同科研范式的必要条件。科研社区的本质是要为分布于网络各个终端节点的专家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最终激发学术灵感,促进知识的不断创新。文章试图通过引入知识因子的概念,在知识的提交、知识因子的抽取、关联和汇聚这4个阶段从微观层面分析知识融合的生物特性,进而根据网络社区成员协作的不同实现形式提出以促进专家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基于协同标注的知识融合实现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谷斌  黄家良  
关键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捧未  冯娟  史博文  
对等网中的社区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共享平台。文章借鉴对等网环境下传统社区的知识共享模型重新提出一种对等网环境下基于信任的社区知识共享模型,使共享的知识资源具有较高的质量可信性,从而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模型包括查询处理模块、本地节点资源管理模块、知识路由模块和语义标引模块。详细描述了各模块的功能,并介绍了基于对等网的信任社区知识共享流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帆  任若楠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研究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微信群内部显性、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差异,并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s)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工作场景下,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互动关系强度、认同、互惠和信任;影响显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认同、互惠、信任和共同语言。学习场景下,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认同、互惠和信任;影响显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互动关系强度、互惠、信任和共同语言。生活场景下,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互动关系强度、认同、信任和共同语言;影响显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信任和共同语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从双环学习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与知识隐藏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模型。从单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失效问题,提出知识共享失效源于管理者制定知识管理策略时仅停留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环思维模式上;从双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存在、发生以及与知识共享关系问题,提出管理者应从只关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一反馈环拓展到同时关注“结果导向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思维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管理者在制定行动策略之前,不仅要考虑知识共享的效用,还需考虑知识隐藏带来的障碍,在此假设的支配下才有可能实现组织学习的有效性与组织内部知识效用的最大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荣  真虹  
针对集装箱共享理论没有统一标准、根基不稳的问题,本文通过扎根理论,将不同文献资料中关于集装箱共享的概念建立合理的联系,构建集装箱共享理论模型。首先通过资料的收集,再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主轴编码一系列过程构建集装箱共享理论模型,分析概念模型中构建集装箱共享要素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集装箱共享可以通过不同的共享形式。通过对集装箱共享的概念模型分析得知,集装箱共享的核心要素是信息共享,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集装箱共享的发展路径:一是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集装箱共享体系;二是规划并构建集装箱共享生态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军杰  左美云  
以嵌入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认知—关系—文化嵌入性"的概念模型,从认知、关系和文化3个方面分析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动因,认为认知嵌入性、关系嵌入性和文化嵌入性有助于社区认同的建立,社区认同会促使个体分享自己的知识;关系嵌入性有助于信任的产生,信任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文化嵌入性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3种嵌入性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到虚拟社区中个体的知识分享行为。将嵌入性理论引入到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研究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动因,促进虚拟社区的发展和知识管理理论的深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菲  徐恺英  马克强  张超  
Web功能升级催生了信息用户向多元的复合知识人角色转换,数字图书馆因而拥有大量Living books及隐性知识资源。在定义数字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基础上,基于Living books生态知识群,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三种共享模型:天秤模型、钻石模型、网关模型。三个模型从不同角度实现了Living books生态知识群的知识共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健  刘佳杰  孙金花  
虚拟社区的出现不仅为个体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知识共享方式,如何推动个体隐性知识在虚拟社区的参与主体之间实现有效共享,满足社区成员多样性的知识需求,对增强虚拟社区的网络协同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深入分析虚拟社区个体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虚拟社区个体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氛围、知识个体共享意愿和社区技术环境会对社区中的成员个体隐性知识共享水平产生正向倍增效应。基于这一仿真结果,寻找出了推动虚拟社区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切入点,以促使成员间通过共享与共生隐性知识资源,来增强社区内的知识积聚效应,助推社区成员知识水平的提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熊大红  戴小鹏  罗影  张林峰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两大根本任务之一,组织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从组织知识共享的形式和途径入手,在分析已有知识共享模式的基础上,鉴于本体的特征及其对于组织知识共享的优势,提出一个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共享模型,并以实例介绍和分析实现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技术,如RSS技术和基于本体与语义W eb的共享技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春宝  陈建成  杨德林  
本文重点考察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问题。然而,员工知识向组织知识转化,实现知识共享是一个难题。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最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隐性知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和阐释了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这个模型由7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从结构上看,这个模型综合了以下7个要素:共同愿景、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关系、文化、激励、信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