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7)
2023(16684)
2022(14286)
2021(13519)
2020(11348)
2019(26364)
2018(26109)
2017(50730)
2016(27361)
2015(30931)
2014(30823)
2013(30080)
2012(27053)
2011(24232)
2010(24173)
2009(22083)
2008(21638)
2007(18798)
2006(16248)
2005(14052)
作者
(76646)
(63653)
(63315)
(60329)
(40600)
(30473)
(28730)
(25039)
(24343)
(22580)
(21754)
(21370)
(20250)
(19987)
(19737)
(19436)
(18957)
(18936)
(18237)
(18184)
(15606)
(15572)
(15310)
(14592)
(14255)
(14077)
(14054)
(13972)
(12755)
(12458)
学科
(105778)
经济(105624)
管理(84128)
(77566)
(66063)
企业(66063)
方法(51999)
数学(45612)
数学方法(44820)
(30176)
(27972)
中国(26669)
业经(24066)
(23261)
(21862)
(19555)
财务(19459)
财务管理(19413)
地方(18976)
理论(18943)
农业(18527)
企业财务(18406)
(18001)
贸易(17991)
(17498)
技术(17090)
(16874)
银行(16833)
(16718)
环境(16304)
机构
大学(381900)
学院(380562)
管理(153933)
(148982)
经济(145709)
理学(134186)
理学院(132747)
管理学(130088)
管理学院(129392)
研究(120679)
中国(90741)
(80117)
科学(74471)
(71526)
(58843)
(57854)
财经(57057)
业大(56695)
中心(55911)
(54737)
研究所(53524)
(51881)
北京(50169)
(49043)
师范(48561)
农业(45242)
经济学(44953)
(44514)
(44123)
财经大学(42751)
基金
项目(265570)
科学(209879)
研究(194132)
基金(193785)
(168343)
国家(166992)
科学基金(144915)
社会(122139)
社会科(115799)
社会科学(115770)
(103356)
基金项目(102609)
自然(95268)
自然科(93076)
自然科学(93056)
自然科学基金(91356)
教育(90691)
(87056)
资助(80257)
编号(79499)
成果(63645)
重点(59161)
(58775)
(55432)
(55034)
课题(54260)
创新(51742)
科研(50918)
教育部(50914)
(50584)
期刊
(157203)
经济(157203)
研究(109099)
中国(70968)
学报(58664)
管理(56921)
(56662)
科学(54285)
(51749)
大学(45728)
教育(43199)
学学(43104)
农业(35600)
技术(35301)
(31584)
金融(31584)
财经(27653)
业经(26115)
经济研究(25108)
(23487)
问题(20218)
图书(18524)
(18283)
理论(18189)
技术经济(18142)
(18122)
科技(18004)
统计(17433)
实践(16619)
(16619)
共检索到543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德奎  
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采用了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以此来调控和实现政策目标利率。但在基于零准备金制度下的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中,中央银行很难保证商业银行等市场主体的流动性供求决策面临对称的机会成本,因此会影响利率走廊的实际调控效果;而相比之下,在基于自愿准备金制度的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下,有效对称的机会成本设计使得市场主体的储备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从而保证中央银行能够顺利实现其调控目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丽  刘义圣  
作为利率调控的主要制度,利率走廊和准备金制度之间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关系,它们之间实际存在不可忽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准备金制度对利率走廊运作模型与实施效果有影响;另一方面,利率走廊对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深化与形式变化也有影响。为此,在利率走廊机制的影响下,要想充分发挥准备金制度对市场利率的间接调控功能,就可能需要推动准备金制度由法定准备金制度向自愿准备金制度转型。基于这点考虑,在中国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过程中构建利率走廊机制,除了要理顺利率结构体系,明确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目标功能;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毛泽盛  李鹏鹏  
2008年10月,美联储重拾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这一举措引发了有关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与"利率走廊"操作规则关系的新一轮研究热潮。本文以超额准备金付息理论等为基础,对中国1996~2012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率变动对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对称性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稳定基础利率的内在机制,中国可以其为基础构建"利率走廊"操作规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诲鸥  贾德奎  
零准备金制度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这不仅因为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局限,更因为零准备金制度中的利率走廊调控可以更好地保持利率的稳定、简化利率调控的方式,提高利率调控的效果,并增强银行系统防范风险的能力等。有鉴于此,我国也要深入分析和研究零准备金制度,并以此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法定准备金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但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的关系并不确定。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中介目标 ,法定准备金存在的基础即被削弱 ,随着央行宏观金融调控方式的转变 ,中国法定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敬国  王晓红  
本文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内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趋势、准备金资产范围和考核办法、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内容,指出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目标转为价格目标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在系统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晋  
欧洲央行实施双层准备金利率制度的基本情况欧洲央行采用利率走廊模式实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调控,设定三大主要利率:边际贷款便利(MLF)利率、存款便利(DF)利率和主要再融资操作(MRO)利率。其中,边际贷款便利及存款便利利率构成欧元区银行间隔夜利率走廊的上下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海鸥  季波  
“利率走廊”调控是当前国际最新的利率调控范式,加拿大等国在“利率走廊”调控基础上,实行零准备制度,这使人们误认为准备金制度似乎走到头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实行零准备金并非抛弃准备金制度,而是在利率调控的新背景下,以准备金为零的制度。它的机制和功能与传统准备金制度有很大的异化,但是却代表着准备金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所以研究准备金制度功能异化的动因,以及它未来的变动趋势,对于我国准备金制度的规范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曾凯华  张宏丽  郑秋生  
目前,中国对于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的推行尚停留在政策层面,操作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现实意义是什么、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有何影响、企业研发准备金的使用范围有何限制等诸多实际问题尚未解决,有必要从企业视角出发对研发准备金制度开展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炜  
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祝玎袁炜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西方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是从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系时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1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存款准备金制度除了最初的一次核定、三次调整外,改革进程缓慢,没有发挥作为基础性货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恩涛  
研究发现,在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很弱。因此,它赋予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以新的内涵和工具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从而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调控模式以调控市场利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晓霞  
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由于其政策效果过于猛烈,随着各国中央银行调控方式的多样化,它已经逐步退出了日常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范畴,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为什么我国近期要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而较少使用其他政策工具呢?笔者从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两个层面入手,立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试图剖析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金融调控的深层原因;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所代表的正向激励和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一种尝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大用  
货币政策转向间接调控前,必须改革现行准备金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王大用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根据改革方案,是要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间接调控。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之可行性的依据是,在实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