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5)
- 2023(14707)
- 2022(12860)
- 2021(12296)
- 2020(10217)
- 2019(23705)
- 2018(23496)
- 2017(44942)
- 2016(24770)
- 2015(28296)
- 2014(28295)
- 2013(26883)
- 2012(24509)
- 2011(21895)
- 2010(21578)
- 2009(19290)
- 2008(18258)
- 2007(15775)
- 2006(13376)
- 2005(11167)
- 学科
- 济(89872)
- 经济(89759)
- 管理(70236)
- 业(63569)
- 企(53383)
- 企业(53383)
- 方法(44980)
- 数学(39353)
- 数学方法(38768)
- 农(24393)
- 中国(24144)
- 财(23882)
- 学(20661)
- 业经(19899)
- 理论(17866)
- 地方(17838)
- 制(16881)
- 农业(16127)
- 教育(15672)
- 贸(15457)
- 贸易(15451)
- 务(15365)
- 财务(15284)
- 财务管理(15251)
- 易(14997)
- 技术(14834)
- 和(14674)
- 企业财务(14446)
- 环境(14001)
- 银(13212)
- 机构
- 大学(338806)
- 学院(334164)
- 管理(134209)
- 济(125884)
- 经济(123004)
- 理学(117682)
- 理学院(116368)
- 管理学(113991)
- 管理学院(113394)
- 研究(107256)
- 中国(76990)
- 京(71233)
- 科学(68282)
- 财(57233)
- 农(54487)
- 业大(52430)
- 所(52121)
- 中心(49373)
- 研究所(48011)
- 江(47890)
- 财经(46775)
- 范(46278)
- 师范(45781)
- 北京(44295)
- 经(42783)
- 农业(42745)
- 院(39993)
- 州(38534)
- 技术(37141)
- 师范大学(36993)
- 基金
- 项目(239800)
- 科学(188654)
- 研究(175637)
- 基金(173050)
- 家(150654)
- 国家(149394)
- 科学基金(129107)
- 社会(108748)
- 社会科(102859)
- 社会科学(102833)
- 省(94538)
- 基金项目(92434)
- 自然(85390)
- 教育(83447)
- 自然科(83447)
- 自然科学(83423)
- 自然科学基金(81891)
- 划(79947)
- 编号(72595)
- 资助(70997)
- 成果(58521)
- 重点(53342)
- 部(52942)
- 课题(50194)
- 创(50104)
- 发(49740)
- 创新(46539)
- 大学(46534)
- 科研(46302)
- 教育部(45583)
- 期刊
- 济(129573)
- 经济(129573)
- 研究(95950)
- 中国(63628)
- 学报(55792)
- 科学(49377)
- 教育(49095)
- 农(48332)
- 管理(47791)
- 大学(43741)
- 财(43555)
- 学学(40004)
- 农业(33727)
- 技术(30677)
- 融(23579)
- 金融(23579)
- 业经(22425)
- 财经(22139)
- 经济研究(20451)
- 图书(19140)
- 经(18860)
- 科技(16806)
- 问题(16768)
- 业(16631)
- 版(16239)
- 理论(15668)
- 技术经济(15145)
- 业大(14588)
- 实践(14519)
- 践(14519)
共检索到472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林沙 牛晨越
随着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点赞功能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同时,它也招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点赞功能给互联网社交带来了什么,它又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这些问题值得探究。以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为例,用观察法、问卷调查、访谈法三大研究方式,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探究大学生群体间点赞行为的动机与传播效果,可挖掘点赞行为背后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
点赞 行为动机 传播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锅红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者、内容、方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本文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揭示自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影响,提出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容、载体方式和作用效果认同的措施。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认同 自媒体时代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柯佳秀 章小童 邓小昭
[目的 /意义]以大学生有声书用户群体为对象,探究其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与图书馆界引入有声书资源或听书服务的理论设想相呼应,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听书信息服务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过程]在整合式技术接受模型(UTAUT模型)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与有声书资源的特征,尝试性地引入感知成本、感知娱乐以及个人创新性三个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果 /结论]绩效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感知成本与个人创新性对大学生的听书行为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杜田羽 朱华健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的发展导致用户大量囤积数据信息的现象出现。社交媒体数据囤积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严重。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的形成机理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模式,为大学生克服数据囤积症、提高数据管理能力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继而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提炼、系统编码,构建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数据囤积行为受到情境因素、数据因素、主体特征、主体需求和主体认知的共同影响;减少数据囤积行为的客观因素包括内存有限、信息失效,主观因素包括价值迁移、情感变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新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市场经济。在自媒体市场经济中大学生贡献了巨大的经济流量,这种新兴的消费模式不仅带动了大学生消费,并且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消费价值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论述自媒体经济下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提出解决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自媒体经济 消费行为 价值观 偏差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萌萌
如何正确看待并引导大学生在应用网络中表达思想感情,已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指出并深入讨论了网络传输信息的便捷性、开放性及不规范性等特点,将现代网络自媒体应用状况与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指出了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对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甄别网络信息和安全使用网络提出了解决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岳建军
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德育教育的普遍规律,亦具有独特的育人理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高校德育教育逐渐展现时代化特征,新媒体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关系日益紧密,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资源收集与传播,实现德育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创新,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深化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改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是当今德育教育实践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德育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子茗 刘一良
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传统媒体传播边界的消解,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接收的习惯与行为反射的方式。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信息权威性在消融,传统意义上的"把关"环节缺失明显,新媒体信息的接收者们直接面对繁冗庞杂的各类信息,真伪难辨,以及由此引发价值观的多元嬗变,导致出现信息接收困境;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形成的"碎片式"思维,把关缺失导致的"去个性化"也带来了新媒体使用者们的行为反射困境。当代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主要力量,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关键词:
新媒体 信息接收 行为反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文 吕海若 王诗语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传播特征更加复杂,因此仅从其特征识别视角开展虚假信息治理的难度较大。聚焦用户视角探索大学生虚假信息甄别行为,可以为激励用户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帮助。[方法/过程]综合采用小规模实验、自我报告与扎根理论探索大学生对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甄别过程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大学生受兴趣爱好、社会责任等内外部因素驱动而产生多维信息评价、原始信息溯源、多源交叉验证等甄别行为活动,同时甄别过程也伴随着内在情感与认知的动态演化。
关键词:
虚假信息甄别 信息验证 大学生 社交媒体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香莲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引发了有声阅读方式的兴起。为深入考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有声阅读行为,课题组以上海大学生为例,采用严格的多轮分层取样方案,通过问卷调查法,从有声阅读的平台选择、读物类型、阅读时长、对情感类内容的偏好、对平台的喜爱程度、看重的读物要素等方面对大学生有声阅读行为的特征展开研究,并分别从性别和年级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结论可以为科学引导大学生阅读提供参考,也可为有声平台运营者针对大学生的精准化营销和推广带来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晓斌 林晓燕 刘子明
通过对中山大学学生的阅读媒体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字媒体对其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倾向、阅读内容等方面的影响,探讨他们对网络在线文献和纸质文献的选择方式与态度。最后展望数字媒体今后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广泛使用,人们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进一步的变化,数字媒体将有可能成为阅读的主要工具之一。
关键词:
数字媒体 阅读行为 在线文献 纸质文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邵明英 申勇
强化大学生利用网络和手机媒体进行社交的安全意识。通过各种案例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娱乐观和适度的消费观。正确利用手机媒体上的学习资源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强大助推作用。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媒体终端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媒体上网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上升至96.3%,在所有网民中,学生群体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为24.8%。手机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在当前移动互联大背景下,大学生与手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玉敏 文景刚
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更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侵袭,培养其科学历史观愈发重要。极具先进性、时代性、丰富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的红色文化可以为高校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特色素材,将其融入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强化民族自信心、抵御错误思潮侵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学科建设、实践课程和实地教学等方式,依托新媒体技术等平台,充分挖掘泰山文化、齐鲁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中的"红色元素",将其与新时代的"文化兴国"战略相契合,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裨益。
关键词:
大学生 历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 红色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蔡华健 刘尧飞
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到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方式和倾向,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群体进入自媒体时代有其必然性,通过对南京7所高校1327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自媒体,大多数人通过自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在关注内容和关注度方面呈现明显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面对自媒体的挑战,高校应以提倡和谐包容平等话语权为发展理念;以提升大学生思辨能力为核心目标;以打造高校自媒体平台为技术支撑;以建立师生新闻评论员制度为创新举措。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大学生 社会热点 关注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