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2)
2023(7044)
2022(6097)
2021(5822)
2020(4958)
2019(11419)
2018(11093)
2017(21662)
2016(11325)
2015(12633)
2014(12255)
2013(11697)
2012(10457)
2011(9016)
2010(8402)
2009(7134)
2008(6437)
2007(4827)
2006(3773)
2005(2725)
作者
(28725)
(24368)
(23990)
(22792)
(15364)
(11626)
(10945)
(9546)
(9317)
(8254)
(8162)
(8049)
(7627)
(7456)
(7197)
(7138)
(7137)
(7030)
(6952)
(6674)
(5740)
(5619)
(5584)
(5539)
(5418)
(5399)
(5104)
(5040)
(4748)
(4686)
学科
(45103)
经济(45064)
管理(32179)
(30105)
(24855)
企业(24855)
方法(24841)
数学(22907)
数学方法(22559)
(11768)
(11178)
地方(9845)
中国(9713)
业经(8701)
(8124)
贸易(8119)
(8047)
财务(8016)
财务管理(8000)
(7912)
(7695)
农业(7646)
企业财务(7624)
环境(7410)
技术(7115)
(6544)
(6263)
(5981)
理论(5844)
(4980)
机构
学院(144726)
大学(144165)
管理(61478)
(59957)
经济(58891)
理学(54639)
理学院(54098)
管理学(53127)
管理学院(52841)
研究(43631)
中国(31796)
(28605)
科学(26632)
(25299)
业大(22566)
中心(21939)
财经(21556)
(21440)
(19894)
(19140)
(18955)
经济学(18754)
研究所(17850)
(17488)
(17361)
师范(17292)
经济学院(17218)
北京(16831)
农业(16778)
经济管理(16594)
基金
项目(113101)
科学(90853)
基金(84805)
研究(80861)
(74461)
国家(73932)
科学基金(65105)
社会(52783)
社会科(50256)
社会科学(50246)
基金项目(45923)
自然(43691)
(43132)
自然科(42665)
自然科学(42654)
自然科学基金(41846)
(37514)
教育(37234)
资助(33832)
编号(31553)
重点(25460)
(25366)
(24245)
(24163)
创新(22726)
国家社会(22695)
科研(22549)
成果(22471)
教育部(22059)
人文(21677)
期刊
(53907)
经济(53907)
研究(36083)
中国(21635)
管理(21342)
学报(21173)
科学(20630)
(20128)
(17290)
大学(17117)
学学(16423)
技术(14001)
农业(12140)
教育(10876)
财经(9976)
业经(9042)
(8908)
金融(8908)
经济研究(8612)
(8550)
资源(8100)
问题(7796)
科技(6959)
(6848)
财会(6808)
技术经济(6752)
理论(6729)
(6723)
统计(6414)
现代(6323)
共检索到188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力文  毛万忠  李保华  冯培灵  李英  李宁芳  
中卫市沙坡头区地形地貌复杂,仅靠一个大监测站的数据进行日光温室农业气候适宜性区划,难以准确,精细化程度不够。因此考虑采用22个区域自动站2006~2013年资料进行精细化区划。在区划指标的选取上,由于自动气象站只有气温、降水量2个气象要素,且冬季不观测降水,要表达设施温棚适宜的气象条件,就要巧用气温实现评估设施温棚对气候条件的适宜性。为此,文章用冬季平均气温代表设施温棚适宜与否的热量资源,用前后2d的日平均气温降幅>6℃的日数代表24h降温幅度,以表征出现不利于日光温室生产的大风、降温或降雪等天气过程出现的频率,以日最低气温<-20℃的持续日数代表冬季极端寒冷程度。用这3个因子作为沙坡头区日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明鑫  谢树春  李陇堂  
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为研究区,综合分析了近13年来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情况,获取了2000年8月、2007年8月和2013年8月三期的TM影像,运用Envi5.0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对其分析处理,并对三期的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三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通过计算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了不同研究时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和转变方向,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健康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水体、建筑用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大量增加,耕地、裸地和沙地面积不断减少,并且增减速度较快;环境健康效应是防沙固沙林带增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成果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越昆  金林雪  吴瑞芬  姜少杰  
[目的]低温冷害是影响北方日光温室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提高投资回报率和节能减排,需精细化建立内蒙古日光温室低温风险指数和揭示日光温室低温灾害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通过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内观测的气温数据与国家站气温数据建立日光温室最低气温预报模型。根据日光温室内种植果菜和叶菜的生长条件需求划定气象指标,使用CLDAS气温数据,建立内蒙古砖墙体和厚墙体两种类型日光温室分别种植果菜和叶菜的低温灾害风险指数模型并制作灾害风险区划。[结果]结果表明砖墙体和厚墙体种植果菜和叶菜的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偏西地区,约占全区面积8.2%~21.2%;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偏东和中部偏西地区,约占全区面积20.0%~29.0%;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偏东及以东地区,约占全区面积的55.3%以上。[结论]在保证生产和兼顾成本的前提下,西部大部农区适宜建造砖墙体日光温室,中部及东部偏南以建造厚墙体日光温室为主,东部区建造日光温室需加强保温措施、选择耐寒作物或者冬季间断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玉鑫  王志伟  赵鹏  
该文运用综合因子法和主导指标法相结合的原则对甘肃省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进行了气候区划。该区划利用甘肃省1971~2000年的气候整编资料,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一级区划指标,将甘肃省分为北部Ⅰ区、南部Ⅱ区两个一级区,并在北部Ⅰ区做二级分区和三级分区。二级区划采用综合因子原则,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北部区划分为4个二级区。三级区划采用主导指标原则,将北部Ⅰ区划分为7个三级区。通过分区评述各级区的气候特点,指出在该区内发展温室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和不利气象条件,提出各区的温室发展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关德新  吴家兵  金昌杰  韩士杰  王安志  
Air and shallow soil temperature in forest site are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carbon cycle and plant physiology of the ecosystem.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estimating these temperatures by the recordings at neighbori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The estimations will fill the gap of micrometeorologic...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娜  关旭生  须晖  田素博  李天来  
日光温室番茄、黄瓜等吊蔓栽培作物植株高密度大,现有的植保机械很难进入作物行间施药,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差,且日光温室空间狭小,自走式植保机械自动换行转弯难。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我国日光温室的吊蔓作物行间自动喷药机,喷药机由底盘轨道车和伸缩喷药臂组成,底盘轨道车行驶在日光温室北侧通道铺设的轨道上,利用激光传感器识别到垄间标志物后,固定在喷药车上的伸缩喷药臂以剪叉机构带动竖直喷杆进入作物行间施药,作业完成后喷药臂收回到轨道车上,继续行驶至下一垄进行施药作业,该机具实现了温室无人自主施药作业,提高了雾滴分布均匀性,解决了自走式植保机械换行转弯问题,另外喷药臂快速拆卸后轨道车也可作为运输平台使用。另外,对轨道车、喷药臂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设计计算,完成了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设计,设计竖直喷杆雾滴收集装置,进行了喷药机的喷药量分布均匀性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竖直方向上雾滴分布变异系数为17.5%,并对喷药机性能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的上中下3层雾滴分布变异系数分别为7%、12%,13%,不同作业行两侧作物的竖直方向上雾滴分布变异系数从2%~20.8%,该机具能够满足日光温室吊蔓作物植保作业要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海洋  王乃昂  叶宜好  张洵赫  
对3个典型沙漠景区2006—2010年各月游客接待量进行分析,并计算各景区的月接待比例的离散程度。从旅游气候舒适度、闲暇时间、旅游审美等角度分析了沙漠旅游景区客流季节性变动的原因。利用沙坡头和巴丹吉林的各省客源比例数据,对两景区的客源市场集中度进行计算,并进一步计算客源市场比例同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如下结论:①沙漠旅游景区客流季节性明显,而且越偏向自然的景区季节性越明显;②气候舒适度是沙漠客流的必要条件,对客流季节性变动影响较大;③沙漠旅游景区的客源集中度较高,与沙坡头客源集中度相关性最密切的是地理距离因素,与巴丹吉林最密切的是经济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明  王忠红  邹志荣  
以厚皮甜瓜“优选早蜜”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秸秆+牛粪、小麦秸秆+羊粪的混合腐熟有机物与沙化土不同体积比配方对甜瓜植株生长特性、不同生育期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加化学肥料条件下,牛粪配方的甜瓜产量较羊粪配方的高5.43%~12.46%,较常规施肥栽培(CK)高3.08%~7.77%;羊粪配方中T2处理较CK高2.22%,T1,T3,T4处理较CK低0.79%~8.34%。所有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与CK差异不显著,但T3>T7>T1>T8>CK,分别较CK高4.51%,3.95%,3.60%,1.97%,其他处理均小于CK。T8处理的V c含量较CK高1.4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  阮小超  陈文新  
本实验分析了分离自宁夏沙坡头地区的20株根瘤菌和26株参比菌的125项生理生化性状,经数值分类表明,全部供试菌株在84%相似性水平上分为12个亚群,未知菌与各已知菌群差异明显,其中13个菌株分别组成3个亚群,其分类地位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确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大伟  邹志荣  王兰英  
为探寻沙化地日光温室内黄瓜的最佳施肥方案,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在含沙量为237.6 g/kg的沙化土中氮、磷、钾施肥量与黄瓜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解析,探讨了氮、磷、钾肥的单因子效应、互作效应、边际产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该土壤条件下的日光温室内,氮(N)、磷(P2O5)、钾(K2O)肥施用量分别为264.28,82.94和290.34 kg/hm2时,黄瓜可达到的最高产量为114 045.30 kg/hm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维拓  张义  杨其长  薛绪掌  郭文忠  
周年高效、优质生产是日光温室的发展方向。针对日光温室夏季夜温过高、昼夜温差小且降温方法欠缺的问题,以设施园区地表水为冷源,以热泵作为能量提升、转换手段,对日光温室进行夜间降温,分析该方法的降温、除湿效果,对CO_2浓度累积的影响及系统能耗、冷凝水回收量等,探讨水源热泵用于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的环境调控能力及节能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夜间(20:00-06:00),水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试验温室内气温,平均温度比自然通风的对照温室低2.6-2.9℃;同时,试验温室内气温低于室外气温,平均温差为1.6-1.7℃。试验温室内夜间平均相对湿度为74.3%-78.6%,比对照温室降低了8.9%-12.6%。在06:00时试验温室内CO_2浓度可达1 430-1 660μL/L,约为对照温室的1.3-1.9倍,可在日出后一段时间内提升试验温室内作物的净光合速率。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日均制冷耗电量为19.3-19.9 W/m~2,日均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值可达4.1-4.4。系统制冷耗电量及COP受进风温度、含湿量的影响,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坤  魏珉  徐平丽  
为探究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偏低的原因,以传热学对流换热理论为基础,以土壤蓄热温差占温室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与地面温度之差的比例(温差比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日光温室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开展研究。在位于山东泰安的日光温室内,选取温室中部后墙南5.4m,距离地面0,0.1,1.1,2.1,3.1,4.27,4.37m高度处为测点,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T1~T7,地面设置热流板H1;选取试验期间土壤蓄热量高、中等、低3天试验数据,对不同高度各测点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计算垂直高度上的最高空气温度,计算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的温差比例。试验数据验证了温室空气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温室空气存在逆温层和对流层,存在逆温现象;逆温层上部空气密度小于下部空气密度,上部高温空气不能流动到地面,逆温层两端温差较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积分与地面温度积分之差分别为890℃、770℃、175℃,土壤蓄热温差积分分别为310℃、200℃、68℃,温室散热温差积分分别为120℃、20℃、27℃,土壤蓄热时间分别为6h 55min、4h 50min、2h 20min;后墙南5.4m处逆温层、对流层高度分别为0~3.1m、3.1~4.37m;试验期间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温差比例分别为34.8%、26%、38.9%。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高时土壤蓄热温差和蓄热时间多于太阳辐射强度低时的土壤蓄热温差和蓄热时间;对流层空气产生自然对流,温室热量向温室外部大量散失;逆温现象造成的温差比例偏小是造成土壤总体蓄热量少、土壤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毅琼  张漫  李婷  沙莎  王伟珍  李民赞  
为合理增施CO2气肥以提高日光温室作物产量和品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开发了日光温室CO2浓度监控系统。该系统由监控节点、网关节点和远程管理软件组成。监控节点用于测量作物冠层和根部处的CO2浓度,并可控制CO2气肥增施装置的开关;网关节点用于实现远程管理软件与监控节点之间的通讯;远程管理软件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实现温室内CO2数据的实时显示、存储、分析和CO2气肥调控,还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参数配置。以开发的系统为基础,对日光温室番茄作物冠层和根部CO2浓度进行监测和调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开发的节点数据传输稳定,平均丢包率为0.13%,CO2控制平均超调量为64μmol/mo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芬  富建鲁  丁小明  潘守江  李振兴  周长吉  
针对日光温室冬春季育苗温度低且传统加温设备能耗高的特点,设计基于毛细管网的日光温室苗床热水加温系统,并于冬季在河北省永清县对系统的加温效果进行实际测试。以无加温育苗区为对照,研究分析毛细管网加温对空气温度和基质温度的影响,探讨了隔热层在加温苗床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毛细管网苗床加温可使育苗基质夜间温度平均值及最低值提高3.23.4℃和0.81.4℃;铺设聚苯板可使夜间基质温度平均值提高0.6℃;基质温度的最低值偏离度为09.4%,平均值为1.5%2.5%。基于毛细管网的苗床加温系统可有效提高苗床局部温度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维拓  张义  杨其长  薛绪掌  郭文忠  
周年高效、优质生产是日光温室的发展方向。针对日光温室夏季夜温过高、昼夜温差小且降温方法欠缺的问题,以设施园区地表水为冷源,以热泵作为能量提升、转换手段,对日光温室进行夜间降温,分析该方法的降温、除湿效果,对CO_2浓度累积的影响及系统能耗、冷凝水回收量等,探讨水源热泵用于日光温室夏季夜间降温的环境调控能力及节能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夜间(20:00-06:00),水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试验温室内气温,平均温度比自然通风的对照温室低2.6-2.9℃;同时,试验温室内气温低于室外气温,平均温差为1.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