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9)
2023(13863)
2022(12099)
2021(11708)
2020(9585)
2019(22528)
2018(22498)
2017(42505)
2016(23684)
2015(26744)
2014(26864)
2013(25585)
2012(23239)
2011(20745)
2010(20641)
2009(18129)
2008(17163)
2007(14564)
2006(12363)
2005(10393)
作者
(62707)
(51966)
(51542)
(49172)
(33101)
(24833)
(23733)
(20612)
(19927)
(18239)
(17876)
(17200)
(16235)
(16096)
(15981)
(15777)
(15529)
(15526)
(14728)
(14723)
(12765)
(12648)
(12331)
(11974)
(11576)
(11539)
(11457)
(11322)
(10313)
(10307)
学科
(83164)
经济(83063)
管理(62321)
(58037)
(48341)
企业(48341)
方法(42476)
数学(37393)
数学方法(36836)
中国(26166)
教育(22762)
(22369)
(21253)
(19653)
业经(18413)
理论(17658)
地方(16250)
农业(15075)
技术(15005)
(14163)
贸易(14158)
(13810)
(13752)
(13685)
财务(13613)
财务管理(13584)
环境(13317)
(13115)
企业财务(12860)
(11665)
机构
大学(318843)
学院(313678)
管理(125448)
(116265)
经济(113567)
理学(110313)
理学院(109077)
管理学(106959)
管理学院(106378)
研究(101232)
中国(69061)
(67759)
科学(63475)
(51755)
(50126)
师范(49768)
(48532)
中心(46149)
业大(46088)
(45294)
研究所(44829)
(43931)
北京(42757)
财经(42754)
师范大学(40901)
教育(39429)
(39143)
(37357)
技术(36214)
(35895)
基金
项目(224116)
科学(178142)
研究(169815)
基金(160788)
(138581)
国家(137342)
科学基金(118910)
社会(104532)
社会科(98804)
社会科学(98779)
(88177)
基金项目(85723)
教育(84614)
自然(77121)
(75847)
自然科(75337)
自然科学(75320)
自然科学基金(73924)
编号(71836)
资助(65553)
成果(58837)
(50983)
重点(50649)
课题(50471)
(47846)
(47091)
教育部(44628)
项目编号(44432)
创新(43632)
大学(43098)
期刊
(116216)
经济(116216)
研究(94550)
教育(63044)
中国(60329)
学报(46711)
科学(43543)
管理(43476)
(40215)
(38079)
大学(37185)
学学(33512)
技术(31640)
农业(28932)
(20494)
金融(20494)
业经(19690)
财经(19509)
经济研究(18084)
图书(17714)
(16562)
职业(15468)
科技(15139)
问题(15062)
理论(14787)
(14770)
技术经济(13858)
实践(13817)
(13817)
(13711)
共检索到440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亚鹏  董奇  
教育应该重视儿童大脑发展的敏感期和可塑性。对于教育者而言,一方面要为学习者提供适宜的刺激和材料,促进他们的大脑发生可塑性的变化,但同时又要防止在大脑发生可塑性变化的过程中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大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障碍往往有其对应的神经机制,要使神经科学研究真正对教育有所贡献,真正"大面积"地进入教育教学实践,无论是教育决策部门、还是相关的研究机构及其学者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思路调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卢英俊  龚蕾  朱宗顺  
对儿童阅读障碍的研究逐渐从心理发展和认知加工角度转向利用神经科学方法来对阅读障碍的神经机制(包括脑区定位和时间进程等)进行研究。在评析阅读障碍神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儿童阅读障碍研究对早期教育的启示:应重视阅读障碍对儿童发展和学业成绩的影响;应及早发现阅读障碍并利用神经可塑性研究成果制定出相关矫治计划;利用脑成像技术可检测阅读障碍矫正效果。同时,本文对汉语阅读障碍提出预防措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伍海燕  王乃弋  罗跃嘉  
近年来,随着文理科交融与多学科交叉的大力提倡和高速发展,认知科学与教育学领域都对儿童发展观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并且意识到了脑和教育相关的密不可分,"教育神经科学"这一新的学科也应运而生。情绪认知神经科学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基本情绪脑环路、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情绪障碍的神经机制等方面。情绪神经科学知识的掌握可以使教育的实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建构课程情感教育目标、评价和教育内容。采用积极教育理念,加强情绪神经科学与教育学的双向交流,将脑科学的最新技术应用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无疑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琦  纪婷婷  邓欢  马静  
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传统的"道德认知教育"显得力不从心。认知神经科学对道德领域的介入,可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道德判断既是"认知推理的"也是"情绪直觉"的过程,在某些道德情境中情绪直觉过程还起着主要作用。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内化情感充裕的道德知识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带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也是解决现行认知德育教育低效的根本途径。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德育教育除了应从德育内容的科学选择入手外,还要合理运用教育设计、教育实施和教育评价等一系列整合性实施策略。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佘燕云  杜文超  
教育神经科学通过探索有关学习的脑机制,为学习科学研究提供生理学研究视角。文章首先对教育神经科学的内涵、发展及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继而对教育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论述,包括脑的功能结构与发展研究、语言学习的脑机制研究、数学学习的脑机制研究,以及情绪发展的脑机制研究;最后,描述了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教育神经科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贺丽霞  
数学能力是基础性的认知能力,包括数量、空间和逻辑推理等认知能力。早期数学教育有助于在儿童发育和发展的关键期为儿童奠定认知和神经基础,从而培养儿童抽象而精确的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脑与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具有数的概念,体现在两个独立的数的核心表征系统,一是大数系统,模糊估计、粗略表征物体的数量幅度;二是小数系统,精确计数、清晰表征每一个物体。早期数学教育可以借鉴当前丰富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将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利用儿童先天具备的数学潜质,逐渐深入而广泛地培养儿童的数学技能。培养儿童的早期数学能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雨  
文化塑造着人脑,人脑也建构着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文化、脑与教育的关系拓展了新的领域。对"文化中的脑"与"脑中的文化"的关注已经推动了人类学的新分支——"神经人类学"的诞生。在人类学的启迪下,中国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文化族群中儿童学习的内在机制的理解,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教育实践和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金亮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发展科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是儿童发展研究新的增长点。成熟理论、技能学习理论、交互式特化作用理论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目前已形成的三大理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神经高级功能的可塑性研究,为终身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关于神经发育的研究,为早期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神经发育异常的研究,为特殊教育以及神经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园  
本文围绕第二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学习方法对大脑活动的影响、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这三个方面展开,列举了近年来在认知神经科学上的相关研究发现,以及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在汉语文化下进行英语教育教学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文婕  
神经科学的新成果,为德育研究科学化何以可能带来诸多启示。就因何可能来看,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德育研究科学化相继经过实验科学阶段的孕育和心理科学阶段的催化,在神经科学时代得以奠基。就为何可能而论,关键在于创建道德学习神经科学,深刻揭示道德学习的神经激活、环路生长与网络形成规律;发展文化取向的德育学,重点关注为造就个体特殊的神经环路进而培育道德脑提供适宜的经验与机会。就如何可能而言,德育研究科学化呼唤发展超学科研究范式,基于神经科学在道德脑功能定位上的"精准"特性以及"神经环路发育"、"神经介导作用"和"神经测量创新"三大原理,结合德育课程精准化等主题,提出"如何发现并应用道德学习激活神经活动进而造就神经环路的规律,研制精准德育课程以优化道德脑"等一系列的新研究问题,并使用无创无介入探察人脑神经活动的新研究工具与相关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同时,德育研究科学化需要吸引德育实践者加入其中,也需要创新政策以便提供相应的有力支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管晶晶  胡鑫  王文静  
儿童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阅读脑"的研究成为儿童阅读领域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脑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涌现出很多儿童阅读的脑科学研究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儿童阅读是一个多系统的复杂认知过程,儿童阅读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不同脑机制的调节;儿童阅读困难在脑机制层面也有新的解读,为传统儿童阅读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新的角度,解释并澄清了传统阅读研究中出现的很多争议,为相关问题解决提供了科学的证据。由此,我们应遵循儿童学习阅读过程中的脑活动规律,分阶段设定阅读教学目标;基于儿童阅读的脑与认知科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结合儿童阅读困难的脑机制研究,开展差异性阅读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本文论述了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与演进过程,分析了教育神经科学在发展过程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教育神经科学是在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和教育科学之间创建永久连接,为教育奠定科学基础的新型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将对科学的人才培养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加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文雅童  何清华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认知资源的有限性让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会怎样去合理分配资源、应对复杂环境中的多种刺激,这就需要注意的参与。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对注意力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和神经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从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来看,个体早期的注意能力对认知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教育和临床研究指出,儿童阶段是个体注意力缺陷问题的高峰时期。伴随着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注意力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同时研究成果也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路浩  周新林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同时数学认知的脑科学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重要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早期数学学习经验对脑功能具有塑造作用、计算障碍的顶内沟结构或功能缺陷的脑机制、语言对数学认知的作用具有层次性、数学与空间能力在顶叶的密切关系以及数学的性别差异脑机制探析五个方面。数学认知脑科学研究为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以及教育实践提供了如下启示: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大脑的数学功能的塑造作用;充分发挥语言、空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针对男女生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认知策略,制定适合其自身的学习策略;对患有计算障碍的儿童,教师需要掌握一些针对这些孩子的特殊的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奇  张红川  
作为个体两种最基本的计算能力 ,估算能力与精算能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脑与认知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 ,二者不仅在表现形式、作用、发展模式、所需环境与教育条件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离性特点 ,同时也具有不同的起源、认知机制与脑基础 ,这为当前的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