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8)
- 2023(14966)
- 2022(13284)
- 2021(12416)
- 2020(10683)
- 2019(25023)
- 2018(24956)
- 2017(48285)
- 2016(26548)
- 2015(30178)
- 2014(30488)
- 2013(30030)
- 2012(27531)
- 2011(24766)
- 2010(24507)
- 2009(22565)
- 2008(22091)
- 2007(19471)
- 2006(16443)
- 2005(14085)
- 学科
- 济(105651)
- 经济(105539)
- 管理(75935)
- 业(71459)
- 企(59179)
- 企业(59179)
- 方法(54272)
- 数学(47901)
- 数学方法(47282)
- 农(28554)
- 财(26696)
- 学(25345)
- 中国(24853)
- 业经(22305)
- 地方(21167)
- 贸(19060)
- 贸易(19056)
- 农业(19004)
- 环境(18821)
- 易(18477)
- 务(17652)
- 财务(17573)
- 财务管理(17533)
- 理论(17397)
- 和(17296)
- 制(16948)
- 企业财务(16572)
- 技术(15960)
- 划(15079)
- 银(14235)
- 机构
- 大学(379030)
- 学院(378598)
- 管理(150859)
- 济(145347)
- 经济(142065)
- 理学(132039)
- 理学院(130589)
- 管理学(128047)
- 管理学院(127393)
- 研究(122629)
- 中国(88842)
- 科学(81243)
- 京(79509)
- 农(66216)
- 财(64170)
- 所(62465)
- 业大(61523)
- 研究所(57759)
- 中心(56584)
- 江(54216)
- 财经(52795)
- 农业(52545)
- 北京(49484)
- 范(49354)
- 师范(48783)
- 经(47928)
- 院(44799)
- 州(44090)
- 经济学(43033)
- 技术(41329)
- 基金
- 项目(266920)
- 科学(207677)
- 基金(191972)
- 研究(190120)
- 家(168391)
- 国家(167041)
- 科学基金(142576)
- 社会(116654)
- 社会科(110438)
- 社会科学(110406)
- 省(105999)
- 基金项目(102699)
- 自然(95892)
- 自然科(93555)
- 自然科学(93526)
- 自然科学基金(91800)
- 划(89125)
- 教育(87902)
- 资助(80225)
- 编号(78026)
- 成果(61814)
- 重点(59889)
- 部(58174)
- 发(56415)
- 创(54799)
- 课题(53177)
- 科研(52184)
- 创新(51172)
- 计划(49958)
- 大学(49401)
- 期刊
- 济(150879)
- 经济(150879)
- 研究(101098)
- 学报(65228)
- 中国(63282)
- 农(58322)
- 科学(57772)
- 管理(51159)
- 财(49069)
- 大学(48146)
- 学学(45629)
- 农业(40611)
- 教育(38173)
- 技术(33434)
- 业经(26277)
- 融(26169)
- 金融(26169)
- 财经(24561)
- 经济研究(23660)
- 业(20875)
- 经(20817)
- 问题(20164)
- 图书(19299)
- 版(18766)
- 技术经济(18520)
- 科技(18485)
- 理论(18019)
- 资源(17920)
- 统计(17214)
- 商业(17027)
共检索到522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成 杨旭 杨报国 王少琴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的重要一环。为研究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摄食变化以及不同海域营养生态位差异,根据2019年东太平洋和202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金枪鱼渔船采集的黄鳍金枪鱼样本,对其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黄鳍金枪鱼肌肉检测出34种脂肪酸,包括16种饱和脂肪酸(SFA),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黄鳍金枪鱼肌肉脂肪酸中SFA含量与PUFA含量呈负相关,MUFA含量与PUFA含量呈正相关。SFA含量与叉长呈显著负相关,MUFA、PUFA含量与叉长呈显著正相关。中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肌肉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两海域之间脂肪酸组成平均不相似性为18.85%,主要差异来自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FA、PUFA、C22∶6n3 (DHA)、Cl6∶0、Cl8∶1n9、MUFA、C22∶6n3/C20∶5n3 (DHA/EPA)、C18∶0、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主成分分析显示,黄鳍金枪鱼的营养级越高,肉食性越高,以甲藻和硅藻为食源的生物对黄鳍金枪鱼的能量来源贡献越大。相反,营养级越低的黄鳍金枪鱼主要摄食以细菌、陆地植物和植食性桡足类为食源的生物。主成分回归表明,黄鳍金枪鱼随叉长增大,其营养级增加,肉食性提高,食性逐渐由以甲壳类和头足类向虾和硬骨鱼等富含多种特征脂肪酸的生物转变。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较中西太平洋肉食性更强,营养级更高,甲壳类对其能量贡献更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戴芳群 李显森 王凤臣 徐玉成 李桥
根据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海泰”船于2001~2002年在中东太平洋进行的金枪鱼延绳钓探捕的生产数据,分析了长鳍金枪鱼延绳钓作业的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及上钓率的月变化和年间变化,并对上钓率与作业渔场表层水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海泰”船平均每月下钓68568钩,2001年月均产量为2960尾;2002年月均产量为1290尾。以重量计,2001年月均产量为31373kg;2002年月均产量为15889kg。两年间相比,2002年月均产量明显低于2001年。不同月份间实际日产量波动较月产量波动小,两年间的平均日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月份间上钓率亦差异显著,而年间平均上钓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作业海区日产...
关键词:
中东太平洋 延绳钓 长鳍金枪鱼 上钓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任中华 陈新军 方学燕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东太平洋海域重要的金枪鱼种类之一,也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文根据2009~2011年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在东太平洋海域(20°N~30°S、85°W~150°W)长鳍金枪鱼延绳钓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表温(SST)和海面高度(SSH)的数据,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以渔获产量、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为适应性指数,按季度分别建立了基于SST和SSH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获得基于SST和SSH环境因子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并用2012年各月实际作业渔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东太平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雯 戴小杰 朱江峰 翟天晨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是3个热带金枪鱼鱼种之一,也是我国远洋金枪鱼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研究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观察员在热带太平洋海域(14°1's-11°41'n,158°43'e-128°24'W)采集的229尾雌性黄鳍金枪鱼样本,基于组织切片法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度以Ⅰ、Ⅱ期为主,性成熟个体占样品总数的36.7%;运用logisTic模型拟合的性成熟比率(P)与叉长(l_F)关系曲线(成熟度曲线)方程为P=1/1+e~([-0.072(lF-138.13)]),对应的50%性成熟叉长为138.13 cm;在南半球,纬度越高,性成熟比率和性...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繁殖生物学 成熟度 太平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玲 蒋逸 王冰洋 王丹阳 胡松
本文利用梯度依赖相关尺度方法,基于Argo实时观测剖面,以点对点的形式进行了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随附鱼群区域温度垂直结构的构建实验,并在验证该方法有效性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捕捞点的温度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构建的温度垂直剖面的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在跃层深度处,两者相差最大达0.45 ℃,且构建的温度剖面与实际观测真值的温度偏差除跃层处较大(约为±0.5 ℃)外,其余水层基本接近为零。2017年8月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在近表层(5m)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5~29.5 ℃,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至300m处,适宜温度范围约为11.0~12.0 ℃。各个捕捞点均存在明显的温跃层,对应的平均温跃层上、下界深度和跃层强度分别约为80m、270m、0.08 ℃/m,跃层强度与渔获量近似成正比关系。这些结论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同时表明本文方法可以为构建渔业捕捞点上的次表层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江建军 许柳雄 朱国平 朱伟俊
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金枪鱼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其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日益受到各方关注,鱼类年龄鉴定是渔业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2013~2014年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探捕所采集的227个脊椎骨样本,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分成4组进行年龄的鉴定,选用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幂指数模型对叉长和脊椎骨半径进行拟合,最后选出结果最好的鉴定组和拟合模型,通过年龄鉴定估算长鳍金枪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叉长范围为52~104 cm,优势叉长组为81~90 cm,占总数的83.1%;年龄组成以5、6龄较多,占样本总数的8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沈智宾 季诚
研究黄鳍金枪鱼鱼体脂肪含量与其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有利于确定其鱼体脂肪含量与生物学参数是否有关并掌握鱼类的生长、繁殖和渔场特性。本研究根据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海域延绳钓渔业调查中采集到的91尾黄鳍金枪鱼,测定了其脂肪含量和生物学参数等,应用频率统计法分析了其脂肪含量的时空分布,脂肪含量与性别、体质量、性腺成熟度的关系;应用GAM方法分析了脂肪含量与条件系数(K)、纯重系数(SI)、性腺指数(GSI)、叉长(FL)的关系。结果显示:(1)黄鳍金枪鱼的脂肪含量为0.1%26.7%,平均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代丹娜 刘洪生 戴小杰 田思泉
黄鳍金枪鱼是东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中的主要渔获种类之一。根据1975-2004年东太平洋(30°N~25°S,75°W~145°W)黄鳍金枪鱼围网生产统计资料和相应年份的Nino3区的指数,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ENSO现象与黄鳍金枪鱼资源丰度及时空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ENSO现象对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围网资源丰度及时空分布有显著影响,在大部分厄尔尼诺年时,黄鳍金枪鱼围网作业重心会向东、向北移;而拉尼娜年则向西移。Nino3指数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黄鳍金枪鱼围网作业重心在年内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春夏季向西、向北移;秋冬季向东、向南移。春夏季的单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建军 许柳雄 朱国平 郭志勋 朱伟俊
根据2013—2014年在大连远洋渔业金枪鱼钓有限公司的超低温金枪钓渔船"天祥"16号船上采集的258个鳍条样品为基础(从845尾长鳍金枪鱼样本中随机选取了258个鳍条样本),研究了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年龄和生长情况。研究首次采用了3个不同的切割位置(鳍条全长的10%、20%、50%标记段)对鳍条截面进行处理,利用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分别拟合长鳍金枪鱼叉长和鳍条截面半径之间的关系,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获得最优化的函数,并计算其逆算叉长,最后得到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生长方程、生长拐点以及生长率和生长指标。研究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4~6龄,不分雌雄的生长方程为Lt=112.231×[1-e~(-0.277 132×(t+1.435))],拐点年龄为2.53,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且年龄越大变化越小。本研究可为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资源状况评估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物学信息。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鳍条 年龄与生长 北太平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生 蒋汉凌 戴小杰
长鳍金枪鱼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发展对象,根据2008至2010年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海表温度(SST)数据,研究了长鳍金枪鱼(ALB)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海表温度特征。结果表明:以尾数统计时,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纬度位置为15°~40°N和10°~45°S,该区域渔获尾数占总渔获80%以上。高CPUE渔区主要位于25°~40°N和10°~40°S,其南北分布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北半球冬季时多分布于北太平洋,夏季时多分布于南太平洋。2008-2010三年间渔业资源丰度分布状况基本一致,2009年在北太平洋以及2010年在南太平洋的高CPU...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嘉容 杨晓明 田思泉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一种高度洄游的中上层鱼类,其分布受环境影响明显, 利用海洋环境的变化对其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2015-2017年盛渔期中国大陆地区渔船在南太平洋的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数据,结合同时期海洋环境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获得了2015-2016年盛渔期(5-8月)长鳍金枪鱼渔获率对各环境因子的反馈曲线以及各环境因子的贡献率,并据此计算出2017年盛渔期其潜在栖息地分布,然后叠加同年真实渔业数据对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由渔获率对各环境因子的反馈曲线发现,25°S以北区域最适宜长鳍金枪鱼栖息的海表温度为28.4~30.6 ℃、300 m水深温度为13.2~17.6 ℃、海表面盐度为35.6~36.7、海表风场南北分量为-1.6~5.8 m/s,25°S以南区域分别为17.8~23.4 ℃,12.2~16.9 ℃,35.2~36.0,-0.7~4.9 m/s,总体相似。2) 25°S以北区域环境因子的重要性排名依次为海表面温度(因子平均贡献率31.3%)、海表面盐度(30.1%)、300 m水深温度(29.2%)、海表风场南北分量(9.4%),在25°S以南区域依次为海表面温度(60.7%)、海表面盐度(22.4%)、海表风场南北分量(10.6%)、300 m水深温度(6.3%);在25°S以南区域的,最重要性因子为海表面温度(平均贡献率大于60%),且显著高于以北区域的31% ;在25°S以北区域,3个主要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差异较小,平均贡献率都在30%左右。3) 模型的综合预测结果准确率在30%~85%之间,具体以中适生区的预测准确率较高,高、低适生区预测率相对较差,原因可能与模型和数据有一定关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卉卉 黄硕琳
作为世界上渔获量最大的渔区之一,中西太平洋区域是世界上金枪鱼最大的产区。该区域的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广阔的专属经济区和少量的陆地资源。岛国的地理特征决定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能依靠海洋资源来发展国民经济。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通过与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局和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合作,采取兼容性的渔业管理政策,控制捕捞努力量,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但是,中西太平洋区域的渔业管理措施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捕捞能力过剩、渔业数据缺乏、非法捕捞、养护和管理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偏低,以及政治因素的干扰等,使该区域长期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管理目标受到挑战。对中西太平洋渔区渔业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区域金...
关键词:
中西太平洋 渔业管理 养护和管理措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贡艺 李云凯 陈玲 高小迪 陈新军
茎柔鱼(Dosidicusgigas)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的大洋性头足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捕获自3个作业海区的茎柔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各海区茎柔鱼肌肉脂肪酸种类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秘鲁外海样品所含脂肪酸种类最多(共28种),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样品含有脂肪酸27种,而智利外海样品所含脂肪酸种类最少,只检测出24种。脂肪酸均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59.68%~69.28%),其次是饱和脂肪酸(20.71%~27.28%)和单不饱和脂肪酸(10.01%~13.04%)。各海区茎柔鱼肌肉中C16:0、C18:0、C20:1n9、C18:2n6、EPA和DHA含量较高,均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1%以上。脂肪酸组成的空间异质性主要是由各海区C16:0、C18:2n6、C20:4n6和DHA的含量不同造成的,这种差异可能与各海区海洋环境、食物来源和个体能量需求的差别有关。本研究说明了脂肪酸分析在茎柔鱼食性研究中的潜在作用,对分析不同海区茎柔鱼营养成分和资源合理利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茎柔鱼 肌肉 脂肪酸 比较分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文 许强华 陈新军 戴小杰 朱江峰
根据2010年9月-2012年1月,我国远洋捕捞船在太平洋中部(16°S~8°N;160°W~155°E)的7个采样点采集到的101个样本,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基因的585 bp序列,分析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585 bp片段中发现23个变异位点,80个单倍型;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7个采样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0.994±0.002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0.00892±0.00038。分子方差分析揭示98.18%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群体间的Fst分析揭示黄鳍金枪鱼7个采样群体内部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Fu’s Fs呈负值和核苷酸不配对呈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