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2)
- 2023(11660)
- 2022(9759)
- 2021(8914)
- 2020(7402)
- 2019(16738)
- 2018(16373)
- 2017(31434)
- 2016(16368)
- 2015(18280)
- 2014(18318)
- 2013(17661)
- 2012(15951)
- 2011(14307)
- 2010(14113)
- 2009(12659)
- 2008(11729)
- 2007(10059)
- 2006(8688)
- 2005(7494)
- 学科
- 济(87706)
- 经济(87634)
- 管理(48893)
- 业(43014)
- 企(36081)
- 企业(36081)
- 方法(34463)
- 数学(30629)
- 数学方法(30261)
- 地方(19825)
- 中国(18352)
- 财(17774)
- 农(17648)
- 业经(16901)
- 学(13569)
- 地方经济(13129)
- 制(12482)
- 农业(12050)
- 贸(11926)
- 贸易(11916)
- 理论(11626)
- 环境(11506)
- 易(11470)
- 务(11383)
- 财务(11343)
- 财务管理(11309)
- 和(10991)
- 银(10729)
- 银行(10723)
- 企业财务(10690)
- 机构
- 学院(228828)
- 大学(225778)
- 济(104838)
- 经济(102917)
- 管理(90973)
- 理学(78859)
- 理学院(78111)
- 管理学(76880)
- 管理学院(76436)
- 研究(70430)
- 中国(54745)
- 财(46012)
- 京(44363)
- 科学(38791)
- 财经(37401)
- 中心(34645)
- 经(33998)
- 经济学(33988)
- 江(33598)
- 所(32160)
- 经济学院(30419)
- 研究所(28853)
- 业大(28821)
- 范(28449)
- 农(28242)
- 师范(28210)
- 财经大学(27829)
- 北京(27003)
- 州(26588)
- 院(25801)
- 基金
- 项目(154374)
- 科学(123677)
- 研究(117097)
- 基金(113561)
- 家(96490)
- 国家(95681)
- 科学基金(84773)
- 社会(77771)
- 社会科(73848)
- 社会科学(73834)
- 省(60431)
- 基金项目(60112)
- 教育(54653)
- 自然(52379)
- 自然科(51206)
- 自然科学(51197)
- 自然科学基金(50258)
- 划(49410)
- 编号(47444)
- 资助(45498)
- 成果(36789)
- 部(34695)
- 重点(34407)
- 发(34028)
- 国家社会(32893)
- 创(32848)
- 课题(31782)
- 教育部(31102)
- 人文(30957)
- 创新(30668)
- 期刊
- 济(116708)
- 经济(116708)
- 研究(68025)
- 中国(39265)
- 财(37131)
- 管理(34797)
- 学报(27377)
- 科学(27195)
- 农(24651)
- 技术(23525)
- 大学(22719)
- 教育(22311)
- 学学(21561)
- 融(21433)
- 金融(21433)
- 经济研究(19649)
- 财经(19156)
- 业经(17969)
- 经(16624)
- 农业(16448)
- 问题(14802)
- 技术经济(12929)
- 统计(11663)
- 贸(10985)
- 理论(10955)
- 商业(10939)
- 策(10484)
- 财会(10408)
- 现代(10158)
- 经济问题(9771)
共检索到333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谭剑 王彦博
以信贷为主的信用赋能是一种时间机器、是针对未来的货币透支。是企业生命周期的加速器。本文提出基于"能量经济"视角观测经济活动、确定关键指标的新思路。以建立健康商业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关键词:
关键指标 经济体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付奎 刘炳荣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既是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之需,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长远之策,数字经济已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引擎。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助推低碳转型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18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助于实现城市碳排放降低和全要素碳生产率提高,该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能源效率提升、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赋能城市低碳转型。深入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目标约束对数字经济助推城市低碳转型的作用不同,其中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强化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机,削弱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碳“减排”和“增效”的作用;环境目标约束强化了政府环境监管行为,增强了数字经济的低碳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推动老工业基地城市低碳转型,但囿于对传统资源产业的路径依赖,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治理作用尚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麻勇恒 曾羽
从生态能量的角度审视,经济在本质上是人类凭借文化手段对自然的介入而控驭的物质能量形式。生态危机是人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非预期后果"。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加剧生态系统的熵增,破坏生态循环积累所需的环境条件,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选择。
关键词:
经济 物质能量 熵 生态循环积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吴文 龚婷
本文从要素禀赋结构的视角观察当前仍处于进程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指出了过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的发展更加偏离比较优势,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筹建国际板市场则类似"东施效颦"之举。本文在破除特里芬难题与国际铸币税等有关货币国际化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过剩资本输出是货币国际化的动力与目的的假说,继而指出向要素禀赋结构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输出中国资本,寻求人民币区域化才是符合中国国家经济利益的举措,而这正是"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意义上的实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宝娟 赵国杰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而能值分析则是生态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循环经济理念和能值分析系统的概念,进而引出能值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循环经济系统评价中,提出了循环经济系统的能值评价指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能值 评价方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云
本文指出当代货币已经完成了其媒介功能、资产功能到能量功能的转变过程;进而指出回流美元货币的能量功能,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虚拟化发展;而虚拟经济正作为当代货币能量贮藏以及配置的核心系统在根本上决定着资源的配置。
关键词:
虚拟经济 货币理论 货币能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树功 马韶君
从信用资本的视角出发,高职院校在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人才过程中应该融入职业信用教育。高职院校应把握职业信用的二重性、内在性、动态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通过重视职业信用教育的前期基础,把握职业信用资本积累的关键环节,加强高职院校信用环境建设等路径来重塑职业信用教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用资本 职业信用教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涛
本文在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流通效率为切入点,从流通效率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各大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另外,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具有明显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相关空间外溢作用。从区域上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的区域异质性。从中介效应角度来看,流通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这说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流通效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杨博旭 黄莉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城乡均衡发展视角,选取2011—2020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上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抑制效应,且这一影响存在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表现为在东部地区会抑制城乡均衡发展,在中部地区有利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一影响路径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趋势。研究结论对中国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方卉 陈淼
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刻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典型事实后,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耦合协调关系,时序演化上两者耦合协调度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且表现出区域间的差异性和收敛性,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空间演变上表现为明显的“分散→聚集”特征。在本地内,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数字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中部>西部>东部”的强度差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数字金融的提质效应明显高于增量效应。在邻域内,仅存在着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单向驱动作用,暂未实现双向赋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金波 王佳
推动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综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改善要素资源错配、促进技术创新水平提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途径,有效促进制造业的出口质量攀升,在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邻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本地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存在“虹吸效应”,具体表现为“空间竞争”。门槛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具有非连续性,其影响依赖于数字经济自身的累积水平,并且其效应随突破点的变化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本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加快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香 徐洪波
本文从数字经济的背景出发,借助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消费扩容和提质的双重维度,实证探究了流通业效率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的城乡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赋能下的流通业效率对居民消费扩容和提质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具体而言,数字经济赋能下的流通业效率提升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规模扩张,且对农村居民的扩大效应优于城镇居民;其次,流通业效率提升有利于推动城镇居民消费提质,但对农村地区居民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涛 宋加山 所丹妮 黄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和实现路径。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在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会随着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而增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乡村创新和乡村创业来促进共同富裕;门槛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受到乡村创新双重门槛和乡村创业单一门槛的影响,当乡村创新和乡村创业处于更高的门槛区间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共同富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创新 乡村创业 共同富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亚飞
目前,金融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其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基于新发展理念,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解为创新发展、普惠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经济增长五个维度。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与科技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息传递、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等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科技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亟须提升;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放大了开放经济、绿色经济、普惠经济、创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举措,以进一步强化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机制,提升金融与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金融 科技 联动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雅妃 朱朝晖 李敏鑫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稳定剂,亦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实现经济绩效与ESG绩效的“双赢”,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2010—2020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即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ESG绩效。机制验证表明,创新渠道和效率渠道是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数字化转型促使资源向高生产率企业倾斜并能够有效促进ESG绩效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市场化进程加快均能强化数字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应。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推进经济绩效与ESG绩效的复合增长,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政府应夯实制度基础,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健全市场机制,从而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战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