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6)
- 2023(13674)
- 2022(12061)
- 2021(11212)
- 2020(9448)
- 2019(21965)
- 2018(21628)
- 2017(42894)
- 2016(22842)
- 2015(25473)
- 2014(25142)
- 2013(24629)
- 2012(22420)
- 2011(19872)
- 2010(19395)
- 2009(17431)
- 2008(16622)
- 2007(14079)
- 2006(11867)
- 2005(9812)
- 学科
- 济(93472)
- 经济(93377)
- 管理(66815)
- 业(63414)
- 企(53341)
- 企业(53341)
- 方法(49709)
- 数学(44421)
- 数学方法(43893)
- 财(24096)
- 农(23364)
- 中国(21809)
- 业经(19707)
- 学(18620)
- 地方(17758)
- 贸(16141)
- 贸易(16136)
- 务(16100)
- 财务(16032)
- 财务管理(15998)
- 易(15640)
- 农业(15609)
- 企业财务(15241)
- 制(15065)
- 理论(14587)
- 技术(14559)
- 环境(14324)
- 和(13932)
- 划(12458)
- 融(12154)
- 机构
- 大学(318027)
- 学院(315942)
- 管理(132050)
- 济(127702)
- 经济(125199)
- 理学(116839)
- 理学院(115656)
- 管理学(113602)
- 管理学院(113042)
- 研究(97938)
- 中国(70937)
- 京(65423)
- 科学(60767)
- 财(56431)
- 业大(47745)
- 财经(47334)
- 农(46789)
- 所(46369)
- 中心(45274)
- 经(43401)
- 研究所(42791)
- 江(42505)
- 北京(40352)
- 范(40164)
- 师范(39756)
- 经济学(39235)
- 农业(36702)
- 院(36525)
- 财经大学(35838)
- 经济学院(35788)
- 基金
- 项目(230255)
- 科学(182675)
- 基金(169773)
- 研究(167168)
- 家(147155)
- 国家(146009)
- 科学基金(127632)
- 社会(106467)
- 社会科(101129)
- 社会科学(101104)
- 基金项目(90717)
- 省(88976)
- 自然(84278)
- 自然科(82386)
- 自然科学(82369)
- 自然科学基金(80901)
- 教育(77379)
- 划(74898)
- 资助(70515)
- 编号(67352)
- 成果(52262)
- 部(51382)
- 重点(51028)
- 发(48084)
- 创(47953)
- 课题(45109)
- 创新(44752)
- 教育部(44731)
- 科研(44641)
- 国家社会(44046)
- 期刊
- 济(125547)
- 经济(125547)
- 研究(87073)
- 中国(48773)
- 学报(48666)
- 管理(46051)
- 科学(45075)
- 财(41933)
- 农(40435)
- 大学(37745)
- 学学(35767)
- 教育(31027)
- 农业(28436)
- 技术(28165)
- 融(22613)
- 金融(22613)
- 财经(22523)
- 业经(21149)
- 经济研究(20865)
- 经(19098)
- 问题(16685)
- 技术经济(15455)
- 理论(15453)
- 图书(15328)
- 科技(15111)
- 统计(14705)
- 商业(14231)
- 实践(14212)
- 践(14212)
- 业(14041)
共检索到426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寿富 赵定涛
从能源结构角度对能源强度进行结构分解分析,找出影响能源强度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能源强度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了为实现"十一五"降耗目标各类能源增长率的变化范围,以期能为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能源结构 能源强度 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施凤丹 刘春平 郭红燕
本文应用结构分解法(SDA)研究了结构效应在我国1980~2005年间能源强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同时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强度的差距以及其中的结构效应、非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效应是形成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能源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中国的能源强度高于印度能源强度的所有原因均在于结构效应,这主要是我国这些年来产业结构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是进一步降低我国能源强度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能源强度 SDA 结构效应 产业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芳 江可申
依据IPCC中的碳排放系数和不变价GDP计算了1978—2010年中国的碳强度,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碳强度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碳强度与煤炭消费比重以及第三产业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煤炭消费比重对碳强度的贡献度较大,并具有持久的冲击作用;第三产业比重与碳强度负相关,短期内其影响稍弱。因此,降低煤炭消费比率和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有利于降低碳强度。
关键词:
碳强度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行 范中启
本文以1990~2015年碳强度统计数据为样本,使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的方法,对碳强度、城市化与能源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碳强度、城市化与能源结构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碳强度的冲击效应较大,具有持续性。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对碳强度的贡献度较大。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行 范中启
本文以19902015年碳强度统计数据为样本,使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的方法,对碳强度、城市化与能源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碳强度、城市化与能源结构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碳强度的冲击效应较大,具有持续性。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对碳强度的贡献度较大。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崇岩 王富忠
本文在国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工业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现状后发现,我国工业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工业能源效率是下降的。然后对能源价格与工业能源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能源价格、能源结构与工业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能源价格的上升有利于抑制工业能源强度,可促进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内贸活跃度、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提高了工业能源强度。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先扬后抑走势,表明工业对煤炭的相对需求将下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煤炭消费结构并未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性影响,而低碳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则能显著抑制工业能源强度,有利于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白万平
在厘清指数下降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内部结构变化、能源替代等因素作为地区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子,推导出适宜的分解式,解构各因素对能源强度下降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次之,同时发现能源强度下降有回弹效应。该结论对于确定地区节能减排关键要素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炎治 聂锐 冯颖
利用加法形式的对数平均Divisia分解方法将我国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FDI规模效应,FDI结构效应和GDI结构效应三部分,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6年间,FDI规模效应对我国的能源强度起增加作用,FDI结构效应起降低作用,GDI结构效应呈现出与国家投资政策相关联的阶段性。分析结论对我国的节能降耗工作有两点启示:第一,应设置外资进入的技术门槛和进入领域;第二,应设立一定的行业能耗标准,高于标准的投资应予限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如银 李仲贵
文章通过R&D投入经费测算出代表中国技术进步的知识存量,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中国能源强度,对两者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关系研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并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的几点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建勋
我国能源现状与经济增长的高能源依赖性表明,经济增长需要最优能源强度。最优能源强度及其存在性,可通过实证得出,实际能源强度与最优值的差距也可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实际能源强度高于最优值,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最终会实现能源强度最优规模。
关键词:
能源强度 最优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兵 谢俊
基于1980-2010年49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考虑了能源结构的RAM-DEA方法分别测算各国或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解出各类能源的无效率贡献,并计算出各国的最优能源结构。实证结果表明,高等收入国家及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都相对较高,而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则相对较低,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人均收入水平呈U型曲线关系。样本中有15个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另有19个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下降趋势,5个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平稳,10个国家的能源效率始终最优。总体上,非化石能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青 罗志红 花明
能源强度是体现一国经济结构合理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源强度变化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构建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的函数关系,利用1990—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结果显示,整体来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间存在协整关系;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影响系数为-10.46367,能源结构的影响次于产业结构,影响系数为5.489905;短期来看,能源结构的波动对能源强度的冲击大于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累积效应较为明显。
关键词: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 能源强度 VEC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庆琦 赵嵩正 肖伟
能源税对我国交通运输能源强度降低的作用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为对此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将能源价格设置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交通运输能源强度的影响,以及对交通运输结构、经济的交通运输依存度和技术进步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98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的提高对交通运输能源强度降低作用微弱,也未发现其对交通运输结构、经济的交通运输依存度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调节作用。我国交通运输能源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
关键词:
能源价格 交通运输 能源强度 调节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孔婷 孙林岩 何哲 孙荣庭
能耗过高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价格是市场体制中调节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引入价格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于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对行业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运用1995年~2005年的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法对制造业24个重要行业的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多数行业,能源价格的提升并未明显降低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对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影响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能源价格的调节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化来降低行业能源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立新 刘晶
利用索罗生产函数模型,构造出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的关系。并分别使用了全国和江苏省1990—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研究了能源相对价格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将含时间参量的技术进步作为一个整体单独的参数来考虑,结果表明,最近几年来,全国和江苏省能源强度下降很明显,但总能源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能源强度降低的作用并不明显,电力相对价格的上升对于能源强度的下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价格 索罗生产函数 电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