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6)
- 2023(15689)
- 2022(12761)
- 2021(11818)
- 2020(10198)
- 2019(23296)
- 2018(23244)
- 2017(44921)
- 2016(24427)
- 2015(27579)
- 2014(27660)
- 2013(27338)
- 2012(24634)
- 2011(21831)
- 2010(21910)
- 2009(20489)
- 2008(20347)
- 2007(18245)
- 2006(15580)
- 2005(14134)
- 学科
- 济(107004)
- 经济(106885)
- 业(95073)
- 企(85354)
- 企业(85354)
- 管理(82184)
- 方法(50921)
- 数学(41254)
- 数学方法(40720)
- 财(32962)
- 农(32526)
- 业经(32477)
- 中国(26205)
- 务(23960)
- 财务(23906)
- 财务管理(23871)
- 农业(22821)
- 企业财务(22610)
- 技术(20393)
- 制(19984)
- 贸(19586)
- 贸易(19579)
- 理论(19576)
- 易(19058)
- 和(18812)
- 地方(18624)
- 划(16946)
- 学(16930)
- 策(16908)
- 融(15296)
- 机构
- 学院(351094)
- 大学(346640)
- 济(147925)
- 经济(145113)
- 管理(141683)
- 理学(122218)
- 理学院(121011)
- 管理学(119009)
- 管理学院(118380)
- 研究(109358)
- 中国(85197)
- 京(71705)
- 财(68178)
- 科学(65394)
- 农(58463)
- 财经(54551)
- 所(54172)
- 江(53028)
- 中心(51820)
- 业大(50941)
- 经(49507)
- 研究所(48980)
- 农业(46019)
- 经济学(45001)
- 北京(44349)
- 范(43160)
- 师范(42725)
- 州(41887)
- 经济学院(40881)
- 财经大学(40211)
- 基金
- 项目(232218)
- 科学(185109)
- 研究(170863)
- 基金(169891)
- 家(146458)
- 国家(145183)
- 科学基金(127001)
- 社会(109531)
- 社会科(103943)
- 社会科学(103915)
- 省(92181)
- 基金项目(90202)
- 自然(82288)
- 自然科(80455)
- 自然科学(80435)
- 教育(79864)
- 自然科学基金(79015)
- 划(76542)
- 编号(69664)
- 资助(69093)
- 成果(55126)
- 重点(51998)
- 部(51992)
- 创(50888)
- 发(50006)
- 课题(47468)
- 创新(46930)
- 业(45754)
- 国家社会(45303)
- 教育部(45057)
- 期刊
- 济(161449)
- 经济(161449)
- 研究(97878)
- 中国(64544)
- 财(56962)
- 管理(55550)
- 农(53720)
- 学报(49227)
- 科学(47668)
- 大学(38464)
- 农业(36766)
- 学学(36474)
- 教育(35198)
- 技术(34432)
- 融(31085)
- 金融(31085)
- 业经(28355)
- 财经(27201)
- 经济研究(25188)
- 经(23454)
- 业(22334)
- 问题(22003)
- 技术经济(20004)
- 贸(17767)
- 财会(17496)
- 统计(17264)
- 商业(16914)
- 现代(16673)
- 世界(16379)
- 策(16303)
共检索到512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逸飞 贾向锋
为防止陷入"静态优势刚性"轨迹,集群企业应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其国际化动态学习能力,使其国际化动态学习能力所在能级跃迁。在对集群企业国际化动态学习能力变化分析基础上,本文采用自组织理论确定集群企业国际化动态学习能力各变化阶段所处能级,构建基于量子纠缠和量子跃迁的集群企业国际化动态学习能力跃迁模型,并进一步对跃迁条件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弘一
文章以中国上市企业为样本,首次探讨了中国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动态能力特征和经营绩效。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关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研究成果以及跨国经营理论基础,构建了研究我国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具备了更好的盈利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天生国际化"企业相对于国际化程度偏低的"天生国际化"企业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弘一
文章以中国上市企业为样本,首次探讨了中国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动态能力特征和经营绩效。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关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研究成果以及跨国经营理论基础,构建了研究我国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上市"天生国际化"企业具备了更好的盈利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天生国际化"企业相对于国际化程度偏低的"天生国际化"企业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谭力文 彭志军 罗韵轩
本文以企业核心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为根本出发点,以战略调整的成本效益分析为主线,按照环境、管理认知的动态性——创新——组织内部核心能力跃迁——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化——战略调整的成本效益分析——行为——市场绩效的逻辑思维链进行理论阐释,并分析我国企业由"制度适应"向"市场博弈"的过渡期,即企业从对政策制度的被动适应过渡到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本资源达到最优化或帕累托改进的过程,企业相机抉择地进行战略调整的成本效益分析,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由"制度适应"向"市场博弈"过渡的动态环境和动态管理认知中的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秀江 彭纪生
本文通过对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度案例研究,回答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如何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内外部两种资源,在推动能力演进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形式的跃迁,并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一命题。研究表明,组合能力的演进是由包含平台构建、平台利用和平台升级三种平台策略推动的,其内核分别为资源与资源、资源与能力、能力与能力的整合。与此对应,企业自主创新形式则经历了从微小自主、半自主到完全自主的跃迁。
关键词:
组合能力 自主创新 技术机会 组合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芮正云 罗瑾琏
知识权力对企业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不过以往学者们主要关注了成熟企业,相关理论研究难以为新创企业指明知识权力的提升路径。鉴于新创企业与成熟企业在知识基础、网络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知识网络嵌入为逻辑起点,遵循"能力—地位—权力"的逻辑思路,结合网络关系与网络结构两个层面,提出"联盟能力—网络位置跃迁—知识权力"的分析框架,并基于177个新创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网络中介性的提高在联盟开发能力对知识权力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联盟管理能力对知识权力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但是网络中心性的提高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对新创企业来说,增强知识权力的行动重点应该是培育联盟能力,提高网络中介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芮正云 罗瑾琏
知识权力对企业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不过以往学者们主要关注了成熟企业,相关理论研究难以为新创企业指明知识权力的提升路径。鉴于新创企业与成熟企业在知识基础、网络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知识网络嵌入为逻辑起点,遵循"能力—地位—权力"的逻辑思路,结合网络关系与网络结构两个层面,提出"联盟能力—网络位置跃迁—知识权力"的分析框架,并基于177个新创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网络中介性的提高在联盟开发能力对知识权力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联盟管理能力对知识权力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新生
动态能力观认为企业的内部能力及其动态过程在全球经营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力利用和能力构建的动态过程。分析了企业如何基于动态能力过程制定国际化战略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动态能力 能力利用 能力构建 国际化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吉刚 刘益 刘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跨国经营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趋势。文章从动态能力理论角度研究跨国公司,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归纳海尔动态能力构建论证了跨国公司的动态能力影响机制:能力拥有、能力配置和能力提升,探讨动态能力的影响机理,从而扩展了理论文献的研究,为企业实证研究建立理论框架。同时,文章还为企业如何在进行国际化扩张,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际化 动态能力 案例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勇 冯永春 李东进
文章探讨新兴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市场学习能力对其市场适应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对其市场学习能力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市场学习能力又对其市场适应性的影响呈正向显著的影响,市场学习能力在国际化知识与其市场适应性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优珍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国需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我国外经贸“十五”计划已明确提出,要支持各类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扶持。基于企业集群和网络能力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征驰 高翔宇 陈文武 伍子祺
本文在利用文本分析法从微观企业层面测度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自动化、智能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自动化、智能化均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智能化的提升作用相对更大。自动化主要通过替代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智能化主要通过替代效应、互补效应、“干中学”效应与“用中学”效应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以及在不同行业的企业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具有差异性。本研究为新时代中国利用自动化向智能化的技术跃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国强 孙遇春 胡文安 任浩
创新网络既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有力保证。双元创新包括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两种模式。通过构建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概念模型,提出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正相关假设,通过收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科技行业企业315份有效问卷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对企业双元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跃迁在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企业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的正向关系中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创新支持氛围对企业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网络能力与网络位置跃迁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屹 宋炜 党兴华
本文在分析推动企业实现技术跃迁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机会动力因素及其耦合动态过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耦合参数和因素阈值建立了动力耦合模型,定量表述了各动力因素达到最适耦合的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技术跃迁的实现有赖于动力因素最优化一阶条件的离差最小化,而离差最小化则归因于动力耦合的最大化。这一结果表明,适当调整各动力因素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贡献率是提高其耦合关系的有效手段。文中以X铁路企业为例验证了上述观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德海 金月 杨利鹏 陈超
县域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板块。本文利用赋能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以两家龙头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探索性双案例研究方法,全面呈现了本土龙头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共创行为,并系统探索了本土龙头企业带动乡村特色产业价值共创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本土龙头企业为突破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瓶颈,主动寻求外部合作主体赋能,遵循“对象性赋能—操作性赋能—组合性赋能”的动态路径;第二,被赋能的本土龙头企业采用“拼凑—编排—协奏”的资源行动路径,不断累积和拓展原料供给、品牌辐射、精深加工、跨界融合等核心能力;第三,本土龙头企业与外部合作主体形成了双向赋能格局,通过资源和服务的交叉整合实现乡村特色产业价值共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