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2)
2023(16742)
2022(13870)
2021(12888)
2020(10997)
2019(25145)
2018(24963)
2017(47321)
2016(25738)
2015(29267)
2014(28955)
2013(28189)
2012(25383)
2011(22312)
2010(22498)
2009(20626)
2008(20440)
2007(18525)
2006(16073)
2005(14019)
作者
(72704)
(60738)
(60290)
(57122)
(38535)
(28807)
(27452)
(23688)
(22989)
(21878)
(20693)
(20502)
(19243)
(19218)
(18775)
(18550)
(18136)
(18042)
(17541)
(17451)
(14926)
(14925)
(14885)
(13879)
(13668)
(13638)
(13618)
(13302)
(12248)
(12219)
学科
(102507)
经济(102391)
(97922)
管理(92536)
(88824)
企业(88824)
方法(48857)
数学(39750)
数学方法(39001)
(33485)
业经(32435)
(32363)
中国(25469)
(24596)
财务(24504)
财务管理(24464)
企业财务(23176)
农业(22432)
(22223)
理论(22079)
技术(20853)
(18548)
(18490)
地方(18189)
(18064)
(17228)
(17001)
(15864)
贸易(15853)
(15391)
机构
学院(358088)
大学(351121)
管理(145689)
(140174)
经济(137114)
理学(124448)
理学院(123186)
管理学(120780)
管理学院(120092)
研究(109266)
中国(86212)
(73793)
科学(67722)
(67357)
(62109)
(56630)
业大(54474)
(54016)
财经(52530)
中心(52386)
农业(48840)
研究所(48806)
(47794)
北京(45261)
(44415)
(44297)
师范(43876)
技术(41710)
经济学(41006)
(40229)
基金
项目(240653)
科学(190753)
研究(177154)
基金(173419)
(150925)
国家(149542)
科学基金(130757)
社会(110672)
社会科(104914)
社会科学(104884)
(97727)
基金项目(91367)
自然(85987)
教育(84368)
自然科(84103)
自然科学(84082)
自然科学基金(82598)
(80390)
编号(72740)
资助(70886)
成果(57529)
重点(54045)
(53002)
(52436)
(51152)
课题(50784)
创新(48889)
(46828)
科研(46137)
国家社会(45292)
期刊
(157435)
经济(157435)
研究(98682)
中国(75626)
管理(60936)
(57919)
(56740)
学报(53523)
科学(49998)
教育(45622)
大学(41958)
学学(39401)
技术(38905)
农业(38876)
(30507)
金融(30507)
业经(28552)
财经(26212)
(24131)
经济研究(23725)
(22718)
问题(19958)
技术经济(19788)
财会(18003)
统计(17692)
(17315)
现代(16921)
图书(16864)
(16863)
科技(16709)
共检索到534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娟  杨洁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训练,但是管理类人员培训由于其岗位类型多样、专业繁多,采用常见的培训课程成效并不显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管理类通用课程体系,使得培训的课程内容与管理人员的胜任能力相匹配,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立斌  徐芳  
如今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寻找推动组织产生高绩效的因素,研究发现,最直接的解决对策之一就是寻找和挖掘产生高绩效的管理者的能力特征,构建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育适合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优秀领导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再生  张廷君  
从剖析当前中国MPA教育面临的挑战入手,通过对当代中国公务员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的搭建,提出中国MPA教育应进行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再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怀达  
文章首先分析了成人高校企业培训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简述了能力素质模型,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能力素质模型对成人高校企业培训课程建设的启示,最后论述了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企业培训师应具备的四种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明星  
以"三元学分制"为载体,建构基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模式为三维立体模型,即: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甚杰  侯英  周振海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也是使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文章根据对我国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现状的研究,就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实施途径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台德进  史贤华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专业化、应用型以及创新能力强的经济与管理类人才需求旺盛,而培养这类人才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根据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建设思路,即由学校公共基础课平台、学校选修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以及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专业实践技能课模块组成,以期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俊飞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江浙沪地区12所财经类高校开展素质教育课程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构建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构建财经类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春波  
构建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管理体系是企业落实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两个重要工具。在国内企业中,华为是较早构建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企业,其领先的管理实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对构建有活力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刊特发曾参与构建华为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春波的文章,以期为对此有兴趣的企业提供借鉴与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刚  
社会正在走向世纪之交。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有关问题,推动教学改革,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1998年7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庆棠  尹伟伦  庞薇  
一、林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森林资源类的教学改革提出迫切的需求1.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与林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林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要与林业经济发展的相适应。二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专业方向的设置要与林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过去,林业人才的培养是在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今,林业更重视生态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曲聪  秦乐  曾婷  
心理素质是员工岗位胜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证了基于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推导心理素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心理素质推导方法。该方法为心理素质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有助于企业优化完善已有的能力素质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丽芬  江卫东  
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提取有效的薪酬要素,构建了企业管理类岗位价值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因素计点法和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的管理类岗位价值评价方法;用区间数代替传统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中的点值,合理地解决了薪酬要素两两比较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提高了岗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运用实例,展示了基于因素计点法和IAHP的岗位价值评价的具体操作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如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承担对全体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任,是一个由必修或必选课、选修课、专题讲座和心理训练课等各部分组成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体系。构建这一课程体系,目前关键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转变、师资力量准备,课程内容和形式创新等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由建勋  李聪聪  
为推进国家"双创"战略实施,国务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相继发文在高校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国发36号文"提出的"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定位,高职院校必须尽快理清教育思路,构建适应高职学生"双创"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走出目前碎片化、无序化的困境,尽快实现"双创"教育全面突破,为国家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