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6)
- 2023(16278)
- 2022(14052)
- 2021(13277)
- 2020(11007)
- 2019(25453)
- 2018(25063)
- 2017(48016)
- 2016(26479)
- 2015(30063)
- 2014(29886)
- 2013(28715)
- 2012(26155)
- 2011(23317)
- 2010(23253)
- 2009(20728)
- 2008(19925)
- 2007(17094)
- 2006(14726)
- 2005(12822)
- 学科
- 济(96354)
- 经济(96204)
- 管理(78676)
- 业(71755)
- 企(61260)
- 企业(61260)
- 方法(46379)
- 数学(40300)
- 数学方法(39716)
- 财(28112)
- 中国(27797)
- 农(26265)
- 业经(22720)
- 制(21527)
- 学(20003)
- 理论(19139)
- 地方(18243)
- 务(17903)
- 财务(17823)
- 财务管理(17785)
- 技术(17657)
- 农业(17249)
- 企业财务(16854)
- 贸(16292)
- 贸易(16283)
- 易(15826)
- 和(15794)
- 环境(15640)
- 银(15011)
- 体(15000)
- 机构
- 学院(359834)
- 大学(357318)
- 管理(142599)
- 济(137736)
- 经济(134567)
- 理学(124225)
- 理学院(122886)
- 管理学(120573)
- 管理学院(119915)
- 研究(113413)
- 中国(82710)
- 京(74671)
- 科学(69406)
- 财(65888)
- 所(54829)
- 农(53218)
- 江(52619)
- 财经(52616)
- 中心(52521)
- 业大(52453)
- 研究所(49864)
- 范(48716)
- 师范(48248)
- 经(47858)
- 北京(46590)
- 技术(42644)
- 州(42315)
- 院(41876)
- 经济学(41438)
- 农业(41349)
- 基金
- 项目(251208)
- 科学(198796)
- 研究(188926)
- 基金(180862)
- 家(155850)
- 国家(154501)
- 科学基金(134180)
- 社会(117069)
- 社会科(110825)
- 社会科学(110799)
- 省(99629)
- 基金项目(96232)
- 教育(91202)
- 自然(86789)
- 自然科(84758)
- 自然科学(84739)
- 划(83657)
- 自然科学基金(83173)
- 编号(79251)
- 资助(73611)
- 成果(63563)
- 重点(56455)
- 部(56157)
- 课题(55395)
- 创(53081)
- 发(52810)
- 创新(49393)
- 制(49202)
- 教育部(49052)
- 项目编号(48677)
- 期刊
- 济(145829)
- 经济(145829)
- 研究(102821)
- 中国(71041)
- 学报(53652)
- 教育(53293)
- 管理(52512)
- 财(51747)
- 科学(49406)
- 农(47626)
- 大学(42144)
- 学学(39354)
- 技术(38541)
- 农业(32939)
- 融(28007)
- 金融(28007)
- 财经(25558)
- 业经(24173)
- 经济研究(22548)
- 经(21754)
- 职业(19709)
- 问题(18903)
- 图书(18669)
- 理论(17221)
- 科技(16995)
- 版(16445)
- 业(16387)
- 技术经济(16295)
- 实践(15846)
- 践(15846)
共检索到515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良 廖金权 李明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客体之间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怎样为每个学生创造因材施教的环境,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要解决的问题。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应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目标。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研究绩点学分制,并探索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
学分制 能力 绩点学分制 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黎明
一、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之一:关于分层教育1.分层教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文化基础不尽人意,文化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生源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只有中国存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在欧洲一些国家,职业教育被人们戏说为没有门槛的教育,凡是想进入职业领域的年轻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不经过入学考试直接进入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向所有愿意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年轻人敞开大门。不同层次的学生很难在一个教室接受同一的教育,职业教育呼唤分层教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宣华 郭大勇 顾佩
本文从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发展历程、课程体系与选课管理的制约关系、实施选课制过程的组织管理方式和选课系统的运行模式等方面,深入研究了适应学分制发展的选课制的管理与实践,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学分制 选课制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萍
学分制起源于德国柏林大学的选修制,成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己实行学分制。随着学分制的引入,绩点制也引入我国。由于我国高校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以百分制评分为主,与国外的五级制或多级制评分有差异,对绩点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主要讨论百分制成绩与绩点制成绩对应的两类转换方法。
关键词:
高校 学分制 度量模式 成绩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晓江 翟轰 赵居礼 王津 张彬
文章在总结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为了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实施"双证书"制及与中职、高中的较好衔接,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学院管理层面要做的工作和系级操作层面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学分制 教学管理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小苏 罗俊 杨钰茜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其教学团队应具有协同性、针对性、实践性、结构化和创新性等特征,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新时期职业院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于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提升职业院校发展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能力四强”内涵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外环境,研究目前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并以优化“能力四强”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发展的组织环境为侧重点,探索“能力四强”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策略,旨在打造教学、实践、科研、服务能力自强的职业院校教师团队,以期丰富和发展对我国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学团队 师资建设 能力四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晓晶 张铁道
数字化正在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对教师能力发展提出新要求。通过分析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案例,从国家标准引领、学校培训与应用、教师个体任务驱动、社会力量推动四个方面总结了不同主体推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所采取的举措。当前主要共识与经验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需兼顾通识性、专业性与特色化,培训与实践要回归真实课堂与理实结合,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针对教师能力差异分级分层培训与指导等。此外,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面临明确相关标准融入职业教育,基于情境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设计,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系统化规划与支持保障以及挖掘示范案例所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鸿安 翟东昌 吴柏祥
试行学分制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使高职教育能更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本文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系试行学分制改革试点个案为例,总结了商贸类专业实施学分方案的主要做法:即构建了"三平台、四模块"的阶层式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形成了选课制、奖励学分制和学业导师制"三制"相辅助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对影响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一些制约因素进行了理性反思。
关键词:
商贸类专业 学分制 改革 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如俊
文章针对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定位,结合有关文献,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提出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内涵、价值;剖析了国内职业院校成熟的常见四类实践教学体系;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内容;综述了实践教学中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耀华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职业院校治理存在组织机构不适应学校类型发展需要、人力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校办企业作用发挥不佳等问题。通过完善以"放管服"为核心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岗位能上能下"的职称评聘体系、构建以"育人功能"为核心的校办企业制度体系,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治理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剑 夏飞
文章基于对北京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教师对到企业实践的正、负面感知和态度。研究表明,教师对企业实践的正面感知明显强于负面感知,教师对企业实践利弊的感知与其到企业实践意愿之间有着直接的内在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施伟萍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学校实施了德育学分制,通过在德育学分制中设立基本分、奖励分、附加分等举措,取得了德育评价清晰明确、德育学分制考核形成体系、德育以人为本、完善制度育人机制等实践价值,并有助于学生道德成长由被动变主动,改变了学校德育整体面貌。
关键词:
高职 德育 学分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饶正婵 杨福林
职业院校传统培育方式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已难以与产业岗位的需求相匹配。鉴于能力本位理念下探究性学习方式具有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素质能力等重要意义,故应通过确立科学合理的探究性学习指导思想和实践方法、引导学生在核心价值观下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效用,借以为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产业结构转型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精神的劳动者。
关键词:
能力本位 探究性学习 职业院校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平
德国教育界对职业能力的内涵理解、结构划分独树一帜,并把理论上的认识与理解付诸具体实践,围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教学设计与工作环境创设,成就了德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对德国职业院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践举措的探析,有助于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职业院校更好地厘清、界定职业能力的内涵,培养职业能力强、社会适应面广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
德国 职业院校 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和新 陈春霞 马建富
随着人们对教师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知识观的形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地位逐渐被认可。研究者认识到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则是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专业教师表征现象的扎根研究,归纳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具有经验、策略、风格等不同层次。基于此,提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提升的策略,即在"经验习得—形象表现"中提升经验性知识的表征能力、在"工作过程整体把握—问题解决"中提升策略性实践知识的表征能力、在"个人素养提升—教学改革创新"中形成教学风格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 实践性知识 知识表征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