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4)
2023(9486)
2022(8097)
2021(7667)
2020(6490)
2019(14880)
2018(14663)
2017(27270)
2016(15095)
2015(17247)
2014(17045)
2013(15954)
2012(14563)
2011(12800)
2010(12654)
2009(10815)
2008(10227)
2007(8990)
2006(7545)
2005(6074)
作者
(38263)
(31873)
(31722)
(30292)
(20197)
(15258)
(14672)
(12500)
(12398)
(11424)
(11140)
(10659)
(10042)
(10008)
(9821)
(9678)
(9678)
(9474)
(9318)
(9182)
(7981)
(7780)
(7701)
(7425)
(7264)
(7203)
(7176)
(7067)
(6499)
(6276)
学科
(53152)
经济(53094)
管理(41642)
(37945)
(31685)
企业(31685)
方法(26931)
数学(24090)
数学方法(23628)
(15665)
中国(15639)
(14495)
理论(12250)
业经(12032)
地方(11538)
教学(10326)
农业(10177)
技术(9954)
教育(9861)
(9688)
(9044)
财务(8994)
财务管理(8976)
(8867)
(8812)
贸易(8805)
(8584)
企业财务(8531)
(8460)
环境(8207)
机构
学院(190666)
大学(189664)
管理(76350)
(73087)
经济(71436)
理学(65701)
理学院(65072)
管理学(63803)
管理学院(63446)
研究(57299)
中国(42438)
(38987)
(34215)
科学(33365)
(30215)
中心(29272)
(27382)
(27335)
业大(27252)
财经(27192)
师范(27104)
(25603)
(24871)
技术(24151)
北京(23689)
(23628)
研究所(23201)
经济学(22168)
(21873)
师范大学(21572)
基金
项目(135076)
科学(107134)
研究(104214)
基金(95681)
(81994)
国家(81238)
科学基金(71567)
社会(64121)
社会科(60696)
社会科学(60682)
(55116)
教育(52800)
基金项目(50824)
自然(45883)
(45755)
自然科(44893)
自然科学(44883)
编号(44119)
自然科学基金(44045)
资助(38645)
成果(35041)
课题(31317)
重点(30887)
(30561)
(29533)
(28514)
创新(27451)
教育部(27105)
大学(26871)
项目编号(26766)
期刊
(76973)
经济(76973)
研究(54120)
中国(42832)
教育(37372)
管理(28795)
(27850)
学报(26008)
(23925)
科学(23555)
技术(23301)
大学(21513)
学学(19399)
农业(16414)
(15644)
金融(15644)
财经(13246)
业经(13022)
图书(12534)
职业(12396)
(11425)
经济研究(10907)
问题(10052)
(9230)
论坛(9230)
书馆(9086)
图书馆(9086)
技术经济(9016)
理论(8858)
(8795)
共检索到283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钰  沈岩  康妮  刘惠琴  
本文从现代工程发展对工程人才能力的要求出发,在调研基础上,归纳分析出工程硕士教育应侧重获取知识、实践应用、研究创新和沟通组织四方面能力的培养。基于能力培养需要,提出分类规划领域基础、技术应用、领域前沿、实用工具和交叉学科五类工程硕士课程,对工程硕士生能力培养发挥支撑作用;提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加强各类工程硕士课程建设,对工程硕士生能力培养起到保障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支政  骆莲莲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灵活性,而课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符合这些要求。笔者主要探讨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借鉴课程硕士攻读方式的依据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福胜  杨芳州  
工程硕士英语课程需要兼顾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技能的提高不意味着具有了实际交际能力 ,如何使语言技能真正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 ,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本文重点论述如何在工程硕士英语课程的大纲设计上实现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同步提高 ,认为比例大纲 (proportionalsyllabus)是解决工程硕士课程中现存实际困难的一种好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康飞宇  刘惠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永杰  罗中琼  黄庆  
分析了西南交通大学在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和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措施,介绍了工程硕士毕业生的一些典型事例,并就今后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小平  罗文标  曹蔚  葛瑞明  
阐述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小林  齐昌政  文永红  石卫林  
从工程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的逻辑出发,对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知识系统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逻辑追本溯源。认为工程知识是工程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它区别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中工程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工程实践才能获得。工程实践具有情境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层次性等内在逻辑。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以工程知识为关键构建知识体系,要遵循工程实践的内在逻辑,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工程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涛  陆根书  柳一斌  
以陕西省12所高校2012年2014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335名工程硕士生和872名工学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获奖者的成果和科研实践经历进行比较,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培养过程中,工程硕士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受益较多,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分类培养成效显著,但是工程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梅中义  范玉青   燕丽  
从“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硕士的论文选题及所存在问题”、“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硕士统筹培养的合理性和有益性”、“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硕士的统筹培养方法及质量保证”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近几年进行工程硕士与工学博士、硕士统筹培养的经验和基本情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述珉  沈岩  刘惠琴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选拔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试点工作,并提出了坚持和完善这一实践,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主动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郭文莉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延明  向智男  葛瑞明  陈小平  朱敏  
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基地、双导师机制及学位论文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构建与实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做法及效果,并通过调研结果证实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对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国芳  
作者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力图促进这种新规格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熟 ,并使其质量得到保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平  
本文对我国的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做了探讨。文章就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扩展途径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认为加大在职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研究生培养途径。并以工程硕士的外语教学为对象,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与方法,对外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仲学  刘国权  朱超甫  
作者简要回顾北京科技大学自 1985年以来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历程 ,重点介绍自 1997年以来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模式 ,并根据工程硕士生 (含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工作的实践 ,对有关的培养管理问题提出一些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