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6)
- 2023(13296)
- 2022(11345)
- 2021(10802)
- 2020(9228)
- 2019(21206)
- 2018(20897)
- 2017(40236)
- 2016(22040)
- 2015(25299)
- 2014(25139)
- 2013(24078)
- 2012(21551)
- 2011(19086)
- 2010(19296)
- 2009(17492)
- 2008(16870)
- 2007(14716)
- 2006(12697)
- 2005(11231)
- 学科
- 济(83238)
- 经济(83114)
- 管理(70442)
- 业(64294)
- 企(56132)
- 企业(56132)
- 方法(41231)
- 数学(36448)
- 数学方法(35733)
- 财(25223)
- 中国(21957)
- 农(21635)
- 制(20778)
- 业经(19449)
- 理论(16018)
- 务(15887)
- 财务(15807)
- 财务管理(15770)
- 技术(15452)
- 企业财务(14919)
- 地方(14657)
- 贸(14486)
- 贸易(14473)
- 学(14457)
- 体(14310)
- 易(14126)
- 农业(13869)
- 银(13644)
- 银行(13630)
- 划(13363)
- 机构
- 学院(301476)
- 大学(294383)
- 管理(119823)
- 济(119510)
- 经济(116943)
- 理学(103908)
- 理学院(102874)
- 管理学(100814)
- 管理学院(100247)
- 研究(90067)
- 中国(69253)
- 京(60331)
- 财(58482)
- 科学(53436)
- 江(46246)
- 财经(45932)
- 中心(43772)
- 农(43061)
- 所(42707)
- 业大(42175)
- 经(41714)
- 研究所(38412)
- 范(37081)
- 北京(36998)
- 师范(36697)
- 经济学(36569)
- 州(36278)
- 技术(36234)
- 财经大学(34193)
- 农业(33419)
- 基金
- 项目(205564)
- 科学(164338)
- 研究(153460)
- 基金(149467)
- 家(128782)
- 国家(127712)
- 科学基金(112323)
- 社会(96919)
- 社会科(91950)
- 社会科学(91927)
- 省(82767)
- 基金项目(78768)
- 教育(75268)
- 自然(73112)
- 自然科(71523)
- 自然科学(71508)
- 自然科学基金(70210)
- 划(68708)
- 编号(63955)
- 资助(61607)
- 成果(50434)
- 重点(46533)
- 部(45953)
- 课题(44838)
- 创(44318)
- 发(42853)
- 制(42313)
- 创新(41198)
- 教育部(40531)
- 国家社会(39675)
- 期刊
- 济(126394)
- 经济(126394)
- 研究(83816)
- 中国(61097)
- 财(48144)
- 管理(46651)
- 学报(41383)
- 教育(40383)
- 科学(39585)
- 农(38107)
- 大学(33553)
- 技术(32888)
- 学学(31456)
- 融(26527)
- 金融(26527)
- 农业(25417)
- 财经(22895)
- 业经(21101)
- 经济研究(19949)
- 经(19631)
- 问题(16525)
- 职业(16238)
- 统计(14952)
- 技术经济(14603)
- 策(14135)
- 业(13766)
- 财会(13751)
- 版(13646)
- 科技(13348)
- 理论(13330)
共检索到436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阮时敏
当前高职院校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制度体系存在总体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绩效不均衡、奖励性绩效考核不全面等问题,未能很好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导向。基于胜任力模型优化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度,可以较好解决以上问题。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度应包括多维度的胜任力因素评价体系和多渠道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绩效工资 胜任力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夏茂林 冯文全
绩效工资制度有其充分的经济学依据和坚实的管理学基础,同时也有其特定的实施条件。高校教师高人力资本特征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极为复杂的行业特性等因素决定了绩效工资制度在高校缺乏实施的必要条件而难以全面推行。这已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实践所证实。为此,我国高校只能在确保教师绩效评价的可靠性与实际操作的公平性的前提下,适当选择绩效工资形式,理性地有限度地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绩效工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忞歆 方芸
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顺应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先后经历了套改、推进、深化三个阶段。高校在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依据按劳分配、绩效与薪资挂钩、兼顾效率与公平、民主参与等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然而,随着绩效工资改革的深化,绩效工资总量不足、工资结构不平衡、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等财务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试图从优化高校财务管理、分级分类平衡工资结构、健全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机制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绩效工资 财务 分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向前 邹俐爱 王前
1 公立医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制约因素目前,多数公立医院已试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绩效评价标准,各医院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也千差万别,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激励作用也各不相同,面临着诸多困难。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未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绩效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贺晨
尽管国外大多数的研究和观察都表明,绩效工资制度对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有积极效果,但对这种激励办法的怀疑和批判也一直相随。而且在其适用范围和具体方法上也需要做细致的选择。绩效工资作为一种激励的直接方法,作为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这一制度发展到今天,已被各国企业普遍接受和应用,它以最朴素直观的"多劳多得"的道理激励人们以高绩效获取高回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水平。
关键词:
绩效工资 绩效加薪 奖金 激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艳茏 张绍军
1 岗位设置,定员定编,全员竞聘是建立医院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1.1 明确岗位设置首先,岗位设置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符合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规划,又要满足患者当前的需求;既要发挥本单位和各岗位的专业技术特长,又要保证因需定岗,以事定岗。其次,岗位设置一定要发挥单位的整体协调作
关键词:
医院 绩效工资 工资制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新才
工资制度在行政绩效管理中具有重要功能。本文从激励机制设计的视角,按照工作效率影响行政效率,工资分配影响工作效率,工资制度影响工资分配的逻辑思路,针对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存在的内在缺陷,提出了以职业格为依托、以尽职激励和敬业激励为目标的二元工资结构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行政绩效管理 二元工资结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茂林
绩效工资制度有其充分的经济学依据和坚实的管理学基础,同时也有其特定的实施条件。高校教师高人力资本特征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极为复杂的行业特性等因素决定了绩效工资制度在高校缺乏实施的必要条件而难以全面推行。这已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实践所证实。为此,我国高校只能在确保教师绩效评价的可靠性与实际操作的公平性的前提下,适当选择绩效工资形式,理性地有限度地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绩效工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兴华
国家机关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常兴华我国国家机关工资制度,在去年底新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出台之前,大致经历了等级工资制、结构工资制两个主要阶段。一个新的工资制度的建立,除了其本身的设计合理与否外,关键是其正常的起动与运行。从以前的八级等级工资制与结构工资制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兴渭 纪文
现行工资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姜兴渭,纪文一、对前期工资改革的分析和评估改革初期所采取的一些对职工的利益刺激措施(如调整工资、恢复奖励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恢复性质的,全面工资改革是在1985年进行的。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结构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晓晴
自 1998年以来 ,根据国务院工资改革精神 ,大部分省、市实施了在事业单位中按总人数 3 %的指标数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的办法。在实施中 ,有相当多的单位运行得并不顺利 ,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此 ,匡正的办法是 :( 1)更新观念 ,树立先期利益意识 ;( 2 )制定有效的考核办法 ,强化考核制度 ;( 3 )规范操作 ,完善配套措施。
关键词:
工资指标 弊端 匡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沈晓钟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增长,2006年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四位,国力日益强大,物价相对稳定,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回顾近30年历程,在当时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喜平
岗位绩效工资制作为一种相对先进的工资制度,得到了企业的普遍青睐。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重集中体现岗位、能力、贡献的差异,可通过构建员工职位体系,引入晋升机制等手段,稳步构建一套真正顺应企业发展的工资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蔚青
2006年6月人事部、财政部发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要求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后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包括高校在内的其他事业单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婉华 甘雪妮
本文回顾了中国高校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高校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科学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改革的原则是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改革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改革的核心是构建适合教师劳动的工资制度;最终达到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工资改革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