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2)
2023(14340)
2022(12615)
2021(11976)
2020(10110)
2019(23668)
2018(23536)
2017(46697)
2016(24892)
2015(28077)
2014(28013)
2013(27532)
2012(25158)
2011(22586)
2010(22457)
2009(20634)
2008(20306)
2007(17602)
2006(15432)
2005(13605)
作者
(70071)
(58112)
(57874)
(54887)
(37102)
(27852)
(26247)
(22795)
(21976)
(20573)
(19735)
(19257)
(18223)
(18181)
(18023)
(17609)
(17290)
(17266)
(16706)
(16665)
(14268)
(14126)
(14064)
(13267)
(12983)
(12935)
(12766)
(12672)
(11602)
(11293)
学科
(100135)
经济(100009)
管理(77746)
(75542)
(64789)
企业(64789)
方法(51286)
数学(44674)
数学方法(44135)
(30318)
中国(25698)
(25690)
业经(22224)
(21125)
财务(21052)
财务管理(21016)
(20134)
企业财务(20085)
(20052)
(18045)
贸易(18035)
(17556)
理论(17353)
农业(16955)
地方(16830)
(16080)
技术(15691)
(15674)
银行(15639)
环境(14846)
机构
大学(360622)
学院(357385)
管理(147791)
(144474)
经济(141459)
理学(129137)
理学院(127843)
管理学(125734)
管理学院(125084)
研究(110114)
中国(83178)
(75524)
(69590)
科学(66135)
财经(56866)
(53206)
(51785)
业大(50601)
中心(50169)
(50061)
(48904)
研究所(48188)
北京(47595)
(45220)
师范(44826)
经济学(43683)
财经大学(42814)
(40345)
(40165)
商学(39780)
基金
项目(242994)
科学(192378)
研究(178935)
基金(178606)
(153892)
国家(152645)
科学基金(132966)
社会(113186)
社会科(107309)
社会科学(107282)
基金项目(95451)
(92814)
自然(87112)
自然科(85102)
自然科学(85080)
自然科学基金(83573)
教育(82956)
(78453)
编号(73815)
资助(73725)
成果(58950)
(54864)
重点(53441)
(50458)
(50097)
课题(48796)
教育部(47747)
创新(46961)
人文(46788)
科研(46676)
期刊
(151315)
经济(151315)
研究(103982)
中国(57139)
管理(54274)
(54192)
学报(52020)
科学(48577)
(43960)
大学(40594)
学学(38286)
教育(36178)
技术(30834)
农业(30623)
(30378)
金融(30378)
财经(28066)
业经(25143)
经济研究(24297)
(23773)
问题(20409)
理论(18590)
图书(17322)
技术经济(17284)
实践(16937)
(16937)
商业(16497)
现代(16087)
科技(15906)
财会(15542)
共检索到503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龚慧云  
本文运用股利迎合理论,在对股利溢价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即将其定义为送转股公司与纯派现公司的平均市值账面比(M/B)的差值,利用Logistic模型以及多元回归模型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是否存在理性迎合投资者热衷送转股的股利偏好的行为。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股利需求不仅对公司送转股概率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其送转股比例的高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因此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确实存在理性迎合投资者热衷送转股的股利偏好的行为,而迎合的目的,则是追求公司短期股价最大化,以获取股利溢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川  杨柏  代彬  
基于现金股利变更的动态视角,利用2000-2013年度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分别从市场整体迎合与上市公司单个迎合方面,实证检验了迎合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研究发现,迎合理论能够作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原因。从市场整体状况来看,上市公司的当年度现金股利意愿与上年度的市场股利溢价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同趋势,而从上市公司状况来看,若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意愿与市场股利溢价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则更有可能变更现金股利形式以迎合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需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熊德华  刘力  
本文采用1993-200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数据为样本,从迎合理论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股利决策行为与股票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针对现金股利支付决策的研究发现,市场股利溢价水平较高时,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支付股利;进一步,对股票股利决策的分析发现相似的结果,即股票股利溢价越高,上市公司支付股票股利意愿越强。本文的研究表明,迎合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另外,政策因素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支晓强  胡聪慧  童盼  马俊杰  
本文选取2001~2010年的数据,基于迎合理论,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反映投资者偏好的现金股利溢价并不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溢价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解释力显著增强。这一结果表明,股改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更加注重中小投资者的偏好。股票股利溢价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利政策在股改前后均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政策与中小股东的偏好密切相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中小板上市公司存在"消失的股利"现象,基于此,本文选择2004~2009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迎合理论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的解释力度。研究结果表明,迎合理论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且解释力度随样本数量增加不断加强,说明市场投资者给予的现金股利溢价越高,中小板上市公司便越倾向支付现金股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均  
股利分配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之一。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方面有着与成熟市场上的公司不同的特点。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特点,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因素,现行股利分配行为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知非  
市场机制与监管机制的共同作用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决策带来了特殊的双重迎合动机。本文以199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资本市场自发的投资者迎合和外部监管压力下的政策迎合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决策跨期动态调整的叠加作用为视角,实证检验了双重迎合对现金股利平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半强制分红政策实施前,投资者偏好和预期的迎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平稳性的作用明显,而监管政策作为新的强迎合对象,不同程度的削弱了原有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中,国有企业的政策迎合动机远高于非国有企业,达标型分红作为国有上市公司逐渐"理性"的策略性迎合手段帮助股利监管政策在实施后期实现了预期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大颖  伦墨华  
通过股利分配政策,上市公司向市场投资者传递公司未来良好前景的信号,吸引投资者不断投入资金,以达到低成本融资的目的。而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来合理分配自身财产,获取更大的收益。本文以信号传递效应理论为基础,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广泛存在的现金股利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行为动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现金股利具有信号传递效应,而以转增股为代表的股利政策不具有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洁  刘欧  
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为财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财务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为股利政策理论中某些假设与实际投资决策行为不相符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本文即是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投合理论的视角对我国近年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进行实证分析,进而阐述了投合理论对我国公司股利理论研究和股利政策实践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慧玲  吕硕夫  
股利政策的重要性对于上市公司不言而喻,但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高送转"的股利政策,这对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和证券市场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高送转"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方式。选取我国历年A股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分析,从股权角度阐述股权结构对"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影响。将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结构对"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具体影响情况和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香林  方雪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国富  
送、转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重要形式,有其产生的制度背景,集中体现在股权分置与流通股高溢价发行,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有迎合市场的动机。随着股票市场投资日趋理性,送、转股的信号传递与提高股票交易流动性的作用将加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爱玲  赵康旭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高派现、高送转行情逐年升温,甚至频现超能力高派现、超高比例高送转等问题,中期分派中的高派现和高送转也较为普遍。以大富科技为例,深度剖析公司高派现、高送转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发现超募资金、偿债压力、公司治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融资环境与行业自律程度是影响高派现、高送转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从制度建设与执行、公司运营与监管和利益相关者保护三个方面提出有效治理的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建新  
本文首先对Baker和Wurlger的股利迎合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其是否适合我国上市公司采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非流通股不能上市交易和"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是导致股利迎合理论在我国不适用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媛媛  
多元 logit 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利变化与盈余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无论盈余如何变化,上市公司倾向于不分配股利;分年度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选择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的倾向经历了急剧上升又有所下降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