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2)
- 2023(7809)
- 2022(6743)
- 2021(6383)
- 2020(5477)
- 2019(12612)
- 2018(12360)
- 2017(23772)
- 2016(12672)
- 2015(14106)
- 2014(13798)
- 2013(13156)
- 2012(11832)
- 2011(10234)
- 2010(9689)
- 2009(8431)
- 2008(7646)
- 2007(6342)
- 2006(4908)
- 2005(3698)
- 学科
- 济(48960)
- 经济(48914)
- 管理(35914)
- 业(33507)
- 企(28444)
- 企业(28444)
- 方法(28008)
- 数学(25548)
- 数学方法(25163)
- 财(13053)
- 农(11959)
- 中国(10968)
- 业经(9835)
- 学(9135)
- 务(8833)
- 财务(8798)
- 财务管理(8775)
- 地方(8472)
- 企业财务(8330)
- 农业(7963)
- 技术(7956)
- 环境(7953)
- 贸(7670)
- 贸易(7669)
- 和(7619)
- 易(7469)
- 理论(7440)
- 制(7043)
- 划(6758)
- 银(5998)
- 机构
- 学院(165005)
- 大学(163684)
- 管理(69076)
- 济(65837)
- 经济(64671)
- 理学(61208)
- 理学院(60643)
- 管理学(59535)
- 管理学院(59240)
- 研究(49057)
- 中国(35603)
- 京(32273)
- 科学(31733)
- 财(28946)
- 农(27402)
- 业大(27015)
- 中心(24575)
- 财经(24192)
- 所(22532)
- 江(22260)
- 经(22218)
- 农业(21776)
- 研究所(21124)
- 经济学(20342)
- 范(19809)
- 师范(19522)
- 北京(18795)
- 院(18690)
- 经济管理(18676)
- 经济学院(18622)
- 基金
- 项目(127196)
- 科学(101174)
- 基金(93367)
- 研究(90810)
- 家(81900)
- 国家(81275)
- 科学基金(71133)
- 社会(58202)
- 社会科(55369)
- 社会科学(55352)
- 省(50766)
- 基金项目(50037)
- 自然(47312)
- 自然科(46247)
- 自然科学(46235)
- 自然科学基金(45348)
- 教育(42797)
- 划(42699)
- 资助(37540)
- 编号(35942)
- 重点(28863)
- 部(28270)
- 创(27445)
- 发(26788)
- 成果(26709)
- 创新(25699)
- 科研(25284)
- 国家社会(24584)
- 教育部(24396)
- 计划(24168)
共检索到215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红 肖调义 胡毅 赵玉蓉 刘巧林
[目的]高密度养殖及饲料营养素不平衡等易导致草鱼肝脂过量蓄积,有关草鱼肝脂过量蓄积评价工作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构建草鱼肝脂过量蓄积评价指标。[方法]采用物理检测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索氏提取法、石蜡切片法及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了245尾草鱼(平均体质量1 317.60 g)的4项形体指标,23项血清生化指标、肝脏脂肪含量、脂肪空泡及不同肝脂蓄积程度草鱼肝胰脏脂质分解相关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根据正态分布和3σ法则,取肝脂含量低于5%的草鱼各项指标在68.26%置信区间范围值为各指标正常参考值。将肝脂含量高于5%的草鱼各项指标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将平均值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指标确定为草鱼肝脂过量蓄...
关键词:
草鱼 肝胰脏 脂肪蓄积 评价指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付兵 郁二蒙 王广军 谢骏 李志斐 张凯 龚望宝 田晶晶
为了研究摄食蚕豆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脂肪蓄积情况以及形成原因,采集了摄食蚕豆的草鱼(试验组)和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对照组)的肝脏样本后,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两组草鱼肝脏进行病理学特征、脂质蓄积情况和肝细胞的超显微结构观察,同时检测与脂肪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草鱼相比,试验组草鱼肝脏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线粒体形态异常且数量减少;试验组草鱼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肝脏中TG、TC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增加,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草鱼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acc和fas)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长期摄食蚕豆的草鱼肝脏会发生脂肪变性,其可能与脂肪酸从头合成(DNL)增加、氧化应激增强及线粒体结构破坏等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脆肉鲩营养调控和预防鱼类肝脏脂肪变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春红 曾斌 陆东东 罗昌 肖调义
为了了解配合饲料养殖鲫肝脏中脂肪蓄积状况,以及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肠道指数等6项生物学指标在评定养殖鲫肝脏脂肪蓄积程度中的作用,分别采用物理方法和索氏抽提法对30尾野生鲫和60尾配合饲料养殖鲫的生物学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HE染色法制作和观察了鲫肝脏组织切片;采用SPSS 19.0软件对生物学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鲫的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肠道指数、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值均高于野生鲫;其中野生和养殖鲫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11%±0.69%和19.49%±4.31%。肝脏...
关键词:
鲫 肝脏脂肪 蓄积 生物学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春红 肖调义 胡毅 赵玉蓉 刘巧林
为了探讨草鱼肝胰脏脂质过量蓄积的生化基础并促进草鱼的健康养殖,采用1H-NM R分析技术对肝脂含量分别为3%~4%和14%~16%的两组草鱼的肝胰脏和血清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从草鱼肝胰脏和血清中分别检测到了58和47种代谢物。葡萄糖、别嘌呤二醇、牛磺酸、乳酸、谷氨酸、肌酸、丙氨酸、sn-甘油-3-磷酸胆碱、甘氨酸、石碳酸、次黄嘌呤、乙酸、赖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为两组草鱼肝胰脏主要差异代谢物;其中,肝脂含量为14%~16%的草鱼肝胰脏中葡萄糖和别嘌呤二醇的含量明显高于肝脂含量为3%~4%的草鱼组,但乳酸和多种氨基酸含量则低于肝脂含量为3%~4%的草鱼组。乳酸、葡萄糖、肌酸、柠檬酸、亮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俊明 林鼎 劳彩玲 薛华 潘庆 田丽霞
采用一种对照饲料和三种分别含4%、6%和8%大豆磷脂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约15g的草鱼,经52天饲养后,运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草鱼肝胰脏脂质的脂肪酸组成。与摄食对照饲料的草鱼比较,三组添加大豆磷脂的草鱼肝胰脏脂质具有较高水平的18∶2n-6和较低的20∶4n-6/18∶2n-6比值。与此相反,18∶3n-3的含量下降30%~69%,而n-3系列长链(C≥20)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包括20∶5n-3、22∶5n-3和22∶6n-3)的含量升高,使n-3HUFA/18∶3n-3的比值显著增大
关键词:
脂肪酸组成,大豆磷脂,肝胰脏,草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荣华 梁旭方 孙君君 杨峰 王敏 李玺洋 白小丽
为了筛选草鱼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最佳诱导剂及浓度,并初步分析脂肪乳剂(lipid emulsions,LE)引起草鱼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机理,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正常肝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草鱼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以含10%胎牛血清的基础培养液为对照组,处理组为含20%脂肪乳剂0.5~2 m L/L和含20%、50%胎牛血清的诱导培养液,孵育草鱼肝细胞48 h后,定量分析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TG)含量,观察脂滴积聚情况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3%,脂肪水平为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和20%皇竹草粉显著降低腹腔脂肪指数(P<0.05),组织切片显微结构显示,相比对照组,皇竹草粉组的草鱼肝脏脂滴数量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变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随着皇竹草粉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添加水平相比对照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皇竹草粉组肝脏中的TG、TC和NEF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脂肪生成相关5个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下调(P<0.0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4个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结果显示,10%和20%皇竹草粉组草鱼肠道内容物中肠道微生物的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与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皇竹草粉提高了草鱼肠道内菌群种类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门分类来看,与脂肪蓄积相关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在皇竹草组中显著降低(P0.05)。综上,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够降低草鱼体脂蓄积,其中肠道菌群的改善可能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脂肪蓄积 肠道菌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33%,脂肪水平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和20%皇竹草粉能显著降低腹腔脂肪指数。相比对照组,皇竹草粉组的草鱼肝脏脂滴数量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变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随着皇竹草粉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其中20%添加水平相比对照组草鱼显著降低。皇竹草粉组肝脏中的TG、TC和NEF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脂肪生成相关5个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下调,pparα等4个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结果显示,10%和20%皇竹草粉组草鱼肠道内容物中肠道微生物的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皇竹草粉提高了草鱼肠道内菌群种类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门分类来看,与脂肪蓄积相关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在皇竹草组中显著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呈上升趋势。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可降低草鱼体脂蓄积,推测肠道菌群的改善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脂肪蓄积 肠道菌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吉红 李杰 程小飞 田晶晶
【目的】评估饲料DHA/EPA比率对草鱼稚鱼生长、脂质蓄积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为完善草鱼高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理论及合理进行饲料脂质的配比提供参考。【方法】将198尾草鱼稚鱼(平均体质量(17.6±1.2)g)以11尾/缸的密度随机投放于18个循环水养殖缸中,随机分为6组,进行为期38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草鱼稚鱼饲喂仅可满足必需脂肪酸需求的饲料,试验组草鱼饲喂在满足必需脂肪酸需求的基础上,添加0.5%HUFA、DHA/EPA比率分别为4.93(试验Ⅰ组),2.05(试验Ⅱ组),1.08(试验Ⅲ组),0.49(试验Ⅳ组),0.21(试验Ⅴ组)的饲料。饲养试验结束后,测量试验鱼体长和体质量,采取全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韬 陈立祥 苏建明 章怀云
本研究构建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胰脏组织的cDNA文库,并对768个随机挑选的克隆进行部分测序,获得了567个ESTs。BLAST结果表明,457个ESTs与GenBank中已经鉴定的130个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有5个基因是已经报道的,125个是草鱼中首次鉴定的基因;110个和未鉴定的基因具有相对较低的同源性,称为假定蛋白。根据编码产物的功能可以将这些基因分为:代谢(41),基因表达及其蛋白质合成(56),细胞及机体防御(18),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通讯(11),细胞结构与运动(4)。
关键词:
草鱼 肝胰脏 cDNA文库 表达序列标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其刚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周亚琴 林秀秀 朱健明 陈科全 彭侃 张宝彤 萧培珍
本实验探讨以猪肉粉为动物蛋白源的草鱼日粮中添加鱼溶浆粉和鱼油以补充鱼类所需的部分生长因子,对草鱼生长、肝脏脂肪含量和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以期达到节约鱼粉的目的。在实用配方模式下,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是添加6%猪肉粉(6P)、3%猪肉粉+3%鱼溶浆粉(3P3SW)、6%鱼溶浆粉(6SW)、3%猪肉粉+3%鱼溶浆粉+2%鱼油(3P3SW2O)、6%鱼溶浆粉+2%鱼油(6SW2O)和6%鱼粉(6F,对照)。在池塘网箱中饲喂(80.0±2.0)g的草鱼72 d。结果表明,6P和6F在SGR、FCR、PRR、ERR和HSI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鱼溶浆粉后,3P3SW、6SW与6F相...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祥和 徐韬 林仕梅 陈拥军 罗莉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5%、3.0%、4.5%的亚麻籽油(LO)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质33%)试验饲料,在淡水循环养殖系统中,分别饲喂初均重为(9.15±0.03)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8周,研究饲料中添加亚麻籽油对罗非鱼肝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4.5%LO组鱼体肝胰脏脂肪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而各组间比肝重(hsi)无显著差异。随饲料中LO水平的增加,鱼体肝胰脏ePA、DhA、n-3 PuFA、n-3 huFA含量及n-3/n-6比例显著升高,而3.0%LO水平后无显著变化。鱼体肝胰脏亚油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深文 郑永华 唐洪玉
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乳酸诺氟沙星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草鱼肝脏CAT、AKP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酶活性在注射后的第5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AKP活性在注射后的第10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随着注射剂量的不断加大,CAT、AKP酶活性值也出现先升后降的过程,注射浓度为150 mg/kg时酶活性值最大。GOT酶活性随注射浓度增大呈降低趋势,注射后第5天,浓度为100 m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雷晓中 汪亮 温周瑞 柳阳 张从义 朱勇夫 任正直 王英雄
以全程摄食颗粒饲料、颗粒饲料+苏丹草和浮萍、苏丹草和浮萍三种不同养殖模式的草鱼(初始体重为0.25~0.30 g;终末体重为50~100 g)为实验对象,对其血液生化指标、肝胰脏指数、肝胰脏脂肪含量、肝胰脏组织学结构、肝胰脏超微结构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与观察。结果表明:摄食饲料+苏丹草和浮萍组的草鱼肝脏组织、细胞结构均较为正常,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最低,白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单独摄食苏丹草和浮萍组的草鱼肝脏组织和细胞形态正常,但白蛋白含量较低,个体消瘦;单独摄食饲料组的草鱼,脂肪在肝脏细胞中大量蓄积,致使肝脏细胞坏死,肝脏功能下降。
关键词:
草鱼 养殖模式 肝胰脏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聃 杨先乐 张书俊 喻文娟 陈昱
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是细胞色素P450 3A(CYP3A)依赖的酶类,可通过测定该酶催化代谢产物甲醛的量来反映其活性,从而评价CYP3A活性的高低。以草鱼肝细胞系(GCL)为模型,红霉素为底物,采用Nash比色法检测ERND产物甲醛含量,Lowry比色法测定细胞蛋白含量,建立鱼类细胞中CYP3A活性的简便检测方法。研究表明,底物以0.4 mmol/L作用60 m in后进行检测较为合适。细胞样品中ERND产物甲醛平均回收率为78.80%±4.37%,平均日内精密度为2.80%±1.40%,平均日间精密度为3.91%±1.45%,通过计算探针酶ERND活性可为鱼类细胞CYP3A活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