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5)
- 2023(9955)
- 2022(8643)
- 2021(8170)
- 2020(7237)
- 2019(16849)
- 2018(16862)
- 2017(33119)
- 2016(17878)
- 2015(20214)
- 2014(20290)
- 2013(20165)
- 2012(18675)
- 2011(16612)
- 2010(16269)
- 2009(15013)
- 2008(14783)
- 2007(12996)
- 2006(10740)
- 2005(9391)
- 学科
- 济(76408)
- 经济(76335)
- 管理(49495)
- 业(47674)
- 方法(39096)
- 企(38096)
- 企业(38096)
- 数学(35446)
- 数学方法(34978)
- 农(20414)
- 财(19569)
- 中国(17021)
- 学(16084)
- 地方(15261)
- 业经(14449)
- 农业(13473)
- 贸(13248)
- 贸易(13246)
- 易(12831)
- 务(12552)
- 财务(12508)
- 财务管理(12477)
- 制(12224)
- 企业财务(11752)
- 和(10794)
- 环境(10780)
- 技术(10195)
- 理论(10129)
- 土地(10113)
- 银(9800)
- 机构
- 学院(249345)
- 大学(249288)
- 济(101640)
- 经济(99571)
- 管理(99512)
- 理学(86480)
- 理学院(85530)
- 管理学(83829)
- 管理学院(83361)
- 研究(79683)
- 中国(60986)
- 京(52446)
- 科学(50723)
- 财(45277)
- 农(44779)
- 业大(40365)
- 所(39744)
- 中心(39626)
- 江(37269)
- 财经(36806)
- 研究所(36321)
- 农业(35586)
- 经(33468)
- 北京(32101)
- 范(31252)
- 经济学(31097)
- 师范(30895)
- 州(29340)
- 院(29231)
- 经济学院(28414)
- 基金
- 项目(173931)
- 科学(136580)
- 基金(127045)
- 研究(123181)
- 家(111186)
- 国家(110315)
- 科学基金(95060)
- 社会(77652)
- 社会科(73687)
- 社会科学(73663)
- 基金项目(68173)
- 省(68124)
- 自然(63710)
- 自然科(62237)
- 自然科学(62218)
- 自然科学基金(61053)
- 划(57902)
- 教育(57123)
- 资助(52316)
- 编号(49897)
- 重点(39058)
- 部(38834)
- 成果(38759)
- 发(36915)
- 创(36189)
- 科研(34367)
- 创新(33966)
- 课题(33541)
- 教育部(32944)
- 计划(32798)
- 期刊
- 济(103975)
- 经济(103975)
- 研究(64819)
- 中国(46059)
- 学报(40223)
- 农(39094)
- 科学(37103)
- 财(36795)
- 管理(33518)
- 大学(30067)
- 学学(28638)
- 农业(26589)
- 技术(22813)
- 教育(20397)
- 融(19952)
- 金融(19952)
- 业经(17720)
- 财经(17600)
- 经济研究(16577)
- 经(15046)
- 问题(14634)
- 业(14235)
- 统计(13367)
- 资源(12898)
- 技术经济(12673)
- 版(12480)
- 理论(12250)
- 策(11945)
- 图书(11521)
- 实践(11273)
共检索到352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炯 许月明 郭庆
通过选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针对河北省保定市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趋势,以聚类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保定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等级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地域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保定各县市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土地利用建议,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保定市 聚类分析法 土地利用分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发达区,包括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和越秀区;综合发展区,包括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重点潜力区即南沙区;资源组合区是(新)黄埔区。根据各分区的差异性,提出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根据各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具有合理性,能为广州市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暕 姬长龙 张义珂 李俊娟
土地利用是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交互作用的结果,是揭示人地关系的属性、特征、机制、地域分异及其人地矛盾冲突的主题。目前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尤其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人地关系矛盾更为突出。本文在深入调查和了解西部12省(区、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2003-2009年的西部各省(区、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12个省(区、市)可分为三类,处在同一类别的地区,它们的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相似性,处在不同类别地区的土地利用侧重点不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土地政策调控时应当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 聚类分析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宁雅楠 李贝 杨伟州 张蓬涛
土地利用景观分区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研究内容:文章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2012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分别计算出2009年、2012年的类型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与景观尺度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区研究。研究方法:景观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要结论:(1)从类型尺度分析,景观面积指数与平均斑块面积除建设用地增加外,其余景观类型均减少;各景观类型的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均增加;分维数表现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增加,其余景观类型分维数均减少。(2)从景观尺度分析,除蔓延指数减少外,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均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月明 肖莉 江华 吴谷丰 陈飞香 冯艳芬
以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土地利用优化为例,在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土地利用对策研究。首先将土地利用对策划分为战略目标、规划战略、制约因素和政策措施4个层次,建立土地利用对策模型和判断矩阵,并作一致性检验,求算出相应的权重,据此对土地利用对策措施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认为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土地利用主要应采取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蚌蚌 刘秀萍 王数
为探讨北京市密云县各岩性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岩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约束状况,通过实际调查,并借助GIS软件,将北京市密云县1∶5万地质图进行矢量化,形成岩性分区图,并结合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以7个岩性区为研究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云县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中林地占绝对优势,其与岩石的分布密切相关;第四系沉积物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齐全程度最高,优势度很低。岩性差异影响着土地利用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方面的区域性差异。
关键词:
岩性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文娟 蒲春玲 陈前利 蒋玲 苏丽丽 穆飞翔 刘祥鑫
[目的]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关系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研究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实现区域内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低碳视角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1)20052014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的过程。(2)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经历了"不健康"到"亚健康"过程;系统效益经历了"病态"到"初级健康"的历程。[结论]为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春旭 董战峰 葛察忠 王慧杰 裘浪
为了有效追踪环保产出,考察环保成效,提供决策依据,指导环保工作更好开展,改善长期的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成效、重效果轻效益的管理模式,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2006~2011年全国30个省份(除西藏以外)连续六年的环境绩效表现,从而为绩效变化表现相似的地区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河北等省份的环境绩效指数较高地区归为一类;天津、内蒙古等环境绩效指数中等地区归为一类;山西、贵州等环境绩效指数较低地区归为一类。为保证区域环境绩效评估制度运行的长效性,要密切结合区域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区域环境安全评估、地方政府环境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等先期工作基础,促使环境绩效...
关键词:
省级 环境绩效评估 聚类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玲 戴吉开 关欣 文倩
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水平与城市现实的集约水平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综合发展.分别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选取12个指标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以中国20个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对其进行全面测度和比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因子的贡献率和各因子载荷量,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分类功能,根据所提取的主成分因子对评价单元进行潜力水平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土地利用潜力分为3个大类,6个细类,其中,北京、重庆归类为土地潜力利用水平较好;沈阳、武汉、太原、西安、昆明、天津、南京、哈尔滨、长春、大连、郑州、成都、济南、石家庄归类为土地利用潜力水平一般;青岛、杭州、广州、上海归类为土地利用潜...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水平 主成分分析法 分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子平 刘永宁 孟琛
本文对CNKI数据库中2009-2017年的碳会计相关文献进行共词分析,通过建立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相关矩阵,并对相关矩阵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进而确定碳会计研究的4个方向:低碳经济的碳会计问题、碳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碳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碳会计体系的拓展,并对每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分析热点和瓶颈,以期为以后碳会计的研究、我国碳市场的建设及碳审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辉平
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是用于评价分析的两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前者多用于精确评价,而后者多用于粗略评价。两种方法各有特色,但也有各自的应用局限性。文章通过一个具体例子分析说明了两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评估可以获得相对较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聚类分析 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为民 唐华俊 吕钢 陈佑启
研究目的:以黄河三角洲为例,研究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近20年山东省来东营市的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过程是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天然草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有向单一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土地利用模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湿地保护是不利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结论:将景观格局分析法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结合,可以快速的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定性理解和定量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爱萍
本文是在西安市土地资源调查(详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地域差异、利用现状及其历史发展特点,从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及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全市土地利用进行分已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西安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建华 袁红平
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建筑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建筑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各地区的建筑业经济发展水平在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类:第一类表现为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劳动效率高;第二类表现为规模小,技术水平高,劳动效率高;第三类表现为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一般,劳动效率也不高;第四类表现为规模大,技术水平低,劳动效率也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提高各地区建筑业经济效益的对策,旨在为这些地区建筑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业 经济效益评价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