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4)
- 2023(7994)
- 2022(6824)
- 2021(6729)
- 2020(5566)
- 2019(12757)
- 2018(12310)
- 2017(23918)
- 2016(12758)
- 2015(14598)
- 2014(14412)
- 2013(13451)
- 2012(11984)
- 2011(10203)
- 2010(9782)
- 2009(7952)
- 2008(7086)
- 2007(5706)
- 2006(4323)
- 2005(3061)
- 学科
- 济(45761)
- 经济(45717)
- 管理(35365)
- 业(31116)
- 企(26132)
- 企业(26132)
- 方法(25825)
- 数学(23630)
- 数学方法(23279)
- 财(19559)
- 中国(12756)
- 农(11920)
- 财政(10372)
- 理论(9210)
- 业经(9107)
- 技术(8853)
- 政(8733)
- 地方(8652)
- 务(8158)
- 财务(8126)
- 财务管理(8101)
- 制(7891)
- 企业财务(7667)
- 贸(7470)
- 贸易(7469)
- 农业(7464)
- 易(7289)
- 和(7199)
- 学(7164)
- 教学(6904)
- 机构
- 学院(161480)
- 大学(152727)
- 济(64737)
- 管理(64424)
- 经济(63663)
- 理学(57192)
- 理学院(56693)
- 管理学(55727)
- 管理学院(55432)
- 研究(43024)
- 财(33524)
- 中国(31387)
- 京(28873)
- 财经(25402)
- 科学(25126)
- 经(23398)
- 技术(22339)
- 江(21970)
- 中心(21707)
- 业大(21330)
- 经济学(21147)
- 职业(20670)
- 范(19411)
- 经济学院(19259)
- 农(19220)
- 师范(19220)
- 财经大学(19194)
- 所(18374)
- 州(17418)
- 经济管理(17278)
- 基金
- 项目(118885)
- 科学(95829)
- 研究(91803)
- 基金(86442)
- 家(73260)
- 国家(72644)
- 科学基金(64989)
- 社会(58778)
- 社会科(55669)
- 社会科学(55653)
- 省(48623)
- 基金项目(46363)
- 教育(45991)
- 自然(40998)
- 自然科(40107)
- 自然科学(40098)
- 划(39886)
- 自然科学基金(39354)
- 编号(39087)
- 资助(34300)
- 成果(29356)
- 部(26950)
- 重点(26926)
- 课题(26600)
- 创(26191)
- 发(24917)
- 国家社会(24385)
- 创新(24279)
- 教育部(24261)
- 人文(23822)
共检索到211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小伟
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高职思政课需要摆脱"为教而教"的藩篱。连接的高职思政课堂是基于联通主义思想的课堂形态创新,在个体学习层面体现为围绕思政内容构筑多向度的复杂学习网络,在学习组织层面体现为师生通过创新交往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在课堂表征层面通过任务化、情境化、个性化交织构筑动态课堂。对此,文章从学习者、教师、教材以及在线资源及学习数据等关键环节构建了连接的高职思政课堂形态建构模型,在实践基础上探寻了连接高职思政课堂的关键策略。
关键词:
联通主义 高职思政课堂 连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锡冬
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给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本文探讨如何将MOOC教学模式应用于传统高职课堂,以期更好地将在线教育与现有的教学格局相融合,并就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开放式课堂构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慧
充分开发校友资源的育人价值,是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办学条件下,校友进思政课堂,既是必须的又是可行的。校友进思政课堂的成长示范与带动功能、情感认同与激励功能、价值呈现与导向功能、文化诠释与传承功能,必须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主题、精心选择校友、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等来实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友 思政课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欣 党安静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网络多媒体学习环境,变革传统思政课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活动各要素等方式来增强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帮助高职实现育人目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更加精心地组织课堂,充分发挥学习管理系统的作用,同时,在选择与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教学视频应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教学要素 教学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宏萍
文章指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的新思路,进而分析了高职思政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受限性与可行性,并从总体构想、实施流程、创建QQ群学习共同体和课堂面对面环节的实施要点等四个方面叙述了高职思政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以期增强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人生与社会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互联网学习平台 学习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明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上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如果高职院校沿袭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很可能会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适应,也无法体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为探索带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效果,文章以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为例,对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情境创设进行了探讨,首先解释了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以及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教学法,然后分析了在创设课堂情境中必须遵循的几点要求,最后对情境教学法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职课堂 教学情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彰燕 刘艳平
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不同学科课堂教学中必备的元素,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使命。其中“传道”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文章以校本教材《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教学内容,探索如何把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发挥大学英语的思政育人作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英语 实践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贵英 谢青松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数字化生态课堂是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要素数字化为驱动,以多维互动为赋能,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利用,形成的精准、灵活、有效的新型思政课堂治理模式。高职思政课程的数字化生态课堂建设面临教师课堂理念转变迟滞、学生课堂良性互动缺失、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课堂环境封闭沉闷等现实问题。思政课程数字化生态课堂由教师、学生、内容、手段、方法、环境、评价七个基本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通过数字化实现多途径、多样态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思政课程课堂教学活动的多维互动生态系统。“大思政课”背景下数字化赋能的高职思政课程需要将生态课堂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机统一,处理好课堂与理念的数字化融合、教师与学生的数字化适应、课堂与生活的数字化结合、课堂与环境的数字化互动,形成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石光梅
这几年来,思想政治高考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焦点问题、时政问题为情境进行设置,将矛盾冲突摆在考生面前,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知识来回答现实问题并得出创新性答案,而不是照搬书本上现成的知识点。答案的开放性、多元化趋势要求思想政治教学必须"接地气",实现学生从"看起来"到"动起来"再到"活起来"的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雷
高职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任务情境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能力为本位,是当今高职院校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难以控制,任务情境无法充分模拟,是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翻转课堂通过重新分配教学时间,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学习,将翻转课堂的特点融入到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困难,增强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晓燕
高职院校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课堂设计要注重兴趣性、科学性;课堂评价要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策略;教学手段要实现资源化与信息化。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课堂设计 课堂评价 教学手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泽宇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课堂文化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引导相得益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课堂文化,应该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开始,注重营造师生民主平等环境,建立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平台,逐渐形成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共同体。
关键词:
和谐课堂 课堂文化 高等职业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振国
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中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打造民主课堂,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贯穿整体课堂教学实施全面评价""构建双主体多元评价""打造动静结合多样评价"三个方面阐释了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的方法与路径。这对于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学评价 高校 思政课 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蓝英
定期开展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素养、学校的学风考风及教学保障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的共同解释作用为58%。其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只能通过学校的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产生较小的促进作用(0.149);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职业素养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影响作用最大(0.546),既有直接促进作用,还可通过学校的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0.421)。因此,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该评"教"与评"学"、评"管"齐头并进、齐抓共管,尤其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傲 谭杰
师范类专业认证“践行师德”的指标体系明确提出师范类专业要重点关注师范生的“师德规范”,而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1]随着线上教学的普及,对应师范专业认证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构建“云课堂”空间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坚持以“三全”育人引领、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思政育人实效深化等原则基础上,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机制、内容体系、主体责任、重要载体等路径,形成“云课堂”空间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更有效地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应,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